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城空气污染治理的演进与启示_第1页
伦敦城空气污染治理的演进与启示_第2页
伦敦城空气污染治理的演进与启示_第3页
伦敦城空气污染治理的演进与启示_第4页
伦敦城空气污染治理的演进与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伦敦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演进与启发中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初至20世纪后半叶问伦敦城市环境治理中关于空气污染治理的相关问 题展开探讨,将研究重点向个人为环境治理所做出的努力倾斜,以期吸取环境治理中的合理因素 ,警惕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我国的环境治理提供借鉴和帮助。关键词: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环境史AbstractThis article attempts discussing issues related to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control through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the half of th

2、e 20th century in London. The research emphasis is toward the individual effort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purpose is lear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rience, alerting the insufficiency which appea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3、'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Key words: Lond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history前言环境污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良好的环境状况会为社会的长期进展提供保障。然而,随 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与进展,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滋润时,逐渐发觉自己和自然 恬静渐行渐远。在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英国,在财富汇聚的伦敦,即使是夜晚最辉煌灿烂的灯光 也渐渐不能照亮雾霾笼罩的天空。雾都,这成了这座城市无奈的代称。环境治理是一个较大的概念。提到污染治理,研究者往往会把侧重点放置在

4、政府、企业、机 构等组织所做的努力上。但笔者认为,应该将研究重点向个人为环境治理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倾 斜。环境治理和爱护,需要人的参加;环境治理的效果,也将为人类所共享。伦敦大气污染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下将试图分析个人在不同领域所做出的努力。本篇论文将选择空气污染以 及对空气污染展开的治理措施作为出发点,分析伦敦 20世纪初至中叶出现大气污染的原因、针对 大气污染采取的治理措施、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果和影响,并且试图对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自 己的思考。伦敦20世纪初至中叶出现大气污染的原因从中世纪开始,伦敦就开始出现大气污染的问题。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后半叶,伦敦有着 雾都”的称号,可见大

5、气污染就像是这一时期专属于伦敦的标签。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伦敦会有如此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呢?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生活和社会进展。顺着这个思路,可以先从伦敦的地 理环境状况入手,分析这里大气污染尤为严峻的原因。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秋冬季北大西洋暖流与大不列颠群岛区域冷流汇合,同时海上吹 来大量暖空气与岛屿上空的较冷气团相遇,从而形成了伦敦浓浓的海雾和陆雾。左长安,邢丛丛,董睿,康翠霞:伦敦雾霾控制历程中的城市规划与环境立法.城市规划.2014年第38卷第9期.第51页.由此可见,由于地理环境的特别性,伦敦本来就会受到多雾的困扰。雾从一个正常的气象现象逐步演化成可怕的大气污染,离

6、不开人为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使 雾演化为大气污染主要是因为人类对煤炭的不合理运用。英国工业迅速进展的时期,煤炭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18世纪20年代,煤炭是蒸汽机所依赖的重要能源。蒸汽机被应用于轮船和机车,产生了蒸汽船和铁路。约翰 R 麦克尼尔.能源帝国 化石燃料与1580年以来的地缘政治.学术研究.2008 (6).在蒸汽船和铁路的带动下,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快,曾经优美的自然环境被深厚的烟雾 燃烧地粉碎,煤炭的燃烧带走了 快活的英格兰工业生产带来的浓烟将天空、建筑物覆盖地一 片乌黑。保尔 芒图说,由于蒸汽机的作用,工厂将得以汇合集中起来形成一些巨大而乌黑的工业 城市,蒸汽机使无穷的

7、烟云布满在城市的上空。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70.可见煤炭燃烧形成的有害物质是伦敦大气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居民的生活方式在客观上加重了空气污染。伦敦居民曾认为使用家用 煤炉是他们应当拥有的权利。伦敦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多雨潮湿,而此时正逢烧煤取暖 的高峰期,这种应当拥有的权利”对空气污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 变革带来了丰富的消费品。消费者迫切想要提升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带来大气污染问题。以汽车 行业的进展为例,当购买汽车变成了体现身份的象征,而汽车的价格对大众又不再那么遥不可准 时,开车所带来的便利成为大众追求的现代化

