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NA干扰及其应用RNAi是Napoli C D等1在试图向紫色矮牵牛花转导色素合成基因,用以增加其 花色时发现的。结果出乎预料,转基因的植株不仅没有新基因的表达,反而自身的 色素合成也减弱了,一些转基因的花出现了全白色或部分白色。他们把这种导入 的基因未表达和植物本身合成色素基因的失活现象命名为共抑制(cosuppression)。 之后,Ramano 等在向粗糙抱菌 理(Neurospora crassa) I老中导 入合成胡萝卜素的基因时造成失活,他们称为基因静止(quelling)。Guo S等2 发现正义RNA与反义RNA有相同水平的抑制效应,但未能就此现象给出合理 的解释。Fire
2、 A等3在研究反义核甘酸时发现在线虫体内,双链RNA( double stranded RNA,dsRNA)能有效地抑制有互补序列的内源性基因,且抑制效果优于 单链反义RNA。至此,正式提出了双链 RNA诱导的RNAi的概念,开启了 RNAi 研究的序幕。1 RNAi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特点1.1 RNAi的作用机制虽然RNAi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可是Bass假说。具体概括为三个阶段。(1)起始阶段。在细胞内,双链RNA(dsRNA)由核酸酶田(RNasem) Dicer在 ATP的参与下被处理为21个23个碱基的小RNA,即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
3、A , siRNA) 。 siRNA是由19个21个碱基配对形成的双链,并在 其3'末端有两个游离未配对的核甘酸。研究发现,siRNA是RNAi作用发生的重 要中间分子,序列与所作用的靶 mRNA的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双链的两端各 有2个3个突出的非配对的3'碱基;两条单链末端为5'端磷酸和3'端羟基。这些是细胞赖以区分真正的siRNA和其他双链RNA的结构基础。研究表明,平 末端的siRNA或失去了 5'磷酸基团的siRNA不具有RNAi的功能4(2)引发阶段。siRNA与Argonaute蛋白家族及其他未知因素结合,形成 siRNA-核蛋白复合物(s
4、iRNA-ribonucleoprotein complex , siRNP) 。 siRNP在 ATP及其他未知因素参与下,使双链 siRNA解旋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 (RNA inducing silencing Complex ,RISC) 。 RISC可能以完全单链或两条链解旋 但不完全分离的形式存在,继而 RISC在dsRNA的介导作用下与互补 mRNA结 合,并将其降解。mRNA被降解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基因表达,因而又称之为转录 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3)循环放大阶段。在siRNA诱导的RNAi过程中,可
5、能还存在siRNA的循环放 大过程,以维持它的RNA诱导功能。此过程推测是以siRNA为引物,互补mRNA 为模板,在 RNA依赖性 RNA合成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的 作用下,合成新的双链RNA,再由Dicer作用,产生新的siRNA,完成siRNA的放 大过程,开始新的RNAi循环5。关于对RNAi机制中重要酶的作用研究,Zamore P D等6发现,21 nt RNA指 导mRNA的降解;Scharf W D等7发现ATP依赖的RNA解旋酶为 Mut6;Grishok A 等8发现 Let-7 和 lin-4 为内源性的 RNAi 基因(
6、stRNA);Dalmay T等9提出RNA依赖的RNA多聚酶就是SDE-1; Bernstein E等10 证实RNaseni样的核酸酶为 Dicer; Elbashir S M 等11应用外源性21 nt-siRNA 能够抑制同源mRNA的表达;Novina C D等12证实无论是针对病毒感染细胞所 需的CD4受体,还是针对病毒基因组的gag区域,siRNA都可以有效地使病毒 与细胞的基因沉默,抑制HIV的感染与复制。1.2 RNAi的作用特点(1)共抑制"性。RNAi是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它的启动子相当 活跃,外源基因可以转录,但不能正常积累mRNA; RNAi
7、作用不仅使外源基因在 转录后水平上失活,同时诱导与其同源的内源基因沉默。(2)高效性。试验证明双链 RNA干扰mRNA翻译的效率比单纯反义或正义 RNA 的抑制效率提高了几个数量级;RNAi可在低于反义核酸几个数量级的浓度下, 使靶基因表达降到很低水平甚至完全剔除”南产生缺失突变体表型。它比基因敲除技术更为便捷,科学家称RNAi技术为靶基因或靶蛋白的剔 降” (knockdown)o高特异性。由dsRNA降解成的小干扰RNA,除其正义链3'端的两个碱基在序 列识别中不起主要作用外,其余碱基在序列识别中都是必需的,单个碱基的改变即 可使RNAi失效,RNAi能特异性降解mRNA,针对同源
