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厉刚(一)专业建设基础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2一 目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拥有120m的实训教学场地,下设1个实训室(共2间),能够面对整个专业开设13个实训项目。但是,设备数字 化程度还比较低,生产性实训装置设备种类和台套数还比较少,不能够完全适应化工生产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2、师资队伍目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技术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共有24人,专职教师18人,外聘兼职教师6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6人,占33.3%,中级职称9人,占50%,初级职称3人,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共8人,
2、占44.4%;具有一定企业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10人,占55.5%。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2人,33.3占,其余都是 中级以上职称。但依据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实要求,教师队伍中学历结构还不尽合理,兼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还比较低,不能满足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专业建设: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于2010年进入学院重点专业行列,受到学院的重视和扶持。同时,按照学院提出的建立基于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于2007年开始酝酿,2008年正式启动,2008年依托校企合作机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生产工艺技术专家共同研 究提出了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要
3、求,重构了课程体系,制订出了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计划,并于2008级新生入校后投入试运行。教材建设:近年,本专业教师主编、参编出版了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及其鉴别共5部教材教材。表1:教师编写教材一览表序号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备注1 1袁红兰(主编)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及其鉴别化工出版社高职规划教材2 2陈怡(参编)基础化学化工出版社高职规划教材3 3刘春(主编)精细化学品分析化工出版社高职规划教材4 4厉刚(副主编)化工分离技术化工出版社高职规划教材5刘雁(副主编)无机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工出版社高职规划教材但是课程改革的起点还不高,校企融合的程度仍不够紧密,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 生现场
4、顶岗实习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需关键性改革举措尚处于较浅的层面,需要进一步加紧建设。4、教学管理近年来学院狠抓了教学管理,出台了相关的制度与文件,进行了更加严格系统的质量管 理建设。但从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发展的要求,教学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水平、信息化 水平、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诸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紧建设,不断提高水平。5、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多证制培养已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综合素质教育成效显著。目前,职业资职证书的考试已经全部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成为必修学分。近三年职业资职证书取证率一直保持在90帅上;与此同时,2010年,精细化工技能大赛(材料类)竞赛目前已经成为
5、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项目之一,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融于一体。通过这项活 动培养学生形成了严谨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2010年,学生代表学院参加全国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竞赛,获得高职高专组全国团体三 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以上奖项共3项,展示学生开展技能培养的成效。6、校企合作我院地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又有行业办学的历史背景。 近年来我院与省内等十几家材料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 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同时,贵州地区众多的材料企业也成为学院材 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现场实习的基地,为
6、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校企共同开发营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氛围还不够浓,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与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1、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国家把材料工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增长。据材料行业协会统计,未来三年材料行业员工增长率为4.21%,职工总数将增加243800人,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的增长幅度也随之提高。 尤其是伴随产业先进工艺技术的应用和生产装备更新换代,生产一线高技能工艺技术人才需求显得愈加迫切。以贵阳国家材料基地为例, 计划未来三年,需高级工120
7、0人,技师350人,高级技师40人。可见材料产业未来三年高技能人才市场需求蕴含 巨大潜力。这为材料专业群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2、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贵州省“工业强省”发展战略,贵州省制订了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工业十大 产业振兴规划,包括电力产业、煤炭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冶金产业、有色产业、 建材产业、烟酒产业、新兴产业、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产业。“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工业 十大产业投资累计将达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速25姆上,年均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服务于以上十大项目中的冶金产业、有色产业、建材产业、新 兴产业等
8、四大项目中,对推动贵州省“工业强省”的顺利实施,将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3、专业辐射作用的需要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现有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制药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生物化工工艺、材料工程、水环境保护共八个专业。从专业辐射带动作用 分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含盖精细化工等专业,在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料、产品等方面 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把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作为重点来建设,通过其相容和延伸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4、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打破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 改革入手,改革单纯传授知识、积累知
