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_第1页
换热器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双击可除第 1 页共 12 页换热器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篇一:换热器课程设计东莞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任务书.-2-1.1. 题目1.2. 任务及操作条件1.3.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择与核算二.概述.-3-2.1. 换热器概述 2.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3.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第2页共 12 页三.热量设.-6-3.1. 初选换热器的类型32 管程安排(流动空间的选择)及流速确定 33 确定物性数据 34 计算总传热系数 3.5.计算传热面积四.机械结构设计.-10-4.1. 管径和管内流速 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4.4.

2、壳程内径及换热管选型汇总4.4.折流板 4.6.接管4.7.壁厚的确定、封头 4.8.管板 4.9.换热管 4.10.分程 隔板 4.11 拉杆4.12.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4.13. 防冲板或导流筒的选择、鞍式支座的示意图(bl型)4.14.膨胀节的设定讨论五.换热器核.-255.1.热量核算 5.2.压力降核算第3页共 12 页六.管束振动.第4页共 12 页-29-6.1. 换热器的振动62 流体诱发换热器管束振动机理63 换热器管束振动的计算 6.4.振动的防止与有效利用七.设计结果表汇. .-35-八.参考文献.-36-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心得体会.-37-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3、书1.1. 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1.2. 任务及操作条件1.2.1 处理能力:9 万吨/年煤油 1.2.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1.2.3.操作条件(1) .煤油:入口温度 140C,出口温度 40C(2) .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 30C,出口温度 40C(3)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 100kpa第5页共 12 页(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密度 825kg/m3,黏度7.15310pa.s,比热容 2.22kJ/(kg.C),导热系数0.14w/(m.C)(5).每年按 330 天计,每天 24 小时连续运行 1.3.列管式换热器的选择与核算1.3.1.传热计算1.3.2.管

4、、壳程流体阻力计算1.3.3.管板厚度计算1.3.4.U 形膨胀节计算(浮头式换热器除外)1.3.5.管束振动1.3.6.管壳式换热器零部件结构1.4.绘制换热器装配图(见 A1 图纸另附)-4二.概述2.1. 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工业中普遍应用的典型的工艺设备。在化工厂,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 20%在炼油厂约占总费用 35%-40%换热器在其他部门如动力、原子能、冶金、食品、交通、环保、家电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和选择得到使用、高效的换热器对降低设备的造价和操作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6页共 12 页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即 简称换热器,是

5、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换热器的类型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 如表 2-1 所示。22 固定管板式因设计需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即两端管板和壳体连结成一体,因此它具有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是由于壳程不易检修和清洗, 因此壳方流体应是较为洁净 且不易结垢的物料。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应考虑热补 偿。有具有补偿圈(或称膨胀节)的固定板式换热器,即在 外壳的适当部位焊上一个补偿圈,当外壳和管束的热膨胀程 度不同时,补偿圈发生弹性变形(拉伸或压缩),以适应外壳和管束的不同的热膨胀程度。这种热补偿方法简单

6、,但不 宜用于两流体温度差太大(不大于 70C)和壳方流体压强过咼(一般不咼于 600kpa )的场合。1-挡板 2-补偿圈 3-放气嘴图 2.2.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示意图2.3 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 2.3.1.设计背景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地使用 各种换热器,且他第7页共 12 页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化工厂, 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费用的 35%-40%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的活 跃。一些

7、新型的换热器相继问世。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 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 热器自然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与性能;所以在换热器的设计 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使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 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篇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这次为期六个星期左右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这次的任 务是设计一个列管式换热器。虽然设计和学习的时间不长, 却收获颇多,受益匪浅。首先,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所接触的实践任务中最繁琐 的、专业性最强的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课堂上理论知识 掌握的再好,没有落实到实处,是远远不够的。换热器的设 计,从课本上简单的理论计算,到根据需求满足一定条件的 切实地进行设计,不再仅仅包括呆板单调的计算,还要根据 具体要求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