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_第1页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关键词】分析 ,对策,选择,现状, 风险,金融机构,治理,中国,( 二 ) 信用风险金融机构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 , 容易滋生犯罪 , 如资金诈骗、贪 污受贿等非法活动 , 存在着严重的犯罪风险和信用风险。而我国金融 机构在公司治理过程中 , 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充分 , 信用风险管 理理念很陈旧 ,不能适应复杂的风险环境。 表现为 : 金融机构对近期利 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不到位 , 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体职员中和银 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不充分等。在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 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方面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也远远落 后

2、于国际上先进银行3(P38) 。( 三) 非公允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管理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 提高关联交易管理 水平对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P26-27) 。目前, 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已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了关联交 易控制委员会 , 由独立董事担任委员会主席 , 但仍然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由于关联交易存在的这些问题 , 金融机构与其关联方常常有不公 允的关联交易。这种不公允的关联交易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 严重影响 了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行 , 因此迫切需要对金融机构的关联交易 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从近几年银行业监督管理的情况来看 , 不公允的 关联交易给商

3、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信用风险 , 造成大量信贷资产损失。 不公允关联交易是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 也是少数 商业银行、信用社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金融机构股本结构方面1. 股权集中度方面2. 股权结构不合理 , 产权不明晰上国家是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 ,但是实际上占有、 使用、支配银行财 产权利的是政府的机关 ( 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财政部等 ), 但是银 行的所有权无法在这些部门之间进行具体划分 , 也无法清晰界定这些 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边界 8(P118-119) 。同时, 银行的经营者没有办法 真正享有财产权力 , 实现自主经营。

4、这使得商业银行产权主体模糊 , 所有者缺位。如果金融机构产权主体不明晰 , 就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 经营过程中 , 管理者存在的道德风险就难以避免。金融机构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 , 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的情况 , 严重制约着金融机构的发展 9(P89) 。例如 ,国家给国有控股银行出 资 , 政府却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 这就避免不了行政干预和行政照顾。 这不仅影响银行业市场的竞争性 , 也会淡化其他商业银行、银行经营 者的竞争意识以及经营管理效率 , 造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的政策 化,银行机构组织的行政化等问题的出现。 另外,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 承担的政策性业务使得银行的经营目标变得

5、多元化 , 弱化了股东利益 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 很难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 二) 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方面1.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多由国有股和法人股集中控制 ,其他法人多是 小股东。所以股东大会的参与者多是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代表 , 小股东 的参与程度很低。另外,金融机构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 ,常常与 政府和主管部门提名任选结果一致 , 所以股东大会根本不能反映小股 东的意愿和要求。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 对金融机构公司的治理作用非 常微弱。2. 董事会功能弱化 , 独立董事不独立 由于股权结构的失衡性和国有性 , 我国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存在重大 缺陷,董事会职能弱化

6、 , 无法实现董事会的决策权和对经理人的监督。 在我国大部分证券公司中,一年召开 I2 次董事会,其主要内容只是 听取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 使得董事会流于形式10(P97) 。并且 , 金 融机构的董事应当具有金融、证券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 , 但我国金融 机构的董事基本上由其股东选任 , 而其股东多数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的企业法人 , 作为生产性企业 , 他们缺乏管理金融机构所必须的专业 知识和经验。所以董事会成员不能经常、专业、深入地了解金融机构 的状况, 不能发现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 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的发生。 另外, 我国金融机构的董事会由大股东控制 , 而独立 董事大

7、多由关联股东人员担任。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 , 这 些独立董事很难真正独立起来。并且独立的外部董事中 , 与关联股东 有联系的占多数 , 他们也难以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3. 监事会无法发挥监督作用我国金融机构虽然在组织上大都拥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 及管理层的完整设置 , 但由于对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各个部分的权利、 义务缺乏清晰的理解 , 对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制约关系没有给予严格、强制性的界定 ,更由于从国有企业演变而来的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资产 所有者缺位 , 我国相继实行的银证、信证分业造成金融机构复杂的产 权结构 , 导致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监事会形同虚设 , 根本起不到分权和 制

8、衡的作用。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过程中 , 有效的激励制度非常重要。 我国的金融 机构始于计划经济体制 , 由于历史背景的影响 , 我国金融机构的激励 机制大多数都是短期激励 , 并且以简单的物质激励手段为主。 实际上 , 管理者过分地关注权力与地位的激励。 与国外银行相比。 金融机构的 经济激励落后于行政激励 ,而行政激励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 结 果使很多经理人员不敢创新 ,不思进取 ,积极性不高。对我国商业银行 经理层而言 , 由上一级银行来任命下一级银行的行长以及领导。选拔 考核的办法基本上是按照选拔官员的方法。另外 , 国有银行内部并没 有建立分部门考核制度

