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心墙坝_第1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心墙坝_第2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心墙坝_第3页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心墙坝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班级 :学号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心墙坝一、基本资料:1、河谷地形见附图。2 、 天 然 材 料 。 在 坝 址 附 近 3 公 里 围 渗 透 系 数 为 k=10 - 5 cm/s 的 土 料 储 量 丰富 ,砂 石 料 分 布 较 为 广 泛 。覆 盖 层 厚 度 :岸 坡 3 5m ,河 床 5 7m 。覆 盖 层 渗 透 系 数 平 均 为 10 - 2 cm/s 10 - 3 cm/s.3、外交通。工程紧靠公路,与铁路线相距约 10 公里,交通便利,不需另外修建对外临时施工道路。4、水库规划资料。该工程主要为下游城市和农田供水,供水工程的最大引 用 流 量 为 2

2、0m 3 /s 。 水 库 正 常 蓄 水 位 590 m 、设 计 洪 水 位 592 m 、 校 核洪 水 位 593m 。设 计 洪 水 流 量 1200m 3 /s, 下 泄 允 许 最 大 单 宽 流 量 18m 3 /s。水 库 最 大 风 速 12m/s , 吹 程 D=5km 。二、设计报告( 一 )土石坝的剖面尺寸与构造该工程主要为下游城市和农田供水,供水工程的最大引用流量为 20m3/s。由于该地区土料储量丰富,故采用土石坝,用坝下涵管供水,溢洪道进行泄洪。由于该水利工程为供水工程, 故土坝采用不过水非溢流土坝。 大坝坝址覆盖层厚度最大为 7m,故采用帷幕灌浆处理地基,帷幕

3、厚度取 5m。溢洪道不知在马鞍形地带,由于该设计用土石坝,故采用开敞式河岸溢洪道,布置在右岸。1、 坝顶高程:坝顶高程 =水库静水位 +坝顶超高,取:1) 设计洪水位 +坝顶超高(正常)2) 正常蓄水位 +坝顶超高(正常)3) 校核洪水位 +坝顶超高(非常)4) 正常蓄水位 +坝顶超高(非常) +地震安全加高中的最大值。坝顶超高值: d R e A式中: d坝顶超高, m;R波浪在坝坡上的设计爬高,m; e风浪引起的坝前水位壅高, m; A安全加高, m。21)风壅水面高度: eKW D cos2 gHm式中, K综合摩阻系数,取3.610 6 ; D风区长度,取吹程5km;计算风向与坝轴线的

4、法线间的夹角;H m 风区水域平均深度, 设为 33m;W 计算风速, m/s,2 级坝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 2.0 倍。算得, e 5.677 10 4 m2) 波浪爬高 R 的计算:平均波浪爬高 Rm :当坝坡系数 m 1.5 : 5.0 时,K K whm Lm。Rmm21式中, K 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查表得1.0 ; K w 经验系数,查表得 1.0 ; hm 平均波高, m ; Lm 平均波长, m。平均波高与平均波长由官厅水库公式得出:51hl0.0166W 4 D 3hm 0.63gLm110.331W2.15 (gDLm =7.25W2W2 ) 3.75则, Rm

5、10.63 7.250.68m321设计波浪爬高 Rp :对 2 级坝取累计频率 1%的爬高值 h1% ,不同累计频率下的波浪爬高 Rp ,可由 hm 的值和相应的累计频率 P( %)查表得出。Hhm0.1,查表得 Rp =2.66 ,HRmQ Rm0.68Rp2.66 0.681.81所以, RRp1.81m3) 安全加高 A:根据坝的级别,按表 5-1选用。土石坝的坝顶高程单位: m运用条件水位波浪爬高 R风壅水高 e安全加高 A地震安全加高坝顶高程(1)5921.815.6771041.0-594.81(2)5901.815.6771041.0-592.81(3)5931.815.677

