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真菌担子菌_第1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真菌担子菌_第2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真菌担子菌_第3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真菌担子菌_第4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真菌担子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共同特征是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共同特征是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1.1.生态生态地位数量:地位数量:该亚门真菌一般称为担子菌,是真菌中该亚门真菌一般称为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类型现已记载最高等类型现已记载14281428属,属,2300023000种。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陆生,陆生,多数腐生多数腐生于于木材木材、有机物上及有机物上及腐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如殖质丰富的土壤中,如蘑菇、香菇、木耳、猴头、灵蘑菇、香菇、木耳、猴头、灵芝等食用和药用菌的大型真菌;芝等食用和药用菌的大型真菌;少数共生少数共生与植物形成与植物形成菌根;菌根;部分寄生部分寄生于绿色植物,于绿色植物,引起植物锈病、

2、黑粉病。引起植物锈病、黑粉病。越冬方式越冬方式:厚垣孢子;菌索或菌丝;多年生子实体。:厚垣孢子;菌索或菌丝;多年生子实体。2.2.营养体营养体 非常发达的有隔菌丝体,非常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多为多为桶孔隔膜桶孔隔膜(锈菌和黑(锈菌和黑粉菌除外),细胞壁为几粉菌除外),细胞壁为几丁质。丁质。 菌丝有初生菌丝、次生菌丝有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三种类型。菌丝和三生菌丝三种类型。 菌丝体能形成菌核、菌菌丝体能形成菌核、菌索、锁状联合、繁殖体等索、锁状联合、繁殖体等结构。结构。(clamp connections)4.4.有性繁殖有性繁殖 形成担子形成担子(basidium)和担孢子和担孢子。担子担

3、子是担子菌是担子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场所,是产孢结构。担子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场所,是产孢结构。担子菌的有性生殖过程的有性生殖过程比较简单比较简单,除锈菌外,一般没有持,除锈菌外,一般没有持殊分化的性器官。殊分化的性器官。(1 1)性结合或质配方式:)性结合或质配方式:通过两个单核的孢子、芽通过两个单核的孢子、芽管或初生菌丝的结合,有的通过性孢子与初生菌丝管或初生菌丝的结合,有的通过性孢子与初生菌丝或受精丝的结合。或受精丝的结合。(2 2)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过程:)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过程:质配后形成双核的质配后形成双核的次生菌丝体,双核菌丝经过进一步发育,通过以下次生菌丝体,双核菌丝经过进

4、一步发育,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形成担子和担孢子:形成担子和担孢子:一种一种是由双核菌丝顶端细胞直接通过锁状联合的方式形成是由双核菌丝顶端细胞直接通过锁状联合的方式形成。在双核菌丝形成子实体中。在双核菌丝形成子实体中。锁状联合后的顶端细胞膨大形成锁状联合后的顶端细胞膨大形成棍棒状的担子,在担子上长出棍棒状的担子,在担子上长出4 4个小梗,小梗顶端膨大;同个小梗,小梗顶端膨大;同时担子中双核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时担子中双核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4 4个单倍体核;进个单倍体核;进入小梗的顶部便形成入小梗的顶部便形成4 4个外生的担孢子。个外生的担孢子。可见,担子可见,担子和担子孢子和担子孢

5、子形成的过程形成的过程与子囊和子与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相囊孢子的相似,只不过似,只不过一般核配后一般核配后只进行一次只进行一次减数和有丝减数和有丝分裂,形成分裂,形成4个担孢子,个担孢子,担孢子在担担孢子在担子上外生。子上外生。n对于产生冬孢子的担子菌来说,对于产生冬孢子的担子菌来说,冬孢子是形成担冬孢子是形成担孢子时核配和减数分裂场所部位,孢子时核配和减数分裂场所部位,所以,所以,冬孢子也冬孢子也称作原担子或下担子,称作原担子或下担子,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也先菌丝也称作后担子、上担子或异担子。称作后担子、上担子或异担子。担子菌的子实层子实层子实层:担子在担子果中排列成一层。:担

6、子在担子果中排列成一层。5.分类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是不形成担子果是不形成担子果,在寄主组织内,在寄主组织内形形成成分散或成堆的分散或成堆的冬孢子冬孢子。担子从冬孢子产生,。担子从冬孢子产生,不形成子实层。不形成子实层。 菌丝体菌丝体发达,有初生菌丝体,但发达,有初生菌丝体,但主要是双核主要是双核的次生菌丝体。的次生菌丝体。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有的两种菌丝体都能侵染寄主植物有的两种菌丝体都能侵染寄主植物分别产生单核的和双核的分别产生单核的和双核的无性孢子无性孢子,如锈菌的,如锈菌的夏孢子、性孢子夏孢子、性孢子等;有的以担孢子等;有的以担孢子芽殖产生分芽殖产生分生孢子。生孢子。 是低等的担子菌是低等

