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一课时) 彭塔乡初级中学陈方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 征。2. 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 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3.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 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以极地地区两幅图的内容为中心,将教材文字内容逐一落实到图上,将两幅图 的各个自然要素联系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2、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难点1.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3. 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时间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地球仪。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 分别到达什么地方?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 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小结板书: 第十章极地地区讲授新课假设提问: 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为了大家 不走丢,我们需要了解的最基本的关问题是?(两极地区的地理

3、位置,能够在基地 地区辨别方向)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92图“南极地区”和 P93图“北极地区” 。读图分析: 确定位置和辨别方向1 位置: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 S) 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 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 N)以北,包括 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2 方向: (1) 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 ( 图南极点;图北极点 )(2) 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 ( 经线)(3) 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 ( 以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同心圆圈表示 的是纬线,且越向中心,其纬

4、度越高 )(5) 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 ( 图呈顺时针方向;图呈逆时针方向 )(7) 在北( 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 (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在 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 )讨论交流: 先组织、指导 A、 B 两组各以学习小组分别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并作好记录。然后 A、 B 两组各推荐一个代表同时上讲台就上述同一个问题分别逐 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小结板书: 教师在肯定、评价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表现后,重点强调两极地 区的位置和范围,并板书:1. 位置与范围(1)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圈以南中心:南极大陆。(2)北

5、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圈以北中心:北冰洋。承转过渡: 从以上对两极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分析中可知,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 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其纬度最高,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必然对两极地区的 气候、生物等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探讨小结: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 ( 教师注意启发或提示 ) 交流后,教师 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第四,需要了解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第五,需要了解在科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感性认识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了录像,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以什么颜色为永恒

6、的基色?( 白色 ) 与其他地区在景观上最显着的区别是什么? ( 冰雪覆盖 )点拨板书: 大家说得很对,白色是两极地区永恒的基色,这里形成了与其他地 区不同的独特的景观;雪的世界,冰的海洋,终年银装素裹,并板书:1、冰雪覆盖的地区实例感知: 让学生说说学校所在地冬季的最低气温大约为多少度?先有一个 “冷”的意识。建构想象: 在我们的印象中,两极地区冰天雪地,气温很低,而且风大,究竟 冷到何种程度,风有多大,让学生进入遐想,在头脑中构造出从未经历过的,但 现实又存在的严寒景象。指导阅读: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以后, 先让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P94 阅读材料“南 极的大风”,然后指导 B组学生阅读课文

7、第 2、3自然段, A组学生阅读课文第 4自 然段。组织讨论: 由感性想象理性,引导各组学生分别讨论交流,得出两极 地区气候的特点:寒冷、少雨、多风。比较小结: 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 P95活动 2 中图“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的数 据,并与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然后再让 学生列举出南、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数据进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 确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 尤其是气候状况 ) 的异同,以及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 劣。最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2. 自然环境气温低( 1)南极地区降水少地球上最冷的地区风力强(2) 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提出问

8、题: 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分组讨论: 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课本 P94 图“南极的企鹅”和图“北极地区的北 极熊”景观上的差异。再让各组 1 名同学模拟企鹅和北极熊作自我介绍。然后就两 极地区各自的生物资源状况、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对当地生物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展 开讨论。最后各组选派 1 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点拨板书: 教师对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情况进行评价,适当点拨。使学生知道南 极的企鹅和北极的北极熊也构成了极地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理解环境对生物的 进化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板书:企鹅南极的主人

9、( 北极 ) 北极熊的故乡扩展延伸: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1) 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2) 有人称南极地区为“白色沙漠”这是为什么?(3 比较两极地区的自然条件,简要说明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原因? 汇总点拨: 在各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后,汇总点拨讨论结果。(1) 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以降雪为主,蒸发极慢,所降 的雪基本都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 2000 多 米,因而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2)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55 毫米以下,和撒哈拉沙漠不相上下,在内陆极 点附近,降水量只有 35 毫

10、米,比最干燥的沙漠还要少,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地 表又被冰雪覆盖,因而南极地区不是沙漠,胜过沙漠,被称为“白色沙漠” 。(3) 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以陆地为主;南极表层覆盖厚厚的冰雪折射反光, 得到热量更少。项目北极南极气候状况代表动物常住居民资源状况科考基地考察时间极地环境问题反思完善对照板书设计,引导学生共同比较、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总结方法,提出新问题达标测评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测评题一、单项选择题1. 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洲是 ()D.南极洲D.印度洋A. 大洋洲B.拉丁美洲C.南美洲2. 位于极地中央的大洋是 ()A. 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3. 在北极点,前后左右的方向有 ()4

11、. 在南极地区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A. 坐东朝西 B.坐南朝北C.坐西朝东D.坐北朝南5. 北极地区是指 ()A. 北极点 B.北冰洋° N以北的地区 D.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6. 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地区是 ()D.高原地区A. 北极地区 B.青藏地区C.南极地区7.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A. 北冰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太平洋8.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 亚洲B.南极洲C.大洋洲D.南美洲9. 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A. 西伯利亚地区 B.北极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南极地区10. 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A. 巨鲸B.白熊C.企鹅D.磷虾11. 北极地区象征性的动物是 ()A. 企鹅B.北极熊C.海豹D.巨鲸12. 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A. 沙漠地区 B.高山地区 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二、非选择题13. 阅读“南极地区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南极地区示意图(1)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2) 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 ,是指 度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大陆,以及周围的 ,是一个 的寒冷世界。(3) 南极地区素有“ ”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达 多米。(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