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202006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总分:120分 及格:72分 考试时间:120分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每小题 1 分。 )(1)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 )。A. 大量观察法B. 统计模型法C. 综合指标法D. 统计推断法(2)统计指标按时间标准不同,可以分为()。A. 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B. 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 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D.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3)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 对
2、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 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 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 为获得农产量全面数据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4)调查几个大型的主要的发电厂,就可以了解我国电力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5)若一项调查主要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具体情 况,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 普查B. 定期统计报表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6)为了解某高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则该校的每一个学生便是(A. 调查对象B. 调查总体C. 调查单位4
3、0 分,)。2 / 20D. 报告单位(7) 区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依据是()。A. 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全面B. 调查结果是否取得了全面资料C. 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 是否已经形成为一种统计报告制度(8)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 300B. 200C. 1600D. 100(9)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 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 组数的多少不同D. 组距的大小不同(10)设管理局对其所属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最合适的?()A. 80 % 89%, 90%99%, 1
4、00% 109%, 110%以上B. 80%以下,80 . 1%90%, 90. 1%一 100%, 100. 1 %110%C. 90%以下, 90%一 100%, 100%一 110%, 110%以上D. 85%以下, 85%一 95%, 95%一 105%, 105%以上( 1 1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A. 必须是间断的B. 必须是重叠的C. 既可以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D. 应当是相近的(12) 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 )。A. 只能是绝对数B. 只能是相对数C. 只能是平均数D. 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为相对数或平均数2600 元,最低
5、为 1000 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口3 / 20(13)有下列甲,乙两部门职员工资数据:甲部门职员工资4000,3000, 2500,2000。乙部门职员工资 3000,4750, 3500,2750。若要比较这两部门职员平均工资差异程度大小,应 选用的方法是( )。A. 极差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平均数(14) 序时平均数反映()。A. 同一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B. 同一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C. 不同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D. 不同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15) 期末水平等于( )。A. 期初水平与累计增长量之和B. 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定基发展
6、速度D. 期初水平乘以定期增长速度(16)某企业 2005 年增加值 408 72 万元,要求 2005 年至 2018 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105, 则 2018 年增加值约为()。A. 522 万元B. 548 万元C. 497 万元D. 429 万元(17) 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 变动幅度为( )。A. -20%B. -21%C. +21%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4 / 20D. +20%(18)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 职工人数指数C. 销售额指数D. 销售量指数(19) 某工厂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了 50%
7、 ,产量增加了 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 25%B. 50%C. 75%D. 20%(20)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 的抽样称为( )。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21) 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必须(A. 扩大系统误差B. 扩大极限误差C. 缩小系统误差D. 缩小极限误差(2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将()。A. 保持不变B. 随之扩大C. 随之缩小D. 无法确定(23) 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A. 统一性B. 及时性C. 科学性)
8、。)是统计法立法的宗旨。5 / 20D. 独立性(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A. 统计规章B. 统计法律C. 统计行政法规D. 地方性统计法规(25)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 理体制。A. 集中管理B. 分层负责C. 分级负责D. 分级管理)的统计管(26)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A. 业务上的领导权B. 业务上的指导权C. 行政上的管理权D. 行政上的领导权)。(27)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 A.统计责任人B. 主管领导C. 统计专业技术人员D. 行政管理人员)。(28) 下列各项属
9、于统计专业职务的是()。A. 统计局长B. 总统计师C. 统计员D. 统计调研员(29)统计调查工程可以分为(A. 中央统计调查工程B. 指令性统计调查工程C. 强制性统计调查工程D. 国家统计调查工程)、部门统计调查工程和地方统计调查工程。6 / 20(30) 如果发生了重大灾情或者不可预料的情况,( 进行临时性统计调查。A. 县级B. 省级C. 地、市级D. 乡镇级(31) 民问统计调查可以简称为()统计调查。A. 自愿性B. 非政府C. 非义务性D. 非官方(32) 统计资料,是指统计( )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 成果以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总称。A. 研究B.
