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1983-10-01发布实施)本标准规定了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各专业的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 工及验收的通用技术条件。1、设备基础检查 1.1设备基础应有确认基础已具备安装条件的资料。1.2 设备基础的尺寸极限偏差和水平度、铅锤度公差应 符合表1的规定。1.3 设备基础表面及预留孔内应清洁,预埋地脚螺栓的 螺纹和螺母应防护完好。1.4 对需作沉降观察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降观察记录。2、基准线和基准点2.1基准线和基准点应根据设计、安装和检修的需要确定。2.2 设备安装平面位置和标高偏差值的检测,除有指定 的依据外,均应以
2、基准线和基准点为依据。2.3 需要保留的基准线和基准点应设置永久中心标板和 永久基准点。2.4 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可采用铜材、不锈钢材、普通钢材制造。采用普通钢材制造时应有防腐蚀措施。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应设置牢固并应予以维护。2.5 设备安装单位平面位置和标高偏差值的检测,除有 指定的依据外,均应以基准线和基准点为依据。2.6 安装需要的临时基准线标点和临时基准点应根据永 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作由,无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 点,则应根据经校校正的设备基础轴线和标高作由。2.7 桂设的基准线应根据设备安装精度要求和桂设跨距 选用直径为0.30.75mm的整根钢丝,具拉紧力一般为钢丝
3、 破断拉力的 40 %80 % ,水平或倾斜桂设的跨距不宜超过 40m。2.8 基准线标点和基准点的施工测量应符合YBJ15 66冶金工业建筑安装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表1设备的基础尺寸极限偏差及水平度、铅锤度公差 mm项次项目极限偏差公差1基础座标位置(纵、横 向轴线) 支0 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0 20 3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凹穴尺寸=t20 0 -20 2004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要安装设备的部分) 每米全长5 10 5铅锤度每米全长5 20 6预埋地 脚螺栓 标高(顶端)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200 2 7预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距 深度 孔壁的铅锤
4、度 ±10 20 0 8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标高 中心距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20 0 2 3、设备就位、找平我正和标高测定 3.1设备就位前,必须除去设备底面底油污、油漆泥土及地脚螺栓预留孔内的杂物。二次灌浆处的设备基础表面应清除浮浆、凿成麻面,并 不得有油污,以保证二次灌浆质量。3.2 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极限偏差、标高极限偏差、 水平度或铅锤度公差应符合各专业冶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的规定,如无规定,一般应符合表 2的规 定。3.3 一般设备安装精度 设备位置情况 纵、横向中心 线、标高 极限偏差 mm水平度或铅锤度公差单独布置的设备与0
5、1/1000与其他设备有机械上的衔接关系的设备支0.5/1000 (0.20/1000) 3.3设备找平战正和标高测定的测 点,一般可选择的下列部位 A、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指定的 部位;B、设备的主要工作面;C、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 面;D、零、部件间的主要结合面;E、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F、轴承剖封面、轴颈表面、滚动轴承外圈;G、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锤的主要轮廓面。3.4 设备安装偏差或误差的方向,一般可按下列因素确 定A、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或误差;B、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或误差;C、使有关的零、部件更好地连接配合;D、使运转平稳;E、使零、部件在负荷作用下受力
