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测量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测量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测量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测量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施工工艺标准1 定位控制测量施工工艺标准1.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控制测量。1.2 施工准备1.2.1技术准备:121.1 熟悉设计图纸按图施工的原则,确定了施工测量的依据是建筑施工图纸。因此,定位前应该熟 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1.2.1.2 阅读设计图纸1)建筑总平面图查清建筑物所在的位置,与相邻地物的关系,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的分布等。设计总平面图是施工放样的总体依据,建筑物是根据该图所给定的尺寸关 系定位的。2)建筑平面图查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与特征,建筑内部分隔状况,纵、横轴线的数量及其相 互关系等。3)审核设计

2、图纸的相关尺寸在阅读设计图纸时,还应仔细地核对图纸。假若发现问题,那么应及时地向设计 单位反映,由设计人员处理。审核尺寸的要点: 查对分尺寸之和与总尺寸是否相符。 查对有关图纸的相关尺寸有无矛盾,标高是否一致。 查对有无遗漏尺寸。在定位之前,应查清建筑物的定位依据,建筑区内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其 相关资料,以便拟定测设方案,计算测设数据。121.4现场踏勘踏勘时应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情况,察看周围环境,以及与周围地物的关系。了 解控制点的位置,分布状况,以及检查标志的稳定性。假若踏勘时发现测线方向有障 碍物,或者地面起伏不平,那么应及时清理,或对场地进行平整。121.5拟定测设方案,计算测设

3、数据在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研究拟定测设 方案。测设方案必须保证定位精度,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同时,使测设数据计算 简便,测设方法简单易行,以及具有必要的检核条件。由于基本定位点的放样都是采 用极坐标法进行,所以测设数据的计算主要是要满足极坐标法放样。1.2.2主要仪器设备:全站仪及配套棱镜,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1.2.3作业条件:123.1施测人员必须有相应的测量等级资格证书。123.2 首先,要保证仪器和工具的品种与数量。其次,应对选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 必要的检查、检验与校正,保证能正常使用并满足精度要求。对于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与轴线控制测量通常采用的全

4、站仪及配套的棱镜。1.3 施工工艺流程计算测设数据I -绘制测设图| 一测设一桩钉一检测1.4 施工工艺要点建筑定位测量,就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 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由于测距精度的提高,同时全站仪的普遍采用,使得极坐 标法成为建筑物定位测量的主要方法。1.4.1极坐标法放样基本定位点141.1如图141.1计算出放样点a与控制点B间的距离,计算方位角a Ba和a ba。141.2 在B点架设全站仪,照准A点配置方位角a ba,拨转方位角到a Ba,通过光 电测距,利用棱镜确定a点位置。1.4.1.3 在a点钉桩,并在桩上准确标定 a点。1.4.1.4同上述

5、方法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其它3个角点。1.4.1.5对于每条边上的轴线控制点可利用光电测距精度高的特点,采用量距法测 设。理论与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图 1.4.1.11.4.2直角坐标法1.4.2.1当平面控制采用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建筑红线(由规划部门审批划定用 红色表示的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时,常运用直角坐标法定位。该法测设数 据计算简便,测设之角度均为90。,施测方便。但是放样出的定位轴线要不断的通过检核和调整才能满足规范要求。1.4.3交会法1.4.3.1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适用于测设距离方便的平坦场地,且测设距离以不超过一整尺段为限。采用钢尺量距,精度较低。如图1.

