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13大纲卷)7、反应X(g) + Y(g) 2Z(g);A Hv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 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答案】D(2013福建卷)12.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 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 即有I2析出,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 求得 NaHSO3的反应速 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 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
2、 C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C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A. 40C之前与40C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 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 图中a点对应的 NaHSO3反应速率为5.0 x 10-5mol L-1 s-1D. 温度高于40C时,淀粉不宜用作该试验的指示剂【答案】B(2013江苏卷)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 H2O(g)一 CO2(g)+ 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 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CO 和 1molH2O,在 II 中充入
3、 1molCO2 和 1mol H2,在 III 中充入 2molCO 和 2molH2O , 700C条 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 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参考答案】CD2013高考 潼庆卷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 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压强/MPa"体积分数温度/ C1.02.03.081054.0ab915c75
4、.0d1000ef83.0 b v f915 C、2.0MPa时E的转化率为 60% 该反应的厶S> 0K(1000C )> K(810C )上述中正确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答案:A【解析】同温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平衡时 G的体积分数变小,故可知 c>75.0 > 54.0 > a > b,禾U用c> 75.0 > 54.0可知同压下,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从而可知f> 75.0,所以正确;在 915 C、2M Pa下,设E的起始量为amol,转化率为x, 则平衡时G的量为2ax,由题意得2a
5、x/(a-ax+2ax) = 75%,解得x= 0.6,正确;该题是气体体 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为熵增反应,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 增大,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2013四川卷)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 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X (g) + Y (g) .一- 2Z (g) H < 0 , 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 据如下 表( )t / min2479n (Y)/mol0.120.110.100.10A. 反应前 2min 的平均速率 v(Z)=2.0X 10-5 mol/ (L min)B. 其他条件不
6、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 v(正)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C(2013上海卷)2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B. 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 : 1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答案:BC(2013安徽卷)
7、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3(s) +CO(g) - MgO(s) + CO2(g) +SO2(g) 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 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xA温度BCO的物质的量CSO2的浓度D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 x的值,y重新达到平衡后, 纵y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常数KCO的转化率【答案】A(2013北京卷)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答案】C(2013全国新课标卷 2) 28. ( 14分)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 0.10molA(g),在
8、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A(g)B(g)+ C(g) H=+85.1kJ mol - 1反应时间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时间t/h0124816202530总压强p/100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a (A的表达式为。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 总=mol, n (A) =mol。下表为反应物 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
9、。反应时间t/h04816c( A) / ( mol L-1)0.10a0.0260.006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c ( A)变化与时间间隔( 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i/r25| 100仏 / 10141.015,4755.0c(氨水00.01_ _ P5UJ10.6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 12h时反应物的浓度 c (A)为mol L-1。答案:(1) 升高温度、降低压强p0.09412(2) ( po- 1)X 100%; 94.1%; K= 0.0059 =1.5mol/L_P_P_(3 0.1 X po; 0.1 X( 2 - po); 0.051 ;达到平衡前每间隔 4小时,c(A
10、)减少约为一半;0.013(2013全国新课标卷1) 28.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 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CO(g) + 2H2(g)= CH3OH(g) H1=-90.1 kJ mol-1 CO2(g)+ 3H2(g) = CH3OH(g)+H2O(g) H2=-49.0 kJ 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CO(g) + H2O (g)= CO2(g)+H2(g) H3=-41.1 kJ 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 2CH3OH(g) = CH3OCH3(g)+H2O(g) H
11、4=-24.5 kJ mol-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I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以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 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 Cu-Zn-AI-0和AI2O3),压强为5.0MPa的条件下由 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100J 7g40in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烧燃料电池(5.93kWh 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
12、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理论输出电压1.20V,能量密度E=(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kW-h=3.6 X 105J答案:(1) AI2O3(铝土矿)+2NaOH+3H2O= 2NaAI(OH)4; NaAIO2+CO2+2H2O= NaHCO3+AI(OH)3J; 2AI(OH)3 AI2O3 + 3H2O(2) 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 平衡向右移,CO转化率增大;生成的 H2O,通过水煤气 变换反应消耗部分 CO。(3) 2CO(g)+4H2(g)= CH3OCH3(g)+H2O(g) H=204.7kJ/