9、识的学科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课程模式,在解决本 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中最需要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上有创新和突破,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开展人才培养。主动面向贵州经济发展,为贵州的水泥行业、金属基复合材料行业、高 新材料行业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在人才培养上,根据所设专业的知识共性要求,确定职业通识课程; 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确定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要求,确定专业岗位技术课程;根据课程内容要求,确定工学结合教学实施途径。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课 程建设要吸收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10、群) 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要重视与行业企业 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坚持“工学交替” 、“订单培 养”、“项目化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实 施“教、学、做” 一体化。让学生在毕业前顶岗实习1年以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构建专业群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结合专业建设,不断充实积累相关的教学建设成果资料和相关技术信息资料,将专业课程开发建设成果和先进的人才培养信息源源不断地充实 到本专业群教学资源
11、库中,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信息资源平台。坚持“将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做法。与就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要加强协约管理,校企双方职责明确,共同管理;其它形式的顶岗实习要有管理制度和作业文件。对学生要有具体的要求,要 有过程管理的记录,并严格考核实习效果,考核合格者发给校企双方共同签发的顶岗实习证 明。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 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以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
12、队建设。按照专兼结合的方针,增 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更多的行业企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 师,加强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主要从 行业、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专业课的专任教师要有计划地到企业培训,或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完成管理工作的同时,进行岗位训练。每个专业教师 都要通过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的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建立行业、企业、学院三方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立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全方位参与课程体系的确定,检查教学过程,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多样性。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同
13、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的方法和途径,引进企业资源, 拓展功能,规范管理,并与企业共建、共管,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 要求。(三)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内容1、总体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材料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 构建工学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师资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培育专业 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使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毕业生能够不断适应现代材料企业生产 一线工艺技术进步的发展需要,持续保持98喊业率, 不断提高本专业在国
14、内材料企业和同类型院校中的知名度,将其建设成省级一流专业。2、具体目标(1)在校内实训设施建设上,围绕服务于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工学结合、加强生产性 实训项目开发、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产学研平台、带动专业群实训教学同步发展的功能要求, 来规划建设实训设施。按照工业中心的运作模式来深化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与改革,创设真实的现场实训教学环境,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的数量, 提高实训基地综合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以贵州地区材料企业为依托,以落实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顶岗实习为目 的,进一步稳定和扩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采取协议挂牌、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寻求企业 对学校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通过建设,形
15、成一批校企高度融合,对专业建设产生强大支撑力的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场所。(2)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紧迫需要, 加快完善校企结合培养专兼职队伍的运行 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紧密、 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不断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计划在建设期内,兼职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比例由目前的25%逐步调整为50%专业带头人队伍培养形成专兼均有、校企专家共同指导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格局;骨干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工程实践能力和产学研能力同步提高,“双师”教师比例由目前的55.5%提高到85%以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理念和建设实施水平上,在 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3)充分发挥国家
16、职业标准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紧 紧围绕基于生产过程这一课程体系建设思想, 校企结合共同研究开发体现工学结合、 具有开 放性教学特点的实训教材或校本教材2本,创造同类院校实施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案例。(4)围绕实训基地建设目标,重新设计材料实训中心, 整合实训教学资源, 创建生产性实训氛围,扩展生产性实训项目数量,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全面落实规范化管理措施,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提高实训设备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5)通过建设,将本专业建设成省内富有特色的材料生产技术群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培育专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对产业发展的适应力和综合职