8、生活的一部分。其他的商品也有着类似的规律。例 如人们使用空调调解温度,使用冰箱储存食物等等。人们在享受商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往往 会忽略消费所带来的负效应。电器产品的过度使用会释放温室气体,加剧了空气污染。张斐男.环境史视野下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研究 .A.学理论.2014: 120伴随着工业化,伦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伦敦城市地表建筑物增多,地面硬化面积增大, 逐步形成了辐射逆温现象。这种现象会促使云雾阻碍空气中的污染物向大气扩散,造成大气污染 的进一步加重。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 J1.现代农业科技,2012(7): 44.同时,由于伦敦原本的自然植被被替代,造成伦敦立体城市

9、下垫面近地层气温高 于郊区,从而引发城市热岛及热岛环流现象。城市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它和辐射逆温现象一同加剧了城市雾霾现象发生。彭少麟,周凯,叶有华,等.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J1.生态环境,2005(4): 574 579.伦敦大气污染愈演愈烈,甚至在1952年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这里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 因,就是战争与战后重建。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战争的阴霾始终笼罩在欧洲上空。两次世 界大战中,新技术与装备在军事上的应用,造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的杀伤力与破坏力,而 且由于战争双方频繁交战,战争导致的废墟和尸体不能被准时处理,造成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二战后

10、英国开始战后城市重建,掀起战后新城运动,至1953建成第一批新城。重建产生的大量颗粒性扬尘明显是加重大气污染的因素之一。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伦敦之所以有严峻的大气污染,和伦敦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工业革 命以来不合理的资源运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络。伦敦大气污染问题自中世纪起就已经存在,并且在当时就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保尔 芒图 对这样的工业城市充满厌恶:我们的大工业城市丑陋、乌黑,被烟雾包围着。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294.闻名小说家狄更斯也在其小说中对大气污染进行斥责。伦敦政府针对雾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伦敦针对大气污染采取的治理措施提到污染治理,研

11、究者往往会把侧重点放置在政府、企业、机构等组织所做的努力上。但笔 者认为,应该将研究重点向个人为环境治理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倾斜。环境治理和爱护,需要人 的参加;环境治理的效果,也将为人类所共享。伦敦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下将试 图分析个人在不同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如果要谈大气污染的治理和爱护,那么来追溯环境爱护意识的产生是有必要的。意识”是这样被定义的: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环境爱护意识的产生,应当有促使这种意识产 生的客观环境一一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而敏锐地发觉问题并且提出

12、环境爱护意识的人则需要被 提及并牢记。在英国,最早兴起了 户外运动”,这种追求呼吸新奇空气的运动是在工业、城市迅速进展的 背景下产生的。随后19世纪,英国建立了 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学会”,这被看作是英国环境爱护的 意识的起源。1962年,一部名为安静的春天的著作引起了民众的关注。这部书的作者雷切尔卡森(RachelCarson陈具书中用大量事例警示人们关注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雷切尔 卡森的启发下,环境主义运动高涨,环境史的进展迎来了新时期。早在19世纪,一些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其作品中展现出了环境爱护意识。保尔芒图说,由于蒸汽机的作用,工厂将得以汇合集1中起来形成一些巨大而乌

13、黑的工业城市,蒸汽机使无穷的烟云飞翔在这些城市的上空。他明显注意到了煤炭燃烧形成的有害物质是伦敦大气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并且表达出对无限制工业进展 的担忧。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JohnHuffamDickens)在其著作?雾都孤儿?中真实反映了伦敦的社会面貌,并且也痛斥这种布满在城市中的烟 雾为带有贬义 伦敦特色”。20世纪40年代,英国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在其著作 狄地伦理学中探 究人与自然相处的行为准则,从环境道德的层面探讨环境爱护问题。可以说,正是这些有识之士的努力,唤起了民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伦敦市民在改善空 气质量方面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奉献。20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公众的环境意

14、识大大增加,商会、专 业技术人员团体、妇女组织、媒体等社会团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加,为推动伦敦的大气污染 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奉献。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70.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171172页. 美罗莎琳德格林斯坦,耶西姆松古-埃耶尔马兹编,循环城市:城市土地利用与再利用,商务印书馆,2007.4,第30页. 赵承杰.英国对大气污染的法律调整.国外环境科学技术,有学者认为,一个进展打算的提出,即使只是一个大的全国性打算的一部分,也需要进行广 泛的民众商议。3伦敦市民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向政府提出要求,促使