10、 活动C. 调查D. 汇总(34) 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A. 国家保密局B. 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C. 中央保密委员会D. 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35) 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就是(A. “过罚相当”B. “公正、公开”C. “程序合法”D. “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33) 国家统计数据以(A. 国务院B. 国家统计局C. 最先公布的部门D. 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决定。)的原则。7 / 20(36)对企业事业组织和( )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 机构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以罚款
11、。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个体工商户D. 公民(37)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A. 所有统计违法者B. 统计人员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 国家工作人员(38)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企业事业组织的最高罚款额为( )。A. 10 万元B. 5 万元C. 3 万元D. 1 万元(39)国家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是( )。A. 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B. 统计法规检查机构C.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D. 国家统计局(40)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自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 决定之日起(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A. 10
12、日B. 15 日C. 30 日D. 60 日二、多项选择题 ( 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倒扣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 0.5 分。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 )。(1)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8 / 20A. 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B. 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C. 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 便于汇总数据E. 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2)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是()。A. 时期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时点指标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B. 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 无直接
13、关系C. 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D. 不同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E. 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 无直接关系(3) 位置平均数包括()。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众数E. 中位数(4) 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A. 某工厂“九五”计划期间各年产值B. 某农场“九五”计划期间各年生猪存栏数C. 某商店“九五”计划期间各年利税额D. 某学校“九五”计划期间各年毕业生人数E. 某兵营“九五”计划期间各年末战士人数(5) 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
14、数列中,属于相对数时间序列的是()。A. 年末总人口B. 出勤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D. 职工工资总额E.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所起的作用有(A. 比较作用B. 平衡作用C. 同度量作用D. 权数作用E. 因素分析作用)。9 / 20(7) 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 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 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 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8) 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A.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随机代表性误差B. 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减小C. 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误差D.
15、只有在取得总体调查结果之后才能计算E. 包括调查产生的系统误差(9)除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条件对样本单位数的确定有影响外,确定样本单位数时还 应考虑的因素是( )。A.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B.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C. 极限误差的大小D. 抽样方法与组织形式的不同E. 抽样平均数的大小(10) 统计人员职务上的权利,包括( )。A. 依照统计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B. 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 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D. 有权揭发和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E. 有权对违反统计法的行为人进行处罚(11)
16、根据统计法规定,凡通过( )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全面定期统计报表 到基层进行调查。A. 典型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行政记录10 / 20E. 普查(12) 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A. 绝密级B. 机密级C. 保密级D. 秘密级E. 非秘密级(13) 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处理、( )的现代化建设。A. 计算机技术B. 传输技术C. 数据库体系D. 统计信息工程E. 网络技术B. 罚款C. 没收违法所得D. 赔偿损失E. 责令改正(15) 统计立案材料的来源,也称案件线索,主要有( )。A. 统计部门在日常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B. 上级机关或领导批办
17、的C. 有关部门要求复议或复查的D. 部门、单位和个人揭发检举的E. 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分析判断的三、判断题 (答对一题得 1 分;答错一题倒扣 1 分本题总分扣完为止。不答题 倒扣分。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2)由若干个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统计指标群,就是统计指标体系。(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注意多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14)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A. 警告不得分也不11 / 20(4)相对指标能够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程度,但是却把现象的绝对水平抽象化了,不 能说明现象间绝对量上的差异。(5)某车间 9 月份
18、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了 4 件废品,全车间的废 品率为 1.3%o,10 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制品10000 件,其中废品 12件,则 10 月份产品质量比上月下降。(6) 强度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说明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数量对比 关系的综合指标,一般用倍数表示。(7) 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8)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9)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 5%,则生产总费用增加。(10) 如果零售价格上涨 10%,销售量下降 10%,则销售额指数没有变化。(
19、 1 1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先分为若干群,然后成群地随机抽取样本单位。(12)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离差的可能范围。(13) 统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14) 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是相辅相成的。( 1 5)根据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负责组织 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16)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涉外调查管理办法规定,只有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颁发的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才有资格接受境外组织、个人以及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委 托、资助的市场调查工程和社会调查工程。(17) 统计法实