6、较小。3.5 拉钢丝测检直线度、平行度、同轴度时,应根据测检精度要求和拉设跨距选用直径为0.20.75mm的整根钢丝,其拉紧力一般为钢丝破断拉力的50 %80 %。水平方向拉钢丝测检需要考虑钢丝挠度影响时,钢丝两 支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6m;钢丝在自重作用下的挠度应按 下式计算f = 500qx (L-x) /P式甲f测检点挠度,mm; q 单位长度的钢丝重量,Kgf/m ; x测检点至一支点的距离,m; P钢丝拉紧力,Kgf。3.6 常用的测量检查方法见附录表 A (补充件)4、地 脚螺栓、垫板和二次灌浆 4.1预留地脚螺栓的安设 4.1.1地 脚螺栓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不得有油污和污垢。3
7、.7 .2地脚螺栓底端不得碰预留地脚螺栓孔的孔底,与孔壁的距离应大于 15mm o3.8 .3拧紧地脚螺栓应在预留地脚螺栓孔的二次灌浆混 凝土达到设备基础混凝土设计的强度后进行。4.2 带锚板活动地脚螺栓的安设4.2.1活动锚板设置应平稳,锚板与基础面的接触应均匀。4.2.2 带槽锚板活动地脚螺栓末端的端面上应标明矩形 头的方向,基础表面上应标明带槽锚板矩形槽的方向,矩形 头应正确嵌入锚板槽内。4.2.3 带锚板活动地脚螺栓预留孔或套管的密封应符合 设计的规定,如无规定,可在预留孔或套管内充填干燥的砂子,上口以麻丝沥青封闭。4.3 胀锚地脚螺栓和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的安设4.3.1胀锚地脚螺栓
8、的安设应符合YG型胀锚螺栓施工技术暂行规定(待由版)的规定。4.3.2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的安设应符合冶基规101 78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技术规程的规定。4.4 地脚螺栓的紧固 4.4.1设备底座上用于找平的调整 螺钉,在地脚螺栓紧固前应与回松。地脚螺栓紧固后,调整螺钉不应受力。4.5 .2地脚螺栓紧固工具的选择可参见附录B (参考件)4.6 .3地脚螺栓的紧固程度,一般用锤敲击螺母,根据响声和反弹力凭经验检查。锤头规格可参照表3选用。表3检查地脚螺栓紧固的锤头规格地脚螺栓公称直径mm 锤头规格 Kg <36 > 3680 > 80 0.5 1.55 6 8 4.4.4 设
9、备 技术文件对地脚螺栓的紧固力有规定时,应对紧固力进行测 定,测定方法可参见附录C (参考件)。4.4.5地脚螺栓紧固后,螺母与垫圈、设备底座、锚板的 接触应良好,局部间歇应符合表 4的规定;螺栓应露生螺母, 露生长度宜为1.55倍螺距。表4地脚螺栓的螺母与被连接件接触要求地脚螺栓公称直径 局部间隙不得大于<36 > 3680 > 80 0.05 0.10 0.154.5 垫板4.5.1垫板组的位置和数量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个地脚螺栓的近旁至少应有一个垫板组,底座刚度较小或 动负荷较大的设备,地脚螺栓的两侧近旁均应放置垫板组; 无地脚螺栓处的设备主要受力部位亦应放置垫板组
10、B、垫板组在放置平稳和不影响二次灌浆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地脚 螺栓和主要受力部位。C、相邻垫板组之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4.5.2 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的垫板,其总承力面积应按下 式计算 AC100Q1Q2/R 式中A垫板总承力面积, mm2; C 安全系数,可采用1.53,采用座浆法放置垫板或采用无收 缩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浆时,取小值;Q1采用普通混凝土二次灌浆时为设备及承载物的重量,采用无收缩混凝土进行二 次灌浆时为设备重量 Kgf; Q2地脚螺栓紧固力【设备技术 文件如无规定,可按附录D (补充件)确定】的总和,Kgf;R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Kgf/cm2。4.5.3 垫板的规格
11、一般应根据垫板的总承力面积和垫板 组的数量参照附录 E (参考件)选用。4.5.4 直接放置垫板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进行研磨,其与垫板接触面的接触点应分布均匀。4.5.5 采用座浆法放置垫板,座浆混凝土的配制、 施工程序及注意事项可参照附录F (参考件)。4.5.6 每一垫板组应尽量减少垫板的块数。平垫板组中,最厚的垫板应放在下面,最薄的垫板应放 在中间。4.5.7 设备战正找平后,每一垫板组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一垫板组应放置整齐,每对斜垫板的重叠面积应大于垫板 面积的2/3oB、垫板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深度应超过地脚螺栓。C、平垫板组宜露由设备底座外缘1030mm,斜垫板组宜露由设备底座外缘