6、4.1.1,计算出A点到a点,B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从A、B用钢尺量取 相应的距离,并且使两钢尺相交,交点即为a。当测设距离较长,或测设距离不便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又称方向 线交会法。宜用两台仪器交会。如图141.1,计算出方位角a Ba和a Aa,同时在A、B两点上架设经纬仪互相 照准配置度盘,分别拨转角度到 a Ba和a Aa,如果目标同时满足成像于两架仪器的 中心,则改目标所处的位置即是 a点。1.4.4高程控制测量建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为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待建筑物基础和地坪层建造完成后,在墙上或柱上从水准点测设一米标咼线”(标咼为十1.000m)或 半米标咼线”(标高为

7、十0.500m),作为向上各层测设设计高程之用。监理工程师应首先检查 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然后复核测设一米标高线”或半米标 高线”是否符合要求。1.5 质量标准1.5.1自行检查满足规范标准要求。1.5.2公司测绘主管验收合格。1.5.3测绘行政部门验收合格。1.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6.1 计算测设数据时,如果能够采用相关专业测量软件最好。若无此条件而采用 人工计算时,应采用制图软件绘制直观图形抓取定位点坐标以做检核。1.6.2 定位点测设完毕后,应校核定位点间的距离关系,且应该满足当地规范或国 家级规范要求。1.6.3 绘制测设图时尽量使其与实地基本方位一致。1.6

8、.4 设计测设方案时应考虑到图形强度,不能使边、角相对过大或过小。1.7 定位测量记录1.7.1无论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都应及时作好施工测量记录。1.7.2测量记录是外业工作的笔录记载,也是检查作业质量的。记录员应边复诵边记 录,以资校核。记录要保持正确性和原始性,不得誊抄,不许涂改,不准用橡皮擦拭 记错时应以单线整齐地划去,在其上方更正。每个测站的观测均应当场记录计算,检 核无误。书写不可漆草模糊,文字说明要简明扼要,成图要准确、清晰与美观,各项 数据标注清楚。随着施工的进展,内、外业资料均应及时整理归档,以备复查与作为 交工资料。控制测量成果,要经有关单位代表现场复核验收。定位记录应有承

9、包商技 术负责人审核和监理抽检复查签字认可。1.7.3定位测量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1.73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以及合同号。1.7.3.2工程名称和编号,日期,测量、计算与校核人员亲笔签名。1.7.3.3施测依据,有关的图件和相关数据。1.7.3.4测设数据计算成果。1.7.3.5测设详图。1.7.3.6标明建筑物的朝向或相对标志。1.7.3.7对于施测方法,作业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说明。1.7.3.8 承包人自检说明。1.7.3.9监理评定意见。1.7.3.10有关职能部门复核会签。2 基础测量施工工艺标准2.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测量的实施过程。2.2

10、施工准备2.2.1 技术准备:221.1熟悉图纸,认真阅读基础图,确定基础中柱基关系,编制测量施工方案,作 好技术交底。2.2.1.2校核定位测量桩钉的轴线控制桩及高程控制点,获取相关数据资料2.2.1.3 确定基础时施工测量的内容及顺序。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 作有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抄平。2.2.2主要仪器设备:全站仪及配套棱镜、经纬仪、钢尺、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2.2.3作业条件2.2.3.1作业人员具有相当等级的测量资质。223.2仪器设备经检定合格,足够数量的仪器设备。223.3轴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校验合格2.3 施工工艺要点2.3.1基槽开挖测量施工工

11、艺对于基槽挖土,由于定位测量已经确定了平面的开挖边界,所以主要内容是控制 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 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平水桩:标高误差控制±0mm),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可 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2.3.2轴线投测施工工艺2.3.2.1 施工方法轴线投测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经纬仪正倒镜取中法投测轴线。在轴线控制桩或轴线钉上安置经纬仪,正镜,以地面上的轴线控制桩定向,按经纬仪视准轴方向在施工面 上标定一点;倒镜,再标定一点。若两个投影点不重合,则取中点作为轴线

12、端的投影 位置。按相同的方法标定轴线另一端的投影位置,两端投影点的连线即为一条定位轴 线。按上述方法投测出每条边界轴线,检测边界轴线交点间的距离,如果与设计数据 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则采用按长度配赋误差的距离内分法做出每条轴线上的轴线交 点。按设计图纸,将对应的轴线交点连线得到全部轴线,基础的轴线控制网就已经投 测完毕。2.322轴线测设步骤4)正倒镜取中法投测轴线。5)距离内分法做出轴线交点。6)轴线交点连线。2.3.2.3 检验1)用全站仪检测边界轴线交点的平面坐标与设计坐标间的误差是否超限。2)用全站仪检测轴线交点间的轴线距离误差是否超限。3)用全站仪检测轴线交点间的斜线距离误差是否超限。