13、mol ;该反应分子数减小,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和H2的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压强升高使CO和H2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4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5) CH3OCH3- 12e + 3H2O= 2CO2+ 12H+; 121000g1.20V12 96500C/moI46g / mol1kg(3.6 106 J *kW4*h1)=8.39kWh kgo(2013 北京卷)26. (14 分)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 NOx能形成酸雨,写出 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2)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 N2和0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4、N? (g)6 (g)945 kJ mol2 ( 630 f k'J 4 Ao 12NO (g)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3) 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 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 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 <2oCaO <38SrO<56BaO。原因是,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 NOx的含量,其工
15、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答案】(1)3NO2+2H2O=2HNO3+NO;(2 N2(g)+O2 (g) =2NO(g) H=+183KJ/mol ;增大;(3 2NO+2CO-催化剂 N2+2CO2由Mg、Ca、Sr、Ba的质子数,得知它们均为第n A族。同一主族的元素, 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4 还原; NO+O2-2e-= NO2;(2013天津卷)10、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 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PM2.5 (直 径小于等于2.5u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 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
16、PM2.5、SO2、 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 )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 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离子K+Na+NH4+SO42-NO3-Cl-浓度/mol.L4 X 10-66X 10-62X 10-54X 10-53X 10-52X 10-5根据表中数据判断 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值=。(2) 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1/2O2(g)=H2O(g) . : H= 241.8kJ/molC(s)+12O2(g)=CO(g). : H= 110.
17、5kJ/mol写 出 焦 炭与 水 蒸气反 应 的 热化 学 方程式 ; 洗涤含 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 Ca(OH)2 b.Na2CO3 c.CaCI2 d.NaHSO3(3) 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已知气缸中生成 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 : H> 0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Q2,1300 C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 x 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18、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厶H > 0 ,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答案:(1)酸性;4(2 C(s)+ H2O(g)=CO(g)+ H2(g) H=+ 131.3kJ/mol a、b(34x 10 6;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 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2CO+ 2NOJ化 2CO2+ N2(2013山东卷)29. ( 15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 利用 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 s) +2I2
19、(g) - TaI4 (g) +S2 (g) H> 0(I)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若K= 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TaS2( s), I2 (g )的平衡转化率为(2 )如图所示,反应(I)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T社乜晶体加热炉宁瑛©粉未,滴定反应的离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 (g), 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 T1的一端 得到了纯净的TaS2晶体,贝U温度T1 T2(填 >” “”或丄”)。上述反 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铁中的硫转化 为H2SO3,然
20、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 子方程式为(4) 25C时,H2SO3-. HSO3-+H+的电离常数 Ka= 1X 10-2mol/L,则该温度下 NaHSO3 的c(H2SO3) 水解平衡常数 Kh=mol/L。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12,则溶液中c(HSO3-)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c(Ta 14) c(S2)答案:(1)c2(I2); 66.7%(2 )< I2(3。淀粉;H2SO3+ I2+H2O= 4H+ SO42-+ 2I-(4) 1.0 X 10-12 增大(2013上海卷)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
21、重要原料。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1) Ni(S)+4CO(g) JU、Ni(CO)4(g)+QNi(CO)4(g):上 Ni(S)+4CO(g)完成下列填空:31.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1 )中Ni(C0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32.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的 2L密闭容器中制备 应)剩余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Ni(C0)4,粗镍(纯度98.5%,所含杂质不与CO反Ni(CO)4在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00MX) |33. 若反应(2)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a平衡常数K增大b.CO的浓度减小c.Ni的质量减小d.v逆N
22、i(CO)4增大34. 简述羰基法提纯粗镍的操作过程。【答案】(31)增大压强、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Ni(CO)4(g) ;(32) 0.05mol/(L -min) (33) b c(34)在封闭的玻璃管一端放入粗镍,控制温度在50C,通入CO气体,一点时间后在玻璃管的另一端加热至230 C,即可在该端获得纯净的镍。(2013海南卷)15. ( 9分)反应A(g)B(g) +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0.050mol/L。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上述反应的温度 T1T2,平衡常数K(T1)K(T2)。(填“大于”、“小于”
23、或“等于”)(2) 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 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v(A)=。答案(1)小于 小于 (2) 0.085mol 0.082mol/L 0.007mol/(L - min)(2013浙江卷)27、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 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I: 2NH3 (l)+ H2O (l)+ CO2 (g)(NH4)2CO3 (aq) H1反应n: NH3 (l)+ H2O (l
24、)+ CO2 (g) NH4HCO3 (aq) H2反应川:(NH4)2CO3 (aq) + H2O (l)+ CO2 (g) 2NH4HCO3 (aq) H3请回答下列问题:(1 ) H1与厶H2、 H3之间的关系是:H3= 。(2) 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02气体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 并充入一定量的 C0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 测得容器中C0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0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厶H30(