6、1040.5-595.31(4)5921.815.6771040.51.0595.31选取 4 中运用条件中的最大值作为坝顶高程,即坝顶高程为595.31m。考虑水库综合利用情况,取596m,取防浪墙高度 1.2m。则带有防浪墙的坝顶高为596-1.2-565+5=34.8m 。2、 坝顶构造:(1) 坝顶宽度SL 274200J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规定:高坝顶宽可选为 10-15m,中、低坝顶宽可选为5-10m。由于该设计中无交通要求时,仅考虑抢险防汛及检修灌浆和运行管理要求,根据我省工程经验, 坝顶宽度 9m。(2) 坝顶构造坝顶结构与布置应经济实用,建筑艺术处理应美观大方,并于周围环境相协

7、调。坝顶盖面材料应根据当地材料情况及坝顶用途确定,一般采用密实的砂砾石、碎石、单层砌石或沥青混凝土等柔性材料。该坝选用碎石做坝顶盖面。坝顶上游侧设防浪墙, 墙顶一般高出坝顶 1.00 1.20m。防浪墙应坚固不透水,用浆砌石或混凝土建造,其基础应牢固地埋入坝,并于坝的防渗体紧密连接。坝顶下游侧根据运用条件设路肩石作为安全防护措施。3、 坝坡构造:(1) 坝坡坡度对于土质防渗体的心墙坝:当下游坝壳采用堆石时,常用坡率为1:1.5 1:2.5 ,采用土料时,常用坡率为1:2.0 1:3.0 ,当上游坝壳采用堆石时,常用坡率为1:1.7 1:2.7 ,采用土料时,常用坡率为1:2.5 1:3.5 。

8、土石坝下游坝坡常沿高程每隔10-30m 设置一条马道, 马道宽度为 1.5m,坡率相差 0.2-0.5。由于该坝坝高大于30m,最终确定上游坝坡 1:3.5 ;下游坝坡 1:3.0 、1:2.5 两1级边坡。下游坝高处设置马道,宽度为1.5m。(2) 护坡构造土石坝上、下游坡面要遭受多种外界自然因素的危害,必须设置护坡。为了经济,应可能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维修方便,上游护坡常用形式为砌石和堆石。为了防止雨水集中冲刷下游坝坡, 下游坝坡上应设置纵横连通的坝面排水沟系统,若下游为堆石、干砌石护坡,其下有垫层时可不设排水沟系统。纵向(坝轴)排水沟常设置于马道的侧,横向排水沟间距约50 100m。块石

9、 护坡 的单 层 砌石 的石 块 直 径 不宜 小于 0.2 0.35m , 下 面 垫 0.15 0.25m 厚的碎石或砾石。 马道侧应设置阻滑基脚, 如果仍有滑动可能时,可在坡中设置阻滑齿墙。4、 坝体防身设置:心墙位于坝体中央或稍偏上游, 由透水性很小的黏性土筑成。 心墙顶部在静水位以上的超高正常运用情况下不小于 0.3 0.6 ,非常运用情况不得低于非常运用的静水位。心墙顶部厚度按构造和施工要求不得小于1.0 3.0m;顶部厚度根据防身要求及土料的允许渗透坡降决定,一般不宜小于水头的1/4 且不得小于 3.0m。心墙自顶到底逐渐加厚, 边坡通常采用(1:0.15 )-(1:0.25 )

10、。此处取心墙坡率为1:0.2 ,心墙顶部宽度为6m。5、 坝基防渗设置:铺盖是均质坝体心墙或斜墙上游水平的延伸,可以延长坝基渗流的渗径,以控制渗透坡降和渗流量在允许的围。铺盖土料的渗透系数应小于10-5 cm/s,且至少要小于坝基透水层渗透系数的100 倍以上,此坝周围的砂石料符合这一要求。铺盖向上游伸展的长度一般最长不超过6 8 倍水头,铺盖的厚度, 上游端按构造要求,不小于0.5m,取为 1m,向下游逐渐加厚使某断面处在顶、底水头差作用下其渗透比降在允许围,在与坝体防渗体连接处要适当加厚以防断裂。铺盖上应设保护层,以防止蓄水前干裂、冻蚀和运用期的风浪或水流冲刷,铺盖底应设置反滤层保护铺盖土