13、2.3.3标高的传递2.3.3.1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当开挖较深的基槽可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如图1.3.3.1,作法是: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o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为了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B上,在地面水准点和基坑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c和B点前视读数d。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之高程Hb按下式计算:H B=HA+a-(b-c)-d图 133.1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差,如高程传递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对(

14、b-c)之值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温度改正。上例是由地面向低处引测高程点的情况,当需要由 地面向高处传递高程时,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进行。2.3.4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开挖基槽不太深时,可设置垂直标板,将高程引测到标板上,然后用钢尺向下丈 量垂直高度,将设计标高直接画在标板上,既方便施工,又易于检查。当需要向建筑 物上部传递高程时,可根据柱、墙下部已知的标高点沿柱或墙边向上量取垂直高度, 而将高程传递上去。2.3.5柱基施工测量235.1 混凝土基础施工测量轴线投测时,已经在施工面上标定了柱基的中心,根据基础图放出柱基的边界线。在支立模板时以柱基的中心线作为支模板的依据。同时用水准仪控制柱基

15、的标高。235.2 钢柱基础施工测量根据柱基的中心点,在施工面上标定地脚螺栓的设计位置,同时对垫层抄平。根 据垫层上和固定架上投测的中心点,把地脚螺栓安放在设计位置。为了测定地脚螺栓 的标高,在固定架的斜对角处焊两根小角钢,在两角钢上引测同一数值的标高点,并 刻绘标志,其高度应比地脚螺栓的设计高度稍低一些。然后在角钢上两标点处拉一细 钢丝,以定出螺栓的安装高度。待螺栓安好后,测出螺栓第一丝扣的标高。地脚螺栓不宜低于设计标高,允许偏高+5+25mm。235.3厂房设备基础施工测量设备基础施工程序有两种:一种是在厂房柱子基础和厂房部分建成后才进行设备 基础施工。若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将厂房外面的

16、控制网在厂房砌筑砖墙之前,引 进厂房内部,布设一个内控制网,作为设备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另一种 是厂房柱基与设备基础同时施工,这时不需建立内控制网,一般是将设备基础主要中 心线的端点测设在厂房矩形控制网上。当设备基础支模板或地脚螺栓时,局部的架设 木线板或钢线板,以测设螺栓组中心线。2.4 质量标准2.4.1 自行检查合格。2.4.2 测绘主管验收合格。2.4.3 监理验收合格。2.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5.1 遵循测绘基本原则: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程序上“先控制后细部”。2.5.2 选择恰当的时间测设,尽量减小天气和温度对测设成果的影响。2.5.3

17、各级验收要及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2.6 基础测量记录2.6.1 基础施工必须做好施工记录备案,以资校核。2.6.2 施工记录内容2.6.2.1工程名称和编号,日期,测量、计算与校核人员亲笔签名。2.6.2.2施测依据,有关的图件和相关数据。2.6.2.3 对于施测方法,作业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说明。2.6.2.4承包人自检说明262.5 监理评定意见。262.6有关职能部门复核会签。2.7 安全环保措施2.7.1 爱护测量仪器设备,使用时注意保护仪器,使用后立即装箱,避免仪器设备 被损坏。2.7.2 测量施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施工时要戴安全帽。3 变形测量施工工艺标准3.1 适

18、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观测的实施。3.2 施工准备3.2.1 技术准备:3.2.1.1熟悉图纸,仔细阅读变形观测设计图,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埋设位置。3.2.1.2现场核对基准点、变形观测点的埋设情况,确认是否被破坏。3.2.1.3 设计变形观测测量实施方案,获取基准点的测量资料。3.2.2 主要仪器设备: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激光铅垂仪。3.2.3作业条件:3.2.3.1测量施工人员有相当的测量资质。3.2.3.2 仪器设备检定合格,足够的仪器数量。3.2.3.3 基准点校核合格,且保证一定的数量。3.2.3.4变形观测点无损坏或未损坏的观测点能够满足规范。3.3 施工工艺要点3.3

