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UP_4 系统的统计分析课件_第1页
SEUP_4 系统的统计分析课件_第2页
SEUP_4 系统的统计分析课件_第3页
SEUP_4 系统的统计分析课件_第4页
SEUP_4 系统的统计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系统的统计分析4 系统的统计分析n主要内容 1、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与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3、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4、方差分析 5、样本的抽取方法和样本容量的确定n基本要求 掌握城市系统数据的特征、采集方法等,初步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过程。n重点 掌握如何抽样,如何对抽样数据进行处理,如何对样本的统计特征值进行描述。n难点 掌握抽样数据直方图的绘制和抽样数据正态分布图的绘制。4.1 绪论n城市系统的特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特性是不清楚或很不清楚的;系统庞大,一般不允许直接进行实验或观测的;城市系统的不确定性/非确定性。n概率、统计为我们分析和认识城市提供了有力工具 概率

2、、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个数学分支,是人们解释事物内在联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数学工具。 4.2 城市规划数据的基本特征4.2.1 数据类型n空间数据(spatial data):点、线、面n属性数据(attribute data) 数量标志数据 品质标志数据4.2.2 基本特征n数量化、形式化和逻辑化n不确定性(uncertainty):城市系统的复杂性、数据误差n多种时空尺度n多维性(时间、空间、要素、区域、)4.3 数据的采集与质量4.3.1 数据的采集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城市相关数据的过程。 主要渠道包括:来自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

3、数据、如地图等来自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自单位或个人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各种类型调查数据来自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来自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来自互联网中的有关共享数据遥感(remote sensing)数据其他来源的相关数据4.3.2 数据质量n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减少数据误差n数据的完整性运用相关数学方法插补残缺数据 数据采集完毕后,应检验各种数据的质量,比较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进行数据筛选。4.3.3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抽样调查1、确定调查研究的目的 目的可分为应用性、理论性和综合性3种,依据研究目标的不同可有5种不同类型的调查研究:描述性、解释性

4、、预测性、评价性和对策性研究。2、研究前的准备 包括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理论准备主要为查阅文献资料。实际准备为对实际情况的了解。3、设计研究方案 包括:提出研究假设、理论解释、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表(问卷)、决定研究的方式方法、制定研究的组织计划、试验研究。4、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包括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和检验假设等阶段。5、撰写研究报告收集资料的方法n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观测法、文件法几种。社会调查方法n根据被研究对象所包括的范围、特点的不同,社会调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案例调查等4.4 数据的统计处理4.4.1 统计整理统计分组频数与频率分组编号1

5、234567891011分组标志(hm2)(0,1)(1,2)(2,3)(3,4)(4,5)(5,6)(6,7)(7,8)(8,9)(9,10)(10,11)组中值0.51.52.53.54.55.56.57.58.59.510.5频数(地块个数)25961362142532862602031548524频率()1.445.537.8312.3314.5716.4714.9811.698.874.91.38向上累计频数25121257471724101012701473162717121736向下累计频数17361712162714731270101072447125712125某城市居住用地

6、面积统计分组数据频数分布柱状图频数分布曲线图4.4.2 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标与参数1、描述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n平均值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n中位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据的一般水平n众数出线频率最多的那个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据的一般水平2、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n极差n离差n离差平方和n方差与标准差n变异系数n3、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n标准偏度系数测度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情况,刻画了以平均值为中心的偏向情况n标准峰度指数测度数据在均值附近的集中程度工业化的M曲线,安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化的上升通道。安徽全省消费偏弱: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7047元,

7、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1708元)。n 全省经济发展背景全省经济发展背景1.3 1.3 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l增长迅速:增长迅速:GDPGDP、财政增速省会第一,工业推动明显、财政增速省会第一,工业推动明显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推动工业推动工业推动l结构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反差强烈,难以持续结构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反差强烈,难以持续国内产业转移最大受惠者国内产业转移最大受惠者政府主导的色彩浓厚政府主导的色彩浓厚外源为主、内生不足外源为主、内生不足(1 1)经济增长迅速,但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迅速,但发展极不平衡2005-2010省会城市三产比重变

