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_第1页
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_第2页
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_第3页
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_第4页
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高等教育学论文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 陈列(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我国创建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让地方工科院校承担起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深入探究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为提高教学效率夯实基础,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奠基。本文从解读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出发,分析了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对其培养计划和措施进行了剖析.最后,阐释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

2、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21-02作者简介:陈列(1983-),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也进行了充分细化,根据各院校性质、层次等的差异,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分类运用。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应用型占主体,肩负着为地方输入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基于此,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思考成为地方工科院校研究中的重点。一、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解读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阐述为:着重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且

3、这些人才要具备应用型、复合型、多层次的特征。在应用型特征的培养上,第一,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活动拓展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要凸显工程教育的特色,在复合型特征的培养上,要注重工科院校的特点,把握“一主二结合两渗透”,“一”指工科,“二”指理科与工科,“两”指文科与理科。在培养模式上,主要形式包括:第一,复合型。一是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二是要具备必要的艺术、人文、社科、管理知识。三是进行辅修与选修教育,具备多个学科及专业知识;第二,专才教育,即课程的安排与基础知识的传授以专业服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第三,通才教育,即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是必要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

4、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科研能力;第四,通专融合。一方面,注重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科学的扎实性学习。另一方面,凸显专业教育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的宽渠道与适应能力。二、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分析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长期性与系统性兼具的重大工程,并非朝夕间就可实现,也不是一份报告或某一门课程即可实现的。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关键;另一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本科阶段,创新精神及实践才能的培养是重点,要帮助本科生初步掌握实践才能并感受创新的整个进程;硕士研究生阶段,创新精神与创新才能的培养是重点,要对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全过程的完整训练

5、;博士生阶段,创新才能培养是重点,创新成果的展出是关键。社会对地方工科院校的需求是输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即兼具创新精神及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培养体系上,工科院校目前已建立的培养体系,在内容上主要从政策性指引、课堂内教学培养、课堂外实践结合、保障依托几个方面展开。学生在本科阶段时,学校在培养理念上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培养要求体现在强化、夯实科学基础知识学习,初探创新过程,实现工程训练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交流与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各阶段重点为:大一、大二年级,奠定科学基础,结合课堂与实验室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接受创新能力教育;大三年级,奠定专业学习基础,让学生积极实践自主创新;大四年级,专业

6、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依托实习、毕业设计的开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产、工程实际情况。这种创新不断线的教育方式将创新文化推广覆盖到大学的各个阶段。三、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培养措施剖析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在培养计划上,第一,要注重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革新能力的培养;第二,要实现课程的最佳整合,课程体系设置的最优化,学生知识系统的时代化;第三,在培养的口径上要坚持“宽”的原则,在课程计划的安排上要突出“活”的特色,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凸显“精”的性质,在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上要体现“新”的特征。培养措施上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传授要注重与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

7、在课程的整合、教材的革新、内容的提炼等方面,都要进行优化。比如:在课程整合上,可以把计算机绘图课程与“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统一成一体,设置为人体工程制图学课程;把控制理论课程与机械制造工程理论课程有机统一,设置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在教材革新上,可以新增CAD、CAM、CAE等现代技术的内容,这是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导的。传统机械制造专业中机械设计以二维空间为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CAD、CAM、CAE现代技术得以产生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采用这些先进技术可实现产品构思工程解析加工工艺展示评价等全过程的仿真性操作,与真实情况更为契合,实现了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化,促进了

8、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与开发。二是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开拓,实现封闭式教学课堂向多维性开放式教学课堂的转化;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实现客体角色向主体角色的演变;将传统的“填鸭式”知识灌输形式改为启发型、案例型、研究探讨型。这样,一方面,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的专业型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模式发展;另一方面,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三是强化基础,拓展专业。课程分工过于细化,专业涉及范围太过狭隘会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基础太过薄弱,专业发展就会导致后盾支撑的丧失。实现专业的拓展成为当代社会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基本

9、要求。例如: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中,在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的假设上存在局限性,使得设计公式无法精确地表现其失效的状况;在机械系统力学分析上,经典力学的使用无法达到效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为设计、制造符合市场高性能要求的机电产品,就要实现弹性力学、热力学等专业的综合拓展学习。四是构建机械制造创新设计基地。开展实物展览、测量绘制、拆装、图像展示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知机械结构,进而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展创新设计的实验。创新设计基地具体构成应包括多个实验室,实验室研究内容可划分为机械组成的认知、机械方案的设计、机械的设计、机械的制造、机械性能的测试、现代气动研究等。四、地方工科院校应用

10、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阐释首先,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第一,要从整体性与协调性的原则出发进行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探讨;第二,构建的综合性课程体系要具有灵活性;第三,要实现学分制的完善、系统管理,根据社会反馈的信息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机制,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第四,要注重发展、监督机制的建立,及时开展调研、评估、控制等活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第五,进一步改善弹性指导培养计划及教学管理的制度,开展极具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教学活动由课堂向课外及社会的延展。其次,在突破学科限制方面。第一,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并在实验教学中突破学科限制的

11、瓶颈;第二,实验中,对所要进行的实验进行精细、择优选择,并积极投入经费,实现陈旧设备的更新,完成实验系列的全新构建,为大型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提供平台及空间,同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创建一个优良的环境;第三,对实验室的使用做到开放性与制度化管理并存,鼓励学生在遵循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动手自由开展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第三,在课程设计方面。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编排等在教学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实践中,要注重:第一,保证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探究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崭新思路;第二,实现课程设置相关关系的良好处理,具体包括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必修与选修及辅修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的关

12、系等;第三,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整体素养。第四,在结合自身实际方面。地方工科院校具有地方性质,具备地域性特色。因此,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做到“因校制宜”,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与本学校实际情况相契合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行业背景很强大的一类地方工科院校,在一些学科及专业上都具备极强的行业特征,其研究水准等也在行业甚至全国属于高级层次。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办学定位、培养方式及层次就要立足于其学生能力水准、学校教学现状、学科专业特质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以选择应用型、创新型、综合型等,而不是一味不加区分地朝某一个特定方向发展。五、结束语地方工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读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对其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关注机械制造这一典型专业的培养计划与具体措施,并就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实践,对拓展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教学的崭新局面,大幅提升其教育水准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