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_第1页
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_第2页
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_第3页
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_第4页
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8年第6卷第2期ChemicalPropellants&PolymericMaterials?专论与综述?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胡长诚(黎明化工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外主要过氧化氢生产公司多年来过氧化氢业务发展历程,这些公司包括日本几家公司(MGc,AsahiDenka,日本过氧化物),德国Degussa,美国FMC,法国Arkema,比利时SolvayInterox,荷兰AkzoNobel,芬兰Kemira.韩国几家公司(东洋制铁化学等).关键词:过氧化氢;生产;发

2、展历程中图分类号:TQ1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6722l9l(2008)02000l一041日本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日本过氧化氢(H:O:)正式工业生产,始于1933年江户川工业所(现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是根据引进的德国E1一Chemie公司电解法专利进行生产的.此前,医疗用的3%(质量分数,下同)H:O:是以过氧化钠为原料生产的.1934年,日本染料制造下属的春日出工场(现住友化学工业)是第2个用电解法开始生产H:O:的公司,该装置1945年6月因空袭破坏而停产.战后,三德化学工业和富士过氧化氢工业分别于1956和1964年开始运转小规模的电解法装置,此前一直由江户川独家供应H:

3、O:产品.1960年,旭电化工业与美国FMC公司合资建立东海电化工业(在富士市),用电解法生产H:O:,参与市场竞争.至此,完全是电解法时代.1959年江户川化学工业自主开发完成蒽醌法工艺技术(采用戊基蒽醌,经过中问试验,于1963年开始在四日市(Yakkaichi)进行工业生产,其电解法装置于1967年停产.1966年保土谷化学,日本化药与英国Laporte合资建立的日本过氧化物公司(郡山市),采用蒽醌法工艺进行生产,竞争更趋激烈.此时三德化学工业和富士过氧化氢工业停止了生产,剩下的东海电化的电解法装置也于1972年被葸醌法所取代.1971年日本瓦斯化学公司与三菱江户川化学公司合并,成立了三

4、菱瓦斯化学公司(MGC),并于1978年在鹿岛(Kashima)建成投产1套蒽醌法HO:生产装置,使该公司在日本两地拥有此类生产装置,并在以后陆续扩大产能,目前四日市装置产能达到3.2万t/a(100%H:O:计,下同);鹿岛装置产能达到10.4万t/a(2000年新增1套5万t/a装置).与此同时,东海电化(现改名为AsahiDenka)和日本过氧化物2公司,也在陆续扩产,前者产能已达4.5万t/a,后者已达4.2万t/a.它们排在日本最大的HO:生产商MGC之后,居第2,3位.后来,这2家公司中的外资先后退出.1987年,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与法国OXYsynthese(现改名为Arkema

5、)公司在北海道占小牧市合资建立了新氧化学公司(ShinSansoKagaku),拥有1套2万t/aH:O:装置,但2002年法方已将该公司股份出售给三菱公司.1992年日本宇部兴产与芬兰Kemira在宇部市合资建立UbeKemira公司,其H:O:装置能力也为2万t/a.最近报道Kemira正在将其50%的股份出售给宇部,而宇部将与三菱公司另建一新的合资公司.MGC是当前世界超纯电子级H:O:主要制造商,现在日本山L(yamakita)建有3万t/a装置,在佐贺(Saga)建有1.9万t/a装置,在美国建有1.5万t/a装置,在韩国建有1万t/a装置,在新加坡建有1万t/a装置,与三菱合资在中

6、国台湾建有6000t/a装置,2003年还收购了TaiyoToyoSanso在大阪的1套小型超纯H:O:装置业务.目前MGC可生产不同级别的电子级H:O:,最高级别的各金属质量分数可降低至1×10(1ppt).2德国Degussa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1910年开始用电解法生产H:O:;1962年开始用蒽醌法生产H:O;1972年向Eka转让生产许可证(在瑞典建装置);1980年向DuPont转让生产许可证(在加拿大Gibbons和Maitland建设2套装置);1984年在德国Rheinfelden建成1套4万t/a新装置,取代了1982年3月由于严重火灾而被毁坏的装置;1984收稿

7、日期:20080107作者简介:胡长诚(1928一),男,p4tA,教授级高级程师,从事葸醌法制过氧化氢工艺研发及有关过氧化氢信息工作.电子信箱:qingxuan2004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ChemicalPropellants&PolymericMaterials2008年第6卷第2期年生产出87%H2O2;l992年在Antwerp建4万t/a装置,现已逐步扩至l0.5万t/a;l987年在美国Mobile建3.6万t/a装置,l991年又建l套3.6万t/a装置,合计7.2万t/a;l997年在奥地利建2.5万t/a装置,后扩至5万t/a;l995年开始船运H2O2,1