12、1050mm oD、每一垫板组均应被压紧, 压紧程度可用手锤轻击垫板, 根据响声凭经验检查;对于高速运转、承受冲击负荷和振动 较大的设备,其垫板与垫板间、垫板与设备底座间,用0.05mm 塞尺检查,塞入面积不得超过垫板面积的1/3 oE、钢垫板组的各垫板相互点焊牢固。4.6 二次灌浆4.6.1预留地脚螺栓孔,设备底座与基础之 间二次灌浆,应符合GBJ10 65钢精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修订本)的规定。4.6.2 灌注时,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 度。4.6.3 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二次灌浆层的厚度应符合设 计的规定,如无规定,宜为 50100mm。5、清洗和装配5.1 一般规定
13、5.1.1需要在安装现场装配 的零、部件以及设备上原以装配的零。部件,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清洗A、包装防护材料不需要保留的;B、包装防护材料不能作为润滑剂或掺 入润滑剂使用的;C、包装防护材料可以作为润滑剂或掺入 润滑剂使用但超过了规定的有效期;D、因运输、保管不善,致使包装防护材料发生变质或零、部件加工面已产生锈蚀、 脏污。1.1.2 对于需要清洗的零、部件,清洗洁净后应涂以规定 的润滑剂,必要时应涂以合适的防锈润滑剂。1.1.3 对于需要清洗的设备管路应清洗洁净并畅通。1.1.4 设备表面的防锈油脂可选择下列方法清洗A、用金属清洗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B、用蒸汽或热空气吹洗,吹
14、洗后必须及时除尽水分; C、用热的机械油、气轮机油或变压器油清洗,油温不应超 过100°C,如将被清洗的零、部件侵入油内加热溶解清洗时, 被清洗的零、部件应与加热容器底部和四周保持适当的距 离;D、用碱性清洗液清洗,清洗液宜加热至6090°C,清洗后应用清水冲洗洁净并使之干燥,常用的碱性清洗液的 配方和实用范围可参见附录G (参考件)。E、用煤油、柴油或汽油等溶剂油清洗。1.1.5 设备加工面上的防锈漆, 应用适当的稀释剂或脱漆 剂等溶剂清洗;用气相防锈剂溶液浸涂的零、部件,可用 12 %15 %亚硝酸钠和 0.5%0.6 %碳酸钠的水溶液或酒精清洗。1.1.6 设备加工面
15、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常用的除锈方法和质量要求见附录H (补充件)。1.1.7 有禁油要求的设备,管路及其附件,应进行脱脂。脱脂剂适用范围、脱脂方法和脱脂后的检验见附录I (补充件)。脱脂后,应将脱脂见上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1.1.8 设备拆卸、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构造和技术要求, 确定拆装顺序和方法。1.1.9 设备拆卸时,应对易于混淆的零、 部件作由相对位 置的标记。5.2 螺纹连接件、键、定位销装配5.2.1螺纹连接件的装 配,螺栓头部、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紧固程度一 般用手锤轻击螺母或螺栓头部,根据响声凭经验检查,或用 塞尺检查。如设备技术文件对紧固力有规定时,应对紧固力进行
16、测 定,测定方法可见附录 C (参考件)。5.2.1 不锈钢、铜、和铝螺纹连接件的螺纹部分,装配时 应涂以润滑剂。5.2.2 螺纹连接件的放松件应装配正确。5.2.3 螺纹连接采用加热螺栓多拧进螺母角度的方法紧 固时,多拧进螺母的起始位置应使螺栓与被连接件的间隙消除,螺栓的加热温度应按下式计算tP/A a Et0式中t螺栓加热温度;P螺栓紧固力;A螺栓被拉伸部分的横截面积;C螺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见附录 J (参考件)。E螺栓材料的弹性模量,见附录 J (参考件)。5.2.4 平键、半圆键、楔键、薄型平键、切向键等与键槽 的配合,应分别符合 GB1095 79平键、键和键槽的剖面尺 寸、GB1
17、098 79半圆键、键和键槽的剖面尺寸、GB1566-79薄型平键、键和键槽的剖面尺寸、GB1974-80切向键及其键槽的规定。5.2.5 楔键的斜面与轮毂键槽的斜面应接触紧密。切向键的每对键的斜面、键与轴槽和键与轮毂槽的工作 面均应接触紧密。5.2.6 装配定位销时,定位销应能顺利装入销孔,销与销孔的接触面积应大于 65 % ;装入销孔的深度应符合设备技术 文件的规定。5.3 滑动轴承装配 5.3.1厚壁轴瓦与轴承盖、轴承座的结 合面均应接触紧密,其接触面积,受力轴瓦应大于60%,不受力轴瓦应大于50%,且应均应分布均匀。5.3.1 轴瓦外径与轴承盖和轴承座内径为过盈配合时,其过盈量(紧力)
