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案例_第1页
《背影》教学案例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背影教学案例新课标背景下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之一湖北省洪湖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燕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 1 1 、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 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 2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 写的特点。3 3、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4 4 、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 材的方法。5 5 、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及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知道了背 影这篇

2、散文因其成功地描写了父爱而被人们广为传诵。提到父亲, 老师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我把它制成了短片请同学们看一看。(播放课件:父亲为“我”铺床,我却当着同学的面吼他骂父亲 笨手笨脚的情景。)确实如此,虽亲近如父子(女) ,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 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著名 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二、教学新课21 1 、整体感知,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 ,让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的背影。 学生通过分小组学习,交流意见得出如下结论:(1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

3、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指名学生单个朗读相应课文内容) ,背影贯穿全文始 终。(2 2)感触最深的是买橘子的背影。 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2 2、欣赏“背影”描写,理解父子深情。(1 1) 朗读第六段,展示问题组。 这里作者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 (让学生齐读课文) “戴着黑布小 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出示课件,关于父亲背影定格的 图片 A A、 为什么作者要细致地描写父亲的穿戴?(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极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写穿戴可 与父亲给我买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对比)B B、 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 (穿黑

4、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把 这些句子给我们读一读?生读,师问: “祸不单行”在文中具体是指什 么?(“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 ;办 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惨淡家境的铺垫和渲 染,所以父亲的这个黑色的背影才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 个沉重的背影。) 板书:沉重 (2 2)作者接着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A A、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B B、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 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蹒跚”是指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 子。出示父亲走路蹒跚的短片 3(

5、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 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板书:蹒跚 (3 3)作者又写了什么?(父亲爬月台)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 齐读课文)A A、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B B、 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 ( “攀”、 “缩”、 “倾”) 为何 用“攀”不用“抓”? 出示放大父亲“攀”动作的定格图片 (让学 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归纳结论: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 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 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用“缩”字有什么好处? 出示放大 父亲脚向上“缩”的定格图片

6、方法同上。 (“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 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 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 心情该多么紧张啊!) 出示父亲身子向左倾的 放大定格图片 同样“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 法: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 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 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板书:艰难努力 齐读这几句话,突出应重读的词。3 3、这样一个沉重、蹒跚、艰难努力的背影,作为儿子的“我”看 见之后有什么反应?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 这里又写到了

7、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 文中竟然出现 (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 生数次泪流满面呢?因为父亲的背影在这种不平常的情况下出现,令 儿子感动。(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偿还欠债、光景惨淡)作者深深理 解了父亲的艰难、父爱的伟大,所以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这是心疼 的泪水,这是感激的泪水 ,这是愧疚的泪水。4 4、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离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 怕麻烦4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 咛一路小心。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但是,心境 不好的父亲是怎样安慰心境不好的儿子的?请同学们画出父亲对儿子

8、 说的几句话,朗读课文体会这几句言语描写的内涵。A A 、“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这是父亲在宽慰 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 的变故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实际上他把悲痛压 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坚强的父亲。 )B B、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讨论后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这是一个对儿子充满 无限爱意的父亲。 )C C、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得体贴入微啊! )D D、 “进去吧,里边

9、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亲担心 行李的安全。同学们看,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分小组讨论, 归纳这些语言描写的特点,体会话语包含的感情。全班交流,一人发 言,其他同学补充,明确: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 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 伟大的父爱。三、总结梳理,回扣目标。这篇文章通过运用抓住“背影”这个聚焦点的写法,采用了肖像 描写、动作描写、朴素的语言描写这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深深的父 爱”这一主题。四、拓展回顾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问:在生活中你对父母有没 有“太聪明”的时候?学生踊跃发言,大胆发省。同

10、学们,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接受了来自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对我们的许多关爱,面 对这些“关爱”我们应当怎5样做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善 于接受别人的关爱,还要善于理解别人,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别人,我 们要做一个爱自己,更爱别人的人。 )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篇记述父母、祖辈、老师、 同学关爱自己的文章。学习运用本课所学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 言描写这些写作手法,抓住典型特征来写,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背影沉重 蹒跚艰难努力 教学反思 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思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 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