25、填“”、“=”或“V” )。在T1-T2及T4- 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 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 反应川在温度为 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趋势曲线。(3) 利用反应川捕获 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 (写出2个)。(4 )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A. NH4C1B. Na2CO3 C. HOCH2CH2OH D. HOCH2CH2NH2【答案】(1 ) 2 H2A H1(2
26、)V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的升而提高。T4- T5区间,化学反应已到达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3) 降低温度;增加 CO2浓度(或压强)(4) BD(2013广东卷)31.(16分)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 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l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1) 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I - ( aq) + O3 (g) = IO-(aq)+O2 (g) H1 IO-( aq) +H+(aq)HOI(aq) H2 HOI(aq) + I
27、-(aq) + H+(aq)I2(aq) + H2O(l) H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 H=。(2) 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 + l-(aq) I3-(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 为探究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3),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 中I3-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14和下表。编号反应物反应前pH反应肩pH'第1组Oj + I1 52ELO第2织0. + 15.2|4. I 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 。 图13中的A为,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 -的转化率,原因是 。 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13-浓度下
28、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 。A. c(H+)减小B.c(l-)减小C. 12(g)不 断生成D. c(Fe3+)增加(4) 据图14,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13-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 O3+2 I +2H+= I 2+ 02+ H20,A H=A H1+A H2+A H3。(2) 二:(2) 反应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水电离出氢离子参与反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浓度增大,溶液呈碱性,pH增大;Fe3+, BD(3) (计算过程略)5.5X 10 4 mol/L s命题意图:化学反应原理与元素化合物(2013
29、 福建卷)23. (16 分)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废气制取氢气,既廉价又环保。(1) 工业上可用组成为 K2O M2O3 2RO2 - 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 已知元素 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之和为27,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常温下,不能与 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 (填序号)a. CuS04溶液 b.Fe2O3c.浓硫酸d.NaOH e.Na2CO3 固体(2) 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来的方法有多种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g)=H2+12S2(g)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 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 -
30、l测定 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右图。图中 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 b曲线表示不同 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据图计算985 C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 K=;说明温度的升高,曲线 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电化学法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右。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溶液进 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14 2 8 4【答案】(2心3阪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进间缩短(或其它合理答案)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反分通电H2S + 2FeCI3 = 2F
31、eCl2 + S + 2HCl 2Fe2+ + 2H+= 2Fe3+ + H2 f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 1 (2012安徽?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催化剂SO2(g)+2CO(g)2CO2(g)+S(l) Hv 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答案:D2 (2012大纲卷?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
32、反催化剂应为:CO(g)+ H2O(g)CO2(g)+ H2(g) H < 0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3. (2012江苏?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aCO3(s)=CaO(s> 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v 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 3H2(g)2NH3(g) Hv 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答案:B4. (2
33、012江苏?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PCI5,反应PCl5(g)-.PCI3(g)+ CI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0150250350n (PCI3)/ mol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 50 s的平均速率为 v(PCI3)=0.0032 mol L 1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I3)=0.11 molL则反应的 Hv 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molPCI5、0.20molPCI3和0.20molCI2,达到平衡前v(正)> v
34、(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molPCI3、2.0moICI2,达到平衡时,PCI3的转化率小 于80%答案:C5. (2012上海?8)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 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C. 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答案:BC6. (2012四川?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 催化剂热到600 C发生反应:2SO2 + O2 .加热B. 加入少量水,v(H2)减小D.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v(H2)减小一定量的SO2与1100moI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2SO3,
35、 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当SO3的生成速率与 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 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 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I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D. 达到平衡时,S02的转化率为90%答案:C7. (2012 天津已知 2SO2(g)+ 02(g)2SO3(g) H=- 197 kJmol 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02 ;(乙)1 mol S02和0.
