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班授课内容_第1页
幼儿故事班授课内容_第2页
幼儿故事班授课内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7次一、复习二、了解大自然月亮1、月亮的小知识我们以前猜过一个谜语,是这么说的: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是什么呢?对了,月亮。我们看到的月亮好像和太阳差不多大,其实,它比太阳小多了,只不过它离地球很近,看起来大些罢了。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绕着地球转动,大概每个月转一圈,所以,我国古代就根据这个规律制定了历法,就是现在的阴历,也叫农历。也正因为这样,一个月之内我们看到月亮圆一次,缺一次。我国有很多神话传说和月亮有关呢,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咱们以后都能听到的。赶快一起说说,你知道月亮里有哪些东西吧,对了,有嫦娥、玉

2、兔、吴刚、桂树、蟾蜍等。据说啊,月亮里还有两座宫殿呢,分别叫广寒宫和清虚宫2、“月亮”小诗诵读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月姐姐月姐姐,多变化, 初一二,黑麻麻,初三四,银钩样, 初八九,似龙牙,十一二,半边瓜, 十五银盘高高挂。中秋月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我家。打麦场边屋檐下,照着地上小娃娃。娃娃牵手同玩耍,转个圈圈眼昏花,一不留神摔地下,连声喊痛叫妈妈。云里月姐说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三、古诗诵读(和月亮有关)1、复习学习过的静夜思、古朗月行选句、鸟鸣涧、泊船瓜洲、暮江吟等,找出带“月”的句子。2、月下独酌选句 唐 李

3、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字词:酌:倒酒,喝酒 相亲:朋友和亲人分析:1 / 3说出诗歌中的时间、地点和事情。“三人”包括谁?3、关山月选句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四、故事棉花姑娘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 “对不

4、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花朵。讨论: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还知道哪些益鸟和益虫?补充:蚜虫是一种昆虫,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农业害虫。种类很多。 七星瓢虫是瓢虫的一种,因为背部的形状像葫芦瓢而得名。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大类群。前者以植物为食,对人类有害,但数量较少;后者占绝大多数,以捕食蚜虫等农业害虫为主。七星瓢虫是肉食性瓢虫的一种,它背部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它是捕食蚜虫的好手,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虫,所以农业科学家常常用它来治虫。五、绘本阅读11只猫做苦工1、故事欣赏教师诵读故事,知晓文本。过程中进行观察力练习猫的衣服的不同、背包的不同、花的颜色的不同、表情动作的不同等等。2、识记复述训练11只猫分别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标志?它们分别怎么做的?如何想办法战胜了怪物?理出11只猫的情绪线索。 3、情感教育(遵守公共规则)11只猫没有遵守规则,结果怎样?战胜怪物后它们再次看到警示标志时是怎么做的?怪物为什么会被推下山去?你在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