18、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5.3.2 对于负荷方向不变的滑动轴承,轴瓦需要刮研时, 轴颈与受力轴瓦的接触点数和接触角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轴颈与受力轴瓦的接触要求轴的转速,r.p.m <300> 3001000 > 1000每2525mm2面积上的接触点数2335 58接触角度 90°110° 60 -90 应对称于轴承受 力线5.3.4对于负荷方向不变的滑动轴承,轴瓦需要刮研时,轴颈与受力轴瓦的间隙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A、顶间隙用润滑油润滑的轴承, 应为轴颈直径的0.10 %0.15 % ;用润滑脂润滑的轴承,应为轴颈直径的0.15% 0.20%。如负
19、荷作用在上轴瓦时,上述顶间隙值应减小15%。B、同一轴承两端顶间隙之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C、侧间隙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1/21/3。表6滑动轴承两端顶间隙之差轴颈公称直径 <50 >50120 > 120220 > 220 两端顶间隙之差 <0.02 <0.03 <0.05 < 0.10 5.3.5寸于负荷方向变化的滑动轴承,轴瓦需要刮研时,轴颈与受力轴瓦的接触点数、接触角度、顶间隙、侧间隙均 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5.3.6 厚壁轴瓦与轴承盖、轴承座的结合面不得刮研,但应检查其配合过盈量;厚壁轴瓦与轴颈的接触面不宜刮研。5.3.7 轴颈与轴
20、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压铅法用的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顶间隙的3倍。顶间隙应按下列公式计算。S1 = b1-a1a2/2 S2= b2a3a4/2 式中 S1一端顶间隙;S2另一端顶间隙; bl、b2轴颈上各段铅丝压扁后的厚度; al、a2、a3、a4轴瓦合缝处结合面上各垫片的厚度或铅丝压 扁后的厚度。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5.3.8 对于在上、下轴瓦合缝处接合面间允许用垫片调整 顶间隙的轴承,两边垫片的组合厚度应相等,垫片不得与轴 颈接触,但距离轴瓦内缘不宜超过1mm o5.3.9 对于用润滑油润滑的轴承,装配时,轴承剖封面应涂以密封剂。5.3.10 液体摩擦轴承的装配应符合设备技术
21、文件的规 定。5.3.11 轴套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及轴套与轴颈的配合均应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5.3.12 含油轴套装配时,具表面若需擦洗,擦洗用油与 轴套所含的润滑油相同,含油轴套与轴颈的间隙一般为轴颈 直径的0.1 %0.2%。5.3.13 尼龙轴套与轴颈的间隙应为轴颈直径的0.5%1.0%,装配时应涂以适量的润滑脂。5.3.14推力滑动轴承的装配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 定。5.4滚动轴承的装配 5.4.1精度等级为E、D、C级需要清洗的滚动轴承,进行最后的清洗时,应用洁净的汽油将轴 承冲洗干净。5.4.2 采用温差法装配滚动轴承时,加热温度不得高于100°C,冷却温度不得低于
22、 80 Co5.4.3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或壳体孔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 术文件的规定;对于剖分式轴承座,轴承盖与轴承底座的接 合面应无间隙,且轴承盖和轴承底座内孔的两侧不得卡紧轴 承外圈(夹帮)。5.4.4 滚动轴承与轴肩或轴承座挡肩应靠紧,闷盖、透盖、垫环应均匀贴紧在轴承内圈或外圈的端面上,如设备技术文 件的规定留有游隙,应按规定留由。5.4.5 单列向心球轴承、双列向心球面轴承和双列向心球 面滚子轴承装配时,应预留由轴向热膨胀间隙,间隙一般应 大于0.5mm,必要时,轴向间隙应按下式计算AL= LaAt0.15式中AL轴向间隙;L两轴承的中心距;a轴材料的线膨胀系 数,参见附录J (参考件);
23、A江作时轴与环境的最大温差值。对于人字齿轮轴的轴承,应留由因齿侧隙产生的轴向窜 动间隙。5.4.6 单列向心推力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双联单向推力球轴承和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装配,轴向游隙一般应 符合表79的规定。表7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轴向游隙轴 承 公称直径轴承系列 36000 46000及66000 I型 n型 I型 最小 最0.10 0.02 0,04 > 80120 0.05 0.10 0.06 0.15 0.03 0,05 > 120180 0.08 0.15 0.10 0.20 0.04 0,07 > 180260 0.12 0.20 0.15 0.25 0.