8、基因共有序列的 RNAi则可 使同源基因全部失活。(4)高穿透性。RNAi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在不同的细胞间长距离传递和维 持,如在含有双链RNA的溶液中,喂食表达双链RNA的细菌等,能向秀丽隐杆 线虫导入双链RNA。(5)遗传性”。已在线虫中观察到RNAi效应通过生殖系传递到后代,说明RNAi具 有一定的可遗传性。高稳定性。细胞中可能存在天然的稳定 siRNA的机制。此机制可能是siRNA与 某种保护性蛋白结合,从而使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些双链RNA不像反义核酸 那样需要多种化学修饰来提高其半衰期。(7)双干扰系统。哺乳动物中存在有非特异性干扰和特异性干扰两条独立的途径。非特异性干扰反应
9、是由大于 30个碱基对的双链RNA介导,导致整个细胞中 非特异性蛋白合成抑制,RNA降解;特异性反应由21 bp25 bp的小干扰RNA 介导,可逃避非特异性干扰系统的监控”只降解与其序列相应的单个基因的mRNA11。2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逐渐摸索总结出了成套的研究方法。目前,展开 RNAi操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直接将靶向特定基因的大约21个碱基长短siRNA,或 45个50 个碱基的发夹结构 RNA (small hairpin RNA , shRNA)转 染到细胞,shRNA在细胞中会自动被加工成siRNA,从而引发基因沉默或表达 抑制。另一种为构建特定的siRNA表达载体,
10、通过质粒在体内表达 siRNA而引 发基因沉默。此法的优点是排除了 RNA酶干扰,延长siRNA半衰期。更重要的 是,该法可以进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且随着质粒复制扩散到整个机体,基因抑制效果可传代。试验表明,可被化学合成或体外合成的siRNA抑制的基因同样可被表达相同序列的载体表达出的 siRNA所抑制。3 RNAi的应用3.1 基因功能研究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 siRNA表达质粒对中脑腹侧神经细胞中的多巴胺能相关基因进行了有效抑制,还通过病毒介导的RNAi建立了此类成年小鼠模型,不仅为建立神经系统的功能缺失模型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表型标记,对神经系统的基因治疗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11、在癌症研究中,通过 shRNA表达载 体成功抑制成年大鼠脑癌基因,同时对 RNAi的远程(穿过血脑屏障)基因沉默方法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利用细胞凋亡途径,通过RNAi抑制凋亡基因Caspase-8能提高患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的成活率,并发现Caspase 8 siRNA处理对特异性Fas激活剂(Jo2和AdFasL)和野生型腺病毒介导的急性肝功能衰 竭都有效,表明这个动物模型能反应人类急性病毒肝炎多分子参与的机制,增 强了 siRNA用于急性肝炎病人治疗的希望。除了对某些关键基因的RNAi研究外,还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探索了 siRNA在基因组水平上的筛选方法。他们建立 了一个包含8 000多个基
12、因的siRNA表达框文库阵列,通过它来高通量筛选 NF-kB信号途径中已知的及 Unique基因。由此可见,RNA干扰也正作为筛选成 百甚至上千基因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3。RNAi为系统地抑制RNA 分子合成蛋白提供了快速而相对简便的途径。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基因 RNA信号的抑制,研究者可以深入研究基因功能,进而描绘支配从细胞形态到 信号系统的遗传网络。3.2 基因治疗及药物筛选探索由于RNAi是针对转录后阶段的基因沉默,相对于传统基因治疗对基因水平上的 敲除,整个流程设计更简便,且作用迅速,效果明显,为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 途径。其总体思路是通过加强关键基因的 RNAi机制,控
13、制疾病中出现异常的蛋 白合成进程或外源致病核酸的复制及表达。尤其针对引起一些对人类健康严重 危害的病毒,如2003年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的 SARS,病原体是单链核 酸的新型冠状病毒,寻找药物靶点,设计核酸药物就更为方便。目前已经有很 多公司在积极开发这方面的药物,如在 SARS药物研究中一鸣惊人的美国俄勒 冈州的AVI BioPharma生物制药公司等。国内也有很多研究机构及生物技术公 司投入了这方面的工作。如上海生科院成立了SARS防治科研攻关小组,其中 生化细胞所和药物所的一些课题组在从 RNAi的角度努力。此外,北京大学、中 南大学,北京动物所等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北京金赛狮反
