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设计要点与施工注意事项(共4页)_第1页
箱涵设计要点与施工注意事项(共4页)_第2页
箱涵设计要点与施工注意事项(共4页)_第3页
箱涵设计要点与施工注意事项(共4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箱涵设计要点与施工要点一、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二、技术指标(一) 净空与填土高度净空B×H(m)填土高度 H(m)净空B×H(m)填土高度 H(m)净空B×H(m)填土高度 H(m)5×2.70.55.06×3.50.55.08×3.50.55.05&#

2、215;3.26×4.08×4.05×3.76×4.58×4.55×4.26×5.08×5.0(二)箱涵的斜度(箱涵纵轴线与路中线的垂直线的角)(三)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三、主要材料涵身及翼墙混凝土均为25号。其受力钢筋与构造钢筋均为级钢。涵身基础为15号混凝土。锥形护坡为7。5号砂浆砌片石,10号砂浆勾缝。四、设计要点(一)箱涵按整体闭合框架解算内力。顶、底板按受弯构件计算(不计轴向力影响),侧墙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涵身纵向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配筋率按不少于3%0设置。(二)涵身荷载涵身所受恒

3、载包括涵身自重、涵身侧面及其顶面填土的作用,而不计箱涵底板上面的装、人群及畜力车的外荷载。涵身承受知载的考虑,当涵顶填土高度小于0。5米时按45角扩散车轮荷载,并计入冲击力;当涵顶填土高度大于0。5米时按30角扩散车轮荷载,且不计入冲击。活载通过填土引起民的侧压力,按涵身全长范围内的破坏棱体上的荷载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土壤的容重,内摩擦角(三)箱涵为整体闭合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且又置于中堤中,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故计算中地震力未考虑。(四)温度应按考虑,并考虑了底板、侧墙与顶板分期浇筑时混凝土的收缩影响,此项按降温10考虑。(五)斜涵涵身的计算,视作正交箱涵与简化计算。计算跨径

4、与箱涵长度方向垂直(主筋的布设也按此方向)。斜涵两端各取一个梯形的斜布钢筋区,在此区段内的钢筋间距呈锐角一边的主筋颁原则与涵身中部相同,而呈钝角的一边钢筋间距则缩小一半。五、施工要点、使用注意事项(一)箱涵采用就地浇注工艺。全箱可分为二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30厘米,第二次浇筑余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应有良好的衔接面(粗糙、干净并不得有堆落的混凝土、砂浆等)。(二)拆除翼墙模板时要避免产生大的震动。翼墙、侧墙背后填土,应在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要求分层压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筑高一次压实法,也不得只在一侧压填,必须两侧对称进行。(三)为了减少箱涵两侧填土的沉降

5、量,已改善涵顶两侧路面的平顺性,应以砂砾石回填侧墙以外各2米的范围内。 (四)本图作为闭合框架的主要受力,钢筋拟采用绑扎接头,当条件具备时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此时按焊接搭接长度将图中有关钢筋作以修改。 (五)每道箱涵均需在涵身中部(中央分隔带下)连同基础设变形缝一道。其防水措施按本图所示方法处理,或采用其它成熟经 (六)箱涵基础的埋置深度,出入口向内2m范围内的砂砾垫层顶面应设在冰冻线以下不少于25厘米。其余区段的设置深度可虱视地基土冻胀情况和当地施工经验研究确定。 (七)涵内排水,为避免通道箱涵内积水或洞口外的水流入通道,宜使涵底略高于洞口外的路面标高,并在两端洞口设置向外的排水坡。 (八)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