15、政府重视大气污染的问题并 且采取措施。鉴于民众力量的巨大,伦敦政府对症下药,在民众意识的培养方面做出了努力。在分析造成 伦敦大气污染的原因时已经提到,居民的生活方式在客观上加重了空气污染。拿汽车行业来看, 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污染物数量是加重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想要改善空气质量,市民在生活 方式和出行方式上的一些小改变可以带来很大不同。因此,伦敦政府鼓舞居民出行乘公交车或自 行车来代替小汽车;鼓舞市民购买更清洁的车辆;鼓舞市民改善车辆护养。在节省能源方面,伦 敦政府要求建筑安装隔热层,增加建筑物本身的保暖性,从而减少冬季取暖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同时,政府设立相关法律,严格控制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

16、针对煤炭资源不合理使用问题, 早在127孙,伦敦政府就开始出台限制煤炭使用的法令来控制城市煤烟排放;还有?都市改善法?、?控制工厂排烟的规定?、1989(1): 88-92.?碱制造业控制法?、?环境卫生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420世纪初至50年代更是制定了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具体政策法规,由于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1956年议会通过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控制大气污染的空气清洁法和?®碱工厂法?,如下图(图1)所示:图1伦敦20世纪初至1 950年代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的政策法规资料来源:毅斌.基于伦敦治污经验的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探讨J.河北工业科技,2013(5

17、): 586390.第57页;赵承杰.英国对大气污染的法律调整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9(1):第89页。由于空气清洁法和制碱工厂法的出台意义重大,因此对这两项法令做出具体介绍。空气清洁法是英国防治大气污染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对伦敦来说是一场悲剧,但也促成了空气清洁法的出台。 B. w. Clap.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1994. P44. 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

18、3 :247 . 贾治邦著,论生态文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09,第124页.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编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04,第74页.空气清洁法禁止烟囱、汽车等排放黑烟;要求排放煤烟的设备安装除尘和除硫设备;规定烟囱的高度;划定无烟区。2空气清洁法还要求市民家庭用天然气代替燃煤取暖、要求伦敦城内的火电厂迁出城区。?空气清洁法甚至还规定,造成烟囱排放浓烟者,不论其是否有意或无意,都要负刑事责任。3195阿的英国空气清洁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它是英国对空气污染深切警醒的表达,是反思的成果,更是明确治理的坚定措施。195阿到196孙,英

19、国新的空气清洁法不断出台,使其内容更加细致周全。完善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和长期的努力,有效控制住了伦敦的 空气污染。制碱工厂法由英国政府于195阿颁布,对制碱行业产生的废气排放标准、涉及挥发性酸 的工艺制定了标准。这部法令规定有污染的生产工艺一定每年登记一次,登记的条件是生产工艺 必须采纳防止排出有害气体的可行设施,并且规定特定工艺的酸性上限浓度,最终还要求登记后 生产中不得排放黑烟。4这些规定从工业生产方面出发,旨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之后所取得的成果来 看,是行之有效的法令。总而言之,20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伦敦烟雾事件这一惨痛的教训后,英国通过清洁空气 法和制碱工厂法等控制污染

20、排放,建立了完善的空气质量预测和空气污染警报服务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市民的环保理念,伦敦政府进行环境爱护教育。1965年在英国基勒大学(UniversityofKeele)召开了环境教育大会。这次大会就环境教育理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也就是在该次会 议上,环境教育”一词首次在英国开始使用,并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因为这次会议就环境问题和 环境教育进行了专门的商议,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设想,因此它被视为英国现代环境教育的开始 。程永红: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一一兼谈对我国的启示.东北师范大学.2006.这次会议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它促进了 1968年英国环境教育协会的成立。这一时期,在教育界 ,教师己

21、经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并在地理、科学等学科中开始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可 以说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一种开端。随后,政府不断跟进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使英国的环境教育 开始走入到初中和高中的学校教育中。除此之外,伦敦政府还试图从小观念做起,将不需要时准 时关灯和关掉加热器等细微理念推广到平常民众中去。伦敦城市进展迅速,却未有系统的城市规划为指导,导致城市空间无序扩散,城市静风、辐 射逆温及热岛现象加剧则更是导致了高浓度大气污染物在城市中心区积聚。左长安,邢丛丛,董睿,康翠霞:伦敦雾霾控制历程中的城市规划与环境立法针对这个问题,伦敦大气污染,归根究底是由于自然环境的特别性和工业不合理进展造成的。想要