20、施细则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制度,加强对各12 / 20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18) 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后,可对外提 供。(19) 在统计执法实践中,对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 查查询书的行为,视为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20) 统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 统计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四、综合应用题 (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 5 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 案,全部选对得满分。未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或多选错选均
21、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本题共30 分,每小题 2 分。 )(1)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TSE 题某市拟调查了解该市居民家庭收入状况,为政府研究居民收 入水平差异和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调查前需要对调查方案作出设计, 请结合下列选 题, 选出正确答案。TS制订调查方案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B. 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 制定调查工程和调查表D. 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规定调查地点,时间及组织计划等(2) 在本案例中,调查单位应是()。A. 该市所有居民户B. 该市每一个居民户C. 该市所有职工D. 该市每一个职工(3) 为调查该市居民家庭收入,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
22、是()。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4)根据调查搜集的该市居民家庭收入资料进行分组整理时,选择反映居民家庭收入差异的 标志应是()。A. 家庭总收入B. 被调查人的总收入13 / 20C. 家庭人均收入D. 家庭就业人员的平均收入(5)在整个统计调查活动中,以下的表述正确的是()。A. 统计设计阶段,要以定性认识为基础,首先把居民家庭收入的概念搞清楚,明确范围口 径、计算方法,才能进行调查B. 从统计调查到统计整理,是定量认识中从个体到总体的过渡C. 在统计整理阶段,从调查每一户居民的家庭收入开始,经过整理计算得出对居民家庭收 入水平总体情况的认识D. 在统计分析阶段
23、,是定性认识的阶段,经过分析研究要对该市居民家庭收入总体水平进 行定性,是贫困、温饱还是小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TSE题产僵(万元)人数(人時动生沖率(力心人全部(T)生产工人(0IT全Q 生产工人(%)20036600100055055%6.61220048580120078065o7.1511(7)为对企业产值的增长进行指数因素分析,建立了指数体系:企业产值指数=企业全部人数指数X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以下对式中指标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A.全部人数是数量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质量指标B. 全部人数是质量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数量指标C. 两者都是质量指标D. 两者都是数量指标href=j
24、avascript:(8) X 6.6=1320 h兀Br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产值増iH (QrQo)XT:=(715-6.6) X 1200=60万兀C.由于全部人鑒增加使产值増加二(TrT0) XQi= 1200-1000 X 7 15=1430万匚D* HiF全员劳动生产率#6高便产值增111- (9)为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需建立指数体系: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x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以下对式中因素指数表述正确的是()。A. 固定构成指数是把总体结构固定在基期B. 固定构成指数是把总体结构固定在报告期C. 结构变动影响指数把各组的平均水平固定在基期D. 结构变动影
25、响指数把各组的平均水平固定在报告期(10)Ahref=javascript:85.利用指数体系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牝和生产工人占全部人歎比壷变牝对会処芳动牛产率绝苛值变化的彫响.以卜算式和计計結来确的是( 儿A.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車的变化悝全貝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11-12)x55%=一m兀B.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it算期比基期增加Sil=(11-12)x65% =-0.65 Jj 7UC.由于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童变化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塔加- = (65%-55%)X11 = L1(;J7L)D*由F生产E人占全部职1:比重
26、变化使全员劳动牛.产率水计算期比基期増加=(65% -55%)冥12 = 1.2(万元)15 / 20(11)某乡长认为乡统计员提供的夏粮产量数据偏低,便自行修改该项统计数据,并强迫统 计员按此报。统计员因未按乡长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乡长勒令下岗待业。请根据上述事 实,按照统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回答 TSE 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TS 该乡长擅自将他认为偏低的夏粮产量数据加以修改上报,这属于( )。A. 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B. 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C. 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D. 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12)该乡长对拒绝上报虚假统计数据的统计人员勒令下岗待业这属于()。A. 虚报统计资
27、料的行为B. 强令统计人员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C. 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D. 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13)对该乡长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应由()予以通报批评。A. 县级人民政府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 乡人民政府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纪检监察部门(14)对该乡长自行修改统计资料和勒令统计人员下岗待业的行为,应依法给予(B. 罚款C. 行政处分D. 责令改正(15)如果该乡长因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骗取了县人民政府的物质奖励,对此应由( )追 缴物质奖励。A. 县人民政府B. 乡人民政府C. 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 查处该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行政机关答案和解读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
28、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 分, 每小题 1 分。)(1) :B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 法;统计模型法。其中,统计模型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 现实客观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A. 警告16 / 20研究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客观现象和过程中存在的数 量关系进行比较完整和近似的描述,凸显所研究的综合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简化了客观 存在的复杂的其他关系,以便利用模型对所关心的现象变化进行数量上的评估和预测。(2) :D统计指标基本的划分标志有两种: 按所反映的总体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 可分为数量指 标
29、和质量指标;按其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统计 指标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做出许多种分类, 如按指标的时间标准不同, 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 时期指标; 按指标的报告次序和准确性不同,可分为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按指标的用途 不同,可分为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3) :B 普查属于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A 项和 D 项属于抽样调查, C 项属于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属于非全面调查。(4) :B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小部分,但就调
