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案_第1页
成本会计教案_第2页
成本会计教案_第3页
成本会计教案_第4页
成本会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一总论任务一成本的含义及作用一、成本的经济内涵(一)理论成本按照马克思的成本理论,“cv”是产品成本中最基本的内涵,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二)现实成本现实成本是理论成本的具体化。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与理论成本是有一定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 第二,上述的“成本”概念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 第三,上述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的。 (三)成本的含义1、广义上,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

2、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这是美国会计学会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给成本下的定义。 2、狭义上的成本仅指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二、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费用涵盖范围较宽,包括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发生的各种耗费,既有当期的,也有以前期间发生的费用,既有甲产品的,也有乙、丙等其他产品的费用,既有完工产品的,也有未完工产品的费用;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而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成本着重于按产品

3、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三、成本的作用成本的经济内涵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二)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三)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四)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任务二成本会计的对象一、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的成本会计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后,企业数量增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受到了重视。有些企业形成了一套材料核算与管理方法。早期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用来计

4、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也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二)近代的成本会计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本会计有了很大发展。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本会计相对财务会计而言,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三)现代的成本会计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本会计已发展到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控制为核心,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整个职能体系。二、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把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可以把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任务三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

5、务一、成本会计的职能(一)成本预测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企业成本的有关历史数据及影响成本的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拟改进的成本管理措施等,应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对企业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估计。成本预测可就某种产品的成本进行预测,也可就企业的总成本进行预测。成本预测可以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和依据。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减少生产经营管理的盲目性,有利于选择最佳方案,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预见性。(二)成本决策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有关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三)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指根

6、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和成本预测的资料,具体规定计划期内产品的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水平所应采取的措施。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据。(四)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成本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费用的发生控制在预算限额之内,并将成本费用的预算数或成本标准和实际发生数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企业必须对这三个阶段都进行成本控制,而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否则将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效果。(五)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

7、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根据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既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耗费进行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进行反馈和控制的过程。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反映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下一期的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提供资料,并为制定产品价格提供依据。(六)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将本期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成本水平进行比较,揭示产品成本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改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七)成

8、本考核成本考核是指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对成本计划及其他有关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成本考核奖励先进、惩罚落后,充分调动各责任中心积极性,不断挖掘企业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也是人们期望成本会计应达到的目的和对成本会计的要求。从整体意义上说,成本会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企业尽可能节约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二)加强成本控制,努力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三)加强成本核算

9、,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四)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积极开展成本分析,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任务四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成本会计制度等。一、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一)成本会计工作要与技术相结合(二)成本会计工作要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三)成本会计工作要树立全员意识二、成本会计机构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方式和分散工作方式两种。1集中工作方式集中工作方式是指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编制原始凭证,并对它们进行初步

10、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采用集中工作方式,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可以比较及时地掌握企业有关成本的全面信息,便于集中使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数据处理,还可以减少成本会计机构的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但这种方式不便于直接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单位和职工及时掌握本单位的成本信息,不利于调动他们自我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从而不便于及时控制成本和推行责任成本制。因此,这种组织形式一般适用于成本会计工作比较简单的小型企业。2分散工作方式分散工作方式亦称为非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的各项具体工作分散由车间等基层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来进行,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只负责

11、有关成本费用的汇总和成本费用的考核工作以及处理那些不便或不能分散到车间或部门去进行处理的成本工作。采用分散工作方式有利于车间、部门及时了解和分析本单位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以便于控制成本、降低成本,但会相应增加成本会计机构的层次和成本核算人员的数量。因此,这种组织形式一般适用于成本会计工作较为复杂、各部门独立性较强的大中型企业。企业应根据要自身规模大小、内部各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以及这些单位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从有利于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出发,确定采用哪一种工作方式。三、成本会计人员成本会计人员是指会计机构中所配备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中,配