24、05 0.10表8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 轴 承 公称 直径7000 27000 I型 n型 I型最小最大最小最大 最小 最大 <30 0,02 0.04 0.04 0,07 >3050 0.04 0.07 0.05 0.10 0.02 0,04 > 5080 0.05 0.10 0.08 0.15 0.03 0,05> 801200.08 0.15 0.12 0.20 0.04 0,07 > 120180 0.12 0.20 0.20 0.30 0.05 0,10 > 180260 0.16 0.25 0.25 0.35 0.08 0,15 >26
25、0360 0.20 0,30 > 360400 0.25 0,35表9双联单向推力球轴承和双 向推力球轴承轴向游隙轴承公称直径轴承系列 81008200及8300 38200及38300 8400及38400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最小最大 <500,01 0.02 0.02 0,04 > 50120 0.02 0.04 0.04 0.06 0.06 0,08 > 120140 0.04 0.06 0.06 0.08 0.08 0.12 5.4.7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前,应检查轴承的游隙,径向游隙一般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四列圆锥滚
26、子轴承径向游隙 轴承公称内径 圆柱孔 辅助1组辅助2组 基本组 辅助3 组辅助4组辅助5组圆锥孔-辅助1组辅助2组基 本组辅助3组辅助4组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 2430 0 0.010 0.0120.0150.0150.0200.0200.025 0.0300.0300.0350.0400.0400.0500.0500.0600.0700.070 0.0800.0900.1000.1100.1300.0200.0250.0300.0300.040 0.0450.0500.0600.0650.0700.0800.0900.1000.1100.120
27、 0.1400.1500.1700.1900.2100.230 0.260 0.030 0.040 0.050 0.060 0.070 0.080 >3040 00.040 0.045 0.060 0.075 0.080 0.090 > 4050 0 0.045 0.0500.065 0.080 0.090 0.110 > 5065 0 0.050 0.070 0.090 0.120 >6580 0 0.060 0.080 0.110 0.150> 80100 0 0.070 0.100 0.1300.170 > 100120 0 0.080 0.110 0
28、.150 0.200> 120140 0 0.0900.120 0.170 0.230 > 140160 0 0.100 0.140 0.190 0.260 > 160180 0 0.110 0.150 0.210 0.280 > 180200 0 0.120 0.170 0.230 0.310 > 200225 0 0.140 0.190 0.260 0.340> 225250 00.150 0.210 0.290 0.380 > 250280 0 0.170 0.230 0.320 0.420 > 280315 0 0.180 0.250 0
29、.350 0.460> 315355 0 0.210 0.2800.390 0.510 > 355450 0 0.230 0.310 0.440 0.580> 400450 00.260 0.350 0.490 0.650 > 450500 0 0.290 0.390 0.540 0.720> 500560 0 0.320 0.430 0.590 0.790> 560630 0 0.350 0.4800.660 0.880 >630710 0 0.400 0.540 0.740 0.910 5.5 关节轴承5.5.1 外圈有装配槽的向心关节轴承的装配,
30、应使轴承承受的径向负荷方向与外圈装配槽相垂直;特殊结构(非标准)的 向心关节轴承,其承受径向负荷的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 的规定。5.5.2 开型外圈的向心关节轴承,装配后外圈开缝处应合缝良好。5.5.3 关节轴承的旋转和摆动应灵活。5.6齿轮传动装配 5.6.1轴心线平行且轴心线位置为可 调整结构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副的装配,其中心距极限偏差±fa应符合表11的规定。也可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侧隙进行检查。5.6.2 轴心线平行且轴心线位置为可调整结构的“ 67型圆弧齿圆柱齿轮副、圆柱蜗杆传动、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和 圆锥齿轮副的侧隙应符合表 1215的规定。如用压铅法检查侧隙,应沿大齿轮
31、(或蜗轮)圆周不少 于3处的等分部位检查,铅丝的长度应大于3个齿距,铅丝的直径不宜超过侧隙的 3倍,对于齿宽较大的齿轮,沿齿宽 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 2根铅丝。5.6.3 轴心线位置为可调整结构的齿轮副的装配,其接触斑点应符合表16的规定。用着色法检查齿轮副的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A将涂色油薄而均匀地涂在小齿轮(或蜗杆)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B)圆柱齿轮和圆柱蜗杆传动的阿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 面的中部;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的蜗表11渐开线圆柱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齿 轮 副 公称中心距 mm齿轮副第n 公差组精度等级 12 34 56 78 910 1112中心