17、业素质,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左右,在通过内涵建设与发展来提高市场竞争力。3、建设的主要内容(1)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从市场对材料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参照职业能力标准,建立基于企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创设校企合作、专兼职紧密结 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依托生产性实训教学环境,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通过校内专业教育、 企业顶岗实习和“多证制”培养等多种形式,打造专业培养特色,造就化工类高技能人才,完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以工作过程要求为导向,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能力 目标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职业导向、
18、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 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如表二:表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能力类别能力要素技能基本专业能力 1 1对材料进行分类能力 2 2掌握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能力 3 3熟悉典型材料生产工艺能力 4 4掌握生产材料的设备操作规范能力 5 5掌握材料的模具设计基础知识能力 6 6掌握生产材料设备的基本维护和检修技术专业综合能力能力 1 1能对特定材料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方案能力 2 2能进行材料的性能测试能力 3 3能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材料模具能力 4 4能规范操作生产材料的设备并能对材料设备进行基本维护和检修(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一条主线,二个转轨,三个平台,
19、四个融合,五个合一”进行课程体系架构设计。“一条主线”是指素质+能力的培养主线,是培养目标;“二个转轨”是指从单纯专业教育为主向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转轨、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轨,是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转变到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三个平台”是指入门公共基础平台、核心课程平台、工学结合平台,是一种灵活开放的弹性课程结构;“四个融合”是指素质与能力融合、企业氛围与校园文化融合、生产特点与职业教育规律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融合,是从根本上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五个合一”是指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车间与教室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是
20、课程 实施的具体形式。在教学内容上,从“以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一 体化”的课程内容着手,以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创新 创业教育”三个平台,坚持素质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英语训练五个不断线。 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 通过项目化课程教学实现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操作人才。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进一步提高生产性实训教学比例。按照企业生产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以突出生产性实训特点为突破口,按照能够生产产品为目的来定位生产性实训内涵,开发生产性实训教学项目, 不断提高生产性实训在整个实训教学中的比
21、例。除了不断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外,将落实学生企业现场顶岗实习作为重点建设目标,认真总结近年本专业开展订单培养的成功经验,将订单培养与企业生产装置顶岗实习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学生顶岗毕业实习网。将毕业生1年顶岗实习教学建设目标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现场综合实践能力。围绕教学内容建设,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以往校内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打造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开放性课程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基本理论和工艺性计算等内容由专业教师在校内讲授,典型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工艺操作参数选择与控制、常见事故的判断与处理、 操作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生产工艺新技术应用等内容,由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对照装置进行讲授和示范。通
22、过校内外两个课堂,来创设工学紧密结合的开放性教学环境,提高工学结合的融合度,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现场,熟悉典型装置,掌握相关的岗位操作技能。在此 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开发2本实训教材与校本教材。(3)教学团队建设以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按照专兼 结合的方针,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更多的行业企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 职教师主要从行业、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专业课的专任教师要有计划地到企业培训,或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完成管理工作的同时,进行岗位
23、训练。每个专业教师都要通过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的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按照学院专业带头人标准,从敬业精神、专业学识水平、创 新能力、教学实践技能、教研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来选拔、培养和考核专业带头 人。通过进修、企业锻炼培养1名具有较强的专业课程开发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聘请在材料行业有一定影响的高级技术职称者1人为专业带头人。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一是继续支持4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使本专业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从目前的44.4 %上升到55.6%;二是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到企业现场接受顶岗锻炼或做“访问工程师”
