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把握学段目标关注教学价值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目录 教材简析,关注特点 课标研读,关注变化 板块解读,关注目标(阅读写作习惯培养口语交际) 教学设计,关注策略 教材简析,关注特点1、 编写框架学段相承,自成体系,双线并进苏教版第三学段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框架,与第二学段一脉相承,仍是“两根柱子( 阅读与写作 ) 一条龙 ( 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与写作不是“一一对应”,而是“各成体系,双线并进”。2、编写特点板块清晰,单元组合,视野宽泛 板块清晰,单元组合: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阅读习作练习综合性学习”组成。本册收入1 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6 篇讲读课文、1 篇自读课文、
2、 7 个习作、7 个练习及1 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材料。具体板块:习惯培养: 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阅读教材: 单元组合,主题突出(7 个单元: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习作内容: 写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练习设计: 化繁为简, 版块分明 (语文与生活、 诵读与积累或诵读与欣赏、诵读与感悟 ) 、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几个板块)综合性学习:学和做(说名道姓) 视野拓宽,内容丰富:首先,有拓宽视野的内容。课本还结合相关课文,安排了“名著便览”和“作家名片”的内容链接, 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3、给他们介绍一些适合阅读的名著。其次, 有阅读指导的文章。为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教材安排了有关阅读指导的文章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 有课外阅读的栏目。为了落实 课标 关于“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教材第3 单元,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给学生推荐一些名著(伊索寓言集),要求学生课外认真阅读。 课标研读,关注变化新旧课标的对比识字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 个左右,其中1600 个左右会写 。 (调整)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
4、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新增)6、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 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新增内容,每个年段都要落实)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33 页 - - - - - - - - -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红色新增)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
5、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已调整,将原3、 4 条合并)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前面作了调整,将原6、7 条合
6、并,最后一点是新增加的内容)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 (作了调整,原11 条,现 8 条)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原3、4 条合并)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
7、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原 5、 6 条合并)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 次左右。将原“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改成 “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对比之后的发现除了数量上从11 条改为 8 条,表达上更加简练、准确以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高年段教学目标的变化:一、识字写字教学要求有变化。识字写字教学要求(螺旋上升)年段要求目标低年级1、识字 1600 个,会写800 个。2、掌握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笔顺规则。抓好坐姿和握笔姿势,养成端正写字的习惯。3、落实每天语文课10 分钟的写字教学。1、逐渐增加识字量,减少会写的字。2、抓坐姿、握
8、笔姿势、书写习惯和速度、质量。3、落实每天语文课10 分钟的写字教学,把写字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中年级1、识字 2500 个,会写1600 个。2、 抓好楷书基本笔画、运笔方法等书法基本功的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落实每天语文课10 分钟的写字教学。高年级1、识字 3000 个,会写2500 个。2、抓好字的间架结构、字形匀称的训练。书写有一定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33 页 - - - - - - - - -的速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落实每天语文课10 分钟的写字教学。高年级具体要做到:1有较强的独立识
9、字能力。关注难写的字及关键笔画的书写指导。2钢笔书写有一定速度,会用毛笔写楷书,且有初步审美观。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4、落实每天语文课10 分钟的写字教学 (生字指导、 听写训练、 课后练习、 小练笔、 批注等)。二、读朗教学要求有变化。朗读教学要求(螺旋上升)年段要求目标低年级学会朗读,学习默读逐渐提高识记能力和阅读速度,不断提高思维强度,形成良好语感。中年级会朗读,学会默读,学习略读高年级能朗读,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高年级具体要做到: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2、要学会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搜集信息后,
10、还要会判断、提取、处理、加工、利用信息。三、词句教学要求有变化。词句教学要求(螺旋上升)年段要求目标低年级理解词语的意思逐渐提高理解、 辨别、体会、运用能力,最终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中年级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高年级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高年级具体要做到:1、揣摩语境意思。 ( 在大海中永生中的“低低的”, “缓缓的”意思)如在大海中永生这篇文章,这样写着:“1997年 3 月 2 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机场, 在首都上空低低的,缓缓地绕飞一周, 然后穿过云层, 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这里“低低的”“缓缓的”,就是说飞机飞得低吗?飞得慢吗?这里的“低低的”, “缓缓的”,实际
