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水泥联合粉磨工艺系统_第1页
新型的水泥联合粉磨工艺系统_第2页
新型的水泥联合粉磨工艺系统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型的水泥联合粉磨工艺系统本文介绍的辊压机半终粉磨系统属于优化的联合粉磨系统,开发目的是提高系统运转率和粉磨效率,解决循环风机的磨损问题,从已投产系统的运行情况看,我们实现了这一目的。当然,因为推出时间较短,实际投产的新系统还不多, 我们期待更多的半终粉磨系统尽快投入 运行,通过实践进一步促进辊压机粉磨系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联合粉磨和半终粉磨二者的区别在于联合粉磨系统中的半成品直接进入到球磨机再粉磨,而半终粉磨系统中的半成品先经过分选,细粉入成品,粗粉入球磨。联合粉磨和半终粉磨的优点是辊压机负担的粉磨任务多,单位吸收功率多,半成品比较细,故增产节能幅度较大;出辊压机的物料粒度得到控制,球磨机配

2、球容易,粉磨效率有保证。(有的文献中对联合粉磨和半终粉磨也没有严格的区分,统称为联合粉磨,泛指出辊压机的物料经过分选的各种系 统。)表1对通过式预粉磨和联合粉磨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较。表1通过式预粉磨和联合粉磨系统比较联舍縊聒单向I过昼电棘水湖-讥2.83?2.22.5罐压机吸收功率,1c Wt477-122.01,8-2,06000-70005000-6000羯压机和岳鋪功比葫W300-500( 好)中同产品细度R Bonn 啦中闻产殆比範称,<iaoQ>1500 C决定于楹压机的大小、増产幅度307070200节电融凤10-2020202)联合粉磨系统情况分析典型的联合粉磨系

3、统如图 1所示,新料与出辊压机的物料一起经提升机喂入V型选粉机进行分选,粗料落入小仓再进辊压机挤压,细料被气体带入旋风收尘器被收集作为半成品喂入球磨机再细磨。V型选粉机属于静态气力粗分选设备,具有打散和分级功能,无运动部件, 抗磨性能好,选粉空气由循环风机提供。图1联合粉磨系统流程天津振兴水泥有限公司二线(2400t/d )配套的水泥粉磨系统是投产最早的国产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了辊压机(TRP140/140、2 X 800kW)和球磨机(0 4.2 X 13、3150kW)等主机设备,并承担工程设计。2004年投产至今,运行情况良好,与一线0 3.8 X 13

4、圈流磨系统相比,单位水泥节电近7.0kWh/t,按年产水泥90万吨计,年节电达630万度,节电费用 300多万元。图2循环风机的磨损辊压机挤压后的物料颗粒多呈不规则体状,棱角多,对风管、旋风收尘器、循环风机具有很强的磨蚀性,特别是循环风机,一旦发生磨损,风量降低,选粉效率下降,从而影响系统产 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的运转率。另外,旋风收尘器收集的半成品比表面积在1500cm2/g以上,v 80卩m的颗粒占70%80% ,v 45卩m的颗粒占50%60%,将这种半成品喂入球磨机,势必影响粉磨效率。因此,消除循环风机的磨损,提高系统的运转率,并 进一步提高粉磨效率,是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必须解

5、决的问题。3、半终粉磨系统的开发研究联合粉磨系统中,物料的分选是个关键问题, 如同圈流球磨系统的物料分选一样, 将影响整 个系统产能的发挥和运转的稳定性。 V型选粉机非常适合辊压机物料的粗分级, 但是风量风 速是前提,即要求供风系统稳定。循环风机的磨损主要由气体中的含尘引起, 而根据旋风收 尘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其收尘效率只有 90%左右,如果要彻底消除风机的磨损,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进入风机气体的含尘浓度。为此,取消旋风收尘器,设计一台组合式高效选粉机对出V选的物料进行二次分选,含有合格成品的气体进入袋收尘器处理,最后由系统风机 排出;同时,出球磨机的物料从上部喂入同一台高效选粉机分选,形成如图

6、3的半终粉磨系统。入球磨机的物料是选粉机的粗粉部分,这样同时解决了大量成品再入磨影响粉磨效率的问题。图3辊压机半终粉磨系统但是,该系统有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一是选粉机的可靠性,二是产品质量问题。TESu型高效涡流选粉机 根据半终粉磨系统的特点,对配套的动态选粉机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首先是结构方面,出球磨机的物料从顶部用斜槽喂入,出V选的物料靠气力提升从底部喂入;其次是要克服传统选粉机的缺陷,做到高效、节能,水泥产品性能好;再者是耐 磨性能好,运转率高,因为出辊压机物料磨蚀性大,容易对设备产生磨损损坏。图4 TESu型高效涡流选粉机针对新系统的特点,在天津院选粉机技术的基础上,并吸收国内外最新

