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性脑病练习题肝性脑病练习题2013-12-08 14:10:08| 分类: 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1. 导致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有:A. 苯乙胺和酸乙等B.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C.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和5-羟色胺等D.苯乙胺、酪胺和 GABA等 E苯乙胺、酪 胺和5羟色胺等2.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A.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质为弱E.引起血浆氨基酸失衡3. 肝性脑病患者氨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 肠道产氨增多B.氨的清除不足C.肌肉产氨增多D.血中NH;向NH3转化增多
2、E.肾小管向血液弥散的氨增多4.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不包括:A.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B.使脑内兴奋性递质产生减少C.使脑内抑制性递质产生增多D.使脑的敏感性增高E抑制脑细胞膜的功能5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的原因是:A. 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所致 B.高胰岛 素血症所致C.肝对支链氨基酸灭活减少D.支链氨基酸合成来源减少 E血浆芳香族 氨基酸增多引起6. 肝性脑病时,患者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原因是:A. 肠道产氨增多B.肌肉产氨增多C脑产氨增多D.肾产氨产多、并向血液弥散增多E.血液NH4+向NH3转化增多7. 使正常递质生成增多、加强正常递质竞争作用的药物是:A. 谷氨酸B.精氨酸C.谷氨
3、酸钠D.乳果糖E左旋多巴8. 肝性脑病患者氨清除不足的原因主要见于:A. 三羟酸循环障碍B.谷氨酸合成障碍C.谷氨酰胺合成障碍D.鸟氨酸循环障碍E.肾小管分泌氨减少9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中所说的支链氨基酸包括:A.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B.苯丙氨 酸、酪氨酸和色氨酸C亮氨酸、缬氨酸和色氨酸 D.亮丙氨酸和色氨酸和缬氨酸E.苯丙氨酸和酪氨酸10.苯乙醇胺的生成过程是:A酪氨酸脱羧B苯丙氨酸脱羧C酪氨酸先脱羧,再羟化D苯丙氨酸先脱羧,再羟化E酪氨酸先羟化,再脱羧11 列哪一项因素直接影响脑的能量代谢A苯乙醇氨B羟苯乙醇氨C谷氨酰胺血D 5-羟色氨酸E氨12 哪项氨基酸不是产生肝性脑病的主要因素
4、: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亮氨酸E蛋氨酸13.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是A氨中毒学说B血浆氨基酸学说C假神经递质学说D GABA学说E神经毒素综合学说14 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特点:A大脑形态学有典型改变B主要以代谢障碍为主C扑翼样震颤D神经精神系统变化E晚期病人出现肝昏迷15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A氨中毒学说B血浆氨基酸学说C假神经递质学说D GABA学说E神经毒素综合学说16 .肝硬化病人血氨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 胃肠运动增强B. 胃肠道出血C. 脂肪摄入减少D. 碳水化合物增多E. 肠道细菌活动减弱答案 CDBDB AEDAD EDCAA B肾功能衰竭习题-220
5、13-11-26 20:00:52| 分类: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21 .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A. 肾脏浓缩功能障碍;B.肾脏稀释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 . ADH分泌异常;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22 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 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 肠道钙吸收减少;C. 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 钙解离度降低;巳抑制骨骼脱钙;23. 慢性肾功衰晚期典型的化验结果是:A .血清钙,血清磷酸盐B 血清钾,血清氯离子浓度C.血清尿素氮减少,血清肌酐增多;D .血清钾清肌酐增多;E. 血清钠 ,血清钙增多。24.