19、.1沉降观测 3.3.1.1水准点的布设与形式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 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尽量不少 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 性。在布设水准点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 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 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m。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 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m。在一般情况下

20、,可以利用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如果由于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离建筑物较远或条件不好,为了便于进行沉降观测和提高精度,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因此它的构造与埋设必须保证稳定不变和长久保 存。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平坦地区,由于覆盖土层较厚,往往采用深埋标志作为基准点。 在山区建设中,建筑物附近常有基岩,可在岩石上凿一洞,用水泥砂浆直接将金属标 志嵌固于岩层之中,但岩石必须稳固。331.2 观测点的布设与形式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 而定。高层建筑物应沿其周围每隔1530m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以

21、及沉降缝 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工业厂房的观测点可布置在基础、柱子、承重墙及厂房转角 处。点的密度视厂房结构、吊车起重量及地基土质情况而定。厂房扩建时,应在连接 处两侧布置观测点。大型设备基础及较大动荷重的周围、基础形式改变处及地质条件 变化之处,皆容易产生沉降,必须布设适量的观测点。烟囱、水塔、高炉、油罐、炼 油塔等圆形构筑物,则应在其基础的对称轴线上布设观测点。总之,观测点应设置在 能表示出沉降特征的地点。观测点布置合理,就可以全面地精确地查明沉降情况。这项工作应由设计单位或 施工技术部门负责确定。如观测点的布置不便于测量时,测量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协商,选择合理的布置方案。所有观测点应以1:

22、1001:500的比例尺绘出平面图,并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和记录。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 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拉安全,能长期保存; 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设置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或设计。4)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埋设一般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大都设置在外墙勒脚处。观测点埋在墙内的部分应大 于露出墙外部分的57倍,以便保持观测点的稳定性。一般常用的几种观测点有预制 墙式观测点、燕尾星观测点、角钢埋设观测点等。5)设备基础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设备基础观测点一般

23、用铆钉或钢筋来制作,然后将其埋入混凝土内,常见形式有 垫板式、弯钩式、燕尾式、U字式等。6)柱基础及柱身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混凝土柱的观测标志埋设在柱内,钢柱观测点焊接在柱上,角钢做标志时与柱面成 50° 60° 角。331.3沉降观测的方法沉降观测通常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敷设闭合水准路线。严格按照国家规范 操作。3.3.1.4沉降观测的精度与周期1971年13届FIG会议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 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我国建筑设计部门以允许倾斜值的1/20作为监测的精度指标。同时要严格符合

24、建筑变形 测量规程的规定要求。沉降观测周期的确定以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为基准,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 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331.5沉降观测成果的整理沉降观测成果主要包含一下内容:7)沉降观测记录。8)沉降观测成果表。9)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10)vt s (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11)pts (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视需要提交)12)建筑物等沉降曲线图(如观测点数量较少可不提交)13)沉降观测分析报告。3.3.2倾斜观测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构筑物倾斜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作。测定工业与民用建 筑本身的倾斜,是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之一。3.3.2.

25、1通过测定基础的相对沉降,计算倾斜度。3.322通过测定顶部水平位移确定倾斜。3.3.2.3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的专门倾斜观测。3.3.3 位移观测3.3.3.1在建筑物上按设计要求埋设建筑物位移观测点。3.3.3.2全站仪测定埋设的位移观测点的坐标。3.3.3.3 比较不同周期的坐标得出位移变化量。3.3.4裂缝观测裂缝观测是测定建(构)筑物上裂缝扩展情况的工作。裂缝的产生往往与不均匀 沉降有关,因此裂缝观测时通常也安排沉降观测,以便于综合分析,及时采取工程措 施,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当建(构)筑物多处产生裂缝时,应先对裂缝进行编号,然后分别观测裂缝的位 置、走向、宽度和长度等,并绘制裂缝