8、000t级船由美国Mobile(Degussa过氧化氢装置所在地)经内河运往芝加哥;1996年船装6000t70%H:O:由安特卫普运往巴西,最大的船可装l6000t.1998年收购DuPont在加拿大Gibbons的8.2万装置及在新西兰的1.9万t/a装置;2000年收购在南非的1.1万t/a装置;1999年开发了质量分数>90%推进剂级H:O:;2001年与Uhde联合开发用H:O:制备环氧丙烷(HPPO)技术;2003年收购Solvay在意大利的5万t/a装置;2004年收购印尼RisjadBrasailPeroxide在雅加达郊外Cikareng业区的I.0万装置,并将

9、扩产至2.4万t/a;l998年在巴西BarradoRaicho建设l套4万装置,2004年扩大至6万t/a,最近声称,已将其产能扩大16%,达到7万t/a,如有需求,还可扩至l0万t/a;2005年与美国Headwaters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利用后者的纳米级钯催化剂OqxCat)共同开发氢氧直接合成H:0:技术(DSHP),2005年在德国HanauWolfgangDegussa厂区内建成l套中试装置,已成功运转;2006年建成数千吨级的示范装置,预计2007年完成开发工作,2008年可实现工业化.2006年还收购了在韩国蔚山Kemira的l套3.5万t/aH2O2装置(Kemira于l9

10、98年购自韩国韩华公司),并将使产能翻番,以便向SKC即将建设的l0万t/aPO装置(采用Degussa/Uhde的HPPO技术)提供所需的H:O:,该装置预计20072008年投产.最新报道,利用Degussa专有技术已完成了装置产能的翻番.该公司还研发了高生产能力的:(:作液(采用戊基蒽醌及相应的溶剂),使其H:O:生产能力可提高至l6l8g/L,并已在个别生产装置中获得初步应用.从2007年9月l2日起,Degussa成为德国Evonik工业集团下的化:业务部分,名为EvonikDegussa.至此,Evonik拥有3部分业务:(1)化学品;(2)能源(主要为煤发电);(3)房地产.3美

11、国FMC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FMC通过其前身BuffaloElectroChemicalCo于l925年开始用电解法生产H:O.后在美国Vancouver建有l套8000t/a电解法装置,l983年这套在西方仅存的电解法装置停产,改产过硫酸盐.l962年在西弗尔吉尼亚州的SpringHill建成l套1.4万t/a蒽醌法装置,l970年扩产至3.2万t/a(共2套装置,可独立运行,也可共用工作液);l979年在德州的Bayport建成投产l套2万t/a新装置,l985年扩大至4万t/a,l996年又新建l套6.2万t/a装置,总能力扩大至l0.2万t/a.l972年与墨西哥ElectroQuim

12、ica公司(在SantaClara)利用FMC提供的技术和设计建成l套葸醌法装置,l979年扩产至l万t/a,l990年取得l00%股权.l990年在加拿大PrinceGeorgeBC建成l套3.2万t/a装置,后经扩产至4.6万t/a.1990年与泰国公司合资建成l套5000t/a装置,后扩产至8000t/a.FMC子公司FMCForet在西班牙LaZaida建有l套装置,经多次扩产,现能力已达6万t/a.l995年在荷兰Delfzijl建成l套3.5万t/a装置,2001年扩产至5万t/a,2006年扩产至6.5万t/a.FMC还是在美国唯一提供高浓度H:O:的公司,早先是在电解法生产装置

13、所在地提供,2000年在其Bayport结合蒽醌法装置,新建l套高浓度(70%98%)H:O:生产装置,其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美军标要求,供火箭推进技术使用.FMC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葸醌法生产装置,均采用吸附树脂去除粗H:O:中的有机杂质(TOC),失效的树脂用甲醇再生.FMC研究成功用直接蒸汽蒸馏回收再生后的废甲醇,取代原采用的借助外再沸器加热蒸馏.此项革新除能耗和运转费用显着降低外,且可创造一个更安全的操作环境,减少可燃物甚至可爆炸物在蒸馏塔中积累.该项技术已在Bayport,SpringHill,PrinceGeorge等装置中采用,收到预期效果.4法国Arkema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1955