7、的担子菌,绝大多数是高等植物的寄,绝大多数是高等植物的寄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二、冬孢菌纲二、冬孢菌纲(一)(一) 锈菌目锈菌目特征特征:担子以:担子以横隔分成横隔分成4 4个细胞个细胞;担孢子数目;担孢子数目固定,一般为固定,一般为4 4个个;有小梗,能强烈放射。;有小梗,能强烈放射。 (1 1)生态:)生态:锈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锈菌,已知约锈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锈菌,已知约70007000个种。个种。专性寄生专性寄生,主要为害植物茎、叶,大都引起,主要为害植物茎、叶,大都引起局部侵染局部侵染,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病征,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

8、病征,引起引起锈病锈病。孢子成熟后造成植物表皮破裂,引起水。孢子成熟后造成植物表皮破裂,引起水分过度蒸发和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早衰和减产。分过度蒸发和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早衰和减产。0 0性孢子器和性孢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担孢子:担孢子随风传播到寄随风传播到寄主上,萌发侵入后产生主上,萌发侵入后产生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在叶片表皮,在叶片表皮下形成有孔口、近球形的下形成有孔口、近球形的性孢子器性孢子器,内生,内生性孢性孢子和受精丝子和受精丝。性孢子很小,单核、单胞,呈蜜。性孢子很小,单核、单胞,呈蜜滴状从性孢子器孔口挤出,同时受精丝也从孔滴状从性孢子器孔口挤出,同时受精丝也从孔口伸出。蜜滴吸引口伸出。

9、蜜滴吸引昆虫将性孢子传播到受精丝昆虫将性孢子传播到受精丝上,通过授精作用进行质配,形成双核细胞。上,通过授精作用进行质配,形成双核细胞。(4)多型性)多型性:一个完整锈菌的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一个完整锈菌的生活史中可以产生5种不同类种不同类型的孢子,这是锈菌特有的。不同孢子阶段常用代号表示:型的孢子,这是锈菌特有的。不同孢子阶段常用代号表示:上图:性孢子器上图:性孢子器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性孢子性孢子和受精丝和受精丝质配形成的双核细胞质配形成的双核细胞分裂形成双核菌丝体,在与性分裂形成双核菌丝体,在与性孢子器相背的叶片背面表皮下孢子器相背的叶片背面表皮下纠集形成纠集形成锈孢子器锈孢

10、子器。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内产生呈链状排列的球形、单内产生呈链状排列的球形、单细胞、双核的细胞、双核的锈孢子锈孢子。锈孢子。锈孢子一般不能重复侵染同一寄主。一般不能重复侵染同一寄主。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下图:锈孢子器下图:锈孢子器性、锈孢子器对生性、锈孢子器对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锈孢子随风传播到转锈孢子随风传播到转主寄主上,萌发侵入后在寄主体内形成发达的主寄主上,萌发侵入后在寄主体内形成发达的双核菌丝体,随后不久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双核菌丝体,随后不久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夏孢夏孢子堆子堆,成熟后顶破表面外露。夏孢子椭圆形、,成熟后顶破表面外露。夏孢子椭圆形、单细胞、双核、橙黄

11、色,其作用与分生孢子相单细胞、双核、橙黄色,其作用与分生孢子相似,可以经传播似,可以经传播重复侵染同一寄主多次重复侵染同一寄主多次,造成,造成病害迅速蔓延。病害迅速蔓延。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在寄主生在寄主生长后期,双核菌丝顶端形成厚壁长后期,双核菌丝顶端形成厚壁的冬孢子,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的冬孢子,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起形成冬孢子堆( (或角或角) )。冬孢子。冬孢子是休眠越冬的,一个生长季节产是休眠越冬的,一个生长季节产生只一次,其形成的最初是双核,生只一次,其形成的最初是双核,成熟后核配成二倍体,萌发时进成熟后核配成二倍体,萌发时进行减数分裂。冬孢子形态多样,行减

