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正式学习教案_第1页
饮酒正式学习教案_第2页
饮酒正式学习教案_第3页
饮酒正式学习教案_第4页
饮酒正式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第一页,共33页。饮饮 酒酒陶陶渊渊明明第1页/共33页第二页,共33页。陶渊明陶渊明 古今古今( jn)隐逸诗人之宗隐逸诗人之宗也。也。 (选自钟嵘诗品)(选自钟嵘诗品)第2页/共33页第三页,共33页。 陶渊明陶渊明,365,365427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渊明,谥号靖节, ,人称靖人称靖节先生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曾任太守一大司马,父曾任太守一类官职类官职(gunzh)(gunzh)。渊明。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八岁丧父,家道衰落

2、,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陶谢”。第3页/共33页第四页,共33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第4页/共33页第五页,共33页。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猛志逸四海海”,有,有“大济于苍生大济于苍生”之志。之志。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一

3、心处两端心处两端”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nn)时期,时期,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史记当他在做彭泽秀人才却屈居低位。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当天就

4、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第5页/共33页第六页,共33页。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做官是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

5、了的人性重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新恢复(huf)到自然的面目)到自然的面目)就此辞官就此辞官归田,不再出仕。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归田,不再出仕。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王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王维曾写维曾写“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自自比五柳,开田园一派。比五柳,开田园一派。第6页/共33页第七页,共33页。第7页/共33页第八页,共33页。第8页/共33页第九页,共

6、33页。 风格上陶渊明大多是“悠然见南山”式,表达(biod)闲适之意,也偶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寄予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第9页/共33页第十页,共33页。第10页/共33页第十一页,共33页。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z y);纸墨遂多,辞无诠次。遂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比:近来 诠次:次序饮酒饮酒(yn ji)小序:小序:第11页/共33页第十二页,共33页。2.朗读诗歌,初步感悟意境。朗读诗歌,初步感悟意境。 饮饮 酒酒 陶渊明陶渊明结庐结庐在在人境,而无人境,而无车马车马喧。喧。

7、问君问君何何能尔,心远能尔,心远地地-自自-偏。偏。采菊采菊东篱东篱下,悠然下,悠然见见南山。南山。山气山气日夕日夕佳,飞鸟佳,飞鸟相与相与(xingy)还还。此中此中有有真意,欲辨真意,欲辨已已-忘忘-言。言。第12页/共33页第十三页,共33页。研习研习(ynx)第一层第一层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何“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呢呢?“车马喧车马喧”指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而无车马喧马喧”意指意指(yzh)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心远地自偏

8、心远地自偏”“远远”的对象的对象(duxing)是是什么?什么?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第13页/共33页第十四页,共33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远地自偏。”两句是什么两句是什么(shnme)关系?关系?陶渊明陶渊明“结庐的人境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问君何能尔”

9、,然后自己回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心远与地偏又是什么心远与地偏又是什么(shnme)关系?这里揭示了一个关系?这里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怎样的人生哲理?“心远心远”与与“地偏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

10、的主,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第14页/共33页第十五页,共33页。研习第二层研习第二层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意境分析)(意境分析)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

11、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鸟、日、人景,由近及远(yujnjyun),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第15页/共33页第十六页,共33页。采菊东篱采菊东篱(dn(dn l)l)下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这是千年(qinnin)以来脍炙人口以来脍炙人口

12、的名句,名句名在的名句,名句名在哪里?哪里?第16页/共33页第十七页,共33页。刻画出一个采菊形象。刻画出一个采菊形象。“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为何偏采,为何偏采“菊菊”?“采菊采菊”这一动作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隐逸花之隐逸(yny)者也者也”,“晋陶渊明独爱菊晋陶渊明独爱菊”。苏轼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耿耿介;介;郑思肖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高洁。高洁。唐元缜唐元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是花中偏爱菊,