6、现认为影响尿素毒性有关的因素是:A .血中尿素浓度;B. 血氨浓度;C. 血中氰酸盐浓度;D .血液H +浓度;,血2+E.血液Mg浓度。25. 尿毒症病人发生口臭是由于:A. 硫醇所致;B. 酮体增多,丙酮排出;C. 过度换气时呼出的CO2 ;D .细菌在咽部繁殖;E.随唾液排岀尿素,后者分解产生氨。26.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压:A. 大于310mmol/(Kg MO);B. 大于280mmol/(Kg H2O);C. 等于280mmol/(Kg H2O);D .低于 280 mmol/(Kg H2o);E.低于 310 mmol/(Kg WO)。27.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一周内导致患者
7、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A .咼磷血症;B. 低钠血症;C. 低钾血症;D. 高钾血症;E. 高钠血症。28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可见于: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肾病综合征;C. 肾盂积水;D. 肾中毒;E. 以上都不是。29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发生A. 正常血氯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C.低比重尿;D. 尿氨铵增多;E. 血碳酸氢钠升高。30肾集合管损害时容易发生:A 肾性糖尿;B. 氨基酸尿;C. 肾小管性蛋白尿;D 肾性尿崩症;巳磷酸盐尿。31.下述何种是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A 肾中毒;B. 肝肾综合征;C. 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D 急性肾小球肾炎;巳慢性肾小
8、球肾炎。32 .肾后性ARF的原因为:A .药物中毒;B. 挤压伤;C. 前列腺肥大;D 血红蛋白性肾病;巳高胆红素血症。33. ARF时,肾毒性损伤的特点是:A. 肾小管各段均可受累;B.并非每个肾单位都受累;C.肾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均受损;D主要损伤上皮细胞,基底膜可完整;E.主要是由于肾持续缺血。34 .使肾灌注压明显下降的全身血压为:A. 低于40mmHg ;B. 低于 50 mmHg ;C. 低于70mmHg ;D .低于 80 mmHg ;E.低于 90 mmHg 。35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尿液变化,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 尿比重1.015 ;B. 尿渗透压 <350mOsm
9、/L ;C. 尿钠含量<20mmol/L ;D尿/血肌酐比值<201 ;E.有蛋白尿、管型尿。36.下列不属于 ARF临床表现的是:A. 氮质血症;B. 高钾血症;C. 代谢性酸中毒;D 高磷低钙血症;E.水中毒。37 非少尿型 ARF尿量相对较多的机制是:A 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B尿浓缩功能障碍;C.尿稀释功能障碍;D. GFR下降;巳渗透性利尿。38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 .尿量;B. 贫血程度;C. 血液PH ;D 血清非蛋白氮(NPN );巳内生肌酐清除率。39.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A肾脏浓缩功能障碍;肾脏稀释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稀释
10、功能障碍;D . ADH 分泌异常; 巳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40 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为:A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凝血因子如ATIII等增多;E. 以上都不对。D.抗41 下述哪项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不相关?A. PTH增多;B. 肾小管磷重吸收增加;C. 1,25二羟维生素 D3缺乏;D 酸中毒;E.以上都相关。42 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 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道钙吸收减少;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 钙解离度降低;E.抑制骨骼脱钙;43. CRF晚期发生的代谢异常可为:A. 血清钙 ,血清磷
11、酸盐;B.血清钾 ,血清氯离子浓度;C.血清尿素氮减少,血清肌酐增多;D.血清钾 ,血清肌酐增多;E.血清钠,血清钙增多。44. CRF时,血磷增高可引起:A. ATP生成减少;B. PTH减少;C. 肠道吸收钙减少;D.红细胞内2,3-DPG减少;E.氧离曲线左移。45肾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VitD3 减少;B. 酸中毒;C. PTH增多;D. 氮质血症;E. EPO减少。4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CRF的内分泌功能障碍?A. 肾性高血压;B. 肾性贫血;C. 肾性骨营养不良;D高磷低钙;E.出血倾向。(三)填空题(117)1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日益加重的可能机制除健 存肾单位日益减
12、少和肾小管-肾间质损害外,还与及肾小球有关。2 .慢性肾衰除有体液内环境改变外,尚有内分泌方面的病理变化,如肾性肾性,不良。3.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为下降, 其主要机制主要有:肾血流降低,阻塞,原尿返流和肾小球超滤系数降低。4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三期,即、和。肝性脑病练习题5 .在 ARF时,、和可以形成一个“死亡三角”,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加剧增高。6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三期:、和。7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学说有:、是、和14 肾前性氮质血症是指血清和的比值。15急性肾衰引起血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发生的因素和尿毒症。和。8 与尿毒症有关的胍类毒性物质是和。9慢性肾