7、选粉机的优点,对其选粉效率和选粉精度,降低空气阻力,节TESu 型高效涡流式选粉机。关键结构进行技术创新, 从提高选粉机的运转率、 省动力消耗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半终粉磨系统专用的 粉磨后的待选物料由上部的四个喂料管(进料口) 喂入选粉机内, 通过转子撒料盘、缓冲板 充分分散,而后落入选粉区。选粉气流来自 V 选的含尘气体,通过下壳体进风口从底部进 入选粉机, 冲击折流锥的部分粗粉落入下料管, 经初分级的上升气体通过导流装置进入选粉 区,颗粒在转子的离心力和空气的携带力作用下得到分选。 在选粉机内由垂直叶片组成的笼 式转子回转时, 使得转子内外压差在整个选粉区内上下维持一个定值, 从而使气流稳定

8、均匀, 为精确选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物料每一个颗粒自上而下得到了多次重复分选的机会, 最后 落入下料锥管 (下料灰斗) 的粗颗粒经出料口排出机外返回球磨机。 细粉由转子中心与气流 一起由大弯管排出,经收尘器收集作为成品。该选粉机关键部件如分级叶片、 翼型导流板和缓冲板均采用 UP 复合式耐磨钢板制作, 壳体 的蜗壳内衬、 转子主轴套的外壁和出风管采用互压式防脱落耐磨陶瓷片, 确保了设备的抗磨 损性能。 产品性能研究众所周知, 辊压机产生的细粉特点是微细粉含量少、 颗粒级配窄、 球形度小, 水泥需水量大。 半终粉磨系统的最终产品也有一部分直接来自辊压机, 对需水量等性能有无不良影响?为此 我们

9、也进行了专项研究, 研究方法是从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采取半成品试样和出磨试样, 然 后分别分离出合格成品,再按不同比例配置水泥,测定各项性能。试验结果如下:a) 随着 VS 细样掺量的增加,试样的比表面积降低,但特征粒径却减小。试样的均匀性系 数 n 增加,说明颗粒分布变窄。b) SO3 含量随着 VS 细样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系统平衡以后应为定值。c) 需水量随着 VS 细样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掺量 25左右时变化不大,超过 50时增加明 显。d) 3d、 7d 抗压强度在 25的 VS 细样掺量时最好, 28d 抗压强度在 50以上的 VS 细样掺 量时最好。 3d 抗折强度在 25的 VS 细

10、样掺量时最好, 7d 抗折强度在 50的 VS 细样掺量 时最好, 28d 抗折强度则在 75以上的 VS 细样掺量时最好。c) VS细样掺量在2550%之间时,只对3d抗压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很小,在50 %范围以内,对其它强度都产生促进作用。e) VS半成品中<45卩m的含量为50%60%,考虑到45卩m的选粉效率,进入成品中由辊 压机直接挤压的细粉量 <40%,即 1/3 左右。f) 结论:与联合粉磨系统产品性能相比,半终粉磨系统产品性能无不良表现。4、应用效果新的联合粉磨系统既半终粉磨系统是在传统联合粉磨系统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流程优化, 采 用新的技术装备, 以提高系

11、统运转率、 降低单位产品电耗为宗旨而开发的节能粉磨系统。 一 经推出即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仅2007 年到现在就销售 40台套。首套辊压机半终粉磨既亚泰集团哈尔滨水泥有限公司6#水泥磨系统于 2007 年 8 月成功投产,系统运行稳定,运转率高,运行指标达到了预期值, 得到了业主的肯定。$ 1400 X 1100、 2X 800kW辊压机与$ 4.2 X 13、3150kW球磨机配置的系统产量可以达到 160t/h左右,电耗31 kwh/t?cement,现在该厂生产 32.5水泥,产量 190200t/d,电耗29 kwh/t?cement左右。半终粉磨系统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系

12、统流程简化将双闭路合二为一, 即由一台系统风机给两台选粉机供风, 减少了设备数量, 流程得到简化, 操作更加容易,关键设备是高效涡流选粉机。 粉磨效率提高出辊压机的半成品首先要经过高效选粉机分选, 细粉进入到成品, 粗粉再入磨, 降低了球磨 机的过粉磨现象,从而提高了粉磨效率。 消除风机磨损新系统取消旋风收尘器和循环风机,出 V 选的含有半成品的气体经高效选粉机、袋收尘器 入系统风机,消除了辅机设备的磨损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转率。 系统可调性好球磨圈流操作, 粉磨效率高,成品细度易于控制, 适合生产多品种水泥;产品温度可以有效 控制,避免石膏过度脱水,保证产品质量。球磨机单独设置收尘系统,便于调节磨机风速。系统风机至 V 选入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