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液调节知识点,(2).doc 必修三知识点(三) 激素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 1、沃泰默的实验: 2、斯他林和贝里斯的实验: 二、激素调节 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统称 注:激素 是一种信息分子 ,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只起调节作用 。 (1)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 (2)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 注:激素根据化学化学本质分类可分为三类: a 、蛋白质类:由下 丘脑、垂体以及胰腺分泌的激素(此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
2、服) b 、固醇类:性激素(即可注射也可口服) c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即可注射,也口服) 激素作用的靶细胞(靶器官) a 、促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b 、促激素 对应的腺体(例如: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就是甲状腺细胞) c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d 、甲状腺激素 全身细胞 e 、胰岛素 全身细胞、主要作用于肝脏和肌肉的细胞 f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g 、肾上腺素 全身细胞 植物产生的叫 生长素 ,而动物产生的叫 生长激素 素 并非所有激素的受体都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注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有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主要
3、促进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缓慢地调节代谢,进而影响体温,肾上腺素在应急状态下快速调节代谢,进而迅速影响体温,因此又有"应急激素'之称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4)激素、酶、神经递质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 激素 酶 神经递质 区 别 产生部位不同 由内分泌腺产生 所有的活细胞均可产生 在突触小体中产生 运输途径不同 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在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运输,在细 通过胞吐从突触前膜释放 胞外通过导管运输(如:消化酶) 功能不同 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 催化作用,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
4、传递信息,将兴奋传至下一神经元 联系 、均有生物活性;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都不供能,不组成细胞结构;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均会失去活性 (但是酶不会) (5)验证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及常用实验模型 减量法实验模型: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加量法实验模型:过量补充激素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注 :常见的两种实验模型 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 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 实验:如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 生 长 激 素和垂体,胰岛素 、胰高血糖岛 素和胰岛(胰 胰腺 腺) 常
5、用 实 验 方法:切除法、注射法。 实例:探究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3、激素 的神 经调节 下 丘脑错误! !î ïíïì 胰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肾上腺素 由模式图可知: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直接感知血糖变化的刺激外,也可直接接受有关神经的调控。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4、激素的分级调节 (1)由模式图可知: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实验组 a a 幼小动物 切除甲状腺
6、 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 b b 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 对照组 c c 幼小动物 不做任何处理 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 d d 只切开皮肤,不切除甲状腺 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实验组 饥饿处理的小鼠 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 小鼠生活状况 对照组 a a 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 b b 不注射胰岛素,定期补充糖类 (2)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解读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节。 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受体内甲状
7、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由此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负反馈调节。 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增加;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减少;大量注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减少。 (3)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着与甲状腺激素相似的分级调节机制。 5、激素的反馈调节 (1)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2)分类: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 (3)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 ),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
8、等。 (4)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 ),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注 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受反馈调节,如 6 、生命活动模型分析 (1) 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 a 、b 、c 、d 、e 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 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 a 、b 、c 、d 、e 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 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3) 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则 a 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分泌 b( 抗利尿激素) ,并由 c( 垂体后叶) 释放,通过 d( 体
9、液) 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 e( 肾小管和集合管) 。 (4) 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 a 表示下丘脑,b 、c 、d 、e 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 或胰高血糖素) 、靶器官或靶细胞。 (5) 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则 a 、c 、e 分别代表 dna 、rna 、多肽链( 蛋白质) ,b 、d 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 7、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传递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10、(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地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 以神经调节为主 区别: 联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 接 或 间接受中枢神经 系 统 的调节,此时体 液 调 节 可看作神经调 节 的 一个环节。内分 泌 腺 所分泌的激素可 以 影 响神经系统的发 育 和 功能,如甲状腺 激 素 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调节方式 调节机制 举例 神经调节 由激素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各种反射活动 体液调节 体液中激素等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激素、co 2 、h+
11、等的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影响 影响 神经活动 体内激素水平 行为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刺激 刺激 血液中co 2 呼吸中枢 呼吸反射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co 2 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四、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主要 来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其次还可以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2)主要 去路为机体细胞氧化分解葡萄糖,体现了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其次还可以用于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例如:脂肪,以及 某些非必须氨基酸) 注 注: 合成糖原时,可同时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但糖原分
12、解时,肝糖原才能分解用于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 2、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其中,激素调节是主要的方式) 3、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注 注: 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因此在此过程中胰岛细胞是作为效应器存在。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 反射弧、神经递质 主要是激素 反应速度 迅速、准确 较缓慢 作用范围 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调节方式 反射 通过体液完成 4、人体饭后三曲线变化解读: a a 表示 血糖浓度 、b b 表示 胰岛素 、c c 表示 胰高血糖素 * * 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可表
13、示为:进食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含量升高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血糖浓度升高 5、糖尿病及其治疗 (1)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2)危害: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终身治疗,往往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3)治疗:没有根治办法,常用调节和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例如:注射胰岛素等),还需限制能量物质的摄入和加强锻炼。 五、人体的体温调节 1、体温恒定的调节: 低温环境 高温环境 (1) 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而炎热条件下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而肾上腺素增多则是神经调节。 (2)产热途径:
14、主要是 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最多;运动时,骨骼肌产热最多 散热途径:主要借助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 (3)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 (4)产生冷觉和热觉的中枢:大脑皮层 (5)体温调节的感受器位于:温度感受器包括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不只分布在皮肤中,还广泛分布在粘膜和内脏器官中。 (6)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有:下丘脑、骨骼肌、汗腺、皮肤毛细血管等 (7)体温恒定的原因: 产热 量= = 散热 量。体温调节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用变化的观点去理解。例如,发热过程中(体温持续升高),机体产热大于散热;退热过程中(体温持续下降),机体散热大于产热;只要体温恒定,
15、散热就一定等于产热。 (8)体温调节有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9)特别提醒: 在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调节体温; 在炎热环境下,机体 主要通过 增加散热来调节体温; 2、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了内环境的稳定,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六、水盐平衡调节: 1、调节过程: 2、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食物中的水和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3、水的去路:主要去路:肾脏排水皮肤排汗肺呼出水蒸气大肠排便 4、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5、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下丘脑 6、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1)神经调节途径: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分泌细胞 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主动饮水 (2)体液调节途径: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7、参与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 (1)产生(分泌)部位:下丘脑 (2)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3)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4)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七、下丘脑的功能: 1、作为感受器: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7403:2024 EN Cybersecurity – IoT security and privacy – Guidelines for IoT-domotics
- 2025年无机分离膜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限价房交易政策范本
- 2025年度厂区门卫智能化升级改造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高压清洗车合作协议书
- 社团活动反馈与改进方案计划
-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策略计划
- 企业未来发展的创新思考计划
- 财务企划管理计划
- 建立健全院内沟通反馈机制的计划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悬挑式卸料平台安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疾病诊断编码库ICD-10
- 兰州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价格表
- 西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学课件
- 产品设计材料及工艺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06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评价审计要点
- 反恐C-TPAT程序文件整套(通用)
- 202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教学课件
-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题及答案
- 广东省五年一贯制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