14、义核酸技术开 发有限公司等,也开展了 RNAi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基因治疗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是对肝炎病毒的RNAi研究。Mccaffrey A P等通过表达shRNA的载体在细胞水平和转染 HBV质粒后免疫活性缺失的小鼠 肝脏中成功抑制了 HBV复制。与对照相比,小鼠血清中测得的 HBsAg下降了 84.5%,免疫组化对HBcAg的分析结果下降率更超过99%。哈佛大学 Lieberman研究小组通过注射针对Fas的siRNA,过度激活炎症反应,诱导小 鼠肝细胞自身混乱。然后给测试小鼠注入Fas hyperdrive的抗体,发现未进行siRNA处理的对照组小鼠在几天中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而8
15、2%的siRNA处理小鼠都存活下来,其中80%90 %的肝细胞结合了 siRNA。并且,RNAi发挥功 能达10 d, 3周后才完全衰退。由于Fas很少在肝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高水平表 达,它对其他器官几乎没有副作用。止匕外,这个小组还和其他研究者积极开展 针对HIV的RNAi测试,目前报道他们使用的针对 CCR5蛋白的siRNA能阻止 HIV进入免疫细胞约3周,在已经感染的细胞中也能阻止感染病毒的复制。然而,尽管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要真正用于医疗还需时日。目前大多数还 停留在小鼠测试阶段,siRNA的导入多采用静脉或腹腔注射,尾部注射,细胞 移植等,如何对人进行有效的给药,既能确保药效在靶器官
16、靶组织有效释放, 还要具有高度安全性等问题都需进一步研究。人们期待着RNAi引领的新医学革命的到来。在药物筛选领域,除了线虫这种低等动物的RNAi高通量药筛模式外,Lavery KS等对RNAi在药筛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高度评价,RNAi技术将逐渐成为药物靶点筛选和鉴定的强大工具。他对如何在药筛的各个阶段应用RNAi做了具体描述及展望,并指出将这项技术与高通量筛选、体外生物检测和体内疾病模式 相结合,将提供大量基因功能方面的有用信息,在药物开发过程的多个阶段促 进靶点的有效筛选。3.3 抗月中瘤治疗多种癌基因可以作为靶点设计相对应 siRNA14 0 Brummelkamp T R等15用 逆
17、转录病毒载体将siRNA导入月中瘤细胞中,特异性抑制了癌基因K2RAS (V12)的 表达。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Scherr M等16以引起慢性髓性白血病和bcr2abl阳性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的 bcr2abl癌基因为靶 基因,设计了对应的siRNA,并获得了 87%的有效抑制率。Wilda M等17用 siRNA抑制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也取得了成功。因此,基于RNAi技术的抗月中瘤治疗药物开发潜力巨大。有报道称,一种全新生物工程药品“RNAF扰剂”非干扰素)业已浮出水面,并有望在3年内上市。经过多年的探索,科学 家终于发现,在癌细胞和病毒 RNA的22对
18、碱基中有1对碱基专门负责复制工 作,只要能使这对碱基 休眠”,癌细胞或病毒就会自动停止复制。这一重要发 现为一种全新药物一一RNA干扰剂奠定了基础。科学家们相信,艾滋病、乙型 肝炎、恶性胶质瘤(恶性脑瘤)和胰腺癌等疾病有望成为 RNA干扰剂的第一批受 益者(2004年经FDA批准已开始RNA干扰剂的临床试验),艾滋病、中枢神经 系统退行性病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将成为第二 批受益者。3.4 抗病毒治疗由于RNAi是机体中古老而天然的抗病毒机制,目前国外科技人员利用此特点, 已设计出针对HIV gag、tat、rev、nef等基因的siRNA,针对丙型肝炎病毒非 结构蛋白
19、5B基因的siRNA,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衣壳蛋白和多聚酶基因的 siRNA,针对口在$疫病毒3D片段siRNA等18,均在试验中取得理想结果。陆 续有关通过RNAi抑制其他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的报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人乳头 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19等,国内也已设计出针对口蹄疫病 毒VP1基因的siRNA,针对丙型肝炎病毒5彳呆守区的siRNA,针对口蹄疫病毒 IRES和L串联序列两侧的保守区的siRNA20,针对SARS冠状病毒的6个 siRNA,即 RL001、R L002、RL003、RL004、RL005 和 RL006,均已取得理想 结果。针对病原的siRNA已经进行到动物实
