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文化元素阅读附答案中华文化元素阅读附答案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 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 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家国 天下情怀、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它们生长发育 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 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如水 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 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民间风俗文化的吉祥、灵动、热烈、 圆满;建筑中
2、的中国红、中轴线、对称与不对称美等。可见,文化元 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 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 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从诸多文化事象、 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世界上各 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 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 文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 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 大的意义单
3、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 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 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在古代,中 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 以汉字译介西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汉字在 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深 远广大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 造就了一种 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它区别于印度文化、伊斯 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
4、的文化存 在,是世界上颇具原创性和传承力的文化圈之一。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 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它同时 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皆为古老的 中华文化元素在现代的展现。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 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 故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是中国 的也是世界的。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 花木兰演绎中华 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便是一个例证。中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
5、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 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 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 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自觉性。 此外, 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 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 的中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作者冯天瑜,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质素,它发育并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 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B.中华文化门类众多、级次不同,各有不同的个性化元素。如 吉祥、灵
6、动、热烈、圆满属于民间风俗文化中的个性元素, 刚柔并济、 讲究武德、技艺合一属于武术文化中个性化元素。C.随着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中华文化元素在世界视野的观 照下,也被外域文化所吸纳,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夹杂着中华文化元素。D.中华文化元素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 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汉字从象形文字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形声字便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文字。B.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旺盛的古文字, 它 主要传播于东亚,有学者称之为东亚的拉丁文,可见其
7、在汉字文化圈 诸国影响之大。C.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它造 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它有自己鲜明的 特点。D.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具有原 创性和传承力的特点,在古代,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属于汉 字文化圈的国家,中国长期是其文化供应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元素蕴藏于中华民族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因 此中华炎黄子孙身上就流淌着中国文化因子的血液,他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中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B.中华文化元素依托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它无法独 立存在,从来与民族、民间的文化
8、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 物、制度、风俗之中。C.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既是经典的、 又是时代的,因为它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同时又能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D.开掘、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 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的敬畏感,提升民族的自信心、认同感。参考答案:1. . A2. C3. A【解析】1、【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 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 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 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 本题
9、,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选项 A源自文章第一段,文中的表述是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 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可见选项中它发育并蕴藏 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的表述有误。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C项,汉字及汉字文化它 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有误;概念错 误,原文是汉字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而不是汉字及汉字文化。【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 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比如本题的 C项,源自文章第 三段,文中的表述是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 造就了一种 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并非是汉字及汉字文化造 就。3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 审明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签署次序与内容
- 学前班口腔教育主题班会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坝师范学院《西方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阿鲁科尔沁旗2024-2025学年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陕师大附中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原创模拟卷(十)含解析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传感器及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2-SCI论文表格使用
-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网页艺术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单元测试)(含答案)
- DB37T 4834-2025高速公路集中养护工作指南
- 2024年全国单招护理专业综合题库
- 2025年土木工程业务能力试题及答案
- (一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卷
- 江门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8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2024年10月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西华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考1名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鑫叶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完整版)最新版线束标准
- 武汉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修订版)附件2:武汉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fina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