13、功能衰竭的组织学特征是破坏,临床表现主要是体内各种潴留、与平衡紊乱和肾功能障碍。10 .肾前性ARF的关键因素是,导致降低。11.肾性ARF的关键因素是损伤,导致降低。12 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于 ,其次是O13 能使肾血流量明显降低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四方面因素造成的。16.经过少尿期后,尿量进行性增多是信号,当每天尿量大于,表明患者已进入多尿期。17 肾脏有丰富的LTs受体,LTs浓度升高可导致,和,使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肾衰竭。(四)是非题(110)1 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虽有 所不同,但如未经有效治疗而发展到晚期,两者都 会发生尿毒症。2慢性肾功能衰竭常常是因为在
14、急性肾功能障碍 发生后未及时有效治疗演变而来的结果。3急性肾衰患者一旦转入多尿期,其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将明显缓解。4 肾单位减少60 %时,就可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练习题5 继发性肾小管坏死主要是由较长时间或程度严 重的肾缺血导致的。6 当患者处于禁食状态时,其尿液的渗透压最高只能达到750mmol /kg H2O称为低渗尿。7 pre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的关键因素是肾血流 量急剧减少和肾小管损伤。8 trade off hypothesis 认为,GFR 降低导致血磷 浓度过高,使PTH代偿性分泌亢进,但 PTH增加 可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综
15、合征。9 肾血管自身调节紊乱可以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导 致肾前ARF。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量明显减少,尿中也 存在蛋白,管型和细胞。选择答案:1 D、2B、3E、4 B、5B、6 A、7B、 8E、9E、10A、11 D、12 B、13 D、14D、15C、16D、 17E、18 B、19A、20E、21 C、22 D、23D、24C、 25E、26 A、27D、28A、29B、30D、31D、32C、 33D、34D、35C、36D、37B、38E、39C、40B、41B、 42D、43D、44D、45E、46E。肾功能衰竭习题2013-11-26 19:59:45| 分类: 病生习题|
16、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名词解释1 .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 )2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3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prerenal failure )4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postrenalfailure )5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intrarenal failure )6 .原尿返漏7 .少尿8 .无尿9 .氮质血症(azotemia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11 .夜尿(nocturia )12 .多尿(polyu
17、ria )13 .低渗尿14 等渗尿15 .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 )16 .尿毒症(uremia )17 .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 )18 .肾血流自身调节19.少尿期20 .多尿期(diuretic phase )21 健存肾单位学说22 .矫枉失衡学说(trade off hypothesis )23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二)单项选择题1 下述哪项不是急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时能见到的尿液变化?A. 比重 >1 . 020;B. 尿渗透压 >700mOsm/L ;C. 尿钠含量<20mmol/L ;D.尿/血肌酐比值<
18、40:1 ;E.以上都能见到。2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时,下述哪项尿变化是与诊断不相符合的?A .尿比重固定;B. 尿/血肌酐比值40:1 ;C. 尿蛋白含量为+ ;D. 尿钠含量增高;E. 以上都符合该诊断。3.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指标是:A .高血压;B. 贫血程度;C. 血液PH;D. 血清NPN ;E. 内生肌酐清除率。4. 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为:A.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 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抗凝血因子如 ATIII 等增多;E. 以上都不对。5. 下述哪项是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不相关的?A. PTH 增多;B. 肾小管磷重吸
19、收增加;C. 1,25 二羟维生素 D3 缺乏;D.酸中毒;E.以上都相关。6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 肾血流减少,肾小管阻塞;B.血浆胶体渗透压 ?;B. 出球小A收缩;D .入球小A舒张;E.滤过面积减小。7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A 单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流量;B.单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浆流量;C. 单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肾小管重吸收率;D 单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终末尿量;E.以上都不对。8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A 蛋白尿;B. 低钠血症;C. 低比重尿;D 酚红排泄障碍;尿;C.磷酸盐E.血磷升D .低渗尿;高。E.肾小管性酸中毒。12.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
20、发生:A.正常血氯性酸中9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会出现:毒;A.氮质血B.高钾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症;C.低比重B.高磷血症;尿;C.阴离子间隙增大性酸中D 尿氨增多;毒;D .菊糖E.血碳酸氢钠升高。清除率下降;13.肾集合管损害时容易发生:E.高氯血性酸中毒。A.肾性糖10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尿;现:B.氨基酸尿;C.肾小管性蛋白A.肾性糖尿;尿;D.肾性尿崩症;尿;B.低渗E.磷酸盐尿。14.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因素是C.多A .汞中尿;D.等渗毒;B.急性肾炎;尿;成;C.肾血栓形E.肾性尿崩D.休克;症。E.尿路梗阻。15 .原尿回漏是由于:11.肾髓袢功能障碍时会出现:塞
