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这体现了孔 子的主要思想是A. “仁”B. "有教无类”C. “无为而治”D. “法治”2. 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A. 用甲竹文刻写,刻在牛计上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 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3. 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对于其作用,下列说法最准确是A. 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A.利箧毛公鼎四羊方尊4

2、商周是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下列文物属于迄今世界上出上的最重的青铜器是B.5. 公元前1046年,周军向商军发起总攻击,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掉转戈矛,帮助周军作 战。周军猛烈冲杀,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上期瓦解。商朝火亡,商朝的亡国之君是A. 桀B.汤C.厉王D.纣6.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下列人物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和黄帝B.尧C.汉武帝D.成吉思汗7. 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耦,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A. 农业的起源B. 手工业兴起C. 商业的发展D. 畜牧业繁荣8.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朿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眾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

3、 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英中爷 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9.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掌管监察事务。那么,这个政府高 官应是A. 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10.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这一年处于A. 公元前7世纪前期B. 公元前7世纪后期C. 公元前8世纪前期D. 公元前8世纪后期11. (2016徳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 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 奴隶制开始瓦解B. 封

4、建制度确立C. 生产力飞速发展D. 诸侯兼并争霸12.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就是A. 汉朝初年汉高祖统治时期局面B. 汉武帝时期的社会最鼎盛局面C. 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的局而D. 整个四汉统治时期的社会局而13. 夏商两代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 加强国防充实武备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B. 重视教育推行改革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14.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 空框中应填的是()M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15. 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

5、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世袭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O®B. ©C.D.1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 部落国家的首长。”材料说明了分封制的A.分封制的目的B.分封的对象C.分封制的影响D.诸侯的权利17.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 O这种形状 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02古钱币B.唐朝C.宋朝D.淸朝(S)图1中行行徽A.秦朝18. 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 治理了黄河水患

6、B. 编著了道徳经C修建了都江堰C. 开凿了大运河19. “三家分晋”指的是晋国被_、_、_三家瓜分A. 韩、赵、魏B. 楚、魏、齐C. 韩、赵.齐D. 韩、赵、燕20. 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晋B齐C. 楚D赵21. 按照西周时的规泄,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经济得到发展发生政治改革青铜制作工艺进步A.B.C.D.22.原始人类生活在距今(2018年)约70万至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 肢稍长,能够直立行走”,这里所说的是A.B.C.元谋人 半坡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D.23

7、.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24. 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力倡节俭休养生息盐铁官营以农为本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D.道家和兵家西汉统治者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B.C.D.25. 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 修骗山陵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 修建长城 强征赋税 严刑苛法 开拓交通A.B.C.©®®D.26. 2018年安徽颍上举办第13届管子文化旅游节。管子即管仲,被誉为“春秋第一 相”,他辅佐成为春秋首霸秦孝公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A.B.C.D.27. 西周后期国王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

8、逃亡的事件是A. 武王讨伐B. 国人暴动C. 商汤火夏D. 涿鹿之战28. 奴隶社会开始了人类由野蛮向文明的转型;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社会是奴隶社会。中国 历史上,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结束,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开始标志是A. 炎黄涿鹿之战B. 禹建立夏朝C. 刘邦建立秦朝D. 炎黄阪泉之战29.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 诸侯国割拯混战日益扩大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30. 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左下 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9、()A.商汤B.夏桀C.周平王D.盘庚【参考答案】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 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他提岀"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有教无 类”是指教育公平;“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法治”是指法家思想:选项BCD不符合 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2.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10年,秦朝已经建立,秦始皇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

10、文字,当 时的书写材料是竹简,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 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 四部的岷江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 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 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 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商朝时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上的最大青铜 器。B选项符合题意:利箧,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A选项不符合

