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学目的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 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1、点拨法。即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2、诵读法。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联系法。本课的练习设计精要,以练习题为纲,纲举目张。 4、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
2、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你们想象中的横戈跃马、驰骋沙场的俊美英雄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有将是怎样的生活图景呢?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有关的三首诗。 二、解题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几乎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
3、、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初读两熟诗,消除文字障碍。 (2)内容与形式总理。 (3)再读,概括两首诗的内容及形式特点,讨论后明确: 迢迢牵牛星一诗通过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和叠字的恰当运用,使诗作情景并生,哀怨动人。而归园田居诗,则通过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作者的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情。 2、具体研习,突出难重点 (1)迢诗共10句,分三层研习。 A、前四句,由远及近,由景(牵牛、织女星)到人(织女)。 注意对"迢迢""皎皎"和"纤纤"等词的分析。 B、中间两句,由事(不成章)而人
4、(零如雨)。 C、重点品味最后四句。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的情貌,含情的样子,银河水清又浅,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近在咫尺,若隔天涯。别离之情最是难以派遣,河水并非不能渡过,而是不可逾越,遂成为哲学上文学上永恒悲剧的意象。难怪有人评价,这两句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切,景物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之兼得,堪为诗歌上乘。 (2)归园田居的研习、品味。 A、让学生找出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希望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然后自行欣赏、品味,在点拨中板书:误落尘网、鸟、池鱼、樊笼等词。 B、找出描绘平平常常农村生活图景的诗句,领会其美之所在。
5、C、重点品味: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作者摆脱官场羁绊,如出笼之山鸟,轻快而自由。房前屋后,桑绕房舍,榆柳成荫,桃李繁茂,夜深人静,幽长而古朴的深巷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伴着声入梦,一觉醒来,不觉天已大亮,七彩的公鸡,振翅高飞,引长鸣于桑数之巔,多么怡人的风景。多么悠闲的生活啊! 3、课堂训练 (1)熟读两首诗,当堂成诵。 (2)讨论完成练习三第2小题。 4、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饮酒是陶渊明反映归隐生活的又一诗作,课后诵读此诗,加深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品味。 第二课时 短歌行短歌行 教学目标: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
6、慨悲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设想: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过程:(课前先发“补充阅读材料”,板书题目、作者)? 一、熟悉诗歌1、导入:
7、导语:(指黑板)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我会,我给唱唱看好吗?自唱短歌行。(过渡语:遇到古诗文,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说)2、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过渡语:接着再来解决古诗文中的疑难问题)3、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
8、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叫2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过渡语:之后,我们再来领悟古诗文的思想感情)1、 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
9、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结合板书,提问: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要求学生讲讲他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三、诵读体会:(过渡语:最后,还是要归结到诵读上来,通过诵读进行巩固。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根本大法)1、叫2个学生个读(配乐),分别叫他们说说为什么这么处理,再简评;再齐声诵读。2、听歌曲短歌行。 板书: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