11、料不流失。6、土坝排水设施:坝体排水用堆石棱柱体排水,它是在下游坝脚处用块石堆成的棱体。棱体顶宽不小于 1.0m,顶面超出下游最高水位的高度,对2 级坝不小于 1.0m,而且还应保证浸润线位于下游坝坡面的冻层以下,因下游无水,故取棱体顶高3m,顶宽2m。 棱体坡根据施工条件决定,一般为1:1.0 1:1.5 ,外坡取为1:1.5 1:2.0 ,在此处取 坡 1:1.5 ,外坡 1:2.0 。在棱体与坝体及土质地基之间均应设置反滤层,在棱体上游坡脚处应尽量避免出现锐角。7、反滤层和过渡层反滤层的作用是滤土排水, 防止土工建筑物在渗流溢出处遭受管涌、流土等渗流变形的破坏以及不同土层界面外的接触冲刷

12、。反滤层一般由 1-3 层级配均匀,耐风化的砂、砾、卵石和碎石构成,每层粒径随渗流方向而增大。水平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 0.3m;垂直或倾斜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 0.5m。过渡层主要对其两侧土料的变形起协调作用。 反滤层可以起到过渡层的作用,而过渡层却不一定能满足反滤的要求。合理的反滤层设计要满足的要求:(1) 被保护土层不发生管涌等有害的渗流变形,在防渗体出现裂缝的情况下,土颗粒不会被带出反滤层,而且能促进使裂缝自行愈合。要求反滤层有足够小的孔隙,以防土粒被冲入孔隙或通过孔隙而被冲走。(2) 透水性大于被保护土层,能畅通的排除渗透水流,同时不致被细粒土淤塞而失效。这要求反滤层必须有足够大

13、的孔隙。8、坝型剖面图(见图纸)( 二 ) 土石坝防渗分析渗流分析的容包括: 确定坝体浸润线; 确定渗流的主要参数渗流流速与比降;确定渗流量。在渗流分析中,一般假定渗流流速和比降的关系符合达西定律,即1 。斜墙采用粘土料,渗透系数ke1.010 5 cm/ s ,坝壳采用砂土料,渗透系数k 1.0 10 2 cm / s ,两者相差 103 倍,可以把粘土斜墙看做相对不透水层,因此计算时可以不考虑上游楔形降落的水头作用。坝体渗透计算心墙的平均厚度:126182212m通过心墙的 q : q K eH 12he2(1)2通过下游坝壳的 q : qK he2H 22(2)2L由公式( 1)、( 2

14、)相等得: K ehe2H 222he2K2LH12Q 下游无水, H 20 ,10105he22 1222L 302he2堆石棱柱体排水体高度为3m,计算 L 的长度:L4.5 17.4 2.5 1.5 14.4 3.0 3 1.588.2m则, he2.56 m , K e105 cm / s 8.64 10 3 m /日qK e H 12he28.6410 330 22.56 20.32 m2 /日2212下游浸润线方程 xK (he2y2 ) (0x90.7) , K10 2 cm / s8.64m /日 ,2q则坝壳浸润线方程可写为y 26.760.074x (0 x90.7)下游坝

15、壳浸润线方程 y26.76 0.074 x (0 x90.7) 坐标点x1102030405060708090.7y2.592.452.302.132.001.751.521.260.920.22心墙浸润线方程 xKe (H 12y 2 ) (0x90.7) ,K e 10 5 cm / s8.6410 3 m /日2q则心墙浸润线方程可写为y290074.07 x (0 x12)心墙浸润线方程y290074.07 x (0x12) 坐标点x123456789101112y28.7427.4226.0324.5723.0121.3419.5317.5315.2812.629.233.34浸润线