26、位置图。3.4 质量标准3.4.1变形监测记录计算及成果自行检查合格。3.4.2测绘主管验收合格。3.4.3监理验收合格。3.5 施工注意事项3.5.1变形观测的要求变形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3.5.1.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3.5.1.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3.5.1.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3.5.1.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3.5.2选择恰当的时间观测,尽量减小气候和温度对测设成果的影响。3.5.3沉降观测记录与成果要条理清晰,便于查询使用。3.6测量记录3.6.1变形观测必须做好施工记录备案,以资校核。3.6.2变

27、形观测记录及成果的整理3.6.2.1工程名称和编号,日期,测量、计算与校核人员亲笔签名。3.6.2.2施测依据,有关的图件和相关数据。3.6.2.3对于施测方法,作业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说明。3.6.2.4承包人自检说明。3.6.2.5监理评定意见。3.6.2.6有关职能部门复核会签。3.7安全环保措施3.7.1 爱护测量仪器设备,使用时注意保护仪器,使用后立即装箱,避免仪器设备 被损坏。3.7.2 测量施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施工时要戴安全帽。4 结构测量施工工艺标准4.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上结构的施工过程4.2 施工准备4.2.1 技术准备:4.2.1.1 熟悉结构施工

28、图,编制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4.2.1.2 对基础中心线及其间距,基础顶面和底板标高进行复核。4.2.1.3 检查需要进行测量监控的结构部件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2.2 主要仪器设备主要工具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激光准直仪等。4.2.3 作业条件:4.2.3.1 作业人员具有相当等级的测量资质。4.2.3.2 仪器设备经检定合格,足够数量的仪器设备。4.2.3.3 基础施工符合设计要求4.2.3.4 结构部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3 施工工艺要点4.3.1混凝土结构测量施工431.1 因施工现场条件限制,通常原基础工程施工的外部轴线控制网不能满足主体结构施工要求。在±).000层上

29、设置矩形内部轴线控制网。每层内控点由±0.000层用激光铅直仪传递。431.2 楼层放线程序每层平面放线顺序为:建立内控轴线网 轴线控制线墙柱外边线门洞放线 自检报检复核。每层竖向标高传递顺序为:墙柱50 cm水平线梁板底模控制线 梁板混凝土上口线。431.3 轴网竖向投测:每层的轴线控制网都由±).000层4个内控点用激光铅直仪投测到施工作业层, 建立该楼层的主要轴线矩形控制网。每层放线时应首先检校轴网是否闭合,然后再测 放其他细部轴线。现浇混凝土柱支模时用经纬仪测校模板垂直度。4.3.1.4 砌体施工放样内隔墙砌筑放线时应弹出墙两边线,外墙应放出内边线。弹放房间内50

30、cm水平线,标高点间距不宜大于 4 m,允许偏差为±3 mm。4.3.1.5 高程竖向传递每楼层标高由4个内控孔内用钢尺从±0.000层起始标高竖直量取到作业施工层。 施工层找平前,应先校测传上来的 4个高程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高 程引测水平线。4.3.2 钢结构测量施工4.3.2.1 钢结构地脚螺栓测量控制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到基础上,检查其相对关系,闭合后测放出每个钢骨柱的轴线, 将加工好的定位钢板上安装好地脚螺栓,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互相垂直的轴线 上,控制定位钢板的中线,直到中线与轴线重合,并用水准仪控制定位钢板的水平度 及标高,浇注混凝土时,应避免碰动