9、, 经理层的收入和银行经营的业绩没有直接的 联系, 对个人的考核也没有量化 ,考核结果与个人的职位晋升和福利 报酬相关性不大。对员工而言 , 收入基本上都是相对固定的 , 与职务、工龄有关 , 大家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升职 ,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优惠和 福利, 却不会去考虑银行的长远利益。( 三) 金融机构外部治理方面1. 外部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外部制度环境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所处的法律、政策环境。目前,国家对金融机构制定的各种法律、 法规产生冲突 ,造成了司法效 率落后和公司治理的混乱。例如 ,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业具有金融 监管机关的角色与独立经济产业的角色 , 是兼具有宏观调控责任的金

10、 融企业 , 这种定位的偏差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产生混乱。在法律监 管环节上 ,我国的金融机构同时受到多重制约 , 并且法律法规体系还 存在许多漏洞 ,即便是法律、法规、条例所规定的内容 , 在实施的时候 也经常有落实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出现 , 对金融机构 及其管理人员的制度约束还不够明确、严厉。2. 外部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 , 影响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关市场的发展 很不完善。首先,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很不完善 , 股东投机的行为 倾向大。我国还没有形成通过股票价格对金融机构进行约束的机制。 其次, 由于金融产品比其他行业能更快地改变其资产的风险构成, 投

11、资者很难对其发出的信息判断金融机构的真实价值和其风险程度。 另 外 ,政府的管制影响金融机构间的竞争程度。由于政府管制的存在,金融机构的产品市场很难达到规范和公平竞争 , 从而弱化了产品市场 的公司治理功能 , 使金融机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发挥减弱。最 后,经理人市场。我国金融机构的高管几乎都是政府任命的 , 且我国的 经理人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 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进行完善。外部市场的失灵使得银行业的外部治理基本处于失灵状态 ,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3.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从行业特性来看 ,金融机构是高风险行业 , 需要通过完善的信息披露 制度来实现对内部风险的有效监控。 但从我国金融

12、机构的管理实践来 看, 除了上市的金融机构需要履行规范的信息披露义务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还十分欠缺 , 金融机构治理过程中的风险监督和风险 控制的信息披露有待于建立和完善。同时 , 金融机构本身也缺乏进行 充分信息披露的意识 , 在披露信息时存在年报内容、格式以及方式不 规范, 对会计报表附注不重视 , 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披露较少等问 题。大部分金融机构披露的都是正面信息 , 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 权威性无法得到保障。另外, 金融机构向社会披露信息的范围也较窄。 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使得内部与外部信息不对称 , 严重削弱了 外部关联者的监督 , 加重了内部人控制现象。三、中国金

13、融机构治理风险的对策选择 在以上两部分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 我们探讨中国金融机构治 理风险的对策选择 , 这里我们主要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方面 谈对策选择。具体又可分解为两个层面 :( 一)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预警机制重构的总体思路 首先,要建立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宏观预警监管机制 , 完善早期报警功 能。建立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宏观预警机制组织网络 , 应本着统一组织 领导,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内容 ,统一监测指标 ,分级监控原则 ,在中国 人民银行总行建立宏观预警组织系统。 具体负责对全国性和区域金融 机构的监测预警 , 对中观和微观预警机制实行管理和领导 ,并及时接 收来自中观预警机

14、制和微观预警机制的各种信息 , 处理防范银行风险 的各种决策和措施的及时传输。其次, 建立金融机构治理中观风险预警机制 ,发挥中期监测作用。金 融机构治理中观风险预警信息 , 是接收和反馈金融宏观、微观双向预 警信息, 并是宏观、微观监测系统的结合部。金融中观预警机制将各 种手段、方式合理搭配与协调使用 ,为实现金融宏观预警机制 , 通过中 观预警机制加以具体化 ,然后传导金融微观预警机制运行中去 , 从而 发挥中期监测作用。最后 , 要建立微观金融机构治理风险预警机制 , 降低风险程度。金融 机构治理微观风险预警机制是宏观、 中观风险预警机制的最终传导系 统,是对微观风险的监管 , 把风险降