12、备适当数量思想品德优秀、精通业务的成本会计人员,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关键。成本核算是企业核算工作的核心,成本指标是企业一切工作质量的综合表现,为了保证成本信息质量,对成本会计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要求成本会计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另一方面要求成本会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会计知识面广、对成本理论和实践有较好的基础,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或工艺过程,刻苦学习、任劳任怨、具有扎实的成本会计基本功。 四、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进行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制度。企业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

13、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的有关规定,并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制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作为企业进行成本会计工作具体和直接的依据。成本会计制度在内容上因企业所处的行业和生产特点不同会有所差异,但从总体来看,它们都应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及工作权限;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成本核算的具体规定,包括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在产品计价方法的确定等;成本预测、决策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成本分析和考核制度;成本报表制度,包括报表的种类

14、、格式、指标体系、编报方法、报送对象及日期等;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项目二成本核算概述任务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所谓“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成本核算应该做到: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主要从细,次要从简,简而有理,细而有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一)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如果把收益性支出计入资本性支出则会少计当期成本费用,虚增当期利润;如果将资本性支出误认为收益性支出则会虚增当期成本费用,少计利润。(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三)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15、(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都应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方法,如果国家有统一规定的,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要防止任意改变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借以人为调节成本和费用的错误做法。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一)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二)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三)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四)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和结算制度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16、任务二费用分类的认知 一、 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1外购材料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2外购燃料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3外购动力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动力,如电力、热力、蒸汽等。4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

17、利,也属于职工薪酬。5折旧费折旧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所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6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入款项的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7税金税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8其他支出其他支出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但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以及保险费等。二、 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一)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1直接材料也称原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2燃料及动力也称直接

18、燃料及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燃料和动力费用。3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4制造费用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可以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 (二)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1管理费用2销售费用3财务费用。三、 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一)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生产费用是指由于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薪酬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等。间接生产费用是指与生

19、产工艺没有直接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车间机物料消耗、车间厂房折旧费等。(二)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两种。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是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如生产某种产品耗用的材料费。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是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如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 任务三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核算程序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对工业企业来说,主要有产品品种、产品批别和产品生产步骤三种

20、成本计算对象。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并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二)确定成本项目企业为了满足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需要,可在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四个成本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确定适当的成本项目。(三)确定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期是指成本计算的间隔期,即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产品成本计算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在大量、大批生产时,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一致;在单件、小批生产时,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 (四)审核和控制各项生产费用(五)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六)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21、(七)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一)“生产成本”科目(二)“制造费用”科目(三)“管理费用”科目(四)“销售费用”科目(五)“财务费用”科目项目三生产费用的核算要素费用的核算任务一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的内容和分类1原料及主要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是指经过加工后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和材料。如纺织厂用的原棉、机械制造厂用的钢材等。2辅助材料辅助材料是指在生产中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只起一定辅助作用的各种材料。它们在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与主要材料结合有助于产品形成,如染料、油漆等;有的为机器设备所消耗,如润滑油、防锈剂等。3外购半

22、成品外购半成品是指从外部购入的需要本企业进一步加工或装配的已经完成一定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如汽车制造企业外购的轮胎、纺织企业外购的棉纱等。对于购入企业来说,外购半成品同原材料一样都是劳动对象,在继续加工中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因而也可归入原料及主要材料,不单列一类。有些企业为了加强外购半成品专项管理和核算,将外购半成品作为一个独立类别。4修理用备件修理用备件是指为修理本企业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所储存的各种备品备件,如轴承、阀门、齿轮等。5包装材料包装材料是指各种包装用材料,如包装纸、绳等。6燃料燃料是指在生产中用来燃烧发热或创造正常劳动条件的各种材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如煤、柴油、煤

23、气等。(二)原材料发出的原始凭证材料发出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或领料登记簿。会计部门应该对发料凭证所列单据的种类、数量和用途等进行审核,检查所领材料的种类和用途是否符合规定,数量有无超过定额或计划。只有经过审核、签章的发料凭证才能据以发料,并作为发料核算的原始凭证。为了更好地控制材料的领发,节约材料费用,应该尽量采用限额领料单,实行限额领料制度。(三)原材料发出的计价1发出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1)先进先出法。是指材料的发出按入库的先后顺序,以各批单价顺序发出,随时计算发出和结存材料金额的一种计价方法。它是以先购进、先发出为假设条件的。若一次发出的材料是分别由几次购入的,而且单价又