24、,支持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参加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改造项目,鼓励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在企业获取工程技术职务资格,使“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85%三是安排2名教师到高校或企业进修,提高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和技术应用水平的了解和掌握,为教师从事课程改革与建设, 开展产学研工作创造条件。持续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为落实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在建设期内,依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发展要求,共聘任18名兼职教师,打造一支校企高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的专兼职师资团队,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方向引领、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实训 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表二:教学团队建设内容表建设项目建设内容
25、双专业带头人建设通过进修、企业锻炼培养 1 1 名具有较强的专业课程开发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聘请在材料行业有一定影响的高级技术职称者1 1 人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选派 2 2 名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或到区域内大型材料企业培训,培训时间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1010 人次通过进修,青年教师中硕士比例达80%80%双师素质教师达 85%85%选派 2 2 名参加技师培训,获得相关合格证书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区域内材料企业内,聘请熟悉材料生产工艺、设备,能从事实训课程建设、理 论与实践环节教学,在校企合作、就业等工作中发挥
26、作用的企业技术骨干为兼职 教师,兼职教师达到 2424 名。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专任教师 95%95% 过职教测评。完成 5 5 门课程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内实训条件:对原有材料实训设备进行资源整合,增加实训设备,提高材料操作设备新技术含量,增加实训工位数,为提高学生作实训效果,开展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同时兼顾开展职业资格取证培训和举办技能竞赛活动等功能。在现有材料实训室的基础上,补充必须的生产性实训设备及部分检测设备,引进企业的设备和管理,组建材料实训中心。把材料实训中心建成集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真实生产场所,并开发能与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教学项目,提高材料实训中心
27、对学生核心技能的训练水平。表四:材料实训中心建设规划现有状况建设后状况主要设备及台套数增加设备及台套数振动机(1 1 套)、水泥水化热差动热量仪 (1 1 套)、 水泥胶砂振动台(1 1 套)、2 2 米数显沥青延度仪(1 1 套)、凝结时间测定仪(1 1 台)、微机控制抗压实 验机(1 1 套)、恒温恒湿水泥保护箱(1 1 台)、水泥 净浆搅拌机(1 1 套)、沥青蜡含量测定仪(1 1 套)、 碌压力试验机(1 1 套)、混凝土钻孔取样芯机(1 1 台) 等。高混机(1 1 套)、挤出机(1 1 套)、成型机(1 1 套)、冲出试验机(1 1 套)、水泥胶砂耐磨试验机(1 1 套)、TODT
28、OD 顷定仪(2 2 台)、射线检测仪(2 2 台)、测氨 仪(2 2台)、气体检测仪(2 2 台)校外实训条件:加快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进度,与2家以上材料行业规模企业成立互动联合体,与5家以上材料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等。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的教学实例和生产任务,并与企业签订协议,能保证95澎生顶岗实习1年以上,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表五:材料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互动联合体企业长效合作企业贵阳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贵州凯科特有限公司金久水泥有限公司中电投遵义公司三合水泥有限公司黔桂集团兴义公司鑫晟煤化工水泥厂(5)教学资源库
29、建设以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目标为导向,搭建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根据材料行业工艺技术发展动态,结合材料专业建设,不断充实积累与专业群相关的教学建设成果资料和相关技 术信息资料,并与国内外技术情报网站建立有效链接。将专业课程开发建设成果和先进的材料人才培养信息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本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中,形成具有材料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信息资源平台,制作相应课件及教学录像。(6)制度建设按照生产性实训设施的建设目标,从实训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训设施管理运行机制,细化管理程序,营造企业化管理氛围,提高管理水平。并与校外 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机制,
30、为开展工学结合、落实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保障。根据实训设施建设目标,落实实训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按照生产性车间的建设模式, 全方位开展实训设施标准化建设。实训设备规范化合理布局,流程挂图、操作规程、安全防 护设施配套、急救药箱配置等全部到位,使实训场所更加符合生产性实训的特征,为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证。完成顶岗实训制度、材料实训中心运行规范、材料实训中心6S规范等制度。(7)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以科学规范、优质高效、开拓创新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加强教学检查与质量 监控,尤其是加强校外顶
31、岗实习环节的监控管理力度, 完善相应监控管理办法, 确保教学质 量。实行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教学质量。坚持“将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做法。与就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要加强协约管理,校企双方职责明确, 共同管理;其它形式的顶岗实习要有管理制度和作业文件。对学生要有具体的要求,要有过程管理的记录,并严格考核实习效果,考核合格者发给校企双方共同签 发的顶岗实习证明。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 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
32、追踪。成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每个项目都有责任 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表六:领导小组成员信息姓名年龄职称职务袁红兰5555教授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余家军4242高级工程师贵州金久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厉刚4646副教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刘春4646副教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石宕4444高级工程师贵州三合水泥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谯顺彬3030讲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表七:项目负责人信息姓名年龄职称项目名称刘春4646副教授教学团队建设谯顺彬3030讲师专业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朱红3030讲师实训基地建设钟春燕2828讲师学