30、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 大比重,调查这一部分单位的情况,能够大致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了解我国电 力生产的基本情况,调查几个大型的主要的发电厂,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5) :D(6) :C 调查单位就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 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工程的承担者。为了解某高校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则该 高校所有学生构成要考察的总体,该校的每一个学生是调查单位。(7) :A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进行 调查;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单位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以调 查对象所包括
31、的单位范围不同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 面资料而言的。(8) :B每组上限、下限之间的距离叫组距,即:组距=上限一下限。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 2600 元, 最低为 1000 元, 若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 则各组的组距 =(2600一 1OOO) 8=200 。(9) :B统计分组根据分组标志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组,是指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如企 业按行业分组,产品按用途分组。复合分组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进行的分组。如企业按行业分组后,又按大中小规模分组。进行复合分组时,要注意先按主要标志分 组,再按次要标志分组。(10) :C设计统计分
32、组的原则: 要强调分组的科学性; 统计分组要具备完整性; 要使组与组 之间有互斥性,或称不相容性。 A 、 B 项分组不具备完整性; D 项分组不具备科学性, 100是分界,小于 100表示未完成计划,大于 100表示超额完成计划,因此在分组时 应将 100作为分组界限。(11) :B 连续变量数列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重叠,离散变量数列相邻两组的组限一般要间断。(12) :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将现象在某一时期实际完成数值与同一时期计划数值对比的相对 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基本公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计划数X100。如果分子和分母的数值用绝对数表示,可直接利用基本公式
33、。如果分子和分母的数 值为相对数或平均数,可以对基本公式加以变形进行计算。(13) :C由题可得,元甲=2875,面乙=3500,元甲工元乙;对于具有不同水平的数列或总体,不能 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来比较其标志变动程度的大小,而应计算相应的变异系数,以相对 数的形式来进行比较。(14) :D 平均发展水平亦称序时平均数,它是把时问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加以平均所得的平均数, 这样17 / 20的平均数属于动态平均数。序时平均数可以反映某种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所达到的一般 水平,还可以用来消除某一现象在短时期内波动的影响,便于广泛对比及观察现象的发展 趋势,同时利用它可以把时间长短不等的总量指标由不可比
34、变为可比。(15) :A(16) :A(17) :D产品产量指数 =劳动生产率指数X工人人数指数,则报告期产量指数=(1+25 % )X(1 4)=120,即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增加20(18) :A按所反映现象的特征不同,指数分为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用于测 定数量指标的变动,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用来测定 质量指标的变动,是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或工作质量变动程度的指数。B、C、D 项属于数量指标指数。(19) :D总生产费用指数=产量指数X单位成本指数,则单位成本指数 =总生产费用指 数/产量指数 =(1+50%)/(1+25%)=1
35、20% ,即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 20%。(20) :C 常用的抽样组织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等距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等。其 中,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 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 的抽样称为等距抽样或者机械抽样。(21) :B极限误差范围()同概率度及抽样平均误差(卩)的关系是: =t 。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 下,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这个可靠程度在统计中叫做概 率,它对应的数值是概率度。概率度越大,概率也越大;反之,概率度越小,概率也越 小。(22) :C极限误差范围()同概率度 及抽样平均误差(卩)的关系是: =t 。对于一定
36、的u,t 值 越大,极限误差越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可靠程度也就越高,估计的精确程度 就越低;反之,t 值越小,极限误差越小,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可靠程度也就越 低,估计的精确程度就越高。(23) :B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和及时性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统计法的立法宗旨。(24) :C(25) :C(26) :A(27) :D(28) :C 统计人员按其担任的专业职务来分,可分为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及统计员。(29) :D(30) :A 此题已过时 (31) :D 民间统计调查,是指我国
37、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所组织的政府统计调查、 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以外的,由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所组 织的各种统计调查活动。概括为一句话,可以简称为非官方统计调查。(32) :B(33) :B(34) :D(35) :A 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是指由统计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遵守 的准则。根据统计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主要有:统计 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 则,即“过罚相当”的原则 (36) :C18 / 20企业事业单位有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
38、构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并处 5 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对个体工商户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37) :D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 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 政编制的工作人员。(38) :B 此题已过时 (39) :A 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国家统计 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
39、机关,负责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维护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权,依法查处违反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行为。(40) :D二、多项选择题 ( 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也不倒扣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0.5 分。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2分。 )(1) :A, B, C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 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志, 分成若干个组成 部分的方法。统计分组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研究总体 现象的结构和比例;研究总体现象之问的依存关系。(2) :B, C, D总量指标按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 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时期指标和时点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与木材购销合作协议4篇
- 2025版学校宿管员招聘、培训及考核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版在线教育平台合同欺诈风险控制与赔偿协议3篇
- 基于2025年度预算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合同
- 2025个人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及劳动法解读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养老产业合作框架协议4篇
- 2025年陕西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美食餐厅经理聘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鱼塘承包与农业科技推广合同4篇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贷款担保协议范本9篇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