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研究_第1页
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研究_第2页
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研究_第3页
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研究_第4页
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研究    杨琪+王利刚【摘 要】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理念是基于会展产业对于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渗透交融型人力资源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嫁接型人才本质上属于复合型人才的范畴,是指在现代社会各相关或相近的学科知识进一步交叉渗透,形成新的学科的情况下,系统性培育兼具两个或多个相近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人才。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为案例,总结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关键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嫁接型人才 职业能力导向一、导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会展产业,因为其在知识交流、信息分享、

2、贸易往来、政治合作中的重要价值,而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政府、民间深化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平台。一般认为,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19的水平。1我国会展业发展迅猛,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长春、上海、浙江等地的全年展出面积都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0%以上。2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了目录外试办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编号为110311s。经过十年的实践,教育部2012年确定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正式列入旅游管理类下,编号为:120903。3十年来,我国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马诗远4

3、、余国扬5、许小苍6、佀杨7、王春雷8等从会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产学合作、国际接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重点探索了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问题。国内50余所本科高校依托旅游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开办会展专业,形成了会展旅游、会展贸易、会展营销与管理、会展传播与策划、会展运营与公共服务等特色方向。同时,广州大学9、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0、上海理工大学11、上海师范大学12、中山大学13等高校还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国际合作关系,探索会展专业人才的国际合作培养的新路径。虽然会展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随着教育部2012年修订的本科专业

4、目录出台,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深层次的教育管理问题摆在了广大会展教育者面前,前面的路依然艰难曲折。刘大可教授曾指出,各高校要结合各自的传统优势专业,嫁接会展学科,人才培养要突出特色,不宜贪多求全。14可是,如何实现人才培养中的嫁接?不同学科专业教师、政府、企业专家之间如何协同合作?如何通过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深入和有效的回应。本文拟结合天津商业大学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实践针对会展嫁接型人才培养展开分析。二、嫁接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1、会展产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会展业,狭义上指会议和展览,广义上则包括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大

5、会(convention)、展览(exhibition)和节事活动(events)等领域,涵盖了从会议活动的策划组织到支持服务一系列的产业链环节。15会展产业具有公共性、传播性、交叉性和创新性等显著特征,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嫁接型人才培养理念正是基于会展产业的新要求而提出来的。第一,在跨学科知识的对接与交融上的新要求。会展产业属于现代新兴服务业,它不但和政府、行业协会等公共部门关系极为密切,还与新闻媒体联系紧密,而且,由于出展与开会往往都需要外出旅行,入住酒店,因此,大量会议型酒店应运而生,旅游酒店管理又是会展活动中的重要相关知识之一。当然,会展产业链中还涉及到工商管理、现代物流、国

6、际贸易等学科知识。另外,由于高端会展活动往往面向世界各地招展招商,以英语为通用语言,而且全方位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新产品,传播新理念,因此,语言文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写作、演讲、听力、翻译、口语等)与以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也是会展高端人才的核心技能要求之一。会展产业更加突出了对人才的多项专业知识技能交叉融合的要求。在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中,每个专业都有一套相对自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不同专业课程之间难以有效实现对接与交融,适应不了会展产业的要求。在传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兼顾到既有专业体系与学科交叉,往往通过办双学位或者直接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来传授不同专业的知识。而会展专业

7、则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深入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传授会展中的各种交叉学科理论与知识,如会展公共关系、会展传媒、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营销、会展礼仪文化等等。第二,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上有更高的要求。会展业界对会展人才有急切的需求,不论是会展活动筹备期的电话营销与网络营销,还是活动现场的大量志愿者服务和有偿临时服务,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会展产业的旺季往往集中在5-7月份和9-11月份,企业年会往往集中在年底,而这些时间段要么是大学生课堂学习的阶段,要么是学生集中考试的阶段,这对会展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多数会展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而从事会展研究,他们既缺乏会展行业的实