33、生职业能力培养(8)专业幅射带动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现有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制药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生物化工工艺、材料工程、水环境保护共八个专业,2011年已新申报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室内检测与控制两个新专业。从专业辐射带动作用分析,材料工程技术 专业含盖精细化工、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等专业,在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料、产品等方 面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过程中,通过其相容和延伸作用的发挥,重点加强幅射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等方面内容,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四)改革举措1、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
34、,保证建设项目有序进行成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每个项目都有责任 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2、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评,保证建设项目优质高质建立激励机制,对专业建设成绩显著、效益突出的项目与人员,予以奖励,对考评不合 格的,采取警告、低聘、降等和扣发奖金等措施。3、加强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保证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完善规章制度,实行阶段性目标管理,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4、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建立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的互通渠道。主动与相关中职联系,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 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
35、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 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 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 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扩大中职学生到高职学习的人数,确保高职的生源数量;注重高职的教学质量,拓宽高职毕业生的成才路径,为高职 学生升入本科奠定坚实的基础。5、 积极探索“厂中校”、“校中厂”模式,进行社会培训,为贵州经济建设服务。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思路,与行业、企业及相 关政府部门紧密协作,建立“厂中校”或“校中厂”,以持续对企业人员、社会人员进行培训,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满足
36、贵州“工业强省”、“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为构建和谐贵州作出努力。6、 建立行业、企业、学院三方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立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全方位 参与课程体系的确定,检查教学过程,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保证人才培 养的质量和多样性。(五)绩效考核指标表八:绩效考核指标表项目类别建设内容20112011、1010 20122012、101020122012、 1010 20132013、 1010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提高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确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专业课程体系确定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发 2 2 本实训教材或校本教材教学团队建
37、设1.1.引进、聘请和培养专业带头 人引入企业高级职称 1 1 人作 为专业带头人培养 1 1 人作为专业带头人2.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送 1 1 名教师到学校或企业 培训、1 1 名教师参加技师 培训、5 5 名教师参加学术 会议送 1 1 名教师到学校或企业培 训、1 1名教师参加技师培训、5 5 名教师参加学术会议3.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 1212 名企业兼职教师聘请 6 6 名企业兼职教师4.4.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专任教师 95%95%通过职教 测评完成 5 5 门课程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材料实训中心补充完善材料检 测设备射线检测仪(2 2 台)、测 氨仪(2 2 台)、
38、气体检测仪(2 2 台)材料实训中心补充挤出机、成型机等生产型实训设备高混机(1 1 台)、挤出机(1 1 台)、成型机(1 1 台)与企业形成互动联合体2 2 家企业3 3 家企业与企业建立长效机制5 5 家企业5 5 家企业教学资源建设完成本专业及幅射专业的相关 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多媒体课件、课程视频制度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相关制度顶岗实训制度、材料实训中心 运行规范、实训 6S6S 规范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教学质量与评价措施第三方评价的实行与规范专业内涵扩展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专业的师资培训2 2 名教师外出培训2 2 名教师外出培训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师资培训1 1 名教师外出培训1 1
39、名教师外出培训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专业的教学内容改革与企业合作开发 1 1 本实训教材或校本教材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合作,确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表九:2011、10- 2012、10年预期绩效项目类别绩效材料实训中心建设补充材料工程中心部分设备,为实现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教、学、做” 一体场所进行准备教学团队建设聘请 1212 名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51.5 : 1 1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与企业合作,确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 与教学内容确定新的课程体系订单班为材料生产企业组建 1 1 个订单班企业培训为企业培训员 150150 人表十:2012、10-2013、10年预期绩效项目类别绩效材料实训中心材料实训中心建成,材料工程技术学生 100100 人在专业生产性“教、:建成学、做”一体场所进行教学.教学团队建设聘请共 1818 名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 1 : 1 1订单班为材料生产企业组建 1 1 个订单班企业培训为企业培训员 200200 人教材与企业合作开发 3 3 本实训教材或校本教材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
- 暨南大学《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国家金融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2024年版)
- 软件工程师工作总结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8 - 基本数据类型
- 糖尿病伤口的护理评估
- 衣柜导购培训
- 翻译三级笔译实务模拟真题五
- 新生儿观察与护理
- DB61T1748-2023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场所消防安全规范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
- 会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施工组织设计(横道图+平面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研究生
- 化工原理试题库
- 物理化学公式集-傅献彩第五版
- 手游测评报告模板
- 平台系统功能使用说明书
- 小鬼当家-幼儿园课件
-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