13、此花开尽更无花。”渊明常以孤云、松菊自比,表现了诗人孤芳自渊明常以孤云、松菊自比,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刻的表现,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李白笔下的月,林逋笔下的梅,周敦颐笔下的莲。李白笔下的月,林逋笔下的梅,周敦颐笔下的莲等等。等等。第17页/共33页第十八页,共33页。从情与景的关系来看: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从情与景的关系来看: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mio

14、xi)(mioxi)衬托出诗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人的闲适心情,“悠然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 “见见”字也用得极妙,字也用得极妙,“见见”是无意中的偶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如果用。如果用“望望”字,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天真意趣。,就失去了一种天真意趣。 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

15、道: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岁俗本皆作“望南山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苏轼 另外,另外, “ “采菊采菊”是俯,是俯,“见南山见南山”是仰,俯仰是仰,俯仰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成物我两忘的,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表现出诗人悠然、,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淡

16、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第18页/共33页第十九页,共33页。“东篱东篱(dnl)采菊采菊”的形象的形象。为何又在为何又在“东篱东篱(dnl)下下”呢呢?首先,东是春天的方向,首先,东是春天的方向,象征大自然。其次先东,后南象征大自然。其次先东,后南,再西,全方位融入自然,物,再西,全方位融入自然,物我合一。我合一。 “采菊东篱(dn l)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之作,为后世所称道。 第19页/共33页第二十页,共33页。“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这两句是什么描写(miox

17、i)?有何深刻意义?有何深刻意义?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B、归园田居中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去来兮辞中云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可见此句有两意:可见此句有两意: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bkn)接受这美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好的归宿,

18、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bkn)接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还”吧。吧。第20页/共33页第二十一页,共33页。这两句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这两句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

19、shqng)悟理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归真返朴”。而这个。而这个“理理”,正好为两句的,正好为两句的“悠然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互为表里。第21页/共33页第二十二页,共33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然的飞鸟、南山(nnshn)、夕阳、秋菊中、夕阳、

20、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此此”应该就是指远离官场尘嚣,悠应该就是指远离官场尘嚣,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这两句说的是这里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样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至情言语即无声”。“真意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dinw)了自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

21、,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第22页/共33页第二十三页,共33页。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z ji)、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第23页/共33页第二十四页,共33页。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前四句叙事道理(人境前四句叙事道理(人境无喧无喧心远心远地地偏);偏);中间四句写景显理(采菊中间四句写景显理(采菊见山见山日夕日夕鸟还);鸟还);最后两句抒情悟理(真意最后两句抒情悟理(真意忘言忘言(wnyn))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整首诗

22、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回味悠长。2、平易朴素的语言风格、平易朴素的语言风格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写南山傍晚美景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抒归隐之情,或叙田居之乐,或道人生之,还是抒归隐之情,或叙田居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第24页/共33页第二十五页,共33页。 我们说说陶渊明是一个我们说说陶渊明是一个(y )什么样的人?他的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a、

23、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特点是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特点是“淡泊淡泊” 。b、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一、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有积极种反叛,有积极(jj)意义。意义。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归隐”与与“独善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应该兼济天下,积极(jj)地参加地参加社会活动。也有消极面。社会活动。也有消极面。 第25页/共33页第二十六页,共33页。* 陶渊明是中国陶渊明是中国(zhn u)历史上第一个为

24、理想和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信仰而活着的文人; * 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秋万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秋万代,令人代,令人(ln rn)永远难忘;永远难忘; * 他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的活着,他不急不缓、不左顾右盼,只是专心地拉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并不留意于是否落在他人(trn)之后,正是由于不争先恐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第26页/共33页第二十七页,共33页。 鲁迅说过:鲁迅说过:“陶渊明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静穆(jngm),所以他伟大,所以他伟大。” 他还有他还有“金刚怒目金刚怒目”式式的作品的作品 读山海经(其

25、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cnghi)。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第27页/共33页第二十八页,共33页。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w chn)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28页/共33页第二十九页,共33页。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道狭草木(com)长,夕露沾长,夕露沾我衣。我衣。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