16、轮廓如图示:水力坡降JH300.34L88.2渗漏总量约为QqL3.7210 4 607.54 0.23m3 / s渗漏量控制QQ允许渗透变形控制:Pc1100%4(1n)对于不均匀系数大于5 的不连续级配图, 当土的细粒含量 Pc25% 时,只发生管涌型破坏;当 Pc35% 时只发生流土型破坏,介于其之间时,发生过渡型破坏。但此题中实际资料中没有n 值,故无法判断。( 三 ) 土坝稳定性计算1、 土坝失稳的形式,主要是坝坡或坝坡连同部分坝基沿某一剪切破坏面的滑动。稳定计算的目的是核算初拟的坝剖面尺寸在各种运用情况下坝坡是否安全、 经济。2、 土石坝滑动面的形式有:曲线滑动面;直线或折线滑动面

17、;复合滑动面。3、 荷载及其组合:1)荷载:自重、渗透力、孔隙水压力、地震荷载。2)荷载组合(正常运用条件) :水库蓄满水(正常高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时,下游坝坡的稳定计算;上游库水位最不利时,上游坝坡的稳定计算;库水位正常行降落,上游坝坡产生渗透力时,上游坝坡的稳定计算。4、 要求的抗滑稳定系数:对于非常运用条件(考虑孔隙水压力时)下,2 级水工建筑物的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15 。5、 土石坝的稳定分析:对于均质坝、厚墙坝和厚心墙坝来说,滑动面往往接近于圆弧,故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坝坡稳定分析。 为了简化计算和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常采用条分法。规采用的圆弧滑动静力计算公式有两种:一是不

18、考虑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一是考虑条块间作用力的毕肖普法。此坝用瑞典圆弧滑动法。1) 计算原理: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 将滑动面土体是为刚体, 边坡失稳时该土体绕滑弧圆心O作转动。分析计算时常沿坝轴线取单宽坝体,按平面问题采用条分法,将滑动土体按一定的宽度(通常宽度 b=0.1R)分为若干个铅直土条,不计相邻土条间的作用力分别计算出土条对圆心 O的抗滑力矩 M r 和滑动力矩 M s ,再分别求其总和。当土体绕 O点的抗滑力矩 M r 大于滑动力矩 M s ,坝坡保持稳定, 反之,坝坡则丧失稳定。2) 计算步骤:将滑弧土体用铅直线分成 12 个条块,为方便计算,取各土条块宽度R67.4,对各

19、土条进行编号,以圆心正下方的一条编号为i=0,b6.74m1010并依次向上游为i=1,2,3, 向下游为 i=-1,-2,-3, 如图示不计相邻条块间的作用力, 任取第 i 条为例进行分析, 作用在该条块上的作用力如下:( 1) 土条自重 Gi ,方向垂直向下,其值为Gi( 1hi'2 hi'' )b ,其中 1、 2 分别表示该土条中对应土层的重度;hi'、 hi'' 分别表示相应的土层高度,b 为土层宽度,可以将Gi 沿滑弧面的法向和切向进行分解,得法向分力N i'Gicosi ,切向分力 Ti 'Gisini 。( 1)作

20、用于该土条底面上的法向反力N i 与 N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作用于土条底面上的抗剪力 Tfi , 其可能发挥的最大值等于土条底面上土体的抗剪强度与滑弧长度的乘积,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反。根据以上作用力,可求得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M rGi cos itan ici liK cGisinM si式中, l i 为 i 土条底面上的弧长, libsec i 。若计算时考虑孔隙水压力作用,可采用总应力法或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计算抗滑力时采用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强度指标;有效应力法计算滑动面的滑动力时,采用有效应力指标' 和 c' ,根据以往实际工程经验取'400 ,c40kPa ,心墙 19.48kN / m3 , 湿19.45kN / m3 , 饱 19.52kN / m3 , 此时,(Gi cos i ui li ) tan ici l iK c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