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教学要求本章教学要求1 1、了解光谱分析的概念、分类、特点;、了解光谱分析的概念、分类、特点;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原理及紫外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原理及紫外可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2 2、掌握透光度、吸光度的定义及朗伯、掌握透光度、吸光度的定义及朗伯- - 比尔定律及其使用条件;了解朗伯比尔定律及其使用条件;了解朗伯- - 比尔定律偏离原因。比尔定律偏离原因。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教学要求5 5、掌握紫外、掌握紫外-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 方法、单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方法、单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了解 多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多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2、。4 4、掌握显色反应、显色剂、显色条件选择、掌握显色反应、显色剂、显色条件选择、参比溶液的概念及应用。参比溶液的概念及应用。3 3、熟悉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熟悉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1 1、光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 依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物质与依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电磁辐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析法的统称。析法的统称。分类:分类:(1 1)光谱法)光谱法(2 2)非光谱法)非光谱法(1 1)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 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光谱:光谱:当物质与辐射能作用
3、时,物质内部发生当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记录由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能强能级跃迁,记录由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能强度随波长的变化,所得的图谱。度随波长的变化,所得的图谱。(2 2)非光谱法:)非光谱法: 利用物质受电磁辐射时,改变电利用物质受电磁辐射时,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速度等物理性质建立磁波的传播方向、速度等物理性质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起来的分析方法。分类:分类: 折射法折射法 旋光法旋光法 射线衍射法射线衍射法2、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1 1)原子光谱:)原子光谱: 由于气态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在不同由于气态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而产生的
4、光谱。能级间跃迁而产生的光谱。 包括: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特征:线状光谱特征:线状光谱(2 2)分子光谱:)分子光谱: 在辐射作用下,分子间能级的跃在辐射作用下,分子间能级的跃迁产生的光谱。迁产生的光谱。 包括:包括:分子吸收光谱、分子荧光光谱、分子吸收光谱、分子荧光光谱、 分子磷光光谱。分子磷光光谱。特征:带状光谱特征:带状光谱光基态激发态释放能量发光hMM*发射光谱激发态光基态吸收辐射能量*MhM吸收光谱4、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 利用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特征和利用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特征和吸收强度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5、。吸收强度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分类:分类:(1)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nm)(2)可见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400760nm)(3)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0.751000m)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能测、灵敏度高:能测10-7g/mL级。级。2、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RE=15%3、选择性好:多组分一般无需分离、选择性好:多组分一般无需分离4、仪器设备简单:不太贵重、操作简、仪器设备简单:不太贵重、操作简 便快速;便快速;5、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1 1、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波动性
6、:波动性:cc1:或粒子性:粒子性:chchhE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在空间不需任何物质作为传在空间不需任何物质作为传 播媒介的高速传播的粒子流。播媒介的高速传播的粒子流。2 2、电磁波谱:、电磁波谱:光谱区域:光谱区域:按照电磁波波长大小顺序把电磁按照电磁波波长大小顺序把电磁 波划分成几个区域。波划分成几个区域。电磁波谱:电磁波谱:由各光谱区域按顺序排成的系列。由各光谱区域按顺序排成的系列。 射射线线x射射线线紫紫外外光光红红外外光光微微波波无无线线电电波波10-2 nm 10 nm 102 nm 104 nm 0.1 cm 10cm 103 cm
7、105 cm可可 见见 光光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可见光可见光色散色散1 1、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 复合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复合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红橙黄绿青青蓝蓝紫650-750 nm600-650 nm580-600 nm500-580 nm490-500 nm480-490 nm450-480 nm400-450 nm2 2、白光:白光:七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的复合光。七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的复合光。互补光:互补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为白光的两种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为白光的两种光。红青绿蓝黄青蓝橙紫3、物质的颜色与光的
