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媒体来源1分 析体 读 第一段蜀道之高险图片及视频播放蜀 道 来历;蜀道高峻掌握正确读音及关键字词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边演示 、 边讲解一叹惊讶突兀自制课件2分 析体 读 第二段蜀道之惊险多媒体演示景 物 凄清:山水险恶掌握正确读音及关键字词的意思,感受诗歌的声韵美边演示 、 边讲解二叹畏惧、发愁自制多媒体课件3分 析体 读 第三段蜀道之凶险多媒体演示剑 阁 险要,杀人惨景掌握正确读音及关键字词的意思,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边演示 、 边讲解三叹无奈作罢自制多媒体课件4分 析文 章 的主 旨 与情感了解李白怀才不遇
2、,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多媒体演示作 者 的情感探究本诗情感主旨边演示 、 边讲解“ 蜀 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 ”自制多媒体课件后面附教学设计蜀道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概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 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诗, 蜀道难是第二单元诗歌的第一篇。 。 蜀道难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蜀道难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大
3、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是李白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势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设计理念:第一课时, 主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学会朗诵,进一步熟悉其乐府旧题诗歌的特点,体会李白诗风的豪迈飘逸。在内容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于“剥皮抽筋”手法,掌握本诗的情感主旨。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鉴赏和品味本诗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4、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相信学生会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过程与方法:4、把握诗歌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和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
5、闷和激愤之情。教学重点: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2、探究本诗情感主旨。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教学难点: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一课时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情分析: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相和歌辞?瑟调曲 。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高中的学生在思想上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
6、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 因此,在蜀道难 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学生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2、学法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之,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
7、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扬钻研精神、勇于探索创新。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课件展示、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本课综合运用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各种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另
8、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李白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李白”。第一条线属于“表” ,第二条线属于“里” ,正是如此,让学生表里结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诗人李白之“大”。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把握诗歌,让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朗诵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能够主动的去诵读。这样既起到引导学生敢于诵读的作用,又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诗歌。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制的图片卡以及其
9、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六、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蜀道难的文意,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来具体分析这篇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一、分析体读第一段:1词义点拨:危:高。于:比。何:多么。当:挡。钩连:沟通相连。回:使动用法,使, 回转;回旋。度:越过。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平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2段落解读:(1) “噫吁嚱 , 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 “高” ,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
10、 “哉” ,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2) “蚕丛及鱼凫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 “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 ,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3)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
11、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 “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 “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3、学生探究。(1)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何作用?明确:引用此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山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2) “上有六龙回日 , 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中,作者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明确: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及夸张的
12、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1)点面结合: “上有”四句写的是“面” ,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 “点” ,即青泥岭的情况。2)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3)夸张: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二、分析体读第二段:1词语点拨:但:只。从:跟随。凋:使动用法,使, 凋谢。去:离。盈:满。倚:靠, 。湍:急流。砯:拟声词。2段落解读:(1) “问君西游何时还 , 使人听此凋朱颜。”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 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 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
13、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 有干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2) “连峰去天不盈尺 , 胡为乎来哉!”仍是说不可行, 但内容加深了一层, 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 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3、学生探究:(1) “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
14、是谁?明确: “君”可能是虚拟的,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2)这一段中哪句话起到了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明确: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起到了这一作用。这一句说明蜀道是“畏途” ,无论是上文的凄凉, 还是下文的险恶, 都是游人难以承受的 “凋朱颜”。(3)这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明确: “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进行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三、分析体读第三段:
15、1、词语点拨:夫:人。当:挡。匪:同非。朝, ,夕, :互文见义。虽:虽然。长:深深。2、段落解读:(1) “剑阁峥嵘而崔嵬 , 化为狼与豺。”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2) “朝避猛虎 , 不如早还家”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3)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
16、第二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3、学生探究:(1) “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一句相照应?明确: “问君西游何时还?”(2)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余。四、再次朗读全文。五、分析诗歌艺术特色:1善用反复: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
17、示(见前面分析) ,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巧妙至极。同时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篇,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战祸之烈。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3夸张到极至的技巧:(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4多样的诗歌意境: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
18、字。5神秘的传说:“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六、分析文章的主旨与情感:1、本诗的寓意是什么?明确: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胡震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风人之义远矣。”言“险”即所以申“戒” , “险” 、 “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中要旨。2、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本文的主旨句进行了研究,那么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明确:本诗袭用乐府旧题,借助丰富的想像,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1、教师提问:本诗题为“蜀道难” ,此道到底有多难?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把蜀道之艰难表达淋漓?诗人运用比喻和反复手法,直接抒发: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展示)2、教师提问:蜀道之难的具体体现为哪两个关键字?“高、险”(展示)3、学生小组合作,从“高、险”两个方面分析本诗内容。附: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合作开发与运营合同范本
- 度设备维修合同安全协议
- 幼儿园保安劳动合同合同
- 实习生劳动合同范文参考
- 买卖合同(范本)
- 奶牛租赁合同模板
- 13 人物描写一组 《两茎灯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新能源汽车核心配件采购合同
- 客户服务人员合同协议书
- 8《排列、组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
- 人民医院样本外送检测管理制度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
- DB3301-T 65.28-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8部分:硬质隔离设施
-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件
- 电子备课教案(一二年级体育)
- 202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银行零星装饰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锁骨骨折个案护理
-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报表(三张报表)
- 殡葬礼仪服务整体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