14、年AirLiquide与Atochem购买Lapoge蒽醌法制H:O:专利技术.l956年2公司联合成立Oxysynthese公司.l960年在法国Jarrie建立H2O2装置,l974年在同一地点建第2套装置,现已分别扩产至5万t/a和5.5万t/a,合计l0.5万t/a,其中1套装置1992年曾发生爆炸,装置严重受损,1994年经修复后恢复生产.l988年在加拿大Becancour建2万t/a装置,后扩至4万t/a,1997年又扩至7.3万t/a,还曾宣布进一步扩产至ll万t/a,后因需求增长减慢,扩产计划也随之调整,计划于2006年先扩产至9.3万t/a,其余的扩产于2007年完成.l9

15、87年在日本合资建2.0万t/a装置,但2002年将其股份转让给三菱公司.l997年在德胡长诚?国外过氧化氢主要生产公司业务发展历程简介国Leuna(原东德地区)建立的3.5万t/a装置投产.最新报道,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欧元,使该装置产能翻番至8万t/a,于20l0年投产,那时公司在全球的HO总产能将提高至44万t/a.l998年AirLiquide将OXYSYnthese的股份转让给合作者Atochem,但AirLiquid仍保有超纯H2O2生产.后Atochem经调整改名为Atofina,后又调整改名为现在的Arkema.l999年购得DuPont在美国孟菲斯(Monphis)的l套7

16、万t/a装置.2000年在上海与焦化厂合资的3.3万t/a装置投产,现提高产能至3.8万t/a,已宣布将使其产能翻一番,达到7.7万t/a,甚至达到l0万t/a,预计2007年末或2008年初投产.Arkema还在常熟建立l套3O00t/a有机过氧化物装置,已于2005年投产.5比利时SolvayInterox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l955l957年比利时Solvay和英国Laporte分别在各自国家进行蒽醌法工艺实验和中试研发工作.l958年Solvay在比利时Jemeppe的5O00t/a装置启动,采用兰尼镍催化剂;同年Laporte在英国Warrington投产l套5000t/a装置,采用

17、钯催化剂.其后于l960l970年期间,2公司均在扩产和建新装置,LapOrte还向别国公司(MOntediSOn,Oxysynthese,Foret)转让了技术.l970年Solvay与Laporte联合成立Interox公司,将双方的H2O2及其下游产品(包括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硫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等)业务合并.在英国Warrington的装置后陆续被扩大至6万t/a,但l984年发生火灾被焚毁,重建后能力为5万t/a,新装置的安全防护措施大为加强.l991年Lapoe退出Interox,但仍保有有机过氧化物和过硫酸盐生产业务.此后改名为SolvayInterox,为Solvay独有.此

18、前Interox在美国Deerpark和Longview先后各建有生产装置,l979年在DeerPark建成l套4万t/a装置,l985年扩至5万t/a;l997年又新建l套8.4万t/a当时单套能力最大的装置,但建成后因市场等因素并未及时投产,约半年后将5万t/a老装置暂时封存后投产.l989年在Longview建成l套2万t/a装置,l991年扩至5万t/a,l997年又扩至6.5万.该公司l987年还在比利时Jemeppe建设l套2万t/a装置,后扩至5万t/a;l995年在德国Bemnbery(原东德地区)建有5万t/a装置,后扩至7万t/a.该公司也是高纯电子级HO的主要生产商,近来

19、与苏州市电子材料公司合资建立苏瑞电子材料公司,生产超纯电子级HO,初期能力为2000t/a,以后可随时扩产.产品的金属离子含量低于l0Xl0(10ppt),计划2006年投产.Solvay早在Warrington,DeerPark等地装置已生产并向欧洲,北美提供超纯HO,l997年又在德国Bernburg建成超纯HO装置并投产,产品供应欧洲半导体制造商.2000年开始扩建其在巴西的合资装置,使能力由6万t/a提高至9万t/a,同时停产别处l套2万t/a小装置.Solvay近来开发成功高生产能力的工作液(采用戊基蒽醌及配套溶剂),使HO:生产能力由原来最高l4g/L提高至20g/L.此革新技术首

20、先已在其葡萄牙5000t/a装置中使用,用很少投资将产能提高至l万t/a.在芬兰Kuusankoski的FinnishPeroxides公司(Solvay75%与UPMKymmene25%合资)曾计划于2005年用此技术使原5万t/a产能增加2万t/a,还将用此技术将其位于美国DeerPark的l套装置能力提高60%,达到l1.8万t/a;同时将永久停产于l999年暂时封存在那里的l套老装置,并在智利采用此新技术建立HO装置,拟将封存的设备迁往智利,因那里的产品市场看好.Solvay还将用此新技术在Antwerp建设23万t/a特大型HO装置,与同时建设的采用HPPO工艺的30万t/a环氧丙烷

