孩子在幼儿园最常遇到的5个难题_第1页
孩子在幼儿园最常遇到的5个难题_第2页
孩子在幼儿园最常遇到的5个难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孩子在幼儿园最常遇到的5个难题1要不要送孩子上幼儿园?何时送?当然要送,3岁以后,社会化是孩子发展的迫切需求。如果条件允许,建议父母最好在3岁之后再送孩子上幼儿园。3岁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这期间妈妈的陪伴很重要,最好能在家安然度过。3岁后孩子的迫切需求是社会化,而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最佳场所。这是由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一是幼儿园不同于家里,一位老师需要照顾多位孩子,难免会有所疏忽;二是孩子太小,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或实行基本的生活自理,如自己动手吃饭、按时午觉、有事主动告诉大人等;三是有的地方的幼儿园教育过于学校化、知识化,偏重于教育而非保育。若不得不送3岁之前的孩子上幼儿

2、园,妈妈需要做好几点:一是在家多培养孩子的自理水平,如引导孩子自己好好吃饭,主动上厕所,有需要即时告诉大人或请大人帮忙。二是多跟孩子分享在幼儿园的好玩的事情,引导孩子多说一些幼儿园的事,多表扬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赞扬,会激励孩子更喜欢幼儿园。平日里,父母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多跟孩子实行身体接触,如亲亲、抱抱;尽可能满足孩子对你的依恋,那都是她的正常需求。孩子只有内心有充足的安全感,才可能慢慢对外界发生兴趣。三是做好孩子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多与老师沟通,即时将孩子的情况告诉老师,并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玩耍学习的情况。2每次送孩子去学校,孩子都哭哭啼啼?分离焦虑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刚上幼儿园的

3、孩子通常会出现分离焦虑反应。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反应,这是孩子的本能反应通过哭闹等方式向大人表达恐惧和焦虑情绪。这是孩子成长中不得不经历的过程,哭闹也是暂时的,大都会自动消失,父母不要过度紧张,最好能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害怕孩子哭闹就不送并不是好主意,孩子很可能会形成“哭闹就可不去”的观点,再送时反而会加长孩子适合的时间,无异于让孩子再受一次罪。不同的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一两个星期,有的需要一两个月,有的可能长达半年左右。这跟孩子早期安全感的建立有很大关系安全感建立得好,孩子越容易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焦虑反应还跟父母的情绪相

4、关。如果注意观察,孩子的身边一定有一位同样有着分离焦虑的妈妈,由于情绪是流动和会传染的。妈妈若对孩子依依不舍,会造成孩子恐惧上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妈妈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平日尽量避免将注意力全放在孩子身上;积极引导孩子,多跟孩子讲讲上幼儿园的好处;未入园前,带孩子多与他人特别是同龄人接触,还可有意识地让家中其他人协助照看孩子,让孩子体验一下短暂与妈妈分离的滋味,有了体验,孩子入园更易适合;可让孩子带一个熟悉的玩具去幼儿园,能起到安慰孩子的作用。平时可让爸爸多接送孩子,孩子更乐于上幼儿园,这是由于孩子更爱向妈妈撒娇,而从爸爸那里得到更多力量。3我小时候也没上幼儿园,不也挺好?孩

5、子不是你,养成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习惯,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孩子上幼儿园是有必要的,尤其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不像以前,一个家庭中一般都有兄弟姐妹,现在的孩子却很少有。幸好,有幼儿园。幼儿园旨在提供一个能让孩子的需要、兴趣、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环境,使孩子能更有力地成长。幼儿园教育是根据3-6岁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专门设计的,以游戏为主,回归生活。大致来说,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养成好的生活自理水平,二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激发孩子的潜能。可见,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相比于家中老人,幼儿园老师受过专门训练,能更好地对孩子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动孩子身心和

6、谐发展。而将孩子困于家中,等于剥夺了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要知道,人的重要属性是社会性。孩子能够通过幼儿园提供的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与他人实行人际互动,从而逐渐形成独立的态度、行为方式,乃至个性等重要心理品质。这些都是家庭环境所给予不了的。相对来说,家人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力量,不管是爱也好,还是教育也好,都带这居高临下的姿态,长久以来,将限制孩子的发展。这也是孩子3岁后要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的心理需要。孩子的身心发展其实也对父母和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孩子是不断成长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要多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学习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要采用科学民主

7、的教养方式对待孩子,爸爸也要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4担心孩子的新老师不够好怎么办?父母是孩子与老师沟通的桥梁。每个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都可能不同,父母要做的是全面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父母不能将问题统统扔给孩子或老师,这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强调幼儿园阶段以家园共育为主,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需要老师和家长组成亲密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因此,家长和老师最好能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了解孩子在家或在园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等。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协调一致,孩子才能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要知道,孩子跟大人一样,对待不熟悉

8、的环境、人,或者是害怕的事物,不自觉地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应对,只是孩子的反应更直接,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心思比较敏感、脆弱,要让孩子像大人一样情感上不喜欢理智上却要去做一件事比较难,他们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单纯地顺着孩子或让她独自面对都是不可取的。所谓对症下药,主要就是和孩子谈话,让孩子将内心的感受和问题将出来,4岁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的。父母首先不要焦虑,你的焦虑会给孩子不好的暗示。有时,父母只需给予孩子耐心的陪伴和共情,孩子的痛苦就会因此得到消减。若是问题与老师有关,父母需要主动与老师沟通,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要相信大多数老师本身对孩子是没有恶意并希望孩子开心入园的,不妨多给老师提供一些孩子的

9、信息,如喜好、性格特点等,家长要做老师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若是答应了孩子某件事,最好能尽量做到,要言而有信,要不然就不要答应。5孩子跟其他同学打架了怎么办?放轻松,同伴交往是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常有很多父母的信息问:“孩子受到了欺负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而这位欺负别人的孩子的妈妈同样也有困扰。不管从什么角度,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家长需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傻呀,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呀!”或者是限制孩子,不让孩子跟对方一起玩。家长护子心切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教给孩子的方式却不恰当,这样只会起到消极的教育

10、效果,导致孩子对人际关系产生恐惧,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让孩子时刻觉得自己弱小。很多时候,双方家长做得都没有孩子棒。孩子已经轻松解决了打架的问题,两人又和好如初了。而父母介入反而可能将小事扩大化,打击孩子交往的积极性。对于学前期的孩子来说,所有的人际摩擦都是他们对人际交往的预演,父母不妨轻松看待孩子之间的问题,也尽量不给孩子的打闹行为定性。因为此时孩子的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打闹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你会发现他们往往是吵了没两分钟又和好了。父母不妨将处理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大都是在吵闹中逐渐学会交往的。这并不是说父母不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人际交往的需要,不能限制孩子交友的权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关系中的,我们的各种问题是关系导致的,孩子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将为孩子成人后奠定重要基础。其次,人际交往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的培养和锻炼,父母和老师要多给孩子创造环境,引导孩子善于与人交往:如主动与人打招呼、照顾他人需求、遵守规则等。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