21、;A.肾小管阻A.肾性糖B.原尿流速缓慢;尿;B. 氨基酸尿;C.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D 肾间质水肿;19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E.尿量减少。16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尿变化哪一类是错误的?A. 尿比重<1 . 015;B .尿渗透压<250mOsm/L ;C.尿钠含量 >40mmol/L ;D. 尿/血肌酐比值 >40:1 ;E. 尿蛋白含量(+)。17 急性肾性肾功衰的少尿期不会岀现:A. 高血钾症;B. 酸中毒;C. 水中毒;D. 低比重尿;E. 尿钠含量降低。18.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 原尿回漏入间质;B.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
22、碍;C. 肾小管阻塞;D. 肾细胞肿胀;A. 高钾血症;B. 氮质血症;C. 低钠血症;D. 代谢性酸中毒;E. 水中毒。20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 血压高低;B. 贫血程度;C. 血液PH ;D .血清NPN;E. 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功能衰竭习题2013-11-26 19:59:45| 分类: 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 订阅(一)名词解释1 .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 )2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3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prerenal failure )4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
23、cute postrenalfailure )5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intrarenal failure )E. DIC7 .少尿6 .原尿返漏肝性脑病练习题8 无尿9 氮质血症( azotemia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11 夜尿( nocturia )12 多尿( polyuria )13低渗尿14等渗尿15 肾性骨营养不良( renal osteodystrophy )16 尿毒症( uremia )17 尿毒症毒素( uremia toxin )18肾血流自身调节19少尿期20 多尿期( diuretic ph
24、ase )21健存肾单位学说22矫枉失衡学说( trade off hypothesis )23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二)单项选择题1下述哪项不是急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时能见到的尿液变化?A.比重>1 020;B.尿渗透压 >700mOsm/L ;C.尿钠含量<20mmol/L ;.尿 /血肌酐比值 <40:1 ;E.以上都能见到。2.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时,下述哪项尿变化是与诊断不相符合的?B. 尿/血肌酐比值>40:1 ;C. 尿蛋白含量为+ ;D .尿钠含量增高;E.以上都符合该诊断。3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指标是:A .高血压;B. 贫血程度;C.
25、血液PH;D .血清NPN;E.内生肌酐清除率。4 .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 为:A.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 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凝血因子如 ATIII 等增多;E.以上都不D对。5.下述哪项是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不相关 的?.抗A .尿比重固多;A. PTH 增C. 1,25二羟维生素D3缺乏;D 酸中毒;E.以上都相关。6. 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 肾血流减少,肾小管阻塞;B.血浆胶体渗透压 ?;B. 出球小A收缩;D .入球小 A 舒张;E.滤过面积减小。7.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A. 单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流量;B.单
26、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浆流量;C 单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肾小管重吸收率;D单位时间内原尿生成量比终末尿量;E.以上都不对。8.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A. 蛋白尿;B. 低钠血症;C. 低比重尿;D 酚红排泄障碍;E.血磷升 高。9.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会出现:A. 氮质血症;B. 高磷血症;C 阴离子间隙增大性酸中毒;D 菊糖清除率下降;E.高氯血性酸中毒。10.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现:A. 肾性糖尿;B. 低渗尿;C. 多尿;D .等渗尿;E.肾性尿崩 症。11. 肾髓袢功能障碍时会出现:A. 肾性糖尿;B. 氨基酸尿;C. 磷酸盐尿;D .低渗尿;E.肾小管性酸中毒。12 .肾远
27、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发生:A. 正常血氯性酸中毒;B. 高钾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C. 低比重尿;D .尿氨增多;E.血碳酸氢钠升高。13. 肾集合管损害时容易发生:A. 肾性糖尿;B. 氨基酸尿;C. 肾小管性蛋白尿;D .肾性尿崩症;E.磷酸盐尿。14. 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因素是:A. 汞中毒;B. 急性肾炎;C. 肾血栓形成;D. 休克;E. 尿路梗阻。15 .原尿回漏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B. 原尿流速缓慢;C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D 肾间质水肿;E.尿量减少。16.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尿变化哪一类是错 误 的?A. 尿比重<1 . 015 ;B .尿渗透压&l
