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提纲1_第1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1_第2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1_第3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1_第4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理学复习提纲【题型】一、 单选题(每空1分,20分)二、 填空题(每空1.5分,15分)三、 举例说明题(5题,每题3分,15分)四、 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五、 材料分析题(1题,14分)六、 论述题(1题,12分)【考试要点】一、绪论:(一)心理学诞生;心理现象的构成(二)心理的生理基础:1、大脑皮层的四大区域及功能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3、条件反射的类型: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三)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二、注意:(一)注意的类型(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二)注意广度、稳定性、注意分配、

2、注意分散、注意转移三、感觉和知觉(一)感受性、感觉阈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二)感觉的规律(三)知觉的种类:包括人际知觉(首应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四)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四、记忆(一)记忆的类型(各种记忆的理解)(二)记忆过程,及影响因素(包括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现象);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三)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的相关理论五、思维(一)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间接性)(二)思维的类型(各种分类标准下的思维的理解)(三)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四 )想象1、想象的理解;2、想象加工方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拟人化

3、);3、想象的类型(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六、情绪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二)情绪的类型;情感的类型;(三)情绪的调节和管理;六、个性(一)个性心理特征1、气质的类型,及教育意义;2、性格的影响因素,3、气质、性格的区别与联系4、能力;智商的计算;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及教育意义(二)个性心理特征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动机的理解,动机的类型;归因理论3、兴趣的理解七、学习心理(一)斯金纳的强化说(强化的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二)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培养)一、绪论(一)、心理学诞生(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

4、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性质和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是一门中间学科或交叉学科。(二)、心理现象的构成: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1)、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2)、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3)、意志过程:是指自觉确定目标,并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个性倾向性:是维持活动的内部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

5、征:指人们在活动中的一贯的和稳定的表现,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三)、心理的生理基础:1、大脑皮层的四大区域及功能 1 额叶(主管思维,意识) 2 顶叶(主管躯体感觉) 3 枕叶(主管视觉)4 颞叶(主管听觉)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1) 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2) 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3) 兴奋和抑制虽然作用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4)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先天形成)和条件性抑制(后天形成)两大类。 3、条件反射的类型:l 无条件反射:是

6、人与生俱来的反射,生而有知(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是人生存的基础),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三种。l 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以具体事物为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l 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以抽象符号为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四)、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1、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2)研究对象:行为;(3)基本论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看不见的东西,而应该研究看得见的东西,即S-R模式(人受到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SOR模式(S刺激,O机体变量,R反应)。2、精神分析派:(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研究对象:无意识;(3)基本论点:无意识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儿

7、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等。3、人本主义:(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2)研究对象:人独有的特殊经验;(3)基本论点:研究人性的潜力,人与动物有本质区别,人有无限潜能。4、认知主义:(1)代表人物:皮亚杰(2)研究对象:记忆、思维(3)基本论点:认识的发生、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等(5)方式:同化、顺应:打破原来体系,把原来和新的联系在一起建立新的体系。二、注意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 注意的类型:(1)根据产生和维持注意的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

8、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人的内部状态。2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 明确目的任务2 增强意志力与抗干扰能力,减少干扰3 激发间接兴趣 4 积极主动的操作与智力活动 3 有意后注意也称继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根据指向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自我注意和环境注意 1。自我注意,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 2。环境注意,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二)、注意广度(范围)、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注意分散1、注意的广度(

9、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能清楚地观察到的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1)知识对象的特点:知觉任务相同时,特点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不同;(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2、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2)主观因素:态度、兴趣、思维状态。3、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人把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或对象的能力。 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每一种都是熟练的,其中有一种自动化 或半自动化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动作系统。4、 注意的转移:根据任务的要求

10、,人有意识的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的特征,灵活而又正确的转移,是高效率的基础。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与原来注意的强度有关;(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4)已有注意习惯5、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该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3、 感觉和知觉l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l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一)、感受性、感觉阈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1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