36、5 mol 02 ;(丙) 2 mol S0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容器内压强p: 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 : m甲=m丙2m乙C. c(S02)与 c(O2)之比 k: k 甲=k 丙k 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 Q甲=Q丙2Q乙答案:B8. (2012福建?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 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判断正确的是A. 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 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 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 在20-25min之间,pH=1
37、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04 mol?L-1?min-1 答案:A9. (2012重庆?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 b(g) 2c(g);A H<0x(g)+ 3y(g) 一、2z(g) ; H>0进行先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等压使,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 等压时,通入x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 等容时,通入x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答案:A10. (2012福建望4)(1)电镀是镀件与电源的极连接。(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
38、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 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填 氧化剂”或 还原剂”与之反应。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 pH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令on斜用nh酒q煙 朋阳至1.5顶叫.岡魏元素的杂质F尹的溶極茁11"c皿*'狀己I°. 1(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 pH作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ImolMnO2转移2个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iv
39、)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Fe3+ NH4 2SQ2 6H2O=NH4Fe(SO4)2(OH)6;6H过滤后母液的 pH=2.0,c( fe3+ )=a mol?L-1,c( NH 4 )=b mol?L-1,c(SC42_)=d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答案:负 还原剂 调节溶液的pH至8-9之间10-12K= a3bd2 Cu2(OH)2CO3+2H2SO4=2CuSO4+C+3H2O HCO3- MnO 2+2Fe2+4H+=M n2+2Fe3+2H2O 11 . (2012海南?I5)己知A(g) + B(g) C(g) + D(g)
40、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C7008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回答下列问题:(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0(填“ >”“=”);(2) 830 C时,向一个 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 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 v(A) = 0.003 mol L 1s 1,贝U 6s 时 c(A) =mol L 1, C的物质的量为mol ;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3) 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
41、确选项前的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 .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 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 C和A的物质的从相等1200C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c(C)c(D)答案:(1) c(A)c(B) <(2) 0.0220.0980%80%(3)c(4) 2.512. (2012山东望9)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l)+2N2O4(1)=2CO2(g)+3N2(g)+4H2O(g) (I)(1)反应(I)中氧化剂是。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 2NO2(g) (
42、n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 (n )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一定温度下,反应(II)的焓变H。现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 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度密体气c0td若在相同沮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mol 1 s 1。答案:(1)N2O4(2)吸热(3) a, d;不变;0.1I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3s后N02的物质的量为 0.6mol,贝U 03s(4) NH4 + +H20 . NH3?H2O+卅;逆向a200b13. (2012天津?10)金属钨用
43、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密闭容器中用 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WO3(s)+3H2(g) _高温一W (s)+3H2O (g)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 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随着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 则该反应为反应(填 吸热”或 放热”。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25 C 550 C 600 C 700 C主要成分WO3W2O5 WO2W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80 C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
44、为;假设WO3完全转化为 W,则三个阶段消耗 H2物质的量之比为。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WO2(s)+2H2(g)- W(s)+2H2O (g)?H = +66.0 kJ/molWO2(g)+2H2(g)W(s)+2H2O (g) ?H = 137.9 kJ/moI则 WO2(s)WO2(g)的?H=。钨丝灯管中的 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1400 C其工作原理为:W(s)+ 2 I2 (g) 约3000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b. 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c. WI4
45、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d. 温度升高时, 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c3(H2O)3答案:k= c3(H2)(2+3)=60%。正反应吸热。第一阶段的方程:2WO3+H2=W2O5+H2O,第二阶段方程: W2O5+H2=2WO2+H2O第三阶段方程: WO2+2H2=W+2H2O所以三个阶段消耗 H2的物质量之比为 1:1:4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 H=+203.9KJ.mol 1.根据可逆反应原理I2可以循环使用, WI4是在灯丝上分解,生成的 W沉积在灯丝上,选a、 b。14. (2012新课标辺7)光气(COCI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