22、彻底解决 这个问题,还是要重视城市规划。在这一领域,有两位空间规划的专家不可忽视,也恰好是他们 的前瞻性思想,推动了伦敦土地利用向合理化方向进展。广义的开放空间包括绿色空间和水面,它们是城市空间特征的重要组成。根据伦敦开放空间 规划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29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1929年伦敦开放空间规 划中包括了雷蒙德昂温(RaYmondUnwjn)的规划思想,他的理念马上绿化隔离带概念和开放空间的一些指标引入规划。开放空间”和 开放用地”之间存在差别, 开放用地”是指没有开发的用地,而 开放空间”是指休闲用地。考 虑到开放空间的布局,这次规划最大的特征就是规划了围绕伦敦的

23、绿环”状开放空间。193孙,通过了绿化隔离带法案,征购了大面积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没有连接起来,而且许多地段都没 有实现休闲功能。大多数土地变成了地方政府所有的农田而非绿色通道和公园道。第二阶段是指1943 194的伦敦开放空间规划。这个规划由帕特里克阿伯克龙比(Patrick.城市规划.2014年第38卷第9期.第52页.Abercrombie,建筑师、城镇规划师、景观设计师)进行指导。他在推进1929年思想的基础上引入一种设想:用绿色通道将内城的开放空间与大伦敦边缘的开放空间连接起来,从而创建伦敦的绿色通道网络。帕特里克 阿伯克龙这一构想的目标是让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 乡

24、村去。这些连接性公园道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扩大开放空间的影响半径,使得这种较大的开放空 间与周围区域关系更加紧密。总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它还会陆续影响开放空间规划。第三个阶段指195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1951年伦敦行政县进展规划是一个法令性规划,没有明确的个人思想,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增加有植被的公园空间。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新建筑.2014年第5期第9页. 黄学贤等著,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依法规划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06,第124页. 何忠伟,赵海燕,任志刚等著,北京会展农业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05,第119页.

25、侯景新,李天健编著,城市战略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05,第37页.雷蒙德 昂温(RaYmondUnwjn)、帕特里克 阿伯克龙比(PatrickAbercrombie)等人的理念推动了 20世纪50年代伦敦政府环境意识的转变。政府要求只有与绿色地 带相适应的进展才是同意的,于是大部分主要城市选择在城市周围建立绿色地带。这种进展方式 既有利于幸免城市过度扩散、爱护乡村环境,也有利于缓解大气污染问题。进入20世纪后,科学系统的城市规划开始逐步展开,与之配套的立法也逐步出台,具体内容如下图(图2)所示:J】.河北工业科技,2013(5): 586图2:毅斌.基于伦敦治污经验的中国城市空气污

26、染治理探讨【390.第57页;赵承杰.英国对大气污染的法律调整 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9(1):第89页。1909住宅、城镇规划诸法的颁布,使地方政府获得了编制地方城镇规划的权力。2 1938年伦敦在?环城绿带法?中提出 环城绿带”的概念,并于20世纪50年代由内阁同意后实施。这项法 令有效防止邻近城镇的合并,使农村以环城绿带德形式和城市并存。31946年新城法促进了英国一系列新城市的产生,给予新建设的城镇一定的自决权。4 194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将土地开发收归国有,并要求土地的开发一定获得规划许可,从而奠定了英国现代城镇规划的基础。1954年,伦敦市为了控制烟雾排放,出台了伦敦城法案

27、(多项赋权)。总体来看,个人和民众在大气污染问题上做出的奉献不可忽视,他们促使政府采取了必要的措 施,政府出台的政策体现出学者的研究成果或前沿思想。这种互动关系推进了空气质量的改进。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果和尚存的问题伦敦大气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果显著。由于伦敦市政府在立法、城市规划以及民众意识的培 养等多方面采取的治理措施,伦敦的大气污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据统计,至1J195外底,随着大气中的有害成分逐渐减小,伦敦城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无烟区。1952年,伦敦大气中每立方米含有高达2700-3800毫克的酸气,到1975年的时候,污染明显减轻了,最低时只有 1200毫克每立方

28、米。 Peter Brimblecombe . The Big Smoke.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 1987. P56. B. W. Clap.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Bl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1994. P54.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 113页. 伯屏.西方国家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第52-53页.格外是空 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明显降低,浓度

