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对讲机实验报告_第1页
调频对讲机实验报告_第2页
调频对讲机实验报告_第3页
调频对讲机实验报告_第4页
调频对讲机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焊接制作一、实验目的1、学习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原理2、焊接制作调频收音机/对讲机二、实验器材1、TRA-08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实验材料2、稳压电源3、焊接工具4、频谱分析仪三、实验原理1、调频收音机部分 接受频率73MHz-108MHz。其中:公用调频广播接受频率88MHz-108MHz;75MHz-88MHz可接收校园调频广播;73.5MHz-75MHz用于接收对信号。也可以收听校园调频广播。调频收音机组成结构框图 调频无线广播,采用调频的调制方式,用音频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瞬时频率,使原为等幅恒频的高频载波信号的瞬时频偏随调制信号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规定调频广播的载波

2、频率范围为87-108MHz。2、对讲调频发射部分高频载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载波幅度通常很小,需要经过高频电压放大和高频功率放大后,才能推动天线,增加发射距离。天线匹配回路使功率的输出端和天线的输入回路相匹配,使功放的输出功率能够最大限度的传输给天线,以提高效率。单发射机组成结构框图TRA-08的发射机电路,有晶体管分立电路直接调频,变容二极管调频,功率放大,功率推动,天线匹配回路,发射天线等基本电路模块组成。3、放大电路分析MIC音频放大电路电路电压放大电路直流 交流 功率放大电路 直流交流 KA22425D采用28脚双列扁平封装,管脚排立如下图所示:原理图分析:调幅(AM)部分不使用,因此相

3、关引脚接地处理。天线接收到的调频广播信号,经过电容C28交流耦合后,进入芯片的第12脚(调频高放)进行高频放大,放大后的高频信号进入芯片的第9脚,低9脚外接电感L9,可变电容CBM,微调电容组成调谐回路,进行频道选择,然后进入芯片的内部进行混频。当按下开关SW4时,电容C29接入谐振回路,谐振回路的总电容增加,谐振频率下降,选择对讲机进入对讲接收频道范围(74M-86M);没按下开关SW4时(FM位置),对讲机处于FM频道接收范围(87M-108M)。本振信号与高频输入信号在芯片内部进行混频后的中频信号(中心频率是10.7M)从芯片的14脚输出。首先经过压电陶瓷滤波器CF1(中心频率是10.7

4、M)滤波后,得到较纯净的中频信号送到晶体管Q5组成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进行放大(电压增益大约为20dB),电阻R24是电压并联负反馈,起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放大后的信号从晶体管集电极输出后,再次经过压电陶瓷滤波器CF2(中心频率是10.7M)滤波后,送到芯片的第17脚(调频中放输入端),在芯片内部进行中频放大,然后进入内部的FM鉴频器进行鉴频,2脚外接10.7M的压电陶瓷鉴频器CF3,调频信号经过鉴频后从芯片的第23脚输出,电容C41(0.022uF)是高频滤波电容。4、调频收音机基本功能 (1)按下FM键,调频收音机功能,接收调频电台。 (2)复位FM键,对讲机功能,共有4个频率,分别为F1,

5、F2,F3,F4,可通过面板上的按键选择。5、对讲机实现功能、原理对讲机是单工工作方式,一方呼叫的时候,另一方只能接听。按下收发开关,对讲机进入发射状态,此时对着话筒喊话,声音信号经过发射电路后就变成高频调频电波向空中传播出去,对于本次实验,发射频率应该调整在74M左右,松开收发开关进入对讲机接收状态,此时调节可变电容(调收音机调谐盘)可收到由发射机发出的声音信号。本机集对讲机和收音机于一体,既要保证收音机的正常收听,复位SW1键(FM端闭合),使接收机的调谐频率范围在87M-108M之间,能过正常收听到调频广播电台。同时,按下SW1键(TR端闭合),使接收机的调谐频率范围在74M-86M之间

6、,能过正常收听到对讲呼叫。(接收灵敏度最高,通信距离最远,正确调谐是关键)发光二极管LED是做电源指示使用的,当电源接通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关闭电源时发光二极管熄灭。四、实验小结通过这次对讲机FM收音机实验,我收获颇丰。虽然,已经给出详细的电路图,需要的只是按照电路图给的一步一步焊接,但这是我的第一次做较大型的电路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还是比较担心的,器件的焊接过程中由于同一时间焊接器件的管脚。导致器件发热过大,这有可能导致器件的接触不良以及器件的性能不稳定,这是比较担心的。在以后的焊接中应该注意器件焊接的间隔。另外,通过这次FM收音机对讲机焊接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调频收音的工作原理,以前在高频电路课本上略有接触过,但那些只是笼统的理论上的认识,这是实验的调制过程让我其实的了解到了调频收音的工作原理,对课本上的知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