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镇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现状调查毕业论文提纲论文导读::存在纳税主体的界定、纳税依据的计算、纳税期限 的确定、不同税种的衔接、定额税率的调节、征税范围的确认等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明确纳税主体、合理界定纳税依据、改变现有的纳税期 限、逐步归并类似税种、改革定额税率为比率税率、逐步扩大征税范 围等手段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论文关键词: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 调查G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面积120平方公里。该镇民营经济较为发 达,近年来制造业发展很快,辖区土地得到较快开发,2009入库年 城镇土地使用税997万元,比2008年度增长96%。一、调查对象的选定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普遍性,笔者从G镇共选
2、定各类土地87 块,占G镇全部批地的17%,累计占地534983.86平方米,占全部用 地面积的15%。为保证调查对象的多样性,笔者对这87块用地进行 了适度的分类:1 .占地改变用途:此类土地主要被用于变相房地产开发,共选定25 块,累计占地43579平方米。2 .占地未进行开发:此类土地主要以荒地和未平整形式存在,共选定 21块,累计占地211375平方米。3 .占地己(正)基建未投产:此类土地正在基建或者虽然己经部分基 建,但尚未实质性投产,共选定17块,累计占地123563平方米。4 .占地己正常管征但欠税:此类土地虽反复催缴,但企业以各种理由 拒绝申报或者虽己申报但未入库的,共选定1
3、1块,累计占地78914 平方米。5 .占地己正常管征并清欠:此类土地共选定6块,累计占地46259平 方米。6 .其他:此类土地共选定7块,其中倒闭注销及地址不详的5块,政 府用地及铁路征用土地2块。累计占地31293.86平方米。二、G镇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上述地块的调查,笔者发现G镇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管实际与 征管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纳税主体的界定问题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国税地字1988 第015号)对纳税人的确定做出了如下解释: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 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 的,
4、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 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但在对G镇的土地使用税征管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L企业购买了一块土地,基建完成后租赁给A企业使用,由于 L企业和A企业均在G镇地税分局辖区,所以土地使用税应该由L企 业缴纳,但L企业是空壳公司,本身没有实质性经营,而A企业又不 负有扣缴义务,因此税款入库难度很大。第二,G镇Q村有一部分集 体土地,不符合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难以办理土地转让手续,然而 村委会以租赁的形式将土地转租给企业,实现了土地的变相转让;这 就给纳税主体的界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土地
5、仍然是集体用地毕 业论文提纲,所有权在村委会手中,所以名义上应该由村委会缴纳; 但村委会认为使用权己经转让给了企业,只是手续暂时没有办理下来, 因此纳税主体应该是承租企业。(二)纳税依据的计算问题福建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规定: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和土地房屋权证的,以证书记载的土地 面积为准;尚未持有前款所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暂以纳税人申报, 并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核定的土地面积为准。但在实际执行中,难度 相当大,笔者通过对G镇的实地调查后发现,计税依据确认存在以下 几个难点:第一,纳税人的土地证虽然己经办理,但由于实际原因土 地根本无法使用。例如,Z企业在Z村获得土地后办
6、理了土地证书, 但占有的土地全部都是荒山和沟壑,而且新批准的一条高速公路要经 过此地,土地根本无法使用;再如,F企业在Z村获得了土地并办理 了土地证手续,但由于当地村民反对和占用,土地根本无法使用。第 二,对于无证面积的核定,G镇税务机关基本采用税管员亲自丈量的 方式,这相当不科学,因为缺乏基本的测绘知识和专业的测绘技术, 丈量出来的面积往往与实际面积相差很大。第三,G镇的X居委会部 分工业用地被纳税人变相用于私人住宅建设,地税部门是否应该继续 征收土地使用税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其一,土地用途非法变更后, 产生的收入就是非法收入,而非法收入并非税收的征收范畴,而应该 由相关部门直接没收;其二,
7、目前各省均规定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 院落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这样一来,工业用地被转为私人住宅用地 后,似乎就属于免税范畴了。(三)纳税期限的确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土地 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G镇的土地使用税目前采用按年计算, 分4月和10月两期缴纳的方法怎么写论文。这一方法衍生出三个问 题:第一,由于其它税种基本采用按月申报缴纳的模式,所以土地使 用税往往被纳税人错估为一个临时税种,能够逃避就尽量逃避;第二, 一年集中在4月和10月缴纳,会对企业短期内的资金流动造成很大 的压力;第三,分两期计算,可能会导致城镇土地使用税难以得到准 确的计算和缴纳,例如
8、,Z村的Q企业11月份征用了一块非耕地, 按理来说这块耕地应该从当年12月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但由于该 企业10月份申报缴纳时尚未获得该地,所以该地当年无法及时申报, 等到下年度4月份申报缴纳时,企业就不得不缴纳滞纳金甚至会面临 罚款的处罚。(四)不同税种的衔接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新征 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这一规 定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征税,因为新征用的耕地第一年必须缴纳耕地 占用税。但这一政策似乎在G镇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为G镇的 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由地方税务机关进行,而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由财 政机关进行,两者之间没有实现有