12、数分裂。冬孢子形态多样,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冬孢子冬孢子n担孢子担孢子:次年越冬后的冬孢子萌发形次年越冬后的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二倍体的核经减数分裂后进入成先菌丝,二倍体的核经减数分裂后进入先菌丝,先菌丝上产生小梗,小梗上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产生小梗,小梗上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典型锈菌典型锈菌5种类型孢子种类型孢子 (5 5)生活史)生活史:各种锈菌产生孢子种类的多少是不同的,构各种锈菌产生孢子种类的多少是不同的,构成了锈菌生活史的多样性。根据锈菌可产生成了锈菌生活史的多样性。根据锈菌可产生孢子种类孢子种类的多少,的多少,其生活

13、史分为基本有其生活史分为基本有4 4种类型:种类型:全型锈菌全型锈菌:产生五种孢子。如禾柄锈菌。:产生五种孢子。如禾柄锈菌。 半 型 锈 菌 半 型 锈 菌 : 生 活 史 中 缺 夏 孢 子 。 如 梨 胶 锈 菌: 生 活 史 中 缺 夏 孢 子 。 如 梨 胶 锈 菌 ( (G . G . haraeanumharaeanum) )不产生夏孢子。不产生夏孢子。短型锈菌短型锈菌:冬孢子为唯一双核孢子。:冬孢子为唯一双核孢子。内端型锈菌内端型锈菌:缺少夏孢子和形态上的冬孢子。:缺少夏孢子和形态上的冬孢子。 通常将锈菌生活史中除双核的冬孢子外,还有一种双核通常将锈菌生活史中除双核的冬孢子外,还

14、有一种双核孢子孢子( (锈孢子或夏孢子锈孢子或夏孢子) )的称为的称为长生活史型长生活史型;冬孢子为唯一的;冬孢子为唯一的双核孢子的称为双核孢子的称为短生活史型短生活史型。末发现或没有冬孢子的锈菌,。末发现或没有冬孢子的锈菌,一般称作一般称作“不完全锈菌不完全锈菌”。长生活史型的锈菌有单主寄生和。长生活史型的锈菌有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两种,转主寄生两种,短生活史型的则都是单主寄生短生活史型的则都是单主寄生。 (6 6)转主寄生)转主寄生:以禾柄锈菌为例。分以下过程和阶段:以禾柄锈菌为例。分以下过程和阶段:小麦秆锈菌(小麦秆锈菌(P. graminis)典型的)典型的侵染循环和生活史侵染循环和生活

15、史冬孢子堆及冬孢子冬孢子堆及冬孢子先菌丝先菌丝担子担子担孢子担孢子气传气传侵染小檗侵染小檗性子器及性孢子性子器及性孢子虫传虫传异宗配合形成双核菌丝异宗配合形成双核菌丝锈子器及锈孢子锈子器及锈孢子风传风传侵染小麦侵染小麦夏孢子堆及夏孢子堆及夏孢子夏孢子气传再侵气传再侵染染2.2.锈菌的分类锈菌的分类 由于锈菌冬孢子的形态多样,并且多数锈菌都能形成,所以由于锈菌冬孢子的形态多样,并且多数锈菌都能形成,所以冬孢子的性状是锈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根据冬孢子的性状是锈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根据冬孢子的形态、排冬孢子的形态、排列和萌发的形式列和萌发的形式,锈菌目通常分为,锈菌目通常分为3 3科科1 1类(或群),

16、已知约类(或群),已知约70007000种。各科特点为:种。各科特点为:柄锈菌科柄锈菌科:冬孢子有柄。散生或束生,大多数裸露寄主体外,:冬孢子有柄。散生或束生,大多数裸露寄主体外,少数堆埋于胶质物中。少数堆埋于胶质物中。栅锈菌科栅锈菌科:冬孢子无柄,聚生于寄主表皮下,以栅栏状结合成:冬孢子无柄,聚生于寄主表皮下,以栅栏状结合成一层或多层,或纵横排列成柱状。萌发产生外担子。一层或多层,或纵横排列成柱状。萌发产生外担子。鞘锈菌科鞘锈菌科:冬孢子无柄,侧面相连在寄主上形成垫状。萌发不:冬孢子无柄,侧面相连在寄主上形成垫状。萌发不产生外生的先菌丝,核配和减数分裂都在冬孢子中进行,产生产生外生的先菌丝,