31、定位钢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用经纬仪检查其 相对关系,如有碰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调整到位,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测放出基础 轴线,并在地脚螺栓上抄测统一标高。4.322钢柱定位轴线测设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结合图纸尺寸,采用直角坐标法放出每个钢柱的纵横轴 线。将所测轴线弹墨线后,量距复核相邻柱间尺寸。轴线复核无误后,画红油漆三角 标记,作为第一节钢柱吊装就位时的对中依据。4.3.2.3 钢柱的吊装测量依据钢柱的定位轴线,进行钢柱的吊装,粗略的进行钢柱的定位。确保平面和高 程位置符合测量施工方案的要求。4.3.2.4 钢柱的安装校正测量14)钢柱安装平面位置校正采用全站仪实时校正系统。以全站仪为操作平

32、台,运用膨胀螺栓使其固定在该节 柱顶层的核心筒墙面上,并且安装在控制点的正上方。运用激光铅直仪把控制点投测 到操作平台上,并且使全站仪对中该接受点。架好全站仪,后视另一控制点,瞄准反 光贴片(贴片竖丝对准柱顶中心且贴片面朝向全站仪),运用极坐标原理测得斜距、 水平夹角和竖直角,该数据自动传输给便携机,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自动计算并输出 柱中心的实测坐标(X,Y)以及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值;现场据此数据进行纠偏,指 挥校正,直至满足精度要求。15)钢柱安装标高校正钢柱安装标高误差是钢柱制作长度的公差、安装间隙、焊接变形、压缩变形和季 节性温度差、基础沉降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校正办法如下;钢柱的标高可以

33、通过调节调平螺母高度来控制柱顶标高。钢柱的标高可以通过采取柱与柱之间接合处适当加大间隙来调整,垫入的钢板不宜大于5mm。钢柱安装时,个别钢柱标高过高时,采用切割柱底衬板来调整标高,切割衬板不 能大于3mm,切割后应打磨平整,不能损伤钢柱面板。钢柱安装标高,要求临近钢柱高差小于 10mm16)垂直度的校正钢结构平面轴线及水准标高核验合格后,排尺放线,钢柱吊装就位后。用经纬仪 检查钢柱垂直度的方法是用经纬仪后视柱脚下端的定位轴线,然后仰视柱顶钢柱中心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柱顶中心线投影均与定位轴线重合,或误差小于控制要求, 认为合格。垂直度偏差在螺栓紧固、焊接前后都应严格控制。17)整体校正当一个

34、片区的钢结构吊装完成后,立刻对这一片区的钢柱再进行整体测量校正。4.4 质量标准4.4.1 自行校检合格4.4.2 测绘主管验收合格4.4.3 监理验收合格4.5 施工注意事项4.5.1 使用全站仪实时校正系统时,数据计算应确保准确无误。4.5.2 各级验收要及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测量。4.6 结构施工测量记录4.6.1 结构施工必须做好施工记录备案,以资校核。4.6.2 施工记录内容4.6.2.1 工程名称和编号,日期,测量、计算与校核人员亲笔签名。4.6.2.2 施测依据,有关的图件和相关数据。4.6.2.3 对于施测方法,作业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说明。4.6.2.4 承

35、包人自检说明。4.6.2.5 监理评定意见。4.6.2.6 有关职能部门复核会签。4.7 安全环保措施4.7.1 爱护测量仪器设备,使用时注意保护仪器,使用后立即装箱,避免仪器设备 被损坏。4.7.2 测量施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施工时要戴安全帽。5 装饰测量施工工艺标准5.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装饰施工的测量施工过程。5.2 施工准备5.2.1 技术准备:5.2.1.1熟悉装饰饰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5.2.1.2核对装饰建材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2.1.3核对建筑物结构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2.2 主要仪器设备主要工具包括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扫平仪,钢尺

36、等。5.3 作业条件:5.3.1 作业人员具有相当等级的测量资质。5.3.2 仪器设备经检定合格,足够数量的仪器设备。5.3.3 建筑物装修处符合设计要求5.3.4 装修建材符合设计要求5.4 施工工艺要点5.4.1 建筑装饰测量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定装饰施工区域标高,所以传递标高是主要工作542 将结构施工的轴线引测到结构外侧,做好标记,施工时弹出墨线,作为外装 修的控制依据543 在结构内部每个房间内的地面上、顶棚上及四面墙上弹出“+”线,作为内装修的轴线控制线5.5 质量标准5.5.1 自行校检合格5.5.2 测绘主管验收合格5.5.3 监理验收合格5.6 施工注意事项5.6.1 装饰测量施

