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型紫外线消毒器最佳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_第1页
DR型紫外线消毒器最佳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_第2页
DR型紫外线消毒器最佳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R型紫外线消毒器最正确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杨杉杨冬梅张吉库孙宇【摘要】本文采用的是强化反射、导流式的DR型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实验。通过改变紫外线照射强度和原水在消毒器内的停留时间,来控制紫外线剂量的大小,进而研究不同紫外线剂量下消毒器对枯草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去除效果,以及反射材料对紫外线的强化作用,综合消毒和节能的效果,确定最正确的工艺参数。【关键词】紫外线消毒;工艺参数;灭活效果;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消毒工艺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公共平安卫生标准,紫外线消毒技术越来越受到水处理行业的认可。本课题引入一种新型消毒

2、器DR型紫外线消毒器,D代表导流式diversion,R代表反射reflect。它采用了全新的导流式设计,能够减小水层厚度,防止短流现象的发生【1】。另外,反射材料可以提高紫外线的辐射强度,本课题在消毒容器内壁增加抛光铝反光板,以提高消毒效率,节省时间和能源。1实验装置与方法1.1DR型紫外线消毒器DR型紫外线消毒器整体分为两局部,外部筒体和内部核心构件。外部筒体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底端设进水口,对侧顶端设出水口,出水口下方设5个等间距的取样口。内部核心结构是一个整体,由法兰盘,石英套管,中心柱,承托底座等构成。法兰盘与外部筒体连接,其上外环均匀设置6支石英套管,6支紫外线灯放置于石英套管中,灯

3、管功率均为20W。筒形抛光铝反光板附着在外部筒体的内壁上。仪器具体参数所示。水箱中配置好的原水通过自吸泵流入消毒器的进水口,中途用流量计控制进水流量。水在消毒器内流动过程中开启灯管进行消毒,消毒后再从对侧上端的出水口流出。在5个取样口分别取水进行细菌检测。其中电控箱上有6个按钮,分别与6个灯管对应连接,用来控制灯管的启闭情况。1.2实验方法实验原水是在装有自来水的水箱中分别参加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配制而成的。紫外线消毒效果取决于紫外线剂量的多少,它是由紫外线强度和照射时间共同决定的。两者乘积即为紫外线剂量【2】。用数学表达式为:I紫外线强度,mW/cm2;t辐射时间,本试验指

4、水力停留时间,s。紫外线强度是由开启的灯管数控制的,本实验分别开启2个对位灯管、4个等间距灯管和全部6个灯管时,对应的紫外线强度分别为I2=1.28mW/cm2、I4=2.72mW/cm2、I6=4.41mW/cm2。紫外线强度的值是用UVC-254型紫外线强度仪在仪器内部不同角度放置进行屡次测试的结果取平均值得到的。紫外线照射时间是由装置的进水流量决定的。本实验通过调节流量计将流量分别控制在2m3/h、1m3/h、0.75m3/h。不同流量下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与三种紫外线强度可以组合出多种紫外线剂量,用来观察消毒效果的变化趋势。一般消毒效果用去除率来表示,数学表达式为:式中:V微生物去除率;

5、N0消毒前,水中微生物的数量;N消毒后,水中微生物的数量。水样中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计数方法分别采用品红亚硫酸钠滤膜法和平板计数法。2实验结果及讨论2.1不同紫外线剂量与大肠杆菌去除率的关系大肠杆菌去除率随紫外线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开2个位置相对的灯管时,即紫外线强度I2=1.28mW/cm2,当水力停留时间到达11s附近,大肠杆菌去除率到达90%。11s之后,去除率上升趋势减缓,停留时间到达21s左右,去除率能到达99%,这时紫外线剂量为26.88mJ/cm2。开启4个等间距放置的灯管时,即紫外线强度I4=2.72mW/cm2,停留时间到达7s附近,大肠杆菌去除率到达90%。10s左右,去

6、除率就能到99%,此时紫外线剂量为27.2mJ/cm2。6支灯管全开时,即紫外线强度I6=4.41mW/cm2,停留时间短短5s就能到达90%的去除率,7s左右去除率已到达99%以上,此时的紫外线剂量为30.87mJ/cm2。综合三组实验,紫外线剂量到达26.8830.87mJ/cm2,大肠杆菌去除率到达99%以上,继续增加到35.28mJ/cm2时,大肠杆菌100%去除。2.2不同紫外线剂量与枯草芽孢杆菌去除率的关系与大肠杆菌类似,紫外线照射初期,枯草芽孢杆菌的去除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大肠杆菌灭活效果要优于枯草芽孢杆菌。紫外线强度I2=1.28mW/cm2,当水力停留时间长达25s,

7、枯草芽孢杆菌去除率到达90%。紫外线强度I4=2.72mW/cm2,停留时间到达11s附近,枯草芽孢杆菌去除率到达90%。23s左右,去除率到达99%,此时紫外线剂量为62.56mJ/cm2。紫外线强度I6=4.41mW/cm2,停留时间只需7s就能到达90%的去除率,15s左右去除率已到达99%以上,此时的紫外线剂量为67.91mJ/cm2。综合三组实验,紫外线剂量为62.5667.91mJ/cm2附近时,枯草芽孢杆菌的去除率可以到达99%。2.3外加强化反射材料对消毒效果的影响拋光铝板作为一种反射材料,附着在消毒器内壁筒体上,可以对紫外线起到强化反射的作用,从而提高紫外线强度。同样开启6个

8、灯管时,有无铝板对大肠杆菌的消毒效果影响的比照。停留时间在4s以内,外加铝板后去除率提高幅度较大,能到达16%29%。之后,随着停留时间增加,去除率提高幅度减小,5s时,外加铝板使去除率提高了8%,增加到10s时,去除率仅提高了1%。不加铝板时,使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到达100%需要15s,而加铝板后只需10s。由此看来,相同条件下,外加铝板后消毒时间有所缩短,起到了节约能耗,提高效率的作用。3DR型紫外线消毒器最正确参数确实定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所以,一般用能近似代表水样中细菌总数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指示生物衡量紫外线消毒效果。最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

9、大肠杆菌群在饮用水中不得检出,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4】。针对本实验原水中10000CFU/ml左右的水质,紫外线剂量到达35.28mJ/cm2时,大肠杆菌去除率达100%。紫外线剂量继续增加到67.91mJ/cm2时,枯草芽孢杆菌去除率到达99%,这时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ml,符合要求。由此得出,本消毒器在饮用水处理中的最正确参数为紫外线剂量为67.91mJ/cm2,即6个灯管全部开启,停留时间为15s。4结论1抛光铝板能起到强化反射紫外线的作用,使消毒时间缩短1/3左右,提高了消毒的效率,节约了电耗。2枯草芽孢杆菌比大肠杆菌有更强的抵御紫外线的能力,更难灭活。衡量紫外线消毒效果应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生物。3DR型紫外线消毒器能使出水到达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最正确紫外线剂量是67.91mJ/cm2,即6个灯管全部开启,停留时间为15s。【参考文献】【1】张永吉,刘文君.紫外线对自来水中微生物的灭活作用J.中国下转第185页上接第318页给水排水,202109.【2】李张卿,刘文君,孙文俊,等.紫外线消毒反应器的生物验证试验研究J.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