11、阈限来衡量的2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一定刺激强度值3 关系: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关系4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变化的刺激物最小的变化量5 差别感受性:对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二)、感觉的规律(一)同一感觉器官感受性的变化: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2.感觉对比: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1)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2)先后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

12、生先后对比现象。3.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短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叫后像。(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 1.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产生相互影响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3) 、知觉的种类:包括人际知觉(首应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1、根据知觉的对象,可以把知觉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u 社会知觉偏差u 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对他人进行认识和判断,会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u 近因效应:根

13、据最近获取的信息对他人进行认识和评判。u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根据一个人身上显著的优点或缺点来认识和评判他人。u 刻板效应: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先入为主)2、 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觉占领导地位,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和听知觉3、 根据事物都有时空和运动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四)、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相对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的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的对象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语来解释标记它。整体性:是指刺激不完备时知觉者任然保留完整的认识。恒常性:指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

14、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四、记忆(一)、记忆的类型(各种记忆的理解)1、按照记忆的内容分:(1)形象记忆(表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动作记忆:以做过的动作和运动为内容的记忆,也叫运动记忆;(3)情绪记忆:以情绪、情感体验为内容记忆。(4)语词-逻辑记忆:以语词,概念和原理等抽象思维或符号为内容的记忆。2、按照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分:(1)内隐记忆: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无意识性是内隐记忆最显著的特点 (2)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需要表现出来的记忆。特点是强调信息

15、提取过程的有意识性 3、按是否有情境性及自我体验的程度分:(1)情节记忆: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忆,又叫情景记忆 (2)语义记忆: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记忆: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印象(0.25-4秒),又叫瞬时记忆。 特点:时间较短,容量极大,形象鲜明 (2)短时记忆: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4s1分钟的记忆 特点:时间很短(460秒)、容量有限(59组块米勒实验)、意识清晰、操作性强 (3)长时记忆:指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的记忆。 特点:容量无限、保持时间很长。(二)、记忆过程,及影响因素(包括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现象)

16、有意识记、无意识记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1)识记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输入、编码)1 根据记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把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2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以及材料是否理解,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影响识记的因素 l 识记的目的l 对材料的理解l 识记材料的数量l 识记材料的性质l 主观的情绪状态(2) 保持是识记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储存)影响保持的因素 l 学习程度l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l 记忆内容的性质l 复习,及时复习,多样化复习(3) 回忆包括再认和再现,在不同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提取、输出)影响保持的因素 l 先后

17、两种材料的相似程度(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1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2 倒摄抑制,后面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l 干扰作用的大小l 时间间隔l 对材料的巩固程度(三)、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的相关理论1、艾宾浩斯遗忘规律1 遗忘是先快后慢的2 遗忘是不平衡的3 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l 记忆材料的性质l 学习程度l 识记后的复习2、遗忘的相关理论(遗忘的原因)1) 痕迹消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2) 干扰抑制说:遗忘是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1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

18、习材料的干扰作用2 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3) 压抑(动机)说: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恢复4) 提取失败说5) 同化说,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5、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一)、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间接性)1 (一)概括性:思维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2 (二)间接性:思维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二)、思维的类型(各种分类标准下的思维的理解)1、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分类l 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l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l 抽象思维:运

19、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又叫逻辑思维。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分l 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l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方案,追求多样性的思维3、根据创新程度不同分l 常规性思维:运用已获得 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又叫习惯性思维l 创造性思维:它是用独特的、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4、根据思维活动的指向l 对外思维:是指思维活动指向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对外界信息的思维加工 l 对内思维:指元认知或元思维,

20、即思维的思维,是对头脑内部认识活动的认知和调控。(三)、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解决的过程1) 发现问题:1 提出新问题:就是发现新矛盾,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2 明确新问题:即抓住问题的关键,分清主次2) 解决新问题:l 准备期:做好相关准备,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收集资料等l 酝酿期:对准备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等待有价值的想法,自然酝酿成熟并产生出来l 豁朗期:产生灵感阶段l 验证期:对豁朗期提出的思想,给予评价、检验或修正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创造动机强度:即创造的积极性,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2 问题情境因素(问题表征)3 认知因素4 思维定势