24、不相同,就应采用不同的单价进行计算。采用这一计价方法会使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市场价格的变动,但存货计价工作量较繁重,而且在物价持续上涨时,会造成高估期末存货成本,低估当期成本费用。(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期初材料数量和本期取得材料数量为权数,于期末综合计算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期发出材料成本和月末结存材料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采用这种方法,期末一次计算发出存货的单价,手续简便,便于操作,但核算工作集中于期末进行,影响了核算的及时性,平时无法及时了解存货发出和结存金额,给存货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不便。(3)移动

25、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入库材料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材料的成本,除以每次入库材料的数量加上原有库存材料的数量,并据以对此后发出的材料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要求每取得一批材料,就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公式为: 材料单位成本=原有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次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材料的数量本次入库材料的数量本次发出材料的成本=本次发出材料的数量×本次发货前的材料单位成本月末结存材料成本=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月末材料单位成本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随时反映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有利于材料的日常管理,可随时从账面上了解材料的结存数量和单价,便于发出材料成本的计算和结

26、转,而且每次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与其材料的现行市价相接近。但在进货批次较多的企业,计算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的工作量过于繁重。(4)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材料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材料逐一辨认各批发出材料和期末材料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材料和期末材料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把每一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和期末材料成本的基础。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材料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材料、为特定项目专

27、门购入或制造的材料,如珠宝等贵重物品。2发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计划成本法是企业预先确定各种材料的计划单价,材料的取得和发出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将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单独计算反映,月末计算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再将发出材料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1)取得材料成本的确定。取得材料的计划成本=取得材料的数量×材料的计划单价取得材料的成本差异=取得材料的实际成本取得材料的计划成本(2)发出材料成本的确定。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取得的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取得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材料的计划

28、单价某月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某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四)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去向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费用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和一般耗用的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能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用,应记入该产品“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记入各产品“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费用,则记入“制造费用”科目,月末分配记入相应产品“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9、科目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费用,应视不同情况处理:(1)若辅助生产车间设有“制造费用”明细账,则其耗用材料费用的处理可以比照上述基本生产车间的处理办法进行;(2)若辅助生产车未设有“制造费用”明细账,则对于直接或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均记入“生产成本辅助本生产成本”科目。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五)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是指以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健全而且相对准确的材料费用的

30、分配。其中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材料限额,可以根据企业的有关指标确定;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材料的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材料数量。该方法以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作为分配标准,其具体公式如下: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原材料单价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步骤如下:(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31、4)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例3-6】运达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5年10月份共同耗用A材料3 600千克,每千克3元。其中:生产甲产品600件,单件甲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千克;生产乙产品800件,单件乙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乙产品还单独领用消耗B材料700元,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机物料240元。企业还设有修理、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中供水车间本月领用材料450元,修理车间领用材料650元;企业销售部门领用材料160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00元。要求: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600×3=1 800(千

32、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800×1.5=1 20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 800×1.2=2 16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 200×1.2=1 44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2 160×3=6 48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 440×3=4 320(元)各种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本例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3-9所示。表3-9材料费用分配表2015年10月 单位:元应借科目成本或费用项目直接计入分配计入费用合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数量分配金额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1 8002 1

33、606 480 6 480乙产品直接材料7001 2001 4404 320 5 020小计3 0001.23 60010 800 11 5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24024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材料费450450修理车间材料费650650小计1 1001 100销售费用材料费160160管理费用材料费200200合计2 40013 200 上述计算方法,可以考核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也可以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方法。仍以上例资料计算分配如下:甲产品定额消耗量=600×3=1 8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

34、耗量=800×1.5=1 20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 800×3.6=6 48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 200×3.6=4 320(千克)两种分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但后一种分配方法不能提供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资料,因此不便于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3-10所示。表3-10材料费用分配表2015年10月 单位:元应借科目成本或费用项目直接计入分配计入费用合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1 8006 480 6 480乙产品直接材料 7001 2004 320 5 020小计3 000 3.610 8

