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人教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1.gif)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人教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2.gif)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人教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3.gif)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人教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5/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b998b773-46b7-4fa0-a0bb-8f3bc7fc6709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人教版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加点字注音。不耻下问(_)
2、60;诲人不倦(_) 岂(_) 默而识之(_)2解释下列字词意思。士人:_ 下流:_ 厌:_ 耻:_ 知:_ 识:_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_4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_2.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文中加点字“走”的古义是_,今义是_。(2)下列各句解释中有
3、误的一项是( )。A、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夸父跟着太阳跑,追赶上了太阳。)B、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跑到,就在大道旁渴死了。)C、化为邓林。(变成了一片桃林。)(3)文中写夸父能吞河饮渭,运用了什么修辞?_3.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联系上下文,补充文章省略的内容,并完成练习。(_)为(_)设果。 孔指(_)以示儿曰。我发现,理解文言文时_2填写故事的经过,并联系上文,补充故事的结果。这个故事是围绕
4、“_”展开的。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 )(多选)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他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姓“孔”想到了孔雀B.他没有直接生硬地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C.他的回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只有对方承认孔雀是自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站得住脚D.杨氏之子的语言风趣幽默,不伤和气4. 阅读理解。司马光幼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即了其
5、大旨 _ (2)自是手不释书, _(3)众皆弃去 _ (4)光持石击瓮破之 _2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2)水迸,儿得活。_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凛然如成人”中“如”是“如果”的意思。B.司马光小时候非常喜欢左氏春秋。C.“破瓮救友”一事发生在司马光七岁时。4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5. 课外阅读。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使人:叫人。
6、0;必:总是。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 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廪食以数百人: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_6.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作者是_时期_家_。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2)物莫能陷也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4)其人弗能应也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
7、意思。(1)誉之曰。译文: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_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A.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B.不要自己夸耀自己。C.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7. 课文回放。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1)读一读,说说你怎么理解画线句子。 _
8、(2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_8. 文言文阅读。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1用一个四字成语为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横线上。2解释下列带点的字。值祖父六十寿诞(_) 置于寿台之上(_)母令融分之(_) 融从容对曰(_)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这句话的理解。
9、_4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_9.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太丘舍去 (2)相委而去(3)下车引之 (4)甚聪
10、惠2翻译下面句子。(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10. 课内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下列对“士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将士 B.读书人 C.老百姓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的理解。_3下列诗句最能体现曾国藩所说的读书方法的哪一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11、悴。A.有志 B.有识 C.有恒11. 课内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崔是夫子家禽。”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惠”在这里的意思是_。2判断下而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文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2)文中的“夫子”是指年老的人。(_)(3)这则文言文是周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写的。(_)(4)这则文言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_)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12、60;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12.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晏子春秋(节选)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短:_延:_使:_ 2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使这段话能切合晏子使楚一文的意思。身手敏捷
13、60;能言善辩 自取其辱 满面春风 仪表堂堂 其貌不扬晏子虽然身材矮小,_,但他出使楚国时,_,让原本十分傲慢的楚王_,维护了齐国的尊严。3为什么最后傧者更道,让晏子从大门入?请结合晏子说的“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一句的意思,写一写。_13. 阅读短文。不能与不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
14、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越过,跳过。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尊敬,敬重。C.为不用明焉 明:明亮。 D.天下可运于掌 运:转动。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为长者折枝/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C.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舍瑟而作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或分析,不符
15、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剖析了不能”和“不为”的区别。B.孟子认为,对齐王而言,通过“推行王道”而实现天下大治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C.孟子借类比表明,要像古贤人一样善于“推恩”,并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重要方法。D.孟子借此揭露了齐国政治的黑暗,也希望能够引起齐王警觉。14. 课外类文阅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注释)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1“故”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故意,有意;缘故,原因;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应选第_种意思。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温故而知新。_(2)学而不思则罔。_3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A.三个人一起走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B.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C.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他人虚心学习。15.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地合同范例合法
- 2025年度城市消防车司机聘用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监测合同能源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农村私人小额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农产品收购合作协议范本下载
- 2025年度国际品牌代理权转让与定金支付合同
- 2025年度培训顾问培训成果转化合同
- 农村贫困学生申请书
- 高中贫困奖学金申请书
- 企业申请书范文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园安全培训
- 冲突矿产课件教学课件
- 三甲医院临床试验机构-44 V00专业组SOP目录
- 酒店工作安全培训(共60张课件)
- 2024年委托招商代理合同经典版(三篇)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标准图集
- 自我保护-保护自己勇敢说不
- 安全设施检查维护保养记录表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时备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