37、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5.6.2 各级验收及时进行5.7 测量记录5.7.1 结构施工必须做好施工记录备案,以资校核。5.7.2 施工记录内容5.7.2.1工程名称和编号,日期,测量、计算与校核人员亲笔签名。5.7.2.2施测依据,有关的图件和相关数据。5.7.2.3对于施测方法,作业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说明。5.7.2.4 承包人自检说明。5.7.2.5监理评定意见。5.7.2.6有关职能部门复核会签。5.8 安全环保措施5.8.1 爱护测量仪器设备,使用时注意保护仪器,使用后立即装箱,避免仪器设备被损坏。5.8.2测量施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施工时要戴安全帽6 竣工平面图编绘和测量施工工艺标准

38、6.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竣工测量与编绘的施工过程。6.2 施工准备6.2.1 技术准备:6.2.1.1熟悉设计总图,了解所有设计变更,编制竣工测量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6.2.1.2 建立竣工平面图的坐标系,应采用与施工一致的建筑坐标系与高程基准。6.2.1.3现场踏勘,校核平面与高程的控制点,对于已遭破坏的原有施工控制点应按原施测精度予以恢复。6.2.2 主要仪器设备:全站仪及配套棱镜、经纬仪、钢尺、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6.2.3 竣工平面图的编绘依据:6.2.3.1凡按设计总图施工的工程,可利用设计文件进行编绘6.2.3.2当施工中有局部变动时,可按设计变更文件进行编绘6

39、.2.3.3当无设计变更文件时,应在现场进行实测,尤其是对于隐蔽工程,并根据实测成果进行编绘6.2.4 竣工平面图的实施实测的前提:6.2.4.1未按设计总图施工,或施工后变化较大。6.2.4.2缺乏设计变更文件和施工检测记录等编绘资料,不具备编绘条件。6.2.4.3原有的竣工总平面图与当前现状出入较大。6.2.5作业条件:6.2.5.2 足够的施测人员及仪器设备。6.2.5.1施测人员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625.3 仪器设备检定合格625.4齐全的设计资料、设计变更资料、施工检测记录等相关资料。6.3 施工工艺要点6.3.1竣工总平面图编绘6.3.1.1应采用与施工一致的建筑坐标系。建筑坐标

40、系又称施工坐标系,是供建筑物、构筑物施工放样用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 因此,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时,应该使用与施工时一致的施工坐标系。当一个工厂分成几个区域时,各区可采用各自的建筑坐标系。选定坐标系起算数据时宜使测区(包括拟建区)内任一点的坐标均为正值,同一点的 纵、横坐标值有较大的差异。宜与城市或国家坐标系联测,建立数据间相互换算的关系式。6.3.1.2 应采用与施工时一致的高程基准。若采用施工时的高程基准有困难,则应采用城市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采用上述高程基准均有困难时,可采用其他高程基准。6.3.1.3 通常各种专业图和地形图的基本比例尺为1 : 500,必要时可采用1: 1000

41、厂区一般地形测量,是指厂内外的空闲地、预留地、安全地带和连接地带等地方的地形测量。6.3.1.4在不同时期编绘或实测竣工总平面图时,应保持与初始版本相一致的起算数 据系统;必须变更时,应建立新旧两种系统数据间相互换算的关系式。6.3.1.5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所采用的图种、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比例尺和图例等, 均应遵守与设计总图相一致的原则。6.3.1.6搜集设计文件、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检测记录和有关资料,并抽样检查它 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将确认无误的部分编绘到竣工总平面图中; 对于有疑问的部分, 应依据实测数据进行编绘。展绘原有的和新建的建(构)筑物,如厂房、办公楼、住宅、医院、学校、商店、影 剧院、仓库、水塔、烟囱、围墙等。展绘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