32、距 极限偏差 ±fa pm >610 >1018 > 1830 >3050 >5080 > 80120 > 120180 > 180250 > 250315 > 315400 > 400500 > 500630 > 630800 > 8001000 > 10001250 > 12501600 > 16002000 > 20002500 >25003150 2 2.5 3 3.5 4 5 6 7 8 910 11 12.5 14.5 17 20 24 28.5 34.5 4
33、.5 5.5 6.5 8 9.5 11 12.5 14.516 18 20 22 25 28 33 39 46 55 67.5 7.5 9 10.5 12.5 15 17.5 2023 26 28.5 31.5 35 40 45 52.5 62.5 75 87.5 105 11 13.5 16.5 19.5 23 27 31.5 36 40.5 44.5 48.5 55 62.5 70 82.5 97.5 115 140 165 18 21.5 26 31 37 43.5 50 57.5 65 70 77.5 87.5 100 115 130 155 185 220 270 45 55 65
34、80 95 110 125 145 160 180 200 220 250 280 330 390 460 550 675表12 “ 67S圆弧齿圆柱齿轮副 侧隙 法向模数 Mn 26 713侧隙 (0.040.06) Mn(0.030.04) Mn表13圆柱蜗杆传动侧隙 中心距 <40 > 4080 > 80160 > 160320 > 320630 > 6301250 >1250 标 准保证侧隙 Dc 0.055 0.095 0.130 0.190 0.260 0.380 0.530 较 大保证侧隙 De 0.110 0.190 0.260 0.3
35、80 0.530 0.750 表 14 圆 弧齿圆柱蜗杆传动侧隙中心距 80 > 80160 > 160320 >320630 标准保证侧隙 Dc 0.095 0.130 0.190 0.260 表 15 圆锥 齿轮副侧隙 锥距 <40 > 5080 > 80120 > 120200 > 200320 > 320500 > 500800 > 8001250 标准保证侧隙 Dc 0.085 0.10 0.13 0.17 0.21 0.26 0.34 0.42 较大保证侧隙 De 0.170 0.21 0.26 0.34 0.42
36、0.53 0.67 0.85 轮,其接触斑点在齿 高方向应偏向齿顶,且双向运转时,蜗轮轮齿两侧接触面应 对称于蜗轮齿宽中间平面;圆锥齿轮地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 面地中部并接近于小端。(C)接触斑点地百分值应按下式计算Cb=b? c/b?100% Ch = h?/h?10C 式中Cb沿齿长方向接触斑点的 百分值,100%; Ch沿齿高方向接触斑点的百分值,100%; b艰触痕迹极点间的距离;c超过模数值的断开距离;b咕的 工作长度;h减触痕迹平均高度(对圆柱齿轮和蜗轮)或齿 长接触痕迹中部的高度(对圆锥齿轮);h咕的工作高度(对 圆柱齿轮和蜗轮)或相应于h冽的有效齿高(对圆锥齿轮)。(D)可逆传动
37、的齿轮,轮齿两侧面均应检查。表16齿轮传动接触斑点齿轮类别测量部位接触斑 点精度等级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接触斑点百分比、不得 小于 渐开线圆柱齿轮 齿高65 65 65 60 55 (45) 50 (40) 45 (35) 40 (30) 30 25 20 15 齿长 95 95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30 30 型67弧齿 圆柱齿轮 齿高 70 65 60 50齿 长90 85 80 75 圆锥齿轮 齿高 75 70 60 50 40 30 30 齿 长75 70 60 50 40 30 30 - 圆柱蜗杆 运动传动 齿高 60 60
38、 60 50 齿长 75 75 75 60 动力传动 齿高 60 60 60 50 30齿长75 70 65 50 35圆弧齿圆柱蜗杆 齿高 55 (60)齿长 60 (70) 5.7连轴器装配 5.7.1刚性连轴器的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不得大于0.03mm,两个半连轴器端面的接触应紧密。5.7.2十字滑块连轴器、NZ型挠性爪型连轴器的装配, 两轴心径向位移和两轴线倾斜应符合表 17的规定。十字滑块连轴器端面间隙 c,对于外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 于190mm的连轴器应为 0.50.8mm;对于外径最大直径大 于190mm的连轴器应为 1.0105mm。NZ型挠性爪型连轴器的端面间隙c宜为2mm。
39、表17十字滑块和NZ型挠性爪性联轴器装配要求 联轴 器外形最大直径 D mm两轴心径向位移不得大于 mm两轴 线倾斜不得大于 <40 > 400500 0.1 0.2 0.8/1000 1.2/1000 5.7.3蛇形弹簧连轴器的装配, 两轴心径向位移、 两轴线端面 倾斜和端面间隙c应符合18的规定。表18蛇形弹簧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两轴心径向位移不得大于 mm两轴线倾斜 不得大于 端面间隙 c mm <200 > 200400 0.1 0.2 0.1/1000 1.04.0 1.56.0 >400700 > 7001350 0.3 0.
