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供参考_第1页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供参考_第2页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供参考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之所向,所向披靡2013 年 6 月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 题型与分值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三、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四、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五、综合计算题(本题 20 分)一、识记1. 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实质上是拥 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3. 计算月平均人数时,遇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处理办法是按其前一天 的人数算。4. 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范围最广的一项综合指标是能力。5. 当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划完成情况指标小于 1

2、00% ,但工作量计划完 成指标大于 100% ,可以说明企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 、按用工期限分类,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7 、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重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 105-5999 日。8 、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劳动生产率。9.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不包括定性化。10. 属于工作时间的有工间操时间。11. 劳动者可以利用的工作时间的最大自然极限是日历工日数。12. 劳动保护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13. 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一般以相当于直接经济损失倍数的 4-7 倍。14. 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3、产量定额。15. 劳动报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货币和实物。16. 职业技能开发的重点是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水平。17. 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就是人工成本。18. 平均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人工成本总额一产品产量。19. 反映劳动争议普遍程度的指标是每千职工劳动争议件数。20.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社会保险。21.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统计资料的来源是原始记录。22. 职工调动通知单、 职工考勤表、 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职工简历表等都 是劳动管理的原始记录23. 一般调查问卷应有四个要素组成, 即题目、 问卷具体内容、 编号与说明 信或指导语。24. 针对某一专门

4、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是专题分析法。25. 实际数与计划任务书的对比是对比分析。26. 如果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但关系数值却是不固定 时,可采用相关分析。2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28. 为了准确统计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 各企业应该执行的原则是谁发工资 谁统计。29. 月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30. 在企业人力资源增加变动统计中, 期初人数 (1),本期增加人数 (2), 本期减少人数( 3 ),期末人数( 4 ),四者的关系( 4)=(1 ) +(2 )-(3)。31. 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

5、因素是智力水平。32.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个体性原则。33. 一个工日是一个劳动者工作一个轮班的时间。34. 考核企业劳动者时间利用程度的标准是制度工日数。35. 按工伤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死亡 2 人的属于重大伤亡事故。36. 计算期内某人发生 3 次工伤事故,则工伤人数为 1 ,工伤人次数为 3 。37. 生产单位合格产品规定的劳动时间消耗量标准,称为工时定额。38. 为反映培训对象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需将学员按学习程度分组。39. 如果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增加, 职工平均人数不变, 则平均人工成本增 加。40. 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是 4995 元,基期人工成本总额是

6、1440 元,则人 工成本增减率为 4995/1440-1 。41. 反映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件数)。42. 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高目标是社会福利。43.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 而设定的一种登记和积累原始材料的表册是统计台账。44 、按照工伤事故工作日损失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 1-104 日。45 、反映劳动争议严惩程度的指标是平均每件劳动争议涉与人数。46. 考勤卡记录个人的出勤、缺勤情况,它是专用的原始记录。47. 企业整理和积累人力资源数据的主要工具是统计台账。48. 专题分析是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

7、析研究。49. 不论是何种指标,在对比分析时,一定要保持指标的可比性。50. 相关系数r的变化范围是-1 < r < 1。51. 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数量与构成的统计; 数量 的增减变动统计; 劳动潜力分析。52.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是: 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 定量化原则;模糊灰色原则;最优化原则。53. 构成劳动环境的因素有: 生产过程因素; 劳动过程因素; 生产环境因素。54. 人身伤亡后支付的医疗费用; 丧葬与抚恤费用; 现场抢救费用属于直接 经济损失。55. 按现行标准, 劳动保护措施费用的内容主要指: 实施劳动保护措施项目 支付

8、的费用; 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费用; 保健食品费用;安全宣传教育费用。56. 计算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指标时,应遵循可比性原则,包括:时间 范围可比;空间范围可比;计算口径与范围可比。57. 人工成本一般包括: 保险福利费用; 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企业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退休的退职人员的费用;住房费用。58. 原始记录的特点是: 记录时间的经常性; 记录项目的具体性; 记录内容 的广泛性;记录工作的群众性。59 、劳动关系包含了一切与雇佣行为相关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为:工资 报酬的集体谈判; 劳资纠纷;实施执行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劳动仲裁。60 、因素分析法具体分为:差额因素分析法;