11、上是人的心情。小平同志离不开我们的祖国这块热土,人们也舍不得小平同志走。而这种情感,就像飞机也在那凝固了,是低低的,缓缓的。所以在指导这一段朗读的时候,完全可以用低低的缓缓的声调去读。2、辨别感情色彩。 ( 牧童和狼中牧童两次“大叫”的情感区别)3、推想词句内涵。 ( 寻隐者不遇中“隐者”这一词语的内涵)如寻隐者不遇中“隐者”这一词语的内涵是什么?这个“隐者”是不是个采药人?松下问童子,老师哪去了?“言师采药去”,老师肯定是个采药人。你联系一下时代背景,什么人才采药?他在什么地方采药?(诗中说云彩当中采药)什么人在云彩中走?(神仙)你看,隐者是什么?(联系上下文一推想,是个得道的高人。)4、体
12、会表达效果。 ( 推敲中“拜访与访问”等用词效果的推敲)文中的“拜访与访问” “即兴与即时” “宁静与安静”这些词语可以互换吗?为什么?四、篇章教学要求有变化。篇章教学要求(螺旋上升)年 段要求目标低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有感受和看法。逐渐提高阅读和感受、感悟能力,从读到写,阅读、应用、写作紧密中年级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33 页 - - - - - - - - -想感情。结合,提升写作水平。高年级1、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
13、达方法;2、 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包括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高年级具体要做到:1、 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表达顺序主要包括语序、 句序、 结构安排 等。比如句子成分的前置、句子顺序及叙述的结构顺序:如 顺叙、倒叙、插叙、并叙等。因此,我们要:一是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顺序和谋篇布局;二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三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2、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高年级教材出现的文体种类: 叙事性作品: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故事、寓言, 诗歌作品:古诗、现代诗以及诗文结合的“文包诗”, 说明性作品:介绍事物
14、类的课文、说理类的课文, 应用文:书信、讲稿; 剧本:多幕剧阅读不同文体课文的要求: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五、积累与课外阅读要求有变化。积累与课外阅读要求(螺旋上升)年段要求目标低年级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 万字。逐渐丰富语言积累,最终提高自主阅读和写作能力。中年级积累文中优美词语、句段;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 万字
15、。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 背诵优秀诗文60 篇 (段);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 万字。 高年级具体要做到“五个一”:喜爱一种杂志;欣赏一位作家;推荐一部好书;写好一本读书笔记;搞好一个系列读书活动。六、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关于“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年段要求目标第三学段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要会判断、提取、加工、处理信第四学段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6、33 页 - - - - - - - - -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息。课标 中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学段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 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而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格、清单、文字等。 当前, 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适度引进和开发这样的文本材料。 高年级具体要做到: 挖掘
17、语文教材资源,加强阅读意识; 活用生活资源,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材料,渗透阅读方法。 编制合适训练习题,适当练习。 板块解读,关注目标关于“阅读”1、 阅读教材特点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题材丰富提供丰盛的情感大餐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 金蝉脱壳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师恩难忘 平实的语言传递的是浓浓的师生情,黄鹤楼送别情景交融,抒写挚友间依依惜别情;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艾滋病小斗士,让学生从满含激情的语言中感受伟人的博大情怀;天火之谜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以一组主题相关的文章,由古今中外鲜活的名人事例,启迪
18、学生明白只有具有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滴水穿石的精神。充盈厚重的文化气息大海中永生歌颂的是中华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师思难忘嫦娥奔月传扬的是尊师重道、善良正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莫高窟展示的是敦煌艺术宝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历史。洋溢独特的语言魅力清平乐村居这首宋词,以简洁、质朴、凝练、晓畅的语言和笔调,以白描的手法,勾画出由茅檐、小溪、青草、翁媪、三小儿组成的恬淡而清丽的乡村生活意境。 推敲 等课文, 语言朴实, 表述精当, 是学生反复斟酌、准确表情达意的范本;林冲棒打洪教头准确贴切、 生动传神的描述,也成为学生描摹人物、刻画形象的良好示范;滴水穿石的启示中精练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有理有据的
19、叙述以及层层深入地陈述观点的说理方法,也会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留下深深的痕迹。飘溢浓郁的语文味儿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丰富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师恩难忘 ) ,有的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 ( 推敲 ) ,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 黄鹤楼送别) ,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传递深切的人文关怀五上课后练习的设计,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变色龙课后练习5“课文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金蝉脱壳课后练习4“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