17、核配和减数分裂都在冬孢子中进行,产生内担子。内担子。半知锈菌类半知锈菌类:缺乏有性阶段,即未见冬孢子。:缺乏有性阶段,即未见冬孢子。菜豆锈病菜豆锈病(2 2)柄锈菌属)柄锈菌属(Puccinia)1小麦叶锈小麦叶锈 2条锈条锈 3秆锈秆锈132小麦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小麦锈病夏孢子堆和夏孢子我国小麦秆锈菌的侵染循环北方春小麦越夏南方冬小麦越冬夏孢子夏孢子2,3性孢子器性孢子器 4锈孢子器锈孢子器6,7冬孢子角冬孢子角7梨锈病侵染循环 冬孢子单胞,无柄,数层侧面紧密呈柱状,常从夏孢子冬孢子单胞,无柄,数层侧面紧密呈柱状,常从夏孢子堆中伸出。堆中伸出。 转主寄生。性孢子、锈孢子阶段在松属植物枝干上

18、,夏转主寄生。性孢子、锈孢子阶段在松属植物枝干上,夏孢子、冬孢子阶段在芍药、栗、栎等植物上,引起锈病。孢子、冬孢子阶段在芍药、栗、栎等植物上,引起锈病。(二)黑粉菌目(3 3)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没有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过程很简:没有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过程很简单。单。有性结合有性结合:任何两个可亲和的:任何两个可亲和的细胞细胞(如担孢子、分生(如担孢子、分生孢子、芽孢子)、单核孢子、芽孢子)、单核菌丝片段、芽管或初生菌丝菌丝片段、芽管或初生菌丝都都可进行结合。一般是以两个担孢子或两个初生菌丝结可进行结合。一般是以两个担孢子或两个初生菌丝结合多见。合多见。冬孢子产生冬孢子产生:进行质配后进入双核阶

19、段,经过营养生进行质配后进入双核阶段,经过营养生长双核菌丝体的长双核菌丝体的整个细胞形成冬孢子整个细胞形成冬孢子,形态简单形态简单。担孢子形成担孢子形成:冬孢子休眠后萌发产生无隔或有隔担子,冬孢子休眠后萌发产生无隔或有隔担子,并同时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直接在担子上担孢子。并同时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直接在担子上担孢子。(4 4)致病性或侵染)致病性或侵染:多数系统侵染,少数局部侵染。:多数系统侵染,少数局部侵染。主要寄生禾本科和莎草科种子植物,危害子房、花药、主要寄生禾本科和莎草科种子植物,危害子房、花药、花序、叶、茎等,少数危害根部。侵染方式有以下花序、叶、茎等,少数危害根部。侵染方式有以下4 4

20、种:种:花器侵入,系统侵染花器侵入,系统侵染。病菌在寄主开花期侵入,以菌。病菌在寄主开花期侵入,以菌丝形式在种子内越冬,第二年病菌随种子萌发、生长而丝形式在种子内越冬,第二年病菌随种子萌发、生长而不断扩展,最后危害穗部形成黑穗病,如小麦散黑穗。不断扩展,最后危害穗部形成黑穗病,如小麦散黑穗。苗期侵入,系统侵染苗期侵入,系统侵染。病菌以冬孢子附着种子表面或。病菌以冬孢子附着种子表面或在土壤、粪肥中越冬,来年随种子萌发,从幼苗侵入。在土壤、粪肥中越冬,来年随种子萌发,从幼苗侵入。多数随生长点进入穗部,形成黑穗,如小麦腥黑穗、大多数随生长点进入穗部,形成黑穗,如小麦腥黑穗、大麦坚黑穗、谷子粒黑穗、玉

21、米、高梁丝黑穗等;少数主麦坚黑穗、谷子粒黑穗、玉米、高梁丝黑穗等;少数主要危害茎、叶形成黑粉,如小麦秆黑粉。要危害茎、叶形成黑粉,如小麦秆黑粉。花器侵入,局部侵染花器侵入,局部侵染。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来年在寄主灌浆期,病菌萌发产生小孢子,随气流传播来年在寄主灌浆期,病菌萌发产生小孢子,随气流传播侵入穗部,在种子中形成黑粉,如水稻粒黑穗病。侵入穗部,在种子中形成黑粉,如水稻粒黑穗病。局部侵入,局部侵染局部侵入,局部侵染。病菌主要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病菌主要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在寄主的生长期,病菌萌发,随风传播,可侵染地上任在寄主的生长期,病菌萌发,随风传播,

