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导学案_第1页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导学案_第2页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导学案_第3页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导学案_第4页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爱莲说导学案执笔人:王小凤 审核人: 授课人:王小凤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资料链接】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曾任江南东道南康军刑狱。儒家理学思想鼻祖,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2、(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说为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以议论为主,杂文。【自主学习】1、读一读、写一写(给下列字词注音)番(      )   淤(    )   濯(    )  亵(     ) 噫(     )   颐( 

3、60;    )   逸(     )   鲜(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可爱者甚蕃   _  陶后鲜有闻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花之隐逸者也            宜乎众矣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5、60;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1)爱莲说的作者是          ,    (朝代)著名的哲学家。(2)写莲之前,先写菊,再写牡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4)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4、  读一读,问一问学生质疑: 

6、                                                   

7、;           【合作探究】5、读一读、品一品(1) 用原文填空。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8、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160;               。 作者把莲花的形象概括为“            ”。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        的写法,目的是:        

10、               。 (2) 文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你认为在作者心目中,“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答: (3)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4)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5)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检测】读一读、记一记。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 

11、                                                  

12、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                                 

13、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答:                &

14、#160;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

15、丹之爱,宜乎众矣!答:                                                &

16、#160;           【课后反思】陋室铭导学案执笔人:王小凤 审核人: 授课人:王小凤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4、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资料链接】 1、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3)

17、字梦得,唐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就是其中的一首。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2、“说”、“铭”“说”、“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性

18、的古代文体。可以记事、抒情,以表达作者的志向或见解等。此类文章有爱莲说、师说、马说等;“铭”分两类:一类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勉励自己的文字;另一类是埋于地下记录死者生平事迹,即墓志铭。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注意句末的韵。分为座右铭、器物铭、墓志铭、居室铭、山川铭等。【自主学习】 1、解释加点的词。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鸿儒()可以调素琴 ( ) 无丝竹之乱耳 ( )案牍之劳形( )(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合作学习】 1、 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细读品味。&

19、#160;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5、短文结尾“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7、为什么说“陋室”不陋?作者这样说是否矛盾?【巩固强化】 一、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名(          )   灵()斯()馨()鸿()调()案牍()劳形() 

20、;二、写出下列加线字的古意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2)惟吾德馨 古义:             &

21、#160;   今义:                (3)谈笑有鸿儒   古义:                 今义:            &#

22、160;   (4)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三、翻译下列句子(每句分)(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23、之劳形。(5)孔子云:何陋之有? 【教学反思】 口技 导学案执笔人:王小凤 审核人: 授课人:王小凤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了解掌握有关的文学知识。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理解课文大意,背诵全文。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首尾照应的写法。4、学习准确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5、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6、学习古今数量词的不同用法。【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背诵翻译课文;文言实词、虚词。学习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文言实词、虚词。【自主学习】1、 根据注释,联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

24、意思A文言虚词:一抚尺而已 以为妙绝 但闻屏障中 虽人有百手 B文言实词:京中有善口技者 惊觉欠伸 , 意少舒 , 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 以为妙绝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满坐寂然 C古今词义不同:会宾客大宴 于厅事之东北角 施八尺屏障 但闻屏障中 奋袖出臂 几欲先走 D 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 善口技者 不能名其一处也 宾客大宴 【合作探究】1、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内容的概括?哪一个字能统领全文?2、第一段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3、读课文二、三、四段,口技表演主要通过什么来打动听众呢?(声音)本文的声音描写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场面描写)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个场面?4、这几个场面描写表现声音时分别是

25、按什么顺序?5、在二、三、四段中除了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文字外,其余的内容是描写的什么?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6、课文中哪些内容是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巩固强化】 1、 文学常识填空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节选自清朝 编的小说 。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呓语(  ) 夫叱大儿声( ) 齁声( )意少舒 ( ) 曳( )屋许许( )声 几欲先走(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会宾客大宴: 2、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3、几欲先走: 4、虽人有百手: 4、翻译下列句子。 (1)宾客意少舒。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

26、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教学反思】黔之驴 导学案执笔人:王小凤 审核人: 授课人:王小凤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三个成语的含义。2.能说出文内容及本文的寓意。 3.认识到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资料链接】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

27、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自主

28、学习】1、读一读,写一写(给生字词注音)黔(    ) 好事者(   ) 蔽(   ) 骇(   )  遁(    ) 噬(   )   狎(   ) 踉(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重点词)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29、0;  )  至则无可用(则:      )庞然大物(庞然:    )    稍出近之 (稍:     )以为且噬己也(且:    )    益习其声 (益:     )虎大骇,远遁(骇:    )(遁:

30、60;     )益狎(狎:     )技止此耳(止:    ) 乃去(乃:   )一词多义: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  B.以为且噬己也 (         )然 &

31、#160;  A.慭慭然 ,莫相知。 (            )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之  A.黔之驴 (      )    B. 虎见之&

32、#160;(     ) 【合作探究】1、开始,驴在老虎心目中是怎样的印象?(虎为什么对驴心生敬畏?)(用原文回答)     2、哪三个词勾画了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理?3、从哪些行动可以看出虎生性大胆又工于心计?4、你对这则寓言中的虎和驴怎样评价?【课堂检测】1、写出三个与课文相关的成语并解释。成语:        ;解释:       

33、         。成语:        ;解释:             。成语:        ;解释:           。2、翻译句子。(1

34、)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3)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5)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教学反思】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导学案执笔人:王小凤 审核人: 授课人:王小凤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能背诵、默写这五首诗。2:能说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学习目标】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王湾是洛阳人,于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