15、到最低程度 , 是促进金融机构安全 稳健经营的关键环节。( 二)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预警机制重构的具体做法1. 股权结构方面(1) 优化股权结构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过于集中 , 常出现大股东侵害小股东以及其他 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象。为了避免大股东操纵 , 金融机构可以建立分 散的股权结构。但是,股权过于分散时 , 又会使股东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因成本高于收益过多而减弱。理论上 , 可以通过股权适度多元化来解 决这一矛盾 , 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效率 ,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多元化投资主体主要包括 : 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内股份制企业、 民营企业、外部自然人、员工、经营者、基金等金融机构 ,

16、要积极鼓 励这些主体参股。特别是,要吸引境外战略投资金融机构 , 因为这些投 资者除了能带来大规模的资本金外 , 还能带来先进的管理机制、风险 控制能力、创新产品的机制。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 , 也应当注意 和防范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 , 股权转让价格问题、战略投资 者的套利变现和恶意收购问题等。 充分考虑战略投资的稳定性、 独立 性以及实力和信誉 , 不能盲目引入战略投资者。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 上, 加强对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 ,报告金融机构的资金和业务往 来情况,通过资格核准和监控 , 掌握其复杂股权结构中隐藏的风险。(2)明晰产权 明晰的产权是金融机构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

17、基本前提。长 期以来 , 我国金融机构缺乏真正的所有者对管理者进行监管 , 委托代 理问题严重。采取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 将使金融机构产权关系更加清 晰,产权界定更加明确。产权明确不仅能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 而且也 可以解决金融机构对国有资产管理无效的问题 , 可防止因投资主体不 明和无人负责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2. 内部治理方面(1) 董事会建立一个权责分明、 有效的董事会是金融机构改进内部治理的关键。 在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中 , 董事会的作用更加重要。金融机构在建立 董事会事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 首先, 董事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水平和 素质特征 ,要严格按照独立性、 专业化的标准选任。 其

18、次, 合理安排董 事会中董事的构成比例 , 优化董事会结构 , 强化对大股东和高管的制 衡能力,以维护中小股东和利益者相关者的权益。 最后, 健全专业委员 会 , 合理确定各委员会的目标、 职责、权限和成员结构 , 提高董事会决 策的效率和科学性。(2) 监事会明确金融机构监事会的职责 , 加强其监督权力的中心地位。 增强监事 的业务能力 , 确保知情权、禁止不善经营管理易位性、荣誉性任职、 养老性任职。同时应制定规章制度确保监事会的知情权 , 金融机构的 经营状况、财务报表、统计报表、重大活动的法律文本等文件在报送 董事会时 , 必须同时报送监事会。 建立监事会风险控制制度 , 通过强化 监

19、督职能 ,有效控制金融机构的治理风险。另外, 在监事会中引人利益相关者 , 赋予监事会新的内容。在我国金 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中 , 缺少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 但他们的利 益常常与公司的相关性最大 , 监事会应集中代表他们的利益。 在引入 利益相关者时 ,要考虑利益相关者以何种科学合理、有效、可操作的 形式参与监事会 , 在多大程度上参与 ,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 排。(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在建立明确的、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 首先, 建立对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履职评价体系。 根据他们不同的工 作性质, 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其薪酬应与金融机构的盈利情况、实

20、力发展情况、 为股东带来的红利挂钩。 适度增加与长期绩效有关的薪 酬比例,将激励机制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联系起来。 比如, 建立高管 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等长期激励机制 , 将高管和员工的报酬与金融机 构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 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 建立问责制。在对金融机构董事会、 监事会和高管科学考评的 基础上, 实行严格问责。界定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履职要求。明确规 定其违反法律或不尽职的处罚措施。 要彻底取消金融机构高管的行政 级别,改变选拔的方式 , 将聘任高管的权力归还董事会 ,使高管成为真 正对董事会负责的管理人员。董事会要拓宽选择高管的渠道 , 按照市 场化原则选拔高管 , 理顺董事会和高管层、 董事长和高管之间的关系 , 便于董事会、监事会对高管实施有效监督。(4)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督 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力度 , 将内部审计作为金融机构内部监督 的核心。内部审计要为金融机构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价和咨询活动 , 从而增加其价值 , 改善经营状况。加快金融机构流程改革 , 优化业务操作过程 ,建立联动的业务管理机 制 ,全面改造内部业务流程。适当削弱金融机构基层负责人的权利,减轻管理信息严重减少的现象。强调集中控制 , 用制度手段提升执行 力、提高经营战略决策的执行力 , 防范各种风险 , 解决基层内部人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