40、5 1.5/1000 2.08.0 2.510.0 > 13502500 0.7 2.0/1000 3.012.0 5.7.4CL 型齿轮联轴器、CLZ 型齿轮联轴器的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外齿 轴套端面处间隙c应符合表19的规定,且外齿轴套端面处间 隙c的确定,应使外齿端面与端盖在两轴窜动到端面间隙为 最大尺寸位置时不接触。装配后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在内腔加注润滑剂。表19 CL、CLZ型齿轮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两轴心径向位移 不得大于 mm两轴线倾斜 不 得大于 端面间隙 c不得大于 mm 170185 0.30 0.5/1000 2.5 220 2
41、50 0.45 290 430 0.65 1.0/1000 5.0 490 590 0.90 1.5/1000 680 780 1.20 7.5 900 1100 1.5 2.0/1000 10.0 1250 15.0 5.7.5弹性圈柱销联轴器的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 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c应符合表20的规定。表20弹性圈柱销联轴器装配要求油孔直径d mm标准型轻型两轴心径向位移不得大于mm两轴线倾斜不 得大于型号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 D mm端面间隙c mm 型号 联轴器外 形最大直径D mm端面 间隙c mm 2528 B1 120 15 Q1 105 14 0.05 0.2/1000 3
42、038 B2 140 Q2 120 3545 B3 170 26 Q3 145 4055 B4 190 Q4 170 15 4565 B5 220 Q5 200 5070 B6 260 28 Q6 240 26 7095 B7 330 210 Q7 290 0.10 80120 B8 410 212 Q8 350 28 100150 B9 500 215 Q9 440 210 5.7.6棒销联轴器的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c应符合表21的规定。且端面间隙c的确定,应使半连轴器端面与挡板在两轴窜 动到端面间隙为最大尺寸位置时不接触。表21棒销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43、mm两轴心径向位移不得大于mm两轴线倾斜不得大于端 面间隙c不得小于 mm 145270 0.1 0.2/1000 5 2904700.2 10 520 750 0.3 850 1110 0.5 15 5.7.7 柱销联轴器的装 配,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c应符合表22的规定。表22柱销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 D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不得大于 mm两轴线倾斜不得大于端面间隙 c mm 90150 0.05 0.2/1000 2.03.0 170220 2.54.0 275320 0.10 3.05.0 340 490 4.06.0 560610 5.07.0 670 0
44、.15 6.08.0 770 7.010.0 850 8.011.0 880 9.012.0 5.7.8 带制动轮 柱销联轴器的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 隙c应符合表23的规定。表23带制动轮柱销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两轴心径向位移 不得大于 mm两轴线倾斜 不 得大于 端面间隙 c mm 150 0.05 0.2/1000 2.03.0 170 2.54.0 220275 3.05.0 340410 0.10 4.06.0 490560 5.07.0 5.7.9 TD型胎型弹性联轴器的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 斜和端面间隙c应符合表24的规定。表24
45、TD型胎型弹性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两轴心径向位移 不得大于 mm两轴线倾斜 不 得大于 端面间隙 c mm 112 0.5 1.0/1000 810 140 1013 180 1518 215 1.0 1.5/1000 1822 265 2025 310 2430 405 3038 460 1.5 2.0/1000 4048 560 5060 700 7082 950 2.0 100115 5.7.10 胶 板弹性联轴器的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 间隙c应符合表25的规定。表25胶板弹性联轴器装配要求联轴器外形 最大直径D mm两轴心径向位移不得大于 mm两轴
46、线倾斜 不得大于 端面间隙 c mm 300 360 0.2 0.5/1000 3032 450 0.3 4547 520690 1.0/1000 3032 880 0.5 7072 1000 4042 5.7.11 万向连 轴器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半圆滑块与叉头的虎口面或扁头的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应大于60%。(2)在半圆滑块与扁头之间所测得的总间隙8,宜在各配合间隙积累值范围内。可逆传动时,间隙应取较小值。1.1.12 连轴器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和两轴线倾斜的测 量方法见附录K (补充件)。1.1.13 测量连轴器端面间隙 c时,应使两轴窜动到端面 间隙为最小尺寸的位置;对于轴承形
47、式为滑动轴承的电机, 应使转子轴向处于磁场中心的位置。5.8 皮带传动、链传动装配5.8.1传动轴平行的每对皮带 轮或链轮的装配,两轴平行度公差为 0.15/1000;两轮的轮宽 中间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公差为1mm。5.8.2装在链轮上的链条,具从动边的驰垂度 f;当链条 与水平线夹角 a小于或等于45°时,宜为两链轮中心距 A的 2%;当链条与水平线夹角 a大于45°时,宜为两链轮中心距A 的 1%1.5%。5.9 密封件装配 5.9.1压装软填料圈应符合下列要求(1)软填料圈的接口宜切成小于45°的剖口,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90°以上;(2)压盖的
48、压紧力应沿圆周均匀分布, 软填料圈不宜压得过紧。5.9.1 油封装配时,应在油封唇部和轴表面涂以润滑剂; 油封唇边应对着被密封介质的压力方向,唇边不得损伤,油 封在壳体内应可靠地牢固,不得有轴向移动或转动的现象。5.9.2 O形密封圈装配时,密封圈不得扭曲和损伤。5.9.3 成套V型密封圈的装配,预压量应适当。如需搭接,应切成 45 °剖口,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90以上。5.9.4 YX型密封圈的装配,应区分孔用YX型密封圈或轴用YX密封圈,不得相互代用。5.9.5 V型、Y型、YX型、U型密封圈的装配,具唇边 应对着被密封介质的压力方向,唇边不得损伤。5.9.6 环形间隙密封、曲折