9、 连乘因素分析法;总和因 素分析法。61 、因素分析法具体分为:差额因素分析法;连乘因素分析法;总和因素分析法。62. 在本企业工作的再就业离退休人员、 缺勤人员、 在企业中工作并由企业 支付工资的外方人员属于企业人力资源。63. 常用的定期和年度统计报表制度中期末人数指标有: 季末人数; 月末人 数;年末人数 。64. 按工伤人员被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65. 企业职业病发生程度的指标有:发病率;患病率;受检人患病率。66. 企业职业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有: 治愈率;病残率;痊愈者平均患病天数。67. 不同人员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一般包括:基本生产工人; 生产工人; 全员。68.

10、人工成本与总成本交叉的部分有: 直接人工的工资与福利费; 制造费用 中的工资与福利费; 管理费中的工资与福利费; 销售费用中的工资与福利。69. 对比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的对比; 实际数与历 史资料的对比;实际数与先进单位的对比;实际利用数与可能利用数的对 比。应用70 、试论述工作时间(工日)构成关系图与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指标匸作时间构成关系图(TF1或T.时FI历T作TH CT时)公休工日(工时)制度工作工日JT时)出勤HFI (H时)缺勤r日|(工时)加班工日(加点工 时制度内实 际工作工 日(工 时)停工工日(工时)非生产TH (X 时)停T_被 利用T 日(工

11、 时)损失工 日CT 时全部实际工作丁刁(工时)|71. 试论述企业工资总额的构成。(1)计时工资(2)让件匸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怕况下支付的亠资72. 试论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1)企业人力资源数最和素施统计(1分)数臺力廁包括静态和动态方ifti*索倾方面也括个 体索质和笊体羸质方而*2)企业人力门语昂的生活F1分配统计(1分),生活H主耍分怕丁作I和II:T作口梅部分:3)劳动环境和咄动保护统计 门分主要包括劳动环境统计.芳动保护措袖统计* t伤年 故统计和职业嘉统计;1)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肚的统计1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指标是企业人力资

12、源管理 统计的核心捋标;5J劳动定做统计口 分),劳动定锁此成情况指标,产甜T时消耗统许利劳动定埶统i十构虑 企业劳动定额统计时幕本内容:6)菊动报酬统计(1分),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无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 曲支付,其实质都是工资;7)企业人力资源7T发统计(1分),在市场克争滋烈的怙况下*企业耍想求生存求眞展,必 鎮不断网用斯技术与新丁艺.片发新产对 捉高产胡质最和m;8)企业人丁成本统计(1企业人匸成本昆企业忙产经营成本的虫舉纽成部分“硏究人H成本水平,分析影响虫r成本变动的外种冈索,为企业采取得力措施,不断降低人力費 用提供依据,促世企业跻能力的班一歩埴弼9)劳动关系的统计

13、1分),劳动关承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有利益就仃矛眉”劳动关系 的統计研究劳动齐参与情况和结果.分析评愉劳动仲裁的作用10)企业社会保险的统计"分八 企业社会侃醱是仅障喲动者及具宜家亲屆在遇到丼种风 险时能获得物廣帮助,维持皐本生活的一和社会保障制度473、如何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综合评价体系?(1)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是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 科学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统计等方面,对企业中作为经济要素的人 力资源整体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有:数量化、模糊性、动态性。(2) 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设计的构成因素有: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

14、等。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定 量化原则、模糊灰色原则、最优化原则。(3)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程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 重、确定评价方法。74. 某企业2011年4月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生产工人月平均人 数为800人,其他情况如下:计量单位:工日项目合计缺勤工日300停工工日200非生产工日50加班工日280停工被利用工日150求:该企业的1 )日历工日数;2)公假工日数;3)制度工日数;4 )出勤工日数;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6 )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1 曰馬工 曰=计常:朗念Wk井却丿卄干 均 人故亲 UJL 口衍夭般=君。