28、t;250mOsm/L ;C. 尿钠含量 >40mmol/L ;D. 尿/血肌酐比值>40:1 ;E. 尿蛋白含量什+)。17. 急性肾性肾功衰的少尿期不会出现:A. 高血钾症;B. 酸中毒;C. 水中毒;D. 低比重尿;E. 尿钠含量降低。18.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 .原尿回漏入间质;B.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C. 肾小管阻塞;D .肾细胞肿胀;E. DIC22 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为:25 失血性休克早期,功能最易受损的器官是:19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 高钾血症;B. 氮质血症;C. 低钠血症;D 代谢性酸中毒;E.水中毒。20 判断慢性肾功能
29、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 血压高低;B. 贫血程度;C. 血液PH ;D. 血清NPN;E. 内生肌酐清除率。休克习题-22013-10-30 10:19:59| 分类: 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21体内作用最强的扩血管物质为:A. PGF;B. 组胺;C. 缓激肽;D. 腺苷;E. PGb (前列环素);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血栓素A(TXA2 );D.血管紧张素II ( ATII);E.血管加压素。23 休克时钠泵运转失灵的机制是:A. 磷酸化酶活性加强;B. 己糖激酶活性加强;C. 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D 有氧氧化减弱,ATP生成减少;E.糖原
30、分解加强而耗竭。24 .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 代谢性碱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 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D.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A .心;B. 脑;C 肺D 肝;E.肾。26 休克早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A. 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C. 肾性肾功能衰竭;D .器质性肾功能衰竭;E.肾前及肾性肾功能衰竭;27 .休克时引起心衰的机制,下述哪一项是不对的?A .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B.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29.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共同发病环节是:A.
31、肺内DIC形成;B.急性肺淤血水肿;C. 急性肺不张;D. 肺泡内透明膜形成;E. 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30 .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肺的主要临床表现A .进行性氧分压;B.进行性呼吸困难;C. 进行性高碳酸血A. 冠脉流量减症;D .进行少.'性发B. 心肌耗氧量增多;绀;C. 酸中毒、高血钾使心肌抑制;D. MDF抑制心肌收缩;亠亠,E.肺部有湿性罗E.前负荷过大,心室搏出量减少。音。28 .休克时最早出现的酸碱失衡类型是:31.下列哪一项不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A.休34.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项是错克;误B.严重创伤、感染和烧的?伤;A.尿量不C.氧中
32、少;毒;B.血尿素氮D .急性心肌炎;5E.急性胰腺炎。C.血肌酐32.不符合休克早期临床症状的是:5D.代谢性酸中A.面色苍毒;白;B.四肢湿E.咼血冷;钾。C.尿量减少;D 血压不降低,脉压增35.诊断休克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依据为:A.少大;E.收缩压稍升高。尿;B.氮质血症;尿;C.多33 休克早期,下述血中激素变化中哪一项是错误D .肾性高血压;的?E.肾性贫血。A. ACTHB. 糖皮质激素C.儿茶酚胺36 .休克时,安全补液的最佳监测指标应为:D.胰岛素E.胰高血糖素A.血压;B.脉压;C.尿A.神志清量;醒;D .中心静脉B.尿量有所恢复;压;C.肛温由下降开始回升;D
33、 .血压E.肺动脉楔入维持在正常水平;压E.以上都不对39.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功能主要表现为:37休克期,对患者补液的正确原则应是:A. 血压下降不严重则不必补液;B.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即“失多少,补多少”;C. “宁多勿少”;D. “需多少,补多少”;E. 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和当日将继续丧失的体液。38. 休克时,下述何种症状是标志休克加重的最 明显的标志:A .少尿、无尿;B. 皮肤湿冷;C. 皮肤出现花斑;D .脉搏细速;E.以上都不是。40.休克期微循环血液淤滞的发生主要与下述何种因素有关?A. 微动脉扩张,微小静脉收缩;B.微动脉扩张,微小静脉内腔瘀塞;C.儿茶酚胺增高后转向分泌减
34、少;D .血细胞比容有所改变;E.以上都不对。41 .休克早期,下述主要脏器功能改变,何种是不对的?A 肾功能障碍,少尿或无尿;B.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状态,烦躁不安;C.呼吸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D .心功能加强,心率加快;E.以上都不对。42.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 的多少才引起休克?A15%B. 20%C30%D. 40%E50%43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A.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B. 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C 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D .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E. 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44. 休克