22、可侵染地上任何幼嫩部位,造成局部发病,如玉米瘤黑粉。何幼嫩部位,造成局部发病,如玉米瘤黑粉。 该目主要根据该目主要根据冬孢子的着生方式冬孢子的着生方式(孢子堆的形(孢子堆的形态)、态)、形态形态(如孢子的大小、形状、纹饰、是否(如孢子的大小、形状、纹饰、是否有不孕细胞)有不孕细胞)及萌发方式及萌发方式(担子有无分隔、担孢(担子有无分隔、担孢子顶生或侧生)等,分为黑粉菌科和腥黑粉菌科子顶生或侧生)等,分为黑粉菌科和腥黑粉菌科2 2科,科,4848属,约属,约980980种。种。 黑粉菌为害农作物重要的属有黑粉菌属黑粉菌为害农作物重要的属有黑粉菌属( (UstilagoUstilago) )、轴黑

23、粉菌属、轴黑粉菌属( (SphacelothecaSphacelotheca) )和腥和腥黑粉菌属黑粉菌属( (TilletiaTilletia) )等,尤其是以黑粉菌属最为等,尤其是以黑粉菌属最为重要。重要。2.分类 孢子堆外面孢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不结合成孢,不结合成孢子球;表面光滑或有纹饰。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子球;表面光滑或有纹饰。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担子,担孢子侧生。担子,担孢子侧生。 多危害花器,引起小麦、大麦、燕麦、谷子的黑穗多危害花器,引起小麦、大麦、燕麦、谷子的黑穗病和玉米、茭白的瘤黑粉病。病和玉米、茭白的瘤黑粉病。 黑粉菌属(黑粉菌

24、属(Ustilago)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 茭白茭白1、子房受害后形成孢子堆、子房受害后形成孢子堆2、厚垣孢子、厚垣孢子腥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Tilletia)小麦矮腥黑粉菌(小麦矮腥黑粉菌(T. )小麦矮腥黑穗(小麦矮腥黑穗(T. )小麦光腥黑粉菌(小麦光腥黑粉菌(T. foetida)叶黑粉菌属(叶黑粉菌属(Entyloma)条黑粉菌属(条黑粉菌属(Urocystis)三、层菌纲(三、层菌纲(Hymenomycetes) 有隔担子菌亚纲形成有隔担子,分银耳目、有隔担子菌亚纲形成有隔担子,分银耳目、木耳目和隔担菌目等木耳目和隔担菌目等3 3个目:个目: 该目真菌大都为木材上的腐生菌,

25、少数寄生该目真菌大都为木材上的腐生菌,少数寄生高等植物或其他真菌上。担子裸果型,胶质,干高等植物或其他真菌上。担子裸果型,胶质,干后呈坚硬的壳状或垫状。子实层分布在担子果表后呈坚硬的壳状或垫状。子实层分布在担子果表面。典型的担子有横隔分为面。典型的担子有横隔分为4 4个细胞。个细胞。 常见的寄生菌是为害桑和其他树木地下部引常见的寄生菌是为害桑和其他树木地下部引起纹羽病的桑卷担菌起纹羽病的桑卷担菌( (Helicobasidium mompa) )和和紫卷担菌紫卷担菌( (H.purpureum) )。它们的担子果不发达,。它们的担子果不发达,担子卷旋。毛木耳担子卷旋。毛木耳( (Auricla

26、ria polytricha) )是我国是我国在麻栎等木材上栽培的食用菌。在麻栎等木材上栽培的食用菌。2.2.木耳目木耳目( (Auriculariales) ) 是一类很待殊的真菌,大都是为害植物的介是一类很待殊的真菌,大都是为害植物的介壳虫上的共生物。壳虫上的共生物。担子果不很发达担子果不很发达,原担子的壁原担子的壁很厚很厚,后担子则,后担子则横隔为横隔为4 4个细胞个细胞,小梗上着生担,小梗上着生担孢子。这一目真菌中有少数是植物病原真菌,如孢子。这一目真菌中有少数是植物病原真菌,如引起引起桑膏药病桑膏药病的柄隔担耳的柄隔担耳 ( (Septobasidium pedicellatum) ) 和和柑桔膏药病柑桔膏药病的柑桔生隔担耳的柑桔生隔担耳( (Septobasidium citricolum) )。3.3.隔担菌目隔担菌目( (Septobasidiales) )2.2.胶膜菌目胶膜菌目( (Tulasnellales) ) 真菌形成真菌形成铺展在基质表面的担子果铺展在基质表面的担子果。担子果有。担子果有白色、褐色、灰色、粉红色等。有腐生的和寄生的。白色、褐色、灰色、粉红色等。有腐生的和寄生的。寄生的主要是为寄生的主要是为害植物靠近地上面害植物靠近地上面的部分,有些是的部分,有些是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