35、00 11 5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 24024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材料费 450450修理车间材料费 650650小计1 1001 100销售费用材料费 160160管理费用材料费 200200合计2 40013 200 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 480乙产品 5 020制造费用 24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50修理车间 650销售费用 160管理费用 200贷:原材料 13 2002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是先根据各种产品实际产量和单位产品该种原材料费用定额计算出各种产品原材

36、料定额费用,再根据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和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计算出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最后根据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和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方法适合于所消耗的原材料有费用定额的情况。其具体公式如下: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分配原材料费用,步骤如下:(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3重量(产量、体积等)比例分配法重量(产量、体积等)比例分配法是

37、指以各种产品的重量(产量、体积等)作为分配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如果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数量与产品的重量(产量、体积等)存在着比例关系,则可以按产品的重量(产量、体积等)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二、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燃料实际上也是材料的一部分,因而燃料费用分配的程序和方法与原材料费用分配的程序和方法基本相同。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为加强管理,应增设“燃料”会计科目,同时在成本项目中与动力费用一起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以单独提供燃料和动力费用方面的会计核算资料。燃料费用分配表单独编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如果领用时能分清产品归属,应根据领退料凭证直接计入各产品

38、成本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如领用时不能分清产品归属,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记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该成本项目。分配标准可以是燃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也可以是产品的重量、体积等与燃料消耗相关的标准。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燃料费用、用于生产车间一般消耗的燃料费用、专设销售机构耗用的燃料费用及用于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燃料费用,应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的借方。已领用的燃料总额,应记入“燃料”科目的贷方。三、周转材料的核算(一)包装物1生产领用包装物生产领用包装物,应按照领用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按照领用

39、包装物的计划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例3-10】运达公司对包装物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某月生产产品领用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 2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运达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96 000材料成本差异 4 0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00 0002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按其计划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例3-11】运达公司某月销售商品领用不单独计价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60

4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运达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销售费用 58 200材料成本差异 1 8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60 000【例3-12】运达公司某月销售商品领用单独计价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销售收入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包装物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运达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时:借:银行存款 117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2)结转所售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 82 4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80 000材料成本差异

41、 2 400(二)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从性质上讲,与固定资产一样,同属劳动资料。由于其价值比较低,使用期限较短,容易损耗,在管理上将其归为存货类。为生产产品而直接耗用的低值易耗品,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辅助车间耗用的低值易耗品,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如果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费用较少,也可一并记入“制造费用”科目;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低值易耗品,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再分配计入有关各产品的成本;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低值易耗品,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部门耗用的低值易耗品,记入“销售费用”科目。低值易耗品应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

42、成本费用。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以简化核算,但为加强实物管理,应当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采用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单次平均摊销额。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可供多次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在采用分次摊销法的情况下,需要单独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和“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科目。【例3-13】运达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100 000元,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该专用工具的估计使用次数为两次。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领用专用工具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43、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 000(2)第一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5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3)第二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5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同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 000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任务二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外购动力费用是按照当月有关电力和蒸汽等的计量装置确认的实际耗用量与合同或协议规定的单价的乘积计算的。当月发生的外购动力费用一般会在下月支付,计算外购动力费用是以应计入本月的费用为标准,而不管款项是否已经支付,即

44、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外购动力费用进行核算。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要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即在付款时先作为暂付款处理,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按照外购动力费用的用途分配费用时再借记各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冲销原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借方的暂付款。“应付账款”科目借方所记本月所付动力费用与贷方所记本月应付动力费用,往往不相等。如果是借方余额,为本月支付款大于应付款的多付动力费用,可以抵冲下月应付费用;如果是贷方余额,为本月应付款大于支付款的多付动力费用,可以在下月支付。 第二种情况,每月支付动力费用的日期基本固定,而且每月付款日

