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苏轼词两首教案北宋苏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 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 言美、韵律美。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 ,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 阔的意境美。4、 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 使
2、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 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 感受他即 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 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教学重点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 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感受苏词的豪 放风格。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预热】(参见优化探究第37 页“双基集萃” 。 )辨别字形,辨识词义,分析掌握词中特殊句式,积累名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大家还记得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
3、我们一起来背诵: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 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 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
4、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 1082) ,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 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 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 其实, 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三、诵读赏析、探究1、放录音。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 一反复诵读,理解词意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 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即情感基
5、调如何?) 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 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明确】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
6、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 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 ;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 ,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 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 “浪淘尽”语速稍快, “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 “千古风流人物”一句, “千古” “风流”二词渐渐加
7、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明确】 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 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 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 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 即可。( 3)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明确】动词“穿”“拍” “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
8、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 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 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 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 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 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 惊心动魄的画面, 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 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 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明确】本句对景抒情
9、,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 “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 结上阕。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6) “遥想”的内容有哪些?【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 7) 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 奋发有为。 “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 “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 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 下阕 “谈笑间”
10、 写其神态, 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 “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8) 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 的同学更好, 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 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4) “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明确】 “遥想”二字为领
11、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 “公瑾当年” “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 “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 “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 (探究交流)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 曹操, 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明确】作者没写刘备, 是因为刘备太严肃, 年纪也不小了; 没有写曹操是因
12、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 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 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与赤壁赋 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 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明确】 这两句与 前赤壁赋 中的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有, 耳得之而
13、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 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 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 向往, 借此表达自己年岁 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在这种意义上, “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 “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 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 明月、
14、自然完全融合的达 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5、五读“评词作,知手法”(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 东去 。 ”东坡为之绝倒。苏辛,词中之狂。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以上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
15、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 才华过人、 建立 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 月” 的豪举, 融景物描写、 人物刻画、 情感抒发为一体, 营造出一种壮阔、 雄浑的和谐意境, 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 以上。第二课时一、复习、交流、检查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
16、背诵)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 (自由交流)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李白有言: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 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 他用如花妙笔, 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 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 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 定 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 ,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 ,或者提出疑问。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明确】词
17、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明确】 “莫听” “何妨”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 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 它包 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 不是。 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
18、睛之笔,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 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 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 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 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 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5欢
19、迎下载 。精品文档六、延伸阅读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注:亲射虎,看孙郎: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 (ling )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是诗人以孙权自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郡太守,匈奴不敢进犯。后因报功状上多报了六颗首级,被削职判刑。冯
20、唐指出文帝赏罚不当,文帝采纳了冯唐的意见,派遣冯唐 持节赦魏尚,复以魏尚为云中守。节,使者所持的用竹做成的符信。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 克托县一带。诗人以魏尚自比,是说,什么时候派人赦免我的过错,使我得到重用呢?天狼:星名,一 名犬星,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此词是作者对亡妻的悼念之作。苏轼的原配妻子王弗,性情温顺,善事翁姑,敏静而颇知诗书,对苏轼察言、知人都有很大帮助,婚后伉俪之情
21、甚笃。不幸的是,她十六岁与苏轼结婚,27岁便于都城汴京濡然长逝。第二年六月,葬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此后,诗人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北轩徙,居无定所,无法静下心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所做,此时王弗已故去整整十年, 诗人于正月二十日夜,与王弗梦中相逢,写下了这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词作。1、 这两首词的词牌是, 题目分别2、第一首词的上阕通过、两种表达方式,描绘 出 ;下阕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 了,塑造了一个形象,表达自己 的雄心壮志,整首词着一 字贯穿全文, 意境壮伟,笔力雄豪,撼人心魄,大有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从词的风格上来讲, 属。3、第二
22、首词从风格上讲当属 。上片叙写现实,表达。 下片记述梦境,“小轩窗,正梳妆”是通过 来刻画妻子的形象,描绘出一帧 窗 前梳妆的 日 常生活 图 景, 以 此表达 自 己,“相顾无言,只有泪千 行”,表达了的深挚情感。最后三句,是诗人梦醒后的感慨,“明月夜,短松冈”,采用了 ,描绘出千里之外王弗葬地的景 象,渲染出一种 的意境,蕴涵着夫妻之间无尽的哀伤和思念。4、根据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风格,自选角度,比较赏析这两首词,可简答,也可写 成评论短文。【答案】1、江城子密州出猎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词作描写 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形象的动作描写 挽弓劲射的英雄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狂 豪放派3、婉约派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 细节描写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此时无声胜有声移情入景凄清哀伤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常州工学院《中小学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2025年热压硫化锌(ZNS)晶体合作协议书
- 温州大学《结构力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海商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家庭农场补贴标准2023年
- 智能人体秤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2023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全册课文翻译(英汉对照)
-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实施方案
- 初中生物《病毒》说课课件
- 国网考试企业文化能源与战略题库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2023
- 小工考勤表记工模板
- 编辑学概论-课件
- 理发店个人门面转让合同
- 03J111-1 轻钢龙骨内隔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