8、化1.3 1.3 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占固定投资的67.2,房地产2006年曾高达43;06年后制造业的比重提高迅速(投资增长11.2倍,与房地产投资比值从0.37提升至0.91 )。可能形成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可能形成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指标排名GDP增长(全球)(全球)1212科技转化能力7 7人力资源教育9 9文化竞争力9 9创业精神9 9发展成本1717合肥的竞争力优势指标l结构不平衡:工业和房地产的比重过高结构不平衡:工业和房地产的比重过高(1 1)经济增长迅速,但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迅速,但发展极不平衡1.3 1.3 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

9、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比重(%)年均递增百分点19908.88.8-19959.69.60.160.16200012.712.70.620.62200516.416.40.740.74201124.124.11.541.54合肥占安徽经济比重变化l地域不平衡:省域极化远大于辐射作用地域不平衡:省域极化远大于辐射作用从1996年以来,合肥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安徽全省,近几年差距呈加速拉大趋势市/省人均GDP比值居省会第3高度依赖工业(集聚)的必然结果高度依赖工业(集聚)的必然结果l地域不平衡:新老合肥的发展落差显著地域不平衡:新老合肥的发展落差显著巢湖、庐江与老合肥的差距被迅速拉大。

10、都市区过度集聚,已成发展发展“黑洞黑洞”,需要适当疏解与重组。面积(km2)GDP(亿元)地均产出(亿元/km2)都市区都市区40032008市市 域域1140836360.32比比 值值3.5%3.5%88882525倍倍(1 1)经济增长迅速,但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迅速,但发展极不平衡1.3 1.3 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l高端科教资源优势明显高端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教总量和比重已不占优势,但中科院和中科大等高端资源优势仍在:两院院士62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密集仅次北京;潜在优势:高品质的留学生资源潜在优

11、势:高品质的留学生资源中科大(2 2)传统科教名城,但产业转化受限)传统科教名城,但产业转化受限l科教资源产业转化受限科教资源产业转化受限高新产业集中于制造环节,自主创新比重偏低;科技创业主体为二三流高校,高端资源的利用严重不足甚至外流:如中科大造富能力仅与合肥工大相当,与北大清华相差近20倍;中科院成果多在北京、上海转化。产业发展水平(适宜的对接平台)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与低端要素集聚形成排斥)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留住和吸引人才)鼓励创业、风险保障等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合肥是具有创新基因创新基因的城市转化尚需时间和“催化剂催化剂”:1.3 1.3 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

12、、挑战与主要问题(3 3)城市靠近巢湖,水却是最大问题)城市靠近巢湖,水却是最大问题l水资源重度匮乏水资源重度匮乏巢湖流域最重要的控制性生态要素,合肥合肥城区城区压力压力最大最大(地处江淮分水岭,汇水面积有限)。l水环境质量堪忧水环境质量堪忧河流断面近半数为劣V类,全湖平均水质为V类;入湖河道淤积严重,水质差,垃圾泛滥;污水达标排放率低(2010年65%),巢湖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巢湖及入湖河流水质在五大淡水湖中最差巢湖及入湖河流水质在五大淡水湖中最差。磷的本底过高造成水质净化措施难以根治巢湖的富营养化。1.3 1.3 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1.3 1.3 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4 4)交通地位提升,但辐射力仍然较弱)交通地位提升,但辐射力仍然较弱l初步兑现区位价值:初步兑现区位价值:由于大别山阻隔,合肥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主要体现为南北水运联系,随着合武通道建成,从边缘到枢纽,从“不东不西”到“承东启西”。l枢纽地位仍然偏低枢纽地位仍然偏低铁路:合肥至西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