45、到月末的应付动力费用相差不多,可将每月支付的动力费用作为应付动力费用,在付款时直接借记各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产品成本明细账是否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情况而定。若企业外购动力费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若企业外购动力费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费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外购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原则是:在不同受益单位或对象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根据各仪表所示耗用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直接计入该受益单位的成本、费用;在没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

46、,可按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定额耗用量比例等来进行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无论选用哪种分配标准,其基本公式都可以表述为:某产品应负担的外购动力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率【例3-14】运达公司2015年10月各部门耗用的外购电力情况汇总表如表3-14所示。生产产品共同耗用的电费按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3 5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 500小时。计算各部门及甲产品、乙产品(以生产工时作为分配标准)所耗外购动力费用。表3-14各部门外购电力耗用量汇总表运达公司 2015年10月 金额单位:元受益部门耗用量(度)每度电

47、费耗用总额产品生产21 00014 700基本生产车间500350供水车间6 0004 200修理车间200140行政管理部门300210合计28 0000.7 19 600甲、乙产品按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电费),计算如下:甲产品应分配的电费=3 500×2.45=8 57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电费=2 500×2.45=6 125(元)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如表3-15所示。表3-15外购动力费用(电费)分配表 2015年10月 金额单位:元应借科目成本项目直接计入分配计入费用合计生产工时分配金额(分配率2.45)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燃料及动力3 5008 5

48、758 575乙产品燃料及动力2 5006 1256 125小计6 00014 70014 70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燃料及动力4 2004 200修理车间燃料及动力140140小计 4 340 4 34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电费350350管理费用电费210210合 计4 90019 6 00根据上述分配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 575乙产品 6 125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 200修理车间 140制造费用 350管理费用 210贷:应付账款 19 600任务三职工薪酬的核算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

49、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短期薪酬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短期薪酬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短期带薪缺勤7短期利润分享计划8其他短期薪酬(二)离职后福利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

50、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三)辞退福利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四)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二、职工薪酬的核算(一)货币性职工薪酬1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工资制度,其中最基本的工资制度是计时工资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1)工资计算的原始记录。为了正确进行工资的计算,必须建立和健全工资计算的原始记录。这些原始记录

51、主要有:工资卡。工资卡又称职工工资目录,它应按每一职工设置,主要记录职工工资级别和工资标准、工龄及享受的津贴等内容。考勤记录。考勤记录是登记和反映每一职工出勤情况的原始记录,它是计算职工计时工资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劳动管理的重要依据。产量记录。产量记录是登记和反映每个工人或集体(如班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生产产品所用工时数量的原始记录。产量记录是企业计算计件工资的原始记录。(2)计时工资的计算。 在我国,职工工资的计算一般采用月薪制。在月薪制下,无论各月日历天数是多少,职工各自的每月月标准工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只要职工每月出满勤,每月均可得到相同的月标准工资。但在职工

52、有缺勤的情况下,计算有缺勤的职工的应付计时工资有两种方法:从月标准工资中扣除缺勤应扣工资的方法,即减法计算。计算公式是: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比例按出勤天数和病假天数计算,即加法计算。计算公式是:应付计时工资=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比例)在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中,计算月计时工资均要计算职工的日标准工资。日标准工资,也称日工资率,是根据职工月标准工资除以月天数来计算的。由于年内各月日历天数不尽相同,为简化日工资率的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计

53、算:第一种方法:每月固定按30天平均计算。以某名职工的月标准工资除以30,即可计算求得该职工的日工资率。在这种方法下由于日工资没有扣除节假日,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应与出勤日一样计算发放工资;病事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应与缺勤日一样扣发工资。第二种方法:按月平均工作天数计算。是用月标准工资除以全年平均月工作天数计算日工资率。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日工资率按月计薪天数21.75天(365104)/12计算。 在此方法下,由于日工资率的计算已扣除了节假日,因而出勤期间节假日不计算工资,缺勤期间节假日也不扣工资。综上所述,由于月薪制下计时工资的计算有两种方法,而日工资率的计算也有两种方法,故综合起来产生了应付计时工资的四种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