49、(迷宫式)密封的装配应符合 下列要求(1)环形密封槽内和曲折缝隙内一般应填满润滑 脂(气封除外);(2)密封缝隙应均匀。5.10 热装配、冷装配和压装配 5.10.1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前,应检查包容件与被包容件的配合公差、倒角和圆角半 径、导向部位的锥度和长度,根据平均实测过盈值查对配合 类别,按附录L (补充件)选择装配方法。5.10.1 热装配时,被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应按下式计算t=(2-3) i/ a出武中t被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I平均实测过盈值;a被加热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参加附录J (补充件);d被加热件的公称直径;t0环境温度,被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应不超过被加热件材料的回火
50、温度。5.10.2 冷装配时,被冷却件接近和低于脆性转变温度时 严禁敲击。被冷却件的冷却温度应按下式计算t=2i/ at0式中t被冷却件的冷却温度;I平均实测过盈值;a被加热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参加附录J (参考件);d被冷却件的公称直径;t0环境温度。注 常用冷却剂及其冷却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如 下干冰加酒精或丙酮75°C液氨 120°C液氮190195 液 氧 180182°C 5.10.4压装配前,应 将配合面清洁洁净,并涂以润滑剂。压装配的压入力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1)当被包容件与包容件的材料是钢时 P= 2.9D/d2 1Il/D/d2 (2)当被
51、 包容件是钢,包容件的材料是铸铁时P=4.3 (D/d0.3)Il/D/d6.35 式中P压入力; D包容件外径; d被包容件外 径;I平均实测过盈值; L包容件与被包容件的配合长度。6、承压设备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本章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承压设备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1)工作压力为正压(表压大于 0Kgf/cm2 );(2)工作介质为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指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 的液体。6.1承压设备应作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但对于设计 无强度试验要求或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承压设备,可不作强 度试验,仅作严密性试验(1)在制造厂已作过强度试验,并具有合格证。(2)外表无损伤痕
52、迹。6.2 强度试验应采用液压法进行,如设计规定采用气压 法或因设备结构及操作条件限制只能采用气压法时,则必须 有可靠的安全措施。6.3 需作强度试验的承压设备,其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 试验合格后进行。设备的工作介质为液体时,严密性试验应采用液压法; 设备的工作介质为气体或为易燃、有毒介质时,严密性试验 应采用气压法。6.4 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的试验介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水作试验介质时,水质应清洁;当设备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2)用压缩空气作试验介质时,压缩空气应清洁。(3)设备有禁油要求时,试验介质严禁含有油脂。(4)试验介质的温度不得低于5
53、176;C;对于材质有冷脆倾向的承压设备,应根据材质的脆性转变温度确定试验介质的 最低温度,以防脆裂。6.5 试验使用的压力表,应经校验合格并有封印且在校 验合格的有效期内;压力表的表盘刻度极限值为试验压力的 1.53倍,最好选用2倍;压力表的精度对于试验压力小于 16Kgf/cm2的应不低于 2.5级,对于试验压力等于或大于 16Kgf/cm2应不低于 1.5级;压力表的表盘直径应不小于 100mm。6.6 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和持压时间应符合表26的规定。表26强度试验压力和时间工作压力P (表压Kgf/cm2 )试验压力PT (表压Kgf/cm2 ) 持压时间 mim 液压法 气压 法 &
54、gt;0< 16 16-< 100 100< 1000 1.25P 1.20P 1.15P - 510 6.7强度试验升压应分级逐步、缓慢进行,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升压,在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和持压时间后,将压力 降至工作压力,对被试验的设备作检查,不得有异常变形现 象。6.8 对于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设备,严密性试验应符合 表27的规定;对于易燃或无毒介质的设备(介质为煤气和 天然气的设备除外),严密性试验应采用气压法检查泄漏率 并应符合表28的规定。泄漏率应按下式计算 ? = (1 P2T1/P1T2)100% 式中? 泄漏率;P1试验开始时气体的绝对压力Kgf/cm2 ; P2试验结束体的绝对压力 Kgf/cm2 ; T1试验开始时气体的绝对温 度0 K; T2试验结束体的绝对温度K o表27非易燃或无毒介子的设备严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液压法气压法试验压力 工作压力持压时间不少于 30min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教育机构与学员就教育培训服务达成的一致协议包括培训内容、时间、费用等
- 草耙手动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委托管理合同
- 2024年度广告代理合同: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广告代理
- 轻型货车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新能源产业材料采购合同
- 2024年度报关代理及清关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无人机监控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度出版合同的出版内容与出版数量
- 胸衣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全国宪法知识竞赛经典试题库及答案(共90题)
- 14《答谢中书书》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6月高考历史浙江卷试题答案详解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团务附有答案
- 2024年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物业管理未来发展规划方案
- 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
- 代持股份免责协议书
- 2024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