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文地理中“人口和环境问题”专题分析及复习 策略 辛妮妮 地理知识一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人文地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文化、旅游)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是高考试题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人口和环境问题” 一直是高考重要的知识内容,本文就这一专题进行解析和谈谈复习的策略。 一、“人口和环境问题”专题考点解读及知识的联系分析 1、专题考点解读高考人口命题主要有: 以世界区域为背景, 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转变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城市化过程探讨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以及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问题; 以人口普查统计资料为线索分析影响人
2、口迁移的因素和迁移人口的年龄构成;关注区域考 查,突出重点国家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及影响因素分析。环境问题的命题主要有: 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别,考查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突出人地矛盾,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实现人地协调,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之一。它既包括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普及和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亚、非、拉三大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包括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 利水平下BI的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成的人口迁移。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
3、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由于地球的人口负担过重,世界出现了相应的耕地、粮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就是人地关系。 这一思想正体现了高三复习的主导思想。 2、命题呈现方式(1) 以变化曲线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所学人口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分析判 读能力。例题:(2008年高考)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 3,回答57题。 5 . 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均为() 一11 0090献70605Q4030m苗村人口A . 10% B . 20% C . 30% D . 40% 6 . 20世
4、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 的时期是()A . 60年代初期 B . 70年代初期C . 80年代初期 D . 90年代初期7 . 1961年 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 趋势表现为()圄3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答案:5. B 6 . D 7. Co解析:第56题,据图可知,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状况是:1982年以前该国城镇人口始终在2亿人以内。所以,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中期城镇人口比重增 长较慢;1982年1994年期间,该国城镇人口大约在2亿3亿之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不是最快,则80年代中期城镇人口比重增长
5、较快;1994年2007年,该国城镇人口由3亿上升到6亿,增长最快。第7题,据图可知:1961年2007年期间,乡村人口大约在1994 年前基本上呈增加趋势,1994年后呈下降趋势; 城镇人口在1982年前缓慢增长,1982年增 长速度加快,尤其是1994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城镇人口一直是增加趋势;没有减少,也不可能出现郊区化阶段; 从总体趋势上看,城镇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乡村人口比重在1994 年以后越来越小。探究:人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注重对图表的识读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高三学生复习时的重中之重。(2) 利用坐标图考查考生对多个要素的提取、分析、整理和归纳的能力。例题:(2008年
6、高考江苏卷第1516题)原题略。解析:第15题,题目中只能看出该流域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至于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等,题目没有明确的暗示。第16题,依据上题的答案,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河床抬升,易导致决堤泛滥;径流量不会增多,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径 流季节变化增大;泥沙淤积,内河航运受阻。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水库淤积严重。探究: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高中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已给的材料和图表与教材的内容很好地对接,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3、专题考点拓展人口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内容。 其中,关于人口的计算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需要进行归纳整理;培养学生计算
7、能力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达到通过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据的分析、综合进行解题。“人口再生产”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虽然是具体的,但是各种要素都是相对的而且在不断地变化中, 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图表进行归纳。其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见右上表)。其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世界:“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国呈负增长,美、力口、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 稍高。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I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的国家),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及中国已进入“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自
8、然增长率原始型极高极高极低传统型高较局较低过渡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极低人口数量与环境其一,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见下表)。对生育率 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对死亡率 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 (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大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二,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原始社会:人口少,影响小;农业社会:社会经济 水平有了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工业社会:人口激增,给资源和环境带 来压力。人口素质与环境其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见下
9、表)。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为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 道德)且影响越来越大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次生环境因素:物 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对环境的污染其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发展观,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人口迁移与环境其一,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 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及生存环境上的差异(见下表)。,然环境,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的生产和生活导致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水资源的分
10、布及其变化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基本形式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人口迁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人口迁移M会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缩短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迁移的困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人口迁移;婚姻是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迁移中作用重要"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及政治中心的改变其二,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 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在工业社会,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而言,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
11、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而言,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 但也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一,人口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其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再生能力、不合理开发引起生态破坏。非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开发加速其枯竭。其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关注的是经济领域 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就会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4、专题知识的联系分析。人口与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自然环境与人口构成了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12、。从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的作用来看,首先,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也提供了最初的劳动对象;其次,一定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 质基础,人口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生态平衡,如果生态失衡严重, 就会影响人口的发展;第三,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的劳动、生活和心理产生直接的作用,而且对人口的地理分布、 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有很大的影响,从而成为制约人口增长过程的重要因素。人口问题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用地规模的大小及各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到城市环境的质量。人口、环境问题与政治学科之间的联系。地理科中人口、
13、环境问题的知识内容与政治科中的某些观点存在着联系。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从政治、经济和哲学角度分析了资源的现状,与本专题知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5 、专题知识框架。人口与环境(见图1)。I瑰枇学J中国人口迁步步 |匕另*T弋后J勺才士丸| 彩*j因泉| 以国人5芈* |咨妾未烧1二、“人口和环境问题”专题复习策略1 .教师的复习指导(1) 图示法:借助模式图、流程图,形象直观地化解复杂的知识内容。例如,在“人类 与环境相关性”的学习中,可借助模式图更好地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2) 情境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敢“动”。巧用教学案例,为学生创设一个特殊的、生 活化的、有趣味性的
14、学习空间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动”、乐“动”。例如,在学习 旅游景观欣赏时,教师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畅游各地的风景名胜。(3) 和谐法。传授知识时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能圆满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 知、情、意、行等多种矛盾,促使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可见,情感是学生乐学、 爱学、勤学和巧学的内在动力。教师应根据中心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以辅助,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4) 联系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去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 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旅游资源评价条件时,应从中掌握旅游与交通及自然环境的关系。(5) 对比法
15、。指通过对比分析,记忆和强化对事物或区域认识的方法。例如,我国与世 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对比;我国各省人口迁移情况及原因对比;我国与世界某些国家人口迁移情况及原因对比等。(6) 理论联系实际法。本专题中有许多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知识,在教学过程 中,要依据“由近及远” “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紧密联系生活实际。2 .学生的复习方法(1) 深刻理解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人口和环境问题”专题时,要重视概念的 学习。本专题概念较多且抽象,要求学生对所有地理概念一一消化、吸收。可将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对比其差异,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出生率、死亡率、
16、 自然增长率、生育率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2)自画简图,促进脑图系统的完善、构建知识关系线。本专题知识很多,如果照书本 依次记忆,往往量太多而且散乱, 遗忘快。但只要找出一条主线, 采用横一纵联系重新组建、整理知识结构,有助于记忆。还可通过简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点一图形链,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系统。(3) 学会读图、用图。人口部分有各种形式的图,如直方图、金字塔图等。读图要注意 先后顺序: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看清图反映的基本信息;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 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联系实际,学会用
17、图。(4) 关注热点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可 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复习时,对于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热, 点问题,要学会结合地理学科相关知识和原理解释其变化过程和原因。3、备考策略指导(1) 本专题知识点较多,并且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应要求 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2) 学习过程贵在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学会构建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3) 加强有关人口、环境问题资料的学习,特别是加强从图表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能力 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应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答题目。(4) 加强学生获取信息
18、、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用多种方式, 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要有变式思维的训练。三、典型题例展示(图4)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5),据此完成12图5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 题。1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 >1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10%或>65岁的人口达7%, 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 1990年以前 B . 1990年2000年之间C . 2000年2004年之间 D . 2004年以后"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 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进行无限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并生成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据此完成下题。3 .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B .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模式c .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区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D .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