20、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诺贝尔课后练习4“选出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部分,有声有色地读一读”。诸如此类的练习设计,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悟自己所悟,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33 页 - - - - - - - - -传递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体裁多样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叙事性类(写人记事):装满昆虫的衣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艾滋病小斗士天火之谜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 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 黄鹤楼送别故事类: 变色龙金蝉脱壳成语故事推敲嫦
21、娥奔月伊索寓言写景状物类: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说理类: 滴水穿石的启示诗歌类: 古诗两首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清平乐村居2、阅读训练项目突出重点,注重能力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 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教材关于“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的训练这是高年段阅读考评的重点。五年级上册教材作了这些安排:默读中把握文章重点段落的内容。如变色龙的“默读课文,说说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默读中积累文章的重点词句。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
22、语或句子。”默读中把握课文的主旨内容。如艾滋病小斗士的“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黄山奇松训练4“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默读中把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默读课文,找几处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默读中把握文章的细节描述。如林冲棒打洪教头的“默读课文,说说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到在地。”这些默读要求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 “潜心会文”“瞻前顾后”“思考发现”“细心探究”等良好默读习惯的形成。 教材关于“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的训练词语训练有: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师恩难忘训练2“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词
23、语的意思”;成语故事训练5“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的意思”等体会用词的准确。如推敲训练4“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艾滋病小斗士训练2 和黄果树瀑布训练3 体会用词的特点。如嫦娥奔月训练4“说说带点词语有什么特点”体会用词的不同情感。如伊索寓言训练3“读一读,体会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体会用词的表达效果。如在大海中永生训练4 和黄鹤楼送别训练4 句子训练有:理解句子的意思(谈看法)。如少年王冕训练4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如金蝉脱壳训练4 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如黄果树瀑布训练4 体会不同类型句子的表达效果。如滴水穿石的启示训练3 精品学习资
24、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33 页 - - - - - - - - - 教材关于“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训练揣摩文章表达顺序是五上另一个重点训练项目。目前,大家比较重视文章 “表达了什么”而忽视了文章 “是怎样表达的”。教材中多处安排了让学生“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训练设计。如:变色龙的训练4“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嫦娥奔月训练5“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天火之谜的训练 4“选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莫高窟的训练4“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装满昆虫的衣袋
25、训练3“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等。 教材关于“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的训练就叙事性作品阅读,课标中指出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诗歌教学和说明文教学,课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不同类型的课文能根据课文特点,抓住重点进行了阅读理解、概括、感悟、表达能力的训练。如:陶校长的演讲训练5“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少年王冕训练4“结合课文内容,
26、说说王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阅读教学建议抓准目标,抓实训练关注四方面:学情与目标、内容与设计、思路与环节、方法与效果 着眼整体,把握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抓住关键,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策略 立足课堂,把握阅读教学的实效与教学要点。 课外拓展,把握阅读教学的延伸与提升。4、前四单元导读教学设计,关注策略园丁之歌赞扬教师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自然奥秘揭示大自然的浩瀚和新奇故事集锦内容脍炙人口,引人深思无私奉献颂扬造福人类,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祖国各地展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绚丽画卷百折不挠讴歌不屈不挠、不断进取的伟人走进名著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组“园丁之歌”