8、践经验,又难以全副精力投入会展新专业的理论研究,这使得会展产业对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要求更加难以实现。只有研究和提出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才能适应新兴行业发展的需要。第三,在高校师资、社会力量与教学资源的整合上有更高的要求。会展业界还对高校师资、社会力量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有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会展专业师资缺乏实践经验,但是高校并不对老师的实践方面进行考核,无法强制要求他们加强实践锻炼,这样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就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会展公司在展会活动中迫切希望有专业人才来参与,但是又担心核心业务知识外流,这种矛盾两难的心态使两者难以很好地合作。在教学资源上,由于会展专业是新专业,需要高校增加

9、教学资源的供应,但事实上各种有限的教学资源都已经配置完毕,新增资源又谈何容易!因此,不论是从高校外部,还是高校内部,都客观上急需产业界的精英与高校专业团队深入合作,结成联盟,整合资源,合力培养专业人才。 2、嫁接型人才理念的提出从近十年来的实践来看,结合优势学科与专业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在社会上受到了认可,国家把会展经济与管理试办专业调整为正式专业,这也是对目前办学成绩的充分肯定。但是,这种会展人才分布在各个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混乱局面,显然适应不了国家对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适应不了会展产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如何以会展专业知识为核心与多学科知识技能嫁接”的问题摆在了会展教育者面前。在培养

10、内容上,怎样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的对接与交融?在培养体制上,怎样突破原有自成系统的专业课程教育框架,实现多专业教师的协同教学?针对这些问题,天津商业大学会展专业团队率先提出了会展嫁接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并进行了人才培养的实践。学术界首次使用“嫁接型人才”概念的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民辉教授,1998年,他把“面向高技术职业岗位的智能化技术型人才”概括为:在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应用型技术及管理人才,在高技术向传统产业辐射、渗透过程中的智能化“嫁接”型人才,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与先进技术过程中的技术转换人才等三种类型。161999年,上海财经大学经过一年的多方论证,依托财经院校的背景,走嫁

11、接型办学的发展道路,创办经济新闻系,培养新闻学与经济学嫁接的本科人才。17从这些早期探索中,不难看出,“嫁接”更强调多要素之间的互相渗透性与合一性。“嫁接”与“复合”二者有共性,也有差异。从共性上来讲,都是指事物之间的结合;从差异上看,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嫁接”一词是某种园艺工作方法的描述,而“复合”则是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其二,“嫁接”是将一棵植株的组织融合到另一棵植株上的技术,表达的是两个性状相近组织之间的融合,而“复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结合,并无性状方面的严格规定;其三,“嫁接”要求两个组织之间实现融合与再生,是活体组织之间的交融,最终成为兼具两个组织属性的新的有生命力的个体,

12、而“复合”并无事物间内在渗透性、交融性的规定。从字面上即可看出,嫁接本身是复合的方式之一,但是“复合”的事物未必就是“嫁接”的事物。在研究中,为了准确描述新生事物及其机理,往往借用相关事物来进行比喻,“嫁接型人才”的概念就是一个比喻性概念,表达的是两个或多个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在个体身上融合的理念。这一理念是基于学科之间交叉发展、相互渗透交融而产生新学科的现实提出来的,嫁接型人才本质上属于复合型人才的范畴,是指在现代社会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相关或相近的学科知识进一步交叉渗透,在已形成或即将形成新的学科的情况下,系统性培育兼具两个或多个相近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13、嫁接型人才的基本类型与实现途径1、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的基本类型虽然会展产业的交叉性与渗透性对专业人才的多项知识技能有较高要求,但是,要把会展产业核心相关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公共管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与技能全部集中在大学四年里完成,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不具有可行性。不过,选取其中两个主要的学科进行嫁接,再旁涉其他相关学科,培养有特色的会展人才,这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则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在学科基础知识上,通过扎实的会展核心课程训练,嫁接语言文学学科知识,培养熟练掌握1-2门外语的会展人才,在国际会展活动中就会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会展管理人才;嫁接新闻传媒学科知识,熟悉新闻、