11、入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生字词的音形义已掌握,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以及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 “父爱”这一主题的。在普通学校,背影选自八年级的语文教材, 在聋校是九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生理缺 陷、语言缺陷,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摒弃常规教学讲段落层次,中 心思想的手法,主要采取了找切入点,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 自主地、 探究性地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 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以“背影”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本文的主题。 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选取“背影”这个角 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12、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正面描写, “文章有 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我不下手者” (姜白石)。接 着我提出一个问题:本文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给人 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的背影?激发学生自己动脑,积极思维。学生为 了得到答案,自发地读课文,踊跃发言。讨论的结果是买橘子的背6影 最让人感动。很自然地,接下来我们就开始重点赏析买橘子的背影, 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分析作者是怎样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细致地 描写刻画的。师又以父亲的衣着,父亲走路的姿势,父亲爬月台三个 方面为激发点,引导学生“剥茧抽丝” ,逐层剥开茧;抽出里面的“核 心”所有这一切都缘于父亲对儿子深沉、细腻、伟大的爱!这就

13、是这篇散文的主题。作者是怎样把这个背影写得如此感人的呢?我引 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得出结论,主要是因为有前面惨 淡家境的铺垫和渲染,而对父亲背影的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作了工笔 刻画, 写得细致而逼真, 配合多媒体的背影图片, 那情那景便真实地 再现于我们眼前,学生便很能感同身受。二、以“流泪”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 语文新课标强调 “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 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 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在学生明确 文章的“父爱”主题

14、后,我不是直接灌输“由于作者理解了父亲,领悟了父爱而更爱父亲。 ”这一结果,而是以“流泪”为切入点,引导学 生自己反复体味,让课文中的情节(作者四次流泪的情景)自己“说 话”,紧扣“背影”寻找流泪的原因。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 易于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第一次流泪 出现于课文第二节,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 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 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 “我 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父亲的艰难 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 “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

15、等他的背影混入来 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第三次眼泪“又来了”。及至最后读到父亲用“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时朱自清心潮难平,激动不已。7通过这几次流泪的描写,学生体味到了文章不仅仅写了父亲对儿 子的爱,更从儿子的角度表现了他的感激心痛和惭愧,以及儿子对父 亲深深的爱,更进一步地体会文中父子间的深情。这也就是这篇文章 的思想感情。学生也从这一思想感情的体会中陶冶并升华了自己的情 感,接受并学会给予爱,给父母,给亲朋,给他人!这就是无形中将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三、以重点词句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好文章所以好,遣词用句十分重要。 ”我们常说“一字值千

16、金” 说的就是斟词酌句的重要性。朱自清先生在使用这些能表现文章主题 的重点词句时都是经过反复比较,斟酌推敲的。在教学中,我通过让 学生体会写父亲爬月台时的一连串动作, 描写中这些动词使用的妙处, 如“攀、缩、倾”等这些动词恰到好处地把父亲艰难努力的背影写得 生动传神而感人,也就更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 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而作者却写父亲的背影。而且对父亲的言语描写也是十分朴素简洁的教学中,我以父亲对儿子所说的五句话为切入点,让学生朗读这 些句子,联系上下文体味父亲语言里面蕴涵的浓厚感情。这五句话句 句朴实,但每一句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宽慰、担心、关心、体贴之 情。这些话语越是

17、平凡,越让我们觉得亲切、真挚,仿如自己的父母 平时生活中的话语。但就是这些话语更能引起我们读者的感情共鸣。 领会了这些重点词句的妙处,就会感受到作者“人所易言,我寡言之, 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字不俗” (姜白石)的独到之处。学生在平时的 写作中就会学习、借鉴并运用。这也就是新课标倡导的“语文教学要 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思维”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许多篇课 文都可以运用。如火烧云 ,通过“读”,反复读课文二至六自然段; “比”,比较第二自然段与四、五、六自然段; “看”,看老师制作的火 烧云变化的直观课件,学生很容易找准切入点“火烧云的形状和 颜色变化极多极快” ,抓住了这一重点,文章丰富的形容词,文章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