27、就包括了师恩难忘、 陶校长的演讲 、 古诗二首三篇课文。师恩难忘平实的语言传递的是浓浓的师生情;陶校长的演讲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体现的是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所见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组课文分别从师恩、师训和尊师的角度唱响了“园丁之歌”。第一单元园丁之歌课 题内 容特 点建 议师恩难忘田老师编故事教语文,影响“我”走上文学之路。1、语言平实,传递真情;2、先叙事后抒情;3、点面结合,篇末点题。1. 领悟文章抓生动典型事例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28、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33 页 - - - - - - - - -陶 校 长 的演讲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 道德四方面反思自己每天是否进步。1、结构严谨,构段相似;2、语言简明, 辞真意切, 富有鼓动性。2. 读中感知演讲稿的文体特征,感受语言表达特色。3. 创设情境,感悟意境。学习寻隐者不遇“问答体”表达形式;学习所见中诗人抓住孩童瞬间表现,形象逼真地刻画人物的手法。古诗两首叙述了诗人寻访隐者,松下与童子问答;描绘了一幅牧童林间行歌捕蝉图。1、语言精炼, 情感强烈, 节奏鲜明,意境优美;2、叙事古诗简单易懂,人
29、物刻画生动传神。单元训练目标(重难点):1、捕捉身边 “师恩难忘” 事例, 抒发师浓浓生情。学习文中关联词,体会句子内在逻辑关系。2、学习“演讲稿”的文体特征,学习演讲稿的语言表达形式。3、积累描写“孩童”的古诗,体会其间的情趣。4、通过诵读和欣赏题秋江独钓图,进一步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5、习作1主要训练学生善于筛选平时与老师相处的点滴真实小事来表达真情实感。叙事性作品怎么教?记叙文是最常见、用途最广泛的文体,它包含一切具有记载、叙述意味的文章,如小说、散文、戏剧、通讯、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根据叙事性课文的特点,建议在阅读教学中突出以下个性要求: 感受人或事物的形象。叙事性课文不但具有具
30、体感人的故事,而且还 塑造 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像”感人,以“情”感人。“三品”:品人品事品言。 了解记叙文表达方式。叙事性课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抓线索选教学切入口。叙事性课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如:故事的发展过程;时间的延伸;人物感情的变化;甚至一个物件,一个表情、动作,一句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过渡、照应、总起、总结等关键性的词、句、段,理清课文的脉络。特别还可以:一是循事件。二是抓中心。三是扣课题。师恩难忘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老师
31、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3、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的写作方法。一、循情,读词悟句。1、读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深深感谢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什么?春雨点点恭恭敬敬2、读句。(写字练习)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滋润着我。 我仍然象 40 年前的小学生那样,地向他行礼。3、设疑: 40 年前的小学生是这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的,而40 年后的刘绍棠已经年近半百,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32、-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33 页 - - - - - - - - -二、探文,品言悟理。 (思路:默读圈划品悟回读;策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初步领悟作品的表达方法)1、感悟“敬佩” 。 自读第 12 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我”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口才好,文笔好)2、 感悟“课趣” 。默读地 37 小节,主要写了什么事?田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田老师上课生动有趣?划句批注(或:这几个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由此,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教书有方,引人入胜)回读:“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
33、,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3、感悟“难忘” 。默读第8、9 小节,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为什么?出示句子: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小结:田老师讲的上千个故事,如春雨点点滋润我的心田,开启我的智慧,打开了我想象的闸门,让我从小就喜欢上文学。因此,几十年过去了,我看到老师还是恭恭敬敬、万般感谢,真是终身难忘啊。三、入境,读恩悟情。1、引读。田老师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这些故事就像是阳光,就像是雨露滋润着我,感染着我!至今,我
34、还深深怀念着田老师那富有诗意的课堂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那个时候, 我还不满6 岁,可是田老师却引我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多年过去了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回读。正因为这样,四十年后的作者当再见到田老师时,他还要出示:我仍然象40 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3、交流。现在谁说说, 40 年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4、小结。这就是田老师给我的教诲之恩,它使我终身难忘,正如文章中所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板书)5、拓展延伸
35、。栽培一棵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一个人需要更多的心血,而这心血就含在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作者刘绍棠就选取了四十年前的一堂课以此来表达对田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平平凡凡、点点滴滴,请你也选取一件平凡的小事写一写,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吧。四、对比,引发思考。1、 再读课题,作者难忘的究竟是什么?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表达自己难忘的师恩的?2、这篇师恩难忘原文题目为师傅领进门。原文的结尾是: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课文将原
36、文的结尾改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3、两种结尾你更喜欢哪一个?五、扣题,畅谈师恩。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33 页 - - - - - - - -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些名人尊师的故事,小组内交流。2、也可选取自己经历的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阅读:魏巍我的老师,鲁迅藤野先生附板书:师恩难忘师生娓娓动听恭恭敬敬引人入胜深深感谢教学有方终生难忘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