9、效的信息共享。这样一来,耕地占 用税和土地使用税同时征收导致的重复征税问题比较普遍。(五)定额税率的调节功能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县城、 建制镇、工矿区土地使用税年税额0.6元至12元。G镇目前土地使用 税年税额定为4元/平方米,属于合理范围。但定额税率本身却出现 很大的弊端:第一,2006年,G镇Q村的土地售价为6万元/亩,当 时土地使用税年税额是3元/平方米,比例税率大概为3.33% (3x666.674-60000=3.33%);但到了 2009 年,同样一块地土地售价 30 万元/亩,土地使用税年税额是4元/平方米,比例税率锐减为0.89% (4x66
10、6.67300000=0.89%), 土地使用税的调节功能被极大的削弱。第二,同一镇区内土地的单位售价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在毗邻镇区 中心的Z村,土地单位售价能卖到35万元/亩,而在距离镇区较远的 T镇,土地的单位售价只有20万元/亩,土地级差很大,但土地使用 税的年税额都是4元/平方米,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调节级差收入 的功能。(六)征税范围的确认问题根据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国税地字 1988第015号),关于征税范围的解释:建制镇的征税范围为镇人民 政府所在地。郊区和农村自然不在征收范围之内。但从G镇的征管实 际来看,Z村、Q村、N村、T村等等所有镇区以外的企业用地
11、都被 纳入到了征收范围,这就使得征收范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征税的法 律法规依据也变得很脆弱。三、解决土地使用税征管问题的几点建议(一)进一步明确纳税主体首先,对于国有土地,应该一律以实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给人为纳税 义务人;其次,对于集体用地,应该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改变用途但尚 未获批得,应该以集体土地的所有人为纳税义务人,实际使用人为扣 缴义务人。(二)合理界定纳税依据首先,对于拥有相关土地证书的,以证书记载的土地面积为准,但在 证书办理后的一个期限之内,比如3年毕业论文提纲,土地为荒山或 者沟壑等尚未平整或者其他原因确实无法使用的,应该由当地乡镇人 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国土部门共同出具相关证明,暂
12、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其次,对于尚未获得相关证书的土地,可由税务机关认定的专业测绘 部门进行测算,企业按照测绘部门出具的测绘报告面积进行申报。对 于测绘部门和企业串通逃税的行为,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对 其进行相应处罚;最后,对于工业用地的变相使用,要区分处理,如 果土地变相使用后用于商业住宅或者其它目的的商业开发的获取收 益的,税务机关要照常征收土地使用税;对于工业用地被变相用于私 人自住自用住宅建设的,税务机关应该将其剔除在征收范围之内,变 相使用的惩戒问题应该由国土部门来解决。(三)改变现有的纳税期限首先,可以继续采用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纳税方式,但纳税人应该 以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为纳
13、税期限,自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申报, 预缴土地使用税,以提高一年内土地使用税的纳税频次;其次,为防 止在申报年度内纳税人土地面积变动而导致纳税不实,可以在纳税年 度结束后一定期限内,比如3个月,进行土地使用税的汇算清缴。(四)逐步归并类似税种第一步,将耕地占用税从财政部门逐步移交到地税部门征管;第二步, 要求纳税人在申报土地使用税时,必须先将缴纳的耕地占用税税单到 地税部门报备,便于核查;第三步,取消耕地占用税,规定无论新旧 耕地还是非耕地都必须统一缴纳土地使用税,但对新征用的耕地,第 一年适用的土地使用税税率必须大体等于耕地占用税税率,以保持税 负的一致性和政策的延续性。(五)改革定额税率
14、为比率税率要逐步将现行的定额税率改为比率税率,以增强土地使用税的调控功 能。但在改革过程中,要把握两点:第一,必须采用幅度比率税率, 可以比照定额税率的制定方法,将土地使用税的比率税率也区分为大 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等四级幅度比率税率; 第二,比率税率的确定,要以当地城镇五年内的土地使用税税负的加 权平均数来确定,以保持总体税负的一致性;第三,在将定额税率改 为比率税率后,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也应该由土地面积改变为土地 价值,土地价值应该由专业的资产评估中介来进行。(六)逐步扩大征税范围要将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扩展到全部城乡,在延续现有的城镇土地 使用税征税范围的基础上,规定所有农村的工商业的非农性质的盈利 用地都要纳入征税范围。四、结论本次调研收集到的资料基本能够反映G镇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管现 状,反映的问题在全国特别是沿海乡镇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因此本文 提出的若干改革意见可以给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法规改革和征管改进 提供有益的参考。参考文献:1常玉斐.对城镇土地使用税调整后的几点思考J.大众商 务,2009, (02).2杨孟著.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办法存在的问题及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媒公司协议合同范本
- 制作简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设计合同范本
- 上海植物租摆合同范本
- 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合同范本
- 二手公寓房购买合同范本
- 正规合同范本买卖
- 仓库货品保管合同范本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工程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 班组建设工作体系课件
- 图片编辑概述课件
- 第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课件
- 2023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参考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