46、高温下CO与C1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 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 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 H)分别为-890.3kJ?mol-1、-285. 8 kJ?mol-1 和-283.0 kJ?mol-1,则生成 1m3(标 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1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COCl2 的分解反应为 COCl2(g) Cl2(g)+ CO(g) H=+ 108kJ mol 1。反应体 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同所示(
47、第 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r0.121 0.10Lo 0.08m 0.060.040.02 CI2I L I0.000 246 8 10 t/min12141618计算反应在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比较第2 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T(8)(填 “<”、“>或“=”);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 c(C0CI2)=mol L 1 ; 比教产物 CO在2- 3 min、5-6 min和12-13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
48、)表示的大小;v(5- 6)。 比较反应物COCI2在5-6min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15-16)(填“<” “>”或“=”),原因是 答案:(1)Mn02 + 4HCI(浓)二 MnCI2 + CI2 f + 2H2O 5.52 X 103kJ CHCI3+ H2O2HCI+ H20+ COCI2 0.234mol L 1 < 0.031 v(5- 6)>v(2 3)=v(12- 13) > 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15. (2012浙江辺7)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49、 2(t-BuNO)。(1) 当(t-BuNO)2的起始浓度(cO)为0.50 mol L-1时,实验测得20C时的平衡转化率(a是65 %。列式计算20 C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2) 一定温度下,随着(t-BuNO)2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已知20C时该反应在 CCI4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 1.9,若将反应溶剂正庚烷改成 CCI4,并保 持(t-BuNO)2起始浓度相同,则它在 CCI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填 大于” 等于”或 小于”其在正庚烷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实验测得该反应的 H = 50.5 kJ?mo1,活化能Ea = 90.4 kJmoI-1
50、。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或应自发进行。Ct-BuNO)3 +2(t-BioNO)1 ”。)在(填 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5) 随着该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颜色不断变化,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即比色分析),可以确定该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于比色分析的仪器是 。A. pH计 B.元素分析仪C. 分光光度计D.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比色分析得到 30C时(t-Bu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出t-Bu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宀2CoOt2 4x0.5x0.65x0.651-1答案:启厂TI065mo1 L_=2.4mo1 L减小 小于2011年高考化学
51、试题16. (2011江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定温度下,反应 MgCI2(1)= Mg(1) + CI2(g)的 H> 0 S> 0B. 水解反应 NH4+ H2ONH3H2O+ H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 对于反应2H2O2= 2H2O+ O2f ,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 O2的生成速率 答案:AD17. (2011江苏?I5)700C时,向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 H2O(g) CO2+ 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 >
52、t2):反应时间/minn (CO)/molH2O/ mol01.200.60t10.800.20t2F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在 tl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 0.40/t1 mol L 1 min 1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molCO和1.20 molH2O ,到达平衡时,n(CO2) =0.40 mol。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 温度升至800 C,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BC18. (2011安徽?9)电镀废液中
53、Cr2O72 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 Cr2O72 (aq)+2Pb2+ (aq)+H2O(l)2 PbCrO4(s)+2H+ (aq) H<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A催化剂19 . (2011 北京卷?12)已知反应:2CH3COCH3(I)化剂,CH3COCH2COH(CH3)2(I。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C和20 C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代表0C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 末,CH3COCH3的V(0°C)v(20°C)n (0C)n( 20C)齐 h j %些 宀C. 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 从 Y=0到 Y=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内技术转让合同的范本
- 2025招标采购合同管理考点之合同谈判技巧要求
- 2025石油购销合同范本2
- 2025成都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关于设备租赁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的设备安装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办公室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年上海市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合同
- 《统计与分析方法》课件
- 2025上海市企业单位劳动合同
- 环境毒理学考试整理重点
- 树木吊装施工方案
- (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张海藩牟永敏课后习题答案
-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10 模仿画家画一画丨岭南版
- 常见导管固定SOP-课件
-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骨龄评测方法课件
- 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四川省税务局财行处土增税清算复审指导口径(2021年6月22日)
- GB/T 31052.5-2015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