37、复述课文。2、了解演讲的基本特点和演讲稿的一般格式,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3、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质疑导入。1、板书“陶校长”,简介陶行知,再补充完整课题,质疑:什么叫演讲?陶校长为什么要演讲?演讲内容是什么?(或看视频,感受“演讲”特点,再揭题揭题质疑导入)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字词。书写:锻(煅缎)炼(练)德励(历厉)2、理脉。陶校长在演讲中主要讲什么?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几个问题?(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扶放结合,读文悟理。1、板书四个关键词:健康学问工作道德2、读文质疑明理:陶校长为什么要问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
38、有进步呢?(查词典理解“生命之本”的“本”)那么,我们如何拥有生命的这个“本”呢?(抓住两个“离不开”)(正式因为健康是如此的重要,所以陶爷爷才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3、学法总结:默读课文找出问题品读词句悟出道理(读找品悟)四、回读悟法,拓展升华。1、读全文,思考“陶校长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演讲?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演讲的基本特点和演讲稿的一般格式是什么?(引导进一步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3、品读名言,丰富“形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作业:写一写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我也要每天四问陶校长,我想对您说 ,
39、附板书:陶校长的演讲每天四问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33 页 - - - - - - - - -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诗歌怎么教?诗歌教学的个性要求: 1、让“品读”成就诗歌教学的“语言美”。2、让“想象”成就诗歌教学的“朦胧美” 。3、让“诵读”成就诗歌教学的“韵律美”。4、让“感悟”成就诗歌教学的“意境美”。教学建议:1、诗歌教学前,要创设一种情境。2、诗歌教学时,要积淀一种情感。3、诗歌教学后,要提升一种灵感。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教学目
40、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悟隐者高尚的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蕴美。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唤醒体验,质疑导入。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意悟感情)2、出示古诗,初读正音。3、解题质疑:读了诗题,想知道些什么?(“隐者”是什么意思?诗人是怎么找隐者的?为什么没遇到?为什么要寻隐者?)4、介绍诗人及写诗特点,让学生对诗人的形象丰满起来。(贾岛, 唐代诗人。 早年家境贫寒, 当过和尚, 被称
41、为苦吟诗人,还曾被称为 “推敲诗人” )二、诗画并赏,理解诗句。1、引导学生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3、从刚才对诗人的了解中我们知道贾岛写诗时注重字的斟酌。其实他写诗不仅体现在用字的斟酌上,在谋篇的构思上也独具匠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子。4、图文结合读诗句,请想想诗句的意思。环节二、精读理解重点突破,感悟形象。三、品读诗句,体会情感。1、本诗写诗人去寻访一位隐者,没能遇到,却碰到了一个童子,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呢?(“言师采药去”得知,隐者是童子的老师)2、交流: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平白如话,简洁易懂;
42、还有,就是诗人贾岛善于构思。那他是用什么方法把 “寻隐者不遇” 这件事的过程写出来的呢?同学们再读,看看能发现什么。(预设:问答式一问三答)(诗人可能问什么呢?小朋友,你认识我寻访的人吗?你师傅在哪里采药?你能帮我找找嘛?你能领我去找你师傅吗?)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33 页 - - - - - - - - -3、平白易懂的语言和寓问于答的构思充分体现了贾岛写作的高超,这首诗最妙的还在于抒情的含蓄。作者要寻访的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4、作者对隐者的感情从哪里可看出来
43、?再读,体会作者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松下问童子(心情愉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心情跌落,感到失望)只在此山中(又萌生了希望)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无可奈何,更添了对隐者的仰慕之情)5、再读诗句,想想作者要寻访怎样的人?关于隐者:品德高洁,不肯做官,学问很深,隐居山林的人。这首诗的隐者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采药为生,济世救人,品格高尚)作者通过什么来表现隐者的高洁呢?(让生回想开始看图找到的景物联想诗人居住的环境从而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松下“岁寒三友”之一,品格高洁,刚毅采药济世救人,品格高洁此山远离世俗,世外高人云深云雾飘渺,神圣高洁交流: 诗的抒情借助艺术形象,挺拔的青松, 飘渺的白云,
44、 与云山深处的隐者的身份相符,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隐者的崇拜仰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品格和志向。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结合。四、由读到写,学以致用。1、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领悟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在本单元第一课师恩难忘中,田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教学方法独特,每讲一首诗都要编一个故事,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既有人,又有物,既有景,又有情,你能把这首诗也编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吗?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附板书:寻 隐 者 不 遇松下问童子,(师父呢?想访)言师采药去。(在何处?不遇)只在此山中,(何处采药?能遇)云深不知处。
45、(山中的何处?难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探究自然的奥秘”选编了四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召唤少年儿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探索、去发现、去开启大自然之门。装满昆虫的衣袋记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时痴迷于昆虫以至于被责骂的故事,告诉学生打开自然、走进大自然不仅需要观察、还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变色龙中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描写了变色龙这一珍稀动物的外形及捕食、变色的情景, 告诉了学生打开自然的方法观察,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生物资源。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激发了学生