35、时交感 - 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 强烈兴奋B. 先抑制后兴奋C. 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改变不明显E.强烈抑制45.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是:A.血管紧张素nffB. 加压素C 儿茶酚胺fDMDF fE. TXA2T46. 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 心肌供血量减少B酸中毒、高钾血症C. 心肌血管内DIC使心肌受损D. MDF 的作用E.心脏前负荷增加47. 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张?A. 血管紧张素nB. 抗利尿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D. 肾上腺素E. 血栓素A248 .参与休克的白细胞黏附分子是A. 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B
36、. 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ELAM)C.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 )D .及整合素(CD11/CD18 )E. E-选择素49 休克时体液因子组胺A. 休克最重要的体液因子B. H2受体兴奋时休克恶化CH 1 受体兴奋时休克恶化D.出受体阻断后休克好转E H1 受体阻断后休克恶化50.内皮素是休克A. 全身循环起代偿的调节肽B.缩血管作用最强的调节肽C. 作为局部激素,有代偿作用的调节肽D.恶化时起作用的调节肽E.生理情况下即大量释放的调节肽51 参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有A. L-selectin 与ICAM-1B. P-selectin 与 ICAM-1C. E-selectin
37、 与ICAM-1D. Mac-1 与 ICAM-1E. Mac-1 与 LFA-152 多器官功能障碍时肾功能障碍最起始表现为A. GFR下降B. 尿钠排出减少C. 蛋白尿D. 管型尿E. 无尿答案:A53 .失血性休克的淤血缺氧期,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继续增C. 在正常值范围;D 低于正常值;E.可增高可降低。答案:1 B、2 A、3 C、4 C、5 E、6 D、7 D、8 A、9B、10 A、11 E、12 D、13 D、14 B、15 D、16 C、17 D、18 E、19 D、20 E、21 E、22 C、23 D、24C、25 E、26 A、27 E、28
38、D、29 E、30 C、31 D、32 D、 33 D、34 C、35 B、36 D、37 D、38 C、39 D、40B、41 C、42B、43B、44A、45C、46E、47D、48D、49C、50C、51D、52A、53 A。(三)填空题(18)1 休克早期,血管内外液体流动是从进入休克期,血管内外液体流动从进入2 .失血性休克患者在休克早期其动脉血压可以有:,但脉压、脉搏。3 .休克早期转变为淤血缺氧期使微循环血液淤滞的机制,与、因素有关。4 .血液重分布的意义在于的正常和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得到,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高;B.接近正常;5一个典型的休克根据微循环血液灌流特点可以分为:、和。6
39、 .低动力性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 一。7高动力性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8 感染性休克根据血液动力学特点可分为型休克和 克。(一)名词解释(112)1 .休克 shock2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3 .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 )4. 心源性休克5. 低排高阻型休克6. 高排低阻型休克7. “自身输血”9. “自身输液”10. 缺血性缺氧期(ischemic anoxia phase )11 .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 )12 .休克肺(shock lung )(四)是非题(16)1 .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的
40、关键因素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2 .休克期发生微循环淤滞的主要原因是血清中儿茶酚胺浓度急剧降低引起的。3 .休克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是由于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4. 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血管阻力低,心脏排血量高。5. 休克是一种较严重的临床病理过程,它发病的关键机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6.休克的主要特征是血容量的急剧减少。休克习题-12013-10-30 10:19:13| 分类:病生习题(二)选择题(150)1 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A .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微V;B.微A?后微A?真毛细血管?微V;C.微A?A-V吻合支?微V;D.微A?A
41、-V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V;E.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V。2.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C. 营养通路;D A-V 吻合支;E.以上都不对。3正常微循环血流调节的实现系通过:A. 交感神经支配;B. 毛细血管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C. 局部体液因素;D .全身性体液因素;E.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收 缩。C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 .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 足。6. 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述哪一项是错 误的?A. 微A收缩;B. 后微A收缩;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 A-
42、V 吻合支收缩;E.微V收缩。4.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A. 失血性休克;B. 烧伤性休克;C. 感染性休克;D .心源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7. 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烦躁不安或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D .血压均降低;E.尿少或无5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A .心功能不全;B. 外周动脉紧张度不8休克时交感 - 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 强烈兴奋;足;B. 先兴奋后抑制、衰竭;C. 强烈抑制;D .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9休克 I 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