15、心 束以 30=210002 伫政丄 口败-坪丄妇企WK出/动?V平上人救牡心:W 復公体天救-域0。1S-G1OO3制度T曰 数=曰历工曰価度公休H =24000-6400=176004出勤工冃数二制度工柞 H-缺勤I . H = 17600-300=17005制度内叫际工竹:工曰数=曰历工口制麼公休工口-缺勤工口-停工工曰T停工被利用口 - II:生产7T. =24000-6400 300-200+150-50-17200&仝部或际丨作I H数:二制度内实际I作丨H+力II尉I H = 172O0+2K0=i7dK07岀勤率=计梓期出勤工口/同期制度H件T B17300/1700-

16、98%出勤时问利用率=订算期制皮内宾;工作工曰/同期出勤工曰二“以XM 17000=9駅制度I作时冋利川率=计舜期也反内实陋匸作T FI /同取|制反T作I H =17200/1700=98%g如尊勿1虫哉度=加|班冃/制丿建內实际I件1 H =2X0/17200=2%75. (定额)某企业计算期内生产工人工时消耗与产量等资料如下:合格品9千件,非因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量170件;工时定额为:基本定额 2工时/件,追加定额0.5工时/件;工时消耗:实耗总工时为18700 工时,停工1124工时,非生产 470工时,缺勤1560工时。请回答:1 )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2 )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

17、的 比重;3)劳动定额完成程度;4 )企业整体劳动定额完成程度。I生产 丁入劳动崔割厲芒”眩程度一(村000+1乘以(2+0. 5)/18700122, 6%为动疋额术曲型(刃劝条件失曲等2 J曽耗T 时片实耗T 时的比砥=(9000+170) 嚥以 0. 5+170 乘以2, O) /I 8700-J925/ I 8700 約等严 2G. 3%3刃劝止额,由应程悭 122. 6%26. 3% 96. 3%A 企业幣f辜劳动建融戍桂度9000 乘以2. 0/187001 1 12冲IF3G0 P勺等;R2. 4% 分析说明 注 从企业生产工人技术秋况和劳动表现看'生产工人每人1小时可处

18、成 1- 226定濒工时的生产任务2芮动定欷亢阑反列82, 4% 原內7TT劳动条件火帛而拔掉4925定顽丁时*命业劳动 疋领*宪哦绅*3轧 呀动时冋利用不充分.合II 3154 时苦按企业呀劝疋额处成秤Zit W6. 3汁外,损失约3037. 3 ZEHJ ,便阳企业曲动定颔乂少尖J戍13+ *6内此域圧定淞 兄成程度为82. 4%076. 某氮肥厂报告期各种氮肥产量和含氮量见下表,试计算劳动生产率标准实物量指标(以含氮量 21%为标准)。产品名称产量(吨)含氮量(%)折算系数标准实物产量(吨)硫酸铵2.8021.001尿素5.4046.20氨水7.5015.00折篦系数二产品的实际规格/标

19、准产晶的规格所以廉索的规格为2. 20就水的规格为6 71 标准实物产暈二各种规格产量乘以折算系数° 硫酸铁2-80尿素1L88抵水5, 3377.某企业工资情况如下:基期报告期增加额指数(%)工资总额(千元)800966166120.75平均人数(人)1000105050105平均工资(元)800920120115增加值(千元)1300请将表格填与完整,并列出步骤。工资总额增加额我告期-草期=166指数我告期/棊期=126 75平均人数增加是50甬数 105报告期平均工贸二报告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平均人数=920增加额=120指数寸1578.某企业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

20、下表: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兀/人)指 总产标值(万元)全部职工生产工人生产工人比重(%)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基期20010008008025002000报告期500200018009027782500指数不填数据112.5111.12125(1 )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比重与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2)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与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3 )计算基期、报告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4)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辜期 800/1000 80% 报告期 1800/2000 9OM 指数 90%/80%-112, 50生严:工人

21、劳动生产率二产品产星/生产工人人数W JW : 200 77/800=2500 报 J®: 500 77/18002778 艮折数=2778/2500 = 111. 12% 仝员芳动主产那 堪期=200 万71000=2000 报告期=500 万72000=2500 扌斤数 =2/20=325%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125劭说明全员生产率水平提髙了 25元/人总产值增加了 (25-20)乘以2000=100 7;这是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提髙的结果生产丁人劳动生产率指数二111J2喘说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11. 12%供全员劳 动生产率水平绝对数提高了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