20、验阶段21,向病毒病的有效防治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由此可见,利用RNAi技术将使病毒病的有效治疗成为可能。3.5 转基因研究在动植物的转基因试验中,经常发生基因沉默。因此,对转基因沉默机制的探索 可以为在转基因研究中避免基因沉默提供对策。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避免基因 沉默可提高试验成功率,且节省时间,而在大型动物转基因研究中避免基因沉 默可节约成本,提高产率。3.6 干细胞研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在dsRNA阻断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Hes5表达的试验 中22,观察外源性短dsRNA在转录后水平mRNA水平降低基因表达的效率,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基于干细胞可能拥有自己的一套基因组
21、,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又拥有各自所特有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决定干细胞特性的最关键的实质性因素。因此,RNAi技术在此领域应用空间广阔。3.7 研究信号传导的新途径Biotech认为,联合利用传统的缺失突变技术和 RNAi技术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复 杂的信号传导途径中不同基因的上下游关系,Clemensy等应用RNAi研究了果蝇细胞系中胰岛素信息传导途径,取得了与已知胰岛素信息传导通路完全一致 的结果。RNAi技术较传统的转染试验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克服了转染试验 中重组蛋白特异性聚集和转染率不高的缺点,因此认为RNAi技术可能成为研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新途径。3.8 常见病的治疗Nature杂志报
22、道了 miRNA (Micro RNA)的应用上一个重要发现,成功采用 miRNA调节了胰岛素的分泌,这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也将为糖尿病 的新药研究带来新的曙光和思路。据 Sicence杂志报道,显示应用RNAi技术可 有效降低血管内胆固醇含量,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的作用。4展望综上所述,RNAi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抗月中瘤治疗、抗病毒治疗、基因应用研 究、常见病的治疗等许多方面都是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做为新兴的生物 技术,还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空间期待着科研人员的探索。例如,siRNA在病毒持续性感染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siRNA在冬眠动物体内的作用如何? RNAi在雀斑形成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全新集装箱运输货物保险合同范本下载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云计算服务等级保证合同3篇
- 2025年度网络平台广告投放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咨询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历史传承宣传片制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国有房产出售合同(含智能家居)
- 2025年度LED广告发光字产品供应及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化粪池清掏与污水检测与处理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科技展会场地租赁及展览设计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干挂屋面瓦施工合同解除条件合同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润滑油知识-液压油
- 2024简易租房合同下载打印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平安产险湖南省商业性鸡蛋价格指数保险条款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初中公寓主任述职报告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