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资料_第1页
最新[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资料_第2页
最新[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资料_第3页
最新[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正文】“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个单元,涉及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方程式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这部分知识往往被学生看成零碎、易懂、难记的内容。这种情况与学生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有关。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本文将从单元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一、对“单元”与“单元教学”的认识1.如何看新教材中的“单元”与以往化学教材采取章- 节编排结构不同,初三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单元- 课题式编排结构,

2、上下两册共编入了12 个单元。这些单元是: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金属和金属材料,溶液,酸和碱、盐,化肥,化学与生活。其中每个单元都有几个相关课题组成。这些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某一方面的知识内容或专题为主,也就是说组成单元的每个课题之间都有共同的、相互联系的内容, 这就体现了单元构成的目的性与整体性。由于不同单元所突出的知识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一般认为这样的单元与旧教材中的“章”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新教材的单元中增加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但到底有没有差别?从化学课程标准来看,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内容

3、(见表1),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也为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组成、性质、用途方面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课程标准这样的处理,是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 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表 1 课程标准中与“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的内容化物”有关的内容内容标准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

4、探究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过程和方法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装置和方法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 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碳酸、碳酸钙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 ;与“碳和碳的氧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质的化学变化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化合、分解、还原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物质与健康一氧化碳有损健康因此,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就不能仅从元素知识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分内容,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的记忆上,而要在学习这些知识

5、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初步形成对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化学新教材中的“单元”,就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单元,也是“过程与方法”单元,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单元。2.关于“单元教学”的认识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从教学内容看,它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可以分散、逐步地加以实现。“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

6、的体系,有其内在的知识结构。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可将单元知识内容按其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梳理和提炼,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体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结构,以此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力。二、怎么解决“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好学难记的问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一些含碳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化学事实性知识,涉及多种含碳物质的性质、大量的化学方程式等,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多以描述性为主,学生感觉好学但又会感到这是一堆难以记忆的繁杂知识。笔者认为,这与学生对这些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有关。为改变这种情况,使枯燥的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深刻,就需要引

7、导学生在学习时将观察到的事实性知识和头脑中的某些相关的已有经验建立起内在的科学的联系,促进事实性知识的概念化。为了促进知识的概念化,需要在知识学习中注意以下问题:1. 在足够的感性认识中走向生动的科学概念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个单元的内容,以学生观察一些含碳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为主,如性质、变化、实验室制法等。这类概念多数依靠直观和直觉来形成,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物理性质;物质的各种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因此,在教学中,为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认识,一方面,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来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学习,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

8、使抽象的结论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另一方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素材。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熟悉的具体物质(事实材料)和学生已具备的日常概念以及体验的基础上,从具体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开始学习。例如: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可通过对一些生动感性材料如玻璃刀、电池中的碳棒等的观察,从用途推测中得出,再经过进一步讨论,初步形成物质用途取决于性质的思想。2.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走向生动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的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可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而化学方程式作为反映物质变化的符号,是连接物质变化宏观现象与物质结构微

9、观世界的中介。只有深刻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内在精品文档联系,才能把握物质性质、变化、制法和用途等知识之间的关系。为此,就需要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对感性精品文档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把“结构一性质一制法一用途”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由结构、用途推断性质,由性质确定制法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性质的思路。如果建立不起这种联系,学生就只能死记字面意义,而形不成真正的理解,也就无法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形成不仅以概念为基础,还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三、用“物质转化”突破

10、物质中心走向真正的联系知识结构,主要指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联系的形式,反映了知识内容间的层次、顺序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这是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的结果,也是用于统整教学过程的内在线索。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用途、制取、存在和保存等。依据这种思路,我们可以理顺物质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把一些貌似孤立的内容联系起来,达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按照这样的思路将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却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是为什么?笔者分析,问题之一:“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涉及碳的单质、碳的氧化物等多种物质,而

11、我们的教学是针对每一种物质,以其化学性质为核心来进行的。这是典型的以物质为中心研究物质的思路。这样,我们可以将某一物质的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知识串起来,但就不同物质的相关知识来说,还缺乏一定的联系性。问题之二:平时的教学是按课时,一个物质一个物质进行的,结果造成不同物质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隔离,学生获得的知识大都是局部的、孤立的和零散的。要使本单元知识结构化,就需要寻找不同物质间的联系。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从组成上看,这些物质都含有碳元素。如金刚石、石墨、C, 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等。这体现了物质的统一性、联系性和多样性。从性质上看,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是这些物质能够相互转化的前提,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是实现物质转化的途径。例如:单质碳和一氧化碳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如图 1)转化成二氧化碳,并且变化形式相同,这说明单质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有相似之处。单质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相似性便是他们之间的联系性。由此还可以看出,体现单质碳和一氧化碳某些性质的化学变化,正是单质碳和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