14、广告、整合传播,就会成为有竞争优势的会展公关传媒人才;嫁接现代设计技术,具有计算机设计、制图软件操作技能,就会成为会展策划设计人才;嫁接公共管理学学科知识,掌握政府管理、公共关系的理论、流程与方法,了解公共管理事务,就成为会展公共管理人才;嫁接工商管理知识,掌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能成为会展企业管理人才。当然,会展产业是新兴现代服务业,其交叉性和渗透性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性的,在实践中并不必局限于上述学科之间的嫁接(见图1)。2、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根据嫁接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型,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其一,互相嫁接的学科专

15、业知识之间如何对接并有效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其二,如何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并达成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三,如何在体制上建立嫁接型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保障以确保培养体系的高效运行?因此,会展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应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科学配置各嫁接学科专业知识及培养环节,优化培养方案。通过分析会展专业和相关的嫁接专业的知识系统,科学进行嫁接学科之间的课程配比、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配比、基础学科课程的配置,凝练培养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建立评价机制。科学制定各交叉学科知识对接的阶段性培养目标,确定不同培养环节的任务和实现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各

16、环节的协调一致。第三,组建教学研究与管理团队,严格实施培养计划。由于嫁接型人才培养是建立在交叉学科基础上的,因此需要组建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团队和保障有力的管理团队,深入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并把教学科研成果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严格实施培养计划,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四、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嫁接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从理论上说,嫁接点的选择是凝练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不论是针对会展产业链的哪几个相关学科之间展开嫁接型人才培养,都要强调培养内容的交融性和系统性,形成一套有内在逻辑的交叉知识体系,这是嫁接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而且,教学体系框架的设计以及培养目标的分解与设置,都需要依据嫁接的内在逻辑理路来

17、有序展开。 天津商业大学是国内较早实施按大类招生制度的高校,大学一二年级学习公共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选报专业,学校允许其他专业和学科类别的学生跨类、跨专业自由选报会展专业和会展方向。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数十名跨专业大类选报会展的学生的到来,使“嫁接型人才培养”问题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嫁接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被陆续提出来,天津商业大学构建了由基于执业资格的嫁接型课堂教学平台、职业能力导向的阶梯式实践教学平台、会展文献信息中心知识共享平台组成的基本教学体系框架。基于执业资格的课堂教学平台是以会展策划、会展公关、会展运营与管理等三

18、个方面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与行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与课堂教学平台,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在会展行业从业人员能力分级模型基础上,研究制定针对会展从业人员“能力标准体系”(competence standard system)。通过基于执业资格的会展经济与管理课堂教学平台的构建,既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能促进高校成为行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基地,加速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职业能力导向的阶梯式实践教学平台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拉动教学发展的“拉式”发展理念,构建以实验教学、职业能力评估和实习三阶段为核心内容的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型,并从会展经济与管理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动出发,对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

19、构和能力标准进行顶层设计,根据顶层设计再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践环节的安排,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分模块的阶梯式实践教学进程设计,建立会展专业本科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从而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为了让会展专业学生及时了解前沿知识,实现会展知识共享与交流,本专业与图书馆合作,成立了会展文献信息中心,发布了会展文献信息网(内部网站),实现了会展行业信息的及时更新,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与电子文献,促进会展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五、结语嫁接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基于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要而展开的,一方面,本研究面向会展产业,探索解决产业对多科性嫁接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与路径问题,为会展产业才培养提

20、供智力支持,能有效地解决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瓶颈。另一方面,由于会展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造成了在专业试办期间数十所高校依托各自优势专业开办了会展专业,而这一现象又将随着教育部把会展专业调整至旅游管理学科下而归于统一,本研究对于各高校进一步整合会展师资资源与课程资源,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会展人才的实践来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6-2007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11.2王方华,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eb/ol.(2012-09-14)2012-10-28.http:/4马诗远.关于我国会展专业热身课程的设计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50-56.5余国扬,钟汉均.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72-76.6许小苍.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管理学刊,2010(6):81.7佀杨.上海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硕士论文,华东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