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课文评点_第1页
《诗三首》课文评点_第2页
《诗三首》课文评点_第3页
《诗三首》课文评点_第4页
《诗三首》课文评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诗三首课文评点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过那江水去采撷芙蓉,江边长满了兰花和蕙草。涉,渡过。芙蓉,莲花的别名,亦作"夫容',又名"芙蕖',或称"菡萏'。"泽',低下之地。"兰泽',生长着兰草的泽。"芳草',指兰。以芳草称兰,古代诗歌中很常见。如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王逸注:"渐,没也。言泽中香草茂盛,覆被径路。'原文的"兰',注文里称为"芳草',足见"兰

2、9;和"芳草'在用法上是二而一的东西。这是因为兰在许多芳草中最为突出的缘故。这句承上句说,"涉江采芙蓉'之后,又在兰泽里采了很多的兰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下来我能将它给谁呢?我思念的人远在天涯海角!遗,(wi),赠予。所思在远道,"所思',所思念的人,这里是指在"旧乡'的人。"远道',即下句的"旧乡'。)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quo

3、t;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流浪的人啊,回首遥望缥缈的故乡,伸往故乡的道路漫长浩淼。漫浩浩,犹言漫漫浩浩。"漫漫',路长貌。"浩浩',水流貌。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宽无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说是要心心相印却分离而居,忧伤就这样一天天地伴我到老!同心而离居,"同心',一般习用于男女间的爱情关系。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同心',是说夫妇情感的融洽。

4、又楚辞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也是就恋爱关系而言的。后世男女相爱,以锦带绾为连环回文式,名曰同心结,义即本此。苏小小诗:"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同心'就成为爱情的代称了。这里以"同心'与"离居'对举成文,言情爱之深,相思之切。) 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

5、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短歌行 对洒当歌,人生几何!(面对美酒,自当高歌,人生短暂,能有几多?对酒,对着酒。有对酒篇是倾述政治理想的作品。当,也是对着的意思

6、。)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正像是那早晨的露水,转瞬间就要干涸。去日,说过去的日子苦于太多了。这四句的言外之意是余年渐少而功业无成。)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思绪如奔潮涌浪,使我倍觉慷慨悲凉;更有那无端的思虑,时时徘徊萦绕在心上。慨当以慷,就是慷慨的意思。这是由于四言诗句的要求和叶韵的缘故才这样写,用来形容歌声的激跃。"忧思',指内心的隐曲,深藏着的心事。"思'读去声,作名词用。"忘'字是韵脚,读阳平。)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怎样解除我心头那千丝万缕的烦忧?只有醉饮那杜康的美酒。杜康,相传是开始造酒的人,这里是酒的代称。) 以上八句,我们乍读起

7、来,似乎感到情调消沉了些,其实不然。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立功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绝然不同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所以说,诗人的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曹植送应氏其六:"烈士多悲心。'),是壮士的一种隐忧(曹植篇:"谁知壮士忧?'),自有它的积极意义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个身着绿色衣襟的人,时时牵挂着我的心。青青子衿,用诗经郑风子衿句,表示对贤才的思慕。青衿,青色的衣领,周代学子的服

8、装。悠悠,长远地,形容绵长的思念之情。)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为了你们的缘故,我至今仍在深情地沉吟。沉吟,低吟。诗经郑风子衿在"青青子衿'二句下有:"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就不再捎个信)。'就是"沉吟'的具体内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吃着沃野上的艾蒿呵,鹿儿呦呦地欢叫。呦呦,鹿鸣声。苹,艾蒿。)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起来吧,欢乐的芦笙,奏起来吧,迎宾的曲调。欢迎嘉宾的来到。) 这八句是说:俊士贤才啊,我在长久地思念你们。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时刻不忘直到如今。鹿在呦呦地叫啊,它们呼朋引伴相聚而食郊野的艾蒿。我要是有满座的嘉宾,就用弹

9、瑟吹笙把他们欢迎。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那满月的清辉呵,何时可以取下来属于你?明明,指满月光辉,也指明德。诗经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毛传:"文王之德明明于下,故赫赫然著见于天。'这里则言其著见于明月。掇,(du)取得;一作"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思愁绪呵,无端而起,如烟如雨。)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忽有贤才,成百上千,越过山川,跨过平原,光临到我们面前。"阡'"陌',都是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应劭风俗通中引有一条古谚叫做"

10、;越陌度阡,更为客主',这里引用前一句是指客人远道来访。"枉',枉驾、屈就。"用',以的意思。"存',是省视、探问。"枉用相存'是屈就以探问之意。)契阔谈,心念旧恩。(呵!是久别重逢的故友,满怀着旧日思恋,举杯杨饮,握手言欢。"契阔',即投合、疏远,可引申为欢聚、久别,本为联合词组,这里作偏义复词来用,取"阔'的意思,即久别。"契阔谈',是指两情投合,在一起畅谈宴饮。"旧恩',当指往日的情谊。诗人这里把寻求贤士生动地比作无法揽取的明月,是那样的

11、可望而不可即,借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而贤士既得,则又喜不自胜,欢乐已极。) 这八句是说:贤士有如那皎洁的明月,明月无法采摘,贤士难以求得。我的忧虑出自内心,简直不能消歇。一旦贤士长途跋涉,前来存恤问候,我们自当在一起宴饮高歌,以表达旧日的情谊没有忘却。诗人就是这样,仅在短短的八句诗里,便将求贤过程中的悲喜情状曲折有致地表现出来了,形象是那样的鲜明、感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轮满月,将它的光辉洒遍了环宇,满天星斗,顿时显得落落稀稀。乌鹊似乎被明亮的月光惊起,惊叫着离枝向南飞去。)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着大树一圈圈地寻找,寻找着自己终生的归依。匝,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像高山

12、不拒绝每一粒细小的沙石,像大海不拒绝每一颗水珠的微细。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这里用来表示渴望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要像当年周公一样,吃一顿饭要吐出三次,犹恐失去任何一个得到贤士的良机。我相信,这样下去,何愁天下不能统一!韩诗外传卷三,周公说:"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里是以周公自喻。哺,咀嚼着的食物。"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意思是:为了忙于招待来访的贤士,连洗一次澡、吃一顿饭的时

13、间都没有。洗澡时要多次拧干长发,吃饭时要多次吐出口中所含的食物。后来便以"吐哺握发'形容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三国时期,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曹操的蒿里行对此有过真实的写照。诗中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那时,人心思治,要求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曹操正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肩负起完成统一大业的英雄。所以我们说,他在短歌行中所表现出的宏伟理想是符合人民共同意愿的。这也正是本诗的思想精华所在。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4、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气韵,自己天性原本热爱大自然的山川。少,指少年时代。俗,世俗。韵,本性、气质。性,天性、本性。)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世俗的尘网,离开田园一晃就是十三年。"三十'当作"十三',陶渊明从岁做江州祭酒到岁辞官归隐是十二年,这首诗写于归隐次年,正好年。)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可以说是他对归隐前13年生活的总结。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情趣,它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

15、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个"误'字,显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

16、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一去三十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记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多少感慨,多少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里的鸟怀恋往日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水潭。羁鸟,笼中鸟。)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如今我归隐田园,守住朴拙清贫,开荒耕作在这南野间。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这是以"羁鸟'和"池鱼'作对比和作衬托,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

17、一般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隐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拙',辞海解释"笨拙,与巧相对。老子:大巧若拙。'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适应世俗的潮流,并以此自许。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枝高叶密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暖暖,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墟里,

18、村落。)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中,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后四句是远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