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透镜焦距的测定_第1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_第2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_第3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_第4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实验目的】1 掌握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2学习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实验仪器】照明光源(钠光灯)、物屏、白屏、光具座、平面镜、待测透镜等。【实验原理】透镜的厚度相对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忽略时,称为薄透镜。薄透镜的近轴光线成像公式为                           

2、60;                         (1)l         s为物距,s为像距,f 为像方焦距。其符号规定如下:实物与实像时取正,虚物与虚像时取负;f 为透镜焦距,凸透镜取正,凹透镜取负 。  &#

3、160;       图1凸透镜自准法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1)自准直法    光源置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若在透镜后放一块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光线反射回去,反射光再经过凸透镜后仍会聚于焦点上,此关系称为自准原理。如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

4、一物体,如图1所示,其像也在该焦平面上,是大小相等的倒立实象,此时物屏至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便是焦距。             图2实物成实像法 (2)用实物成实像求焦距如图2所示,用实物作为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经会聚透镜后,在一定条件下成实像,可用白屏接取实像加以观察,通过测定物距和像距,利用(1)式即可算出焦距。 图3共轭法 (3)共轭法    如图3所示,如果物屏与像屏的距离D保持不变,且D

5、60;> 4f,在物屏与像屏间移动凸透镜,可两次成像。当凸透镜移至O1处时,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实象A1B1,当凸透镜移至O2处时,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实象A2B2,由图2可知,透镜在O1处时:                           (2)透镜移至O2处时:    &#

6、160;                            (3)由此可得:                    

7、                                  (4)测出D和d,即可求得焦距。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利用虚物成实像求焦距:  图4如图4所示,先用凸透镜L1使AB成实象A1B1,像A1 B1便可视为凹透镜L2的物体(虚

8、物)所在位置,然后将凹透镜L2放于L1和A1B1之间,如果O1A1<f2,则通过L1的光束经L2折射后,仍能形成一实象A2B2。物距s = O2A1,像距s = O2A2,代入公式(1),可得凹透镜焦距。【实验内容】1光路调整       由于应用薄透镜成像公式时,需要满足近轴光线条件,因此必须使各光学元件调节到同轴,并使该轴与光具座的导轨平行,“共轴等高”调节分两步完成:(1)目测粗调:把光源、物屏、透镜和像屏依次装好,先将它们靠拢,使各元件中心大致等高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物屏、透镜、像屏的平面互相

9、平行。(2)细调:利用共轭法调整,参看图2,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D > 4f,在物屏与像屏间移动凸透镜,可得一大一小两次成像。若两个像的中心重合,即表示已经共轴;若不重合,可先在小像中心作一记号,调节透镜的高度使大像的中心与小像的中心重合。如此反复调节透镜高度,使大像的中心趋向小像中心(大像追小像),直至完全重合。2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由于实验中要人为地判断成像的清晰,考虑到人眼判断成像清晰的误差较大,常采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屏或透镜的位置,即从左至右移动屏或透镜,直至在物屏或像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这就是左右逼近测读法。(1)自准直法:参看图1,平面镜靠在凸透镜后,固定物屏位置,

10、采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透镜位置,即从左至右移动透镜,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晰倒像,记录此时透镜的位置;再从右至左移动透镜,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晰倒像,记录此时透镜的位置。重复3次。记录透镜的位置,计算焦距。物屏透镜f(cm)                    (2)用实物成实像法:参看图2,将物屏、透镜固定在导轨上,间距大于焦距(可利用自准法数据),利用左右逼近测读法,从

11、左至右移动像屏找到清晰的图像,再从右至左移动像屏,找到清晰的图像,重复3次。记录此时物屏、透镜、像屏的位置,计算焦距。  物屏透镜像屏s(cm)s(cm)f(cm)                                  

12、0; (3)共轭法:    参看图3,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D > 4f(可利用自准法数据),采用左右逼近测读法分别测定凸透镜在像屏上成一大一小两次像的位置,重复3次,计算焦距。物屏透镜位置1透镜位置2像屏D(cm)L(cm)f(cm)                        

13、0;                 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虚物成实像法:)    参看图4安置好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使像屏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移动像屏,直至像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

14、并记录凹透镜的位置,重复3次,计算凹透镜的焦距。注意符号。A'B'位置(cm)A''B''位置(cm)L2位置(cm)s(cm)s(cm)f(cm)                                 

15、0;   【注意事项】  1在使用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勿使仪器受到震动和磨损。  2调整仪器时,应严格按各种仪器的使用规则进行,仔细地调节观察,冷静地分析思考,切勿急躁。  3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手去接触玻璃仪器的光学面,以免在光学面上留下痕迹,使成像模糊或无法成像。如必须用手拿玻璃仪器部件时,只准拿毛面,如透镜四周,棱镜的上、下底面,平面镜的边缘等。  4当光学表面有污痕或手迹时,对于非镀膜表面可用清洁的擦镜纸轻轻擦拭,或用脱脂棉蘸擦镜水擦拭。对于镀膜面上的污痕则必须请专职教师处理。&#

16、160;  【数据表格】1. 会聚透镜焦距的测量(1)物象距法:物距(cm)23.8021.0925.6020.8019.89像距(cm)9.459.159.318.859.06(2)贝塞尔法(cm)63.0068.0073.0078.0083.00(cm)11.8922.0628.7035.4641.65(3)自准直法12345(cm)14.8514.8914.9114.9314.982. 发散透镜焦距的测定(cm)12.5011.6013.1011.9012.50 (cm)6.406.006.105.905.90【数据处理及结果】1、 会聚透镜焦距的测量(1) 物象距法:由 得:= (cm) (cm) (cm) (cm) (cm) (cm)故 (cm)(2) 贝塞尔法由 得 (cm) (cm) (cm) (cm) (cm) (cm)故 (cm)(3) 自准直法: (cm)故 (cm)2、 发散透镜焦距的测定由 得: (cm)故 (cm)【讨论】1. 分析本实验的系统误差,对于物距像距法,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