46、去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自然的奥秘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33 页 - - - - - - - - -课 题内 容特 征建 议去 打 开 大 自然 绿 色 的 课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号召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1、结构回环反复,首尾呼应;2、妙用拟人,生动形象;3、文题提炼得体, 妙喻给人启迪。1. 读中感知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语言美。2、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3、 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的奇特。4、抓住关键词句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体会词句表达效
47、果。装 满 昆 虫 的衣袋记叙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着迷的故事。1、 文章以“着迷迷恋痴迷”线索贯穿全文;2、文题突出人物特征。文中三写“衣袋”,显示了“小道具大作用”的特色。变色龙以“发现端详放回”的思路描写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的特征。1、抓住特征,描写逼真;2、融说明于叙事之中,语言生动,故事有趣。金蝉脱壳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奇特动人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兴趣。1、本文知识趣味兼容,语言生动情趣;2、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单元训练目标(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揣摩文章表达顺序,能根据文章表达顺序分段。2、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凸显人物形象或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特征的表达方法。3、
48、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4、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5、读写结合,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方法,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具体。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 : 一、读题目,生质疑,知重点。1、板书课题,读题。2、读题质疑:我们把重音落在不同的地方,会读出不同的意思。课本:你读出了什么?(作者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我们有些什么课本?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课本呢?打开:你有没有
49、什么想问的?(怎么打开?为什么打开?)绿色:为什么说是绿色的课本?(充满生命的活力)二、读课文,理脉络,知大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尽量读出诗歌的节奏。2、读词语,根据偏旁理解:耕耘浩瀚(耕耘这两个字是什么偏旁,来字在古时候是一种劳动工具)3、指读第一自然段、第六自然段,有什么发现?(首尾呼应)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3 页,共 33 页 - - - - - - - - -三、读文字,想画面,赏美景。1、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呢?仔细读读2-5 自然段,找找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出示词组: 清凉的绿荫芬芳的空
50、气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绚丽的色彩丰收的果园浩瀚的大海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2、听教师配乐朗诵2-5 自然段,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提供词语让学生说一说,出示:四季常青硕果累累苍翠欲滴欢乐温馨无边无际清香四溢气势宏伟波澜壮阔3、经过想象,读书就更有滋味了配乐朗读2 5 自然段。读到这儿, 你觉得大自然是一本什么课本?(绿色的,红色的,彩色的,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4、把这种美美的感觉送到课文中去。齐读2-5 自然段。四、诵全诗,品意蕴,悟写法。1、读着读着,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再看看全诗,作者还采用了哪
51、些表达方法?(拟人,排比,反复,对仗)3、再次配乐朗诵全诗。4、这么神奇的大自然,不会自己在我们面前打开,所以作者说(重音读题目)所以作者在诗的开头鼓励大家说,在文章的结尾又呼吁,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男女同学背诵开头和结尾。5、你知道:我们要怎样才能打开这样一本神奇的课本呢?再仔细读读课文,说说看。板书:发现描绘实践倾听感受,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能在这神奇的课本中有所收获,茁壮成长。6、练习背诵。7、拓展:推荐阅读春,我悄悄告诉你赏析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一)没有“围场”的课堂:师:想想,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生:因
52、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生:不对,大自然里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想想,绿色是不是有着某种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师:好啊,正是人们常说的“生命之树常青”。生:确实,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希望。生:因为绿色充满活力,像一个少年,朝气蓬勃,热力四射。生: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运用被历代称颂呢!生:绿色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要住绿色住宅。师: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做绿色(生:课堂)总不会说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 (生笑)生:我就
53、不同意,难道其他颜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4 页,共 33 页 - - - - - - - - -师: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认为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生: 我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师:红色的大自然,好!蕴藏着热烈,昭示着兴旺,传递着幸福。古诗中对“红”的吟咏也很多,像生:霜叶红于二月花。生:人面桃花相映红。生:日出江花红胜火。生:映日荷花别样红。生: 我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灵。师:不错,民间有谚语:瑞雪