29、由1972年的135散克每立方米降至1983的85散克每立方米。大气中烟雾浓度大为降低。1967年,从前烟雾浓度最高的北肯恩斯顿地区,冬天的烟雾浓度 已经低于50年代初的三分之一,至I 197孙,市中心的烟雾浓度已降至20年前的20%。2经过多年的 治理,到70年代中期,伦敦基本和 雾都”这个称呼划开了界限。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烟雾含 量进一步减少,伦敦的烟雾总量已降至大烟雾时期的1/5。衡量空气质量高低的能见度也大幅度提高了。据测定,1976年冬,伦敦白能见度比1958年增加了 3倍,市区冬季白日照时间比1958年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从前由于污染而消逝的100多种鸟类,又再度飞回到伦

30、敦上空,为旧日的雾都”带来生机。3 1950年以前,冬天每天的平均日照时间不到1小时,1977年冬增加到1. 6小时,冬天的平均可视距离,从1.6公里增加到6.4公里。4曾经 肆虐一时的伦敦雾已经不复存在,即使是在冬季的采暖期,整个伦敦也是空气清新,并且在此后 多年都没有发生过烟雾事件。经过60多年的努力,英国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环境爱护法律体系,保障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英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伦敦逐渐丢 掉了雾都”的帽子,成为一座生态之城。尽管整个社会都在努力向生态文明的方向转型,但是大气污染治理对城市经济进展带来负面 影响也为英国带来了焦虑。

31、以1956年出台的清洁空气法为例,该法案要求关闭伦敦城内的燃煤火电厂,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 要求工业企业建筑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要求在英国一批城镇里设立无烟区,区内 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这些措施旨在实现居民生活大 然气化,从而减少煤炭用量。长期来看,这些举措有助于缓解空气污染,但是短期带来的阵痛却不可幸免。根据伦敦绿色空间的规划,要求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市中心保留着海德公园、詹姆斯公园等大 片绿地,这样的付出背后,势必要求工商业为环保让步。如果这些退出城市中心的产业不能被合 理安排,就只能以牺牲短期收益作为生态治理的代价。英国出现的 英国病”,尤其

32、在1945-1966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出现 惨淡经营”的原因,除了受 世界工厂的遗产”、殖民帝国的后果 ”、福利国家的负担”以及 传统精神的枷锁”等四个因素的影响罗志如、厉以宁: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一 “英国病”研究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环境治 理过程中、在经济开放竞争背景下,英国设置了较高的减排目标,但现行政策却无法提供足够的 支持。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的启发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治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由于环境恶化,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英国政府和伦敦当局加大整治力度,通过了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法 律法规,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33、城市运行机制,强化环保部门的各项职能。在一系列 措施的紧密配合下,20世纪80年代伦敦的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较为根本地解决。伦敦成功解决了大气污染问题,表明人与自然完全可以和谐共处,这也应当是城市进展追求的目标。伦敦大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考察城市的地理气候特征,依据城市特点合理布局,并且注重城市规划,建立适宜的绿 色空间体系。英国伦敦市非常重视城市绿化的建设,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城市中心区,有近三分之 一的面积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在伦敦市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是城市面积的 近3倍。城市绿化除了可以美化城市,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制定环境爱护法令。

34、爱护生态环境一定依靠制度,一定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与创新。伦敦政 府在立法方面采取的措施涉及多个方面,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的法令内容具有借鉴意义。注重环保宣传活动的开展,增加市民的环境爱护意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进展,在工业 革命的发祥地一英国,从前美丽的泰晤士河不再美丽,从前洁净的伦敦城也不再洁净,格外是 195 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使英国人初次领悟到破坏环境的严峻性。针对这个问题,伦敦政府进行 环境爱护教育,注重培养民众环保意识。可以说,伦敦空气污染的防控和治理,离不开政府对社会 组织、新闻媒体、社会群众的共同努力。以次为借鉴,我国可以在建立以环境治理为主题的博物 馆或主题馆,尤其设立环境治理杰出者的人物展馆。这种宣传可以传播环境治理的常识,也会让 人将环境治理视作个人的责任,更会为做出杰出奉献者带来荣誉感。增加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便于环境爱护相关工作的开展,也为听取市民意见提 供渠道。治理雾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民参加。英国政府鼓舞市民积极参加空气污染 的监督治理,英国制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