43、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10.休克 II 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11休克 I 期,心脑灌流是:A 心脑灌流量明显增加;B.心脑灌流量明显减少;C.心脑灌流量先少后增加;D 脑灌流量?,心灌流量无明显改变;E.心灌流量?,脑灌流量无明显改变。12长期大量使用升压药可加重休克的原因为:A 机体药物耐受性增强;B.血管平滑肌对药物失去反应;C.交感神经系统易于衰竭;D 使微循环障碍加重;E.机体丧失对应激反应的能力。13反映低阻力型休克血
44、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指标 是:A. 血压?;B. 小血管收缩,心脏指数?;C 中心 V 压和肺 A 楔入压?;D .小血管扩张,心脏指数 ?;E.心射血分数?。14在人体,下述哪种体液物质对休克微循环障碍不起主要作用?A 儿茶酚胺;B5-HT ;C.组A 肝;胺;D . K+ ;E.内毒素和激肽。C.脾;15.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腺;张?A 血管紧张素II( ATII);B.抗利尿激18素;C.去甲肾上腺+A. H ;素;D 肾上腺素;素;E.血栓素A2( TXA2 )。1916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的机呔;制为胺;A.仅对血管a-受体起作用;B.仅对血管 b- 受体起作
45、用;(BK );C.对a-、b-受体均起作用;D.对a-、(MDF ) ;b- 受体均不起作用;E.以上都不是。B. 肺;D. 胰E. 胃肠道。心肌抑制因子的化学本质是:B. K+;C. 内毒D. 脂多糖;E. 活性小分子多肽。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引起血管扩张?A 内啡B. 组C. 缓激肽D .心肌抑制因子17.休克时产生心肌抑制因子 (MDF)的主要部位 是:E.腺20 休克淤血缺氧期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改变微循环,其作用环节主要是:A. 扩张小A ;B. 扩张微A;C. 扩张后微A ;D. 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 扩张毛细血管后微血管。水肿2013-09-14 22:22:51| 分类:病生
46、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水肿(一) 名词解释(19)1 .水肿(edema )2 .积水(hydrops )3 .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4 .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 )5. “ 隐性水肿 ” (recessive edema )6 .心性水肿(cardial edema )7 .肾性水肿(renal edema )8.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9 .脑水肿(cerebral edema )C. 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D . 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E.有
47、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2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淋巴回流不足以清除过多的组织液;C. 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D 组织间液的胶渗压增高;E.血管口径增大。3水肿时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有效胶体静压下降;C. 淋巴回流障碍;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E. 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二) 选择题(A型选择题112)4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重吸收增多主要因为:1 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A . 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B. 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A .醛固酮分泌过多;分泌过多;B. ADHC.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近曲小管周围毛细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前列腺素F对钠水吸收增多。5 水肿一般是指:A. 体重增加;B. 细胞外液增多,钠浓度降低;C. 细胞内液增多,钾浓度降低;D.细胞间液增多,钠浓度无明显变化;E.以上都不对。E.以上都不 对。8. 所谓隐性水肿是指:A. 存在发生水肿可能性的一种病理状态;B.局部水肿的一种类型;C.可与凹陷性水肿同时存在的一种伴随现象;D .全身性水肿早期,无明显皮肤性状改变时,对水肿的一种命名方式;E.以上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电视剧发行合作合同
- 玻璃幕墙施工承包合同年
- 工程材料委托采购合同
- 工程合同与招投标
- 卖场商铺租赁合同
- 燃气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施工承包合同书协议
- 电缆桥架安装施工合同
- 广告材料采购合同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导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31邻补角对顶角(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 高三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航空航天标准与认证互认
- 心理课教案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 幼儿园 中班心理健康《我会倾诉》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中职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 微积分试卷及规范标准答案6套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问题探究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
- 药物警戒管理体系记录与数据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