21、装置配套.这2套装置预计于2008年同时建成.为满足HO生产需要,AirLiquide将投资8000万欧元在Antwerp建第2套制氢装置,产能为l0万rn3/h,计划于2007年末投产.2003年在那里已建有l套相同能力的制氢装置.6荷兰AkzoNobel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原为瑞典的Eka公司于l9351970年用电解法生产HO;l968-l975年采用引进的苏联蒽醌法镍催化剂工艺生产;l975年后采用引进的Degussa工艺生产;l990年开始用Eka自行开发的工艺(整体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生产.l986年Eka被瑞典NobelIndustries获得,成立EkaNobel;l994年N

22、obelIndustries又并入荷兰Akzo公司,成立AkzoNobel.目前生产装置主要采用Eka工艺,在瑞典Alby和Bohus的装置能力分别为6.7万t/a和6.0万t/a;在挪威的装置能力为2万t/a;l992年在美国Columbus建立3.5万t/a装置,l997年完成3万t/a扩建,使能力达到6.5万t/a,2006年该装置所属公司(AkzOEka)与韩国东方公司(OCI)在美国Columbus联合组建一合资公司EkOPeroxide,由该HO:装置独家向OCI在美的4万t/a过碳酸钠装4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ChemicalPropellants&Polymer

23、icMaterials2008年第6卷第2期置提供HO原料,剩余的产品向市场出售.Eka和OCI将继续分别在其各自的市场中进行产品销售和用户服务.当前仅在瑞典尚有1套2.7万t/a装置仍采用Degussa工艺生产.1991年与DuPont,MGC合资在委内瑞拉建有1套1万t/a装置.7芬兰Kemira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1988年在芬兰Oulu建有1套2万t/a装置;1991年在荷兰鹿特丹(Rozenburg)建有1套2.5万t/a装置;1992年在日本宇部(Ube)与日方公司合资建立2万t/a装置,但最近报道Kemira正将其50%股份出售给其合伙人宇部公司;1994年在Oulu建立4.5万

24、t/a第2套装置;1997年在瑞典Helsingborg建立5万t/a装置,1998年收购DuPont在加拿大Maitland的4.1万t/a装置;曾收购韩华化学公司在韩国蔚山的3.5万t/a装置,2006年又转让给Degussa.Kemira现正投产其在乌拉圭的1套2万t/a装置,以满足当地造纸工业的需求.该公司目前在加拿大,芬兰,荷兰,瑞典和乌拉圭的HO总生产能力约为20万t/a.8韩国过氧化氢生产发展历程韩国共有3家公司生产H:O.首推东洋制铁化学公司(DCChemica1),原为东洋化(OrientalChemicalIndustries,OCI),2001年与制铁公司合并,改为现名.

25、?东洋化工1979年采用DuPont工艺(悬浮釜氢化)建成1套0.5万t/a装置,采用特丁基蒽醌(BAQ),溶剂为二异丁基甲醇(DIBC)和甲基萘(后改为重芳烃).1986年该装置能力扩大为1.0万t/a,并改用戊基蒽醌(AAQ).1987年利用公司自行开发的流化床工艺建成第2套装置并投产,能力为2万t/a.因AAQ价高且货源少,后改用EAQ,溶剂也逐渐由DIBC改为四丁基脲(TBU),现该装置的工作液含EAQ和AAQ,溶剂含DIBC和TBU(逐渐用EAQ取代AAQ,用TBU取代DIBC).1997年第套装置投产,能力为4万t/a,工作液中采用EAQ和TBU.现生产能力合计为7万t/a,第1套

26、装置已经停产.上述3套装置均位于益山(Iksan,原名Iri袒里).DCChemical于2006年收购了浙江上虞洁华公司的8万t/a过碳酸钠装置,改名为浙江迪希化工公司,这使DC公司成为世界第二大过碳酸钠生产商,总产能为16万t/a,仅略次于Solvay.韩国第2家公司为韩松化学(HansolChemica1),原名阳宇化学(Yoangwoo),1979年采用MGC工艺在蔚tll(Ulsan)建成l套0.4万t/a装置,后扩至2.0万t/a.l997年建成第2套装置,能力也为2.0万t/a.第3家公司现名为DegussaHeadwatersKorea,其最早的前身是韩洋化学公司(HanyangChemica1),其HO生产工艺是由德国Uhde公司转让的,该装置于1993年在蔚山建成投产,初始规模为1.0万t/a,后公司改名为韩华化学公司(HanwhaChemica1),能力逐步扩至3.5万t/a,但于1998年被Kemira收购,2006年又被Degussa和Headwaters联合收购,改为前述名称.至此,在韩国合计约有15万H20生产能力.参考文献1】横本英治.过酸化水素制造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