54、兆丰年。生: 我觉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橙黄橘绿”吗?你们想,如果只是一种颜色那多单调啊!师:大家说得可真好。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大自然,怎么各人的体会就不一样呢?生:肯定不是红绿色盲呗。(笑声)生: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吧。生: 我想,是每个人对大自然体会的角度不同。师:精辟! 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刚才我们的讨论是否就是现实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关系?(生点头)那么,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绿色的大自然吧。赏析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二)家常
55、味的课堂: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师: 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生: 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生: 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 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56、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生大笑)生: 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 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师:好浪漫的想象啊!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57、 - 第 15 页,共 33 页 - - - - - - - - -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品读故事,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3、学习命题方法,领悟抓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表达方法。4、拓展阅读,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过程:一、 开门见山,质疑“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衣服有口袋吗?你们的
58、口袋用来装什么呀?师:可是有一个人与你们不一样,他所装的是“昆虫”,这个人是谁呢?想不想去了解他?师:其实, 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就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昆虫,今天,咱们就走近法布尔,了解他童年的故事装满昆虫的衣袋。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2、介绍法布尔。读题质疑。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课题 ,二、三读课文,感知“大意”。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检查读书情况。正音、解词、书写。裤兜中毒殿堂责问责备责骂小溪纵横鼓鼓囊囊鸟栖虫居着迷痴迷迷恋“殿”字书写:左右结构需匀称,字中穿
59、插讲避让,最后要两笔舒展。“囊”字书写:上下部件要紧凑,横笔长短需平行,字中三口有大小,最后撇捺要舒展。2、二读课文:说说文中写了法布尔从小着迷昆虫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谁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三读课文: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用一个“迷”字贯穿全文,表达了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喜爱之情)你能从课文里找出相关词句来说说吗?出示句子朗读: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着迷是总起概括)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迷恋是具体记叙)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 ,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痴迷是概括总结)引导学生注意“着迷”“迷恋”“痴迷”,说说从这三个词语中,
60、你知道了什么?3、质疑: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从“着迷迷恋痴迷”呢?三、品读故事,感悟“形象”。(一)领略美景,感悟“着迷”。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法布尔的故乡,去探寻童年法布尔那家乡的美丽吧!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讨论:走进法布尔的故乡,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画出描写村子的景色的语句。3、引导学生填空:走进圣莱昂小村子,只见 ( ) ,( ) ,附近丛林中( ) ,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春天一到,各种各样的野花( ) ,漫步林中, ( ) ,让人不由得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6 页,共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高能射线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脲醛塑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心理健康课件素材
- 2025年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项目发展计划
- 空气知识课件
- 2025年注射用骨肽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预售包销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型农业用地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移民定居全程辅导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个人心理咨询分期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年山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
- 职工心理安全课件
- (高清版)DB11∕T 2429-2025 补充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统一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创维光伏培训课件
- 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民警心理减压活动方案
- 2025年贵州省6月28日纳雍事业单位教师岗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机场行李安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 睾丸扭转超声诊断
- 2025年省考陕西(行测)考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