11、题意:毛 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C选项不符合题意:四羊方 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特点是造型奇特。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 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商朝后期,商王纣统治残眾,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 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火亡。D选项符合题意;桀,夏朝的亡国之君,A选项不符合题 意:汤,商朝的开国之君,B选项不符合题意;周厉王,西周时期的眾君,C选项不符合 题意:故选:D。6. 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黄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岀了巨大贡献,被尊为"人文初 祖”,而炎帝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

12、的祖先。A选项符合题意:尧,是黄帝之后的黄 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B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C选项不符合 题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国。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O7. 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耒铝,农作”,这是农业的起源,故A符合题意。原始社会中,陶器是 手工业;原始社会还没有商业;牛羊是畜牧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耒耦是农业生产工具。8.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目中爷爷的话"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可知,这是朴素的辩证法,体现 于道家著作中,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3、。故选C。【点睛】关于百家争鸣,学生要重点掌握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及苴观点。如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 的"民贵君轻"、"施行仁政":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道家庄子提出的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9. 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规泄最髙统治 者称皇帝,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 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廷尉 为主管司法的官

14、吏,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10.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一百年是一个世纪,每十年为一个年代,世纪就是百位上的数加一,公元 前771年属于公元前8世纪前期,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1. 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崭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困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 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12. 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左,百姓富裕,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 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就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统治局而,所以 C符合题意,

15、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3. 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夏商覆亡的共同原因是最后一个国王都实行眾政,贪图自己享受,盖豪华宫殿,对百姓无 休止的奴役,失去了民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火亡。从夏商的火亡可得岀教训,国君要得 民心,才能得天下。从选项中可看出A、B、C、D四个选项中,D最符合题意,所以选D。14. 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先后为夏、商、四 周、东周、秦、汉,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选项A少了一个战国,选项B 少了一个四周,选项D少了一个春秋。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夏、商、

16、西周的兴亡15. 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在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髙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 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说法错误。秦朝统一使用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在图片中能体现出来,A项符 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6. 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齐部落国家的首长。”可知,材料说 明了分封制的分封对象,B符合题意。ACD项题干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17、,故选择B。17. 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图2中的这种钱币是圆形方孔的形状,结合所学知识,这种钱币最早岀现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实现了四海一统,为了巩固统一局而,加强中 央集权,他诏令统一币制,规泄圆形方孔钱为标准制式,从此“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 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 题意。故选A。18. C解析:C【解析】依据题干提示信息“创开天府古神仙”,结合课本所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 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馋”,因而获 得了 "天

18、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符合题意。远古时 代尧舜禹都治理过黄河,A项不合题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著的道徳经阐述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项不合题意:为了巩固 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 意,故选择C。19. 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 称三家分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O20. A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七雄当中,没有晋国,因为在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了韩、赵、

19、魏三个国家,故选A。21. 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在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作为诸侯,用了本属于天子才可以用的九鼎, 说明了春秋时期礼制的破坏,即分封制遭到破坏,是王室衰微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经 济发展、发生政治改革使诸侯国势力增强,这是岀现题干局面的原因,与题没有直接联 系。青铜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与诸侯用鼎多少没有直接关系: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分析题干现象的岀现原因,首先诸侯用天子的礼制,说明天子地位下降:在分析背后的深 层原因是社会发展与改革导致的,与鼎是青铜所铸造,青铜工艺进步无关,即可排除。22. 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quo

20、t;距今(2018年)约70万至20万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一20万年,因此这里所说的是北京人,所以D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与 题干“距今(2018年)约70万至20万年”不符,排除A项;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与 题干“距今(2018年)约70万至20万年”不符,排除B项;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与 题干“距今(2018年)约70万至20万年”不符,排除C项。故选DO23 . 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罢黜百家"是指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利于思想 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1、”是罢黜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大力反击匈奴。24. 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减 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徳化民”,提倡勤俭治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 意,故选B。25. 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穷兵癲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上木:焚书坑儒,禁锢 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 道、建骊山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眾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速亡。因此与秦 朝速亡有关的是®®选项D符合题意;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有利于巩固大 一统国家,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6. 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霸主地位,齐桓 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