21、:是思维的一种准备状态或习惯性反应(促进或阻碍作用)5 功能固着: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6 酝酿效应7 情绪、人际关系、个性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四)、想象1、想象的理解: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加工方式(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拟人化)1 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如猪八戒、美人鱼等2 夸张又称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4 联想5 拟人化就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2、3、 想象的类型(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l 按想象有无目的和自觉性分类1)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2) 有意想象: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幻想l 按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分类(对有意想象的分类)1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构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文艺欣赏、吸取知识、交流经验、相互了解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2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3 幻想:是指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一种特殊的想象形式)6、 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指

23、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一)、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区别1) 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2)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产生在后3) 与情感相比,情绪不够稳定4) 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2、 联系1)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的2)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蕴含着情感的内容。(二)、情绪的类型;情感的类型;1、情绪的类型l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快乐、愤怒、悲哀、恐惧)l 根据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心境、激情、应激1 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状态,具有弥漫性。2 激情:是一种强

24、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3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2、情感的类型: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分类1) 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和自身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 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3)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三)、情绪的调节和管理1、积极情绪的调节和管理1 自我意识调控 2 理智调控3 转移调控4 激励调控 5 合理宣泄。2、 消极情绪的调节和管理1) 排除抑郁:铲除抑郁根源、改变认知角度、适当释放情绪、改变行为方式、调换环境、休息2) 降低恐惧,恐惧要适度3) 学会制怒:拓宽

25、心里容量、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4) 克服悲伤,笑看人生5) 消除紧张与焦虑:积极的认知方式和积极的行动方式6) 克服自卑7、 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一)、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的特征(1)整体性:人格作为一中综合性的心理品质,它包含着人的心理现象的整体特征(2)独特性:一个人在个性方面与众不同的特性。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方面(3)稳定性:个性是一个人一贯的表现。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4)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性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2、气质的类型,及教育意义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具有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l 气质的类型1)

26、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血液(春天)、粘液(冬天)、黄胆汁(夏天)、黑胆汁(秋天)2) 激素说3)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1 活泼型多血质:强、灵活、平衡型(王熙凤)2 不可遏正型胆汁质:强而不平衡型(张飞)3 安静型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型(关羽)4 抑制型抑郁质:弱型(林黛玉)l 教育意义1) 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缺点,都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2) 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3) 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学生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我修养,克服消极方面,发扬积极方面。4) 老师本人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3、性格的影响因

27、素1 遗传的作用(生物因素):早期表现,生理特点,成熟早晚2 家庭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子女的多少3 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校风,班风,团体规则教育4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5 社会实践活动(个体的活动)4、气质、性格的区别与联系l 区别1) 起源不同,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受社会条件的制约2) 可塑性不同,气质可塑性小,改变困难,性格可塑性大,改变容易3)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l 联系u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1 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2 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3 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

28、或改造的速度u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性格和气质是密切联系的。5、能力;智商的计算;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及教育意义1)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里特征。2) 智商的计算:智商(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3)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介绍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 乐 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任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项组成。4) 教育意义1 多元智力理论为树立科学的智力观提供了理论依据2 .多元智力理论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3 多

29、元智力理论为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指明方向:(1)发展性评价应对学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善于运用评价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4)建立“教学中评”的评价机制。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l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l 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7、动机的理解,动机的类型;归因理论动机l 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1)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2)学习动机对学习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

30、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能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l 动机的种类1) 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u 内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u 外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的外部结果而引起的动机2)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u 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u 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3)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u 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内部动机),这种内驱力大多是因为好奇。u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外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尊重的需要。u 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l 归因理论动机(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稳定性内/外在性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任务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8、兴趣的理解l 兴趣的概念:兴趣是指一个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