8、关系:、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完全吸收:完全吸收:完全透过:完全透过:吸收黄色光:吸收黄色光: 溶液颜色取决于被吸收光的互补光的颜色;溶液颜色取决于被吸收光的互补光的颜色;而颜色的深浅,则取决于溶液中吸光物质浓而颜色的深浅,则取决于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的高低。度的高低。 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振动或转动光谱。振动或转动光谱。 每一种分子都有其特征光谱。每一种分子都有其特征光谱。紫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吸收光谱电子光谱电子光谱 分子中含有芳香环、共轭双键、含分子中含有芳香环、共轭双键、含杂原子的不饱和键、配位化合物杂原子的不饱和键、
9、配位化合物 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吸光度或吸光系数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吸光度或吸光系数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吸收峰:吸收峰:max谷:谷:min肩峰:肩峰:sh末端吸收:末端吸收:223411强带:强带: 104; 弱带:弱带: 102A(一)透光率与吸光度:(一)透光率与吸光度:0IITt1 1、透光率:、透光率:入射光 I0透射光 ItT 取值为取值为0.0 % 100.0 %全部吸收:全部吸收: T = 0.0 %全部透射:全部透射: T = 100.0 %二、朗伯二、朗伯-比尔定律:比尔定律:2、吸光度、吸光度A:溶液对光
10、的吸收程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TTAlg1lgA取值为:取值为:0ExampleSolution(1)透光率)透光率T=20%,则,则A=?(2)若吸光度)若吸光度A=0.30,则,则T=?70.020.0lglg)1 (TA%5050.01010)2(30.0 AT(二)光的吸收定律:朗伯(二)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比尔定律LKALA11760,年,发现:朗伯于CKACA21852,年,发现:比尔于光吸收定律:光吸收定律:LCKAA(a+b+c) = Aa + Ab + Ac适用前提:适用前提:1 1、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2 2、均匀非散射体系
11、、均匀非散射体系; ;3 3、稀溶液(、稀溶液(C0.01mol/L);C 主成分吸收主成分吸收与纯与纯品比较,品比较,EE,光谱变形则含有杂质。,光谱变形则含有杂质。1 1、纯度检查(杂质检查)、纯度检查(杂质检查)例:肾上腺素中微量杂质例:肾上腺素中微量杂质肾上腺酮含量计算:肾上腺酮含量计算: 2mg/mL -0.05mol/L的的HCl溶液,溶液, 310nm下测定下测定 规定规定 A3100.05 即符合要求的杂质限量即符合要求的杂质限量0.06%06. 01002101 . 1%/101 . 1100/101 . 1143505. 0334%11肾上腺酮mlmgmlglEACcm三、
12、定量分析:三、定量分析:(一)微量单组分的定量方法:(一)微量单组分的定量方法:lCEA定量依据:1 1、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最经典的方法最经典的方法 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在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吸光度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吸光度A,绘制,绘制AC曲线(工作曲线)。根据样品的曲线(工作曲线)。根据样品的A从工作曲线中找出对应的从工作曲线中找出对应的C值。值。Example芦丁含量测定芦丁含量测定。AAmL。mgmLmLmLmg如下表所示值及样品的值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样品标样分别移取250 . 32550/200. 0Solution根据表中所列数据作根
13、据表中所列数据作AC工作曲线:工作曲线:%7 .23%1000 . 3710. 0%:芦丁即2 2、标准对照法:比较法、对比法、标准对照法:比较法、对比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配制样品溶液和标在相同的条件下配制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在选定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准溶液,在选定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 A值。值。根据:根据:LCA样样LCA标标标样标样CCAAExampleSolution 有一标准有一标准Fe3+溶液,浓度为溶液,浓度为6ug/mL,其,其A=0.304。而样品溶液在同一条件下的。而样品溶液在同一条件下的A=0.510。求样品中求样品中Fe3+的含量。的含量。mLugAACC/1 .10304. 0
14、510. 06标样标样3 3、吸光系数法:、吸光系数法:LCALCAEcm或%11从手册或文献查出从手册或文献查出。Ecm值值或%11ExampleSolution 维生素维生素B12 的水溶液在的水溶液在361nm处的百分吸光系处的百分吸光系数为数为207,用,用1cm比色池测得某维生素比色池测得某维生素B12溶液的溶液的吸光度是吸光度是0.414,求该溶液的浓度。,求该溶液的浓度。mLgmLgLEAC/0 .20100/00200. 01207414. 0(二)微量多组分定量方法:(二)微量多组分定量方法:三种情况:三种情况:1 1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互不干扰)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互不
15、干扰) 两组分在各自两组分在各自maxmax下不重叠下不重叠分别按单分别按单组分定量组分定量bbaaAEAE222111;测定;测定过程:aaaaaaEACCEA1111由bbbbbbEACCEA2222由2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 1测测A1b组分不干扰组分不干扰可按单组分定量测可按单组分定量测Ca 2测测A2a组分干扰组分干扰不能按单组分定量测不能按单组分定量测CababaaaAEEAE2222111;和测定;测定过程:aaaaaaEACCEA1111由bbaababaCECEAAA22222由baababECEAC2223 3两组分吸收光谱完全重叠两组分吸收光谱完全重
16、叠 混合样品测定混合样品测定(1 1)解线性方程组法)解线性方程组法(2 2)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步骤:步骤:babababaAEEAEE22221111;和测定;和测定bbaababaCECEAAA11111bbaababaCECEAAA22222babababaAAAAAA222111步骤:步骤:babbaabababaAAAAAAAAA)()(212121消除消除a的影响测的影响测baaAAa2121和的等吸收点选bbbbbbbbaCECEEAAA)(2121bbabbbabEAEEAC21bbAAb 2 1 2 1和的等吸收点选aaaaaaabaCECEEAAA)(2
17、1 2 1abaaabaaEAEEAC 2 11.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7601000nm B、400760nm C、200400nm D、小于、小于400nm 2测定测定Fe3+含量时,加入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白光中的A、红光、红光 B、绿光、绿光 C、紫光、紫光 D、蓝光、蓝光 E、青光、青光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t)与入)与入射光强度(射光强度(I0)之比,即)之比,即It / I0称为称为A、吸光度、吸光度 B、透光率、透光率
18、 C、吸光系数、吸光系数 D、光密度、光密度 E、消光度、消光度4朗伯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光的吸光度与A、溶液浓度的关系、溶液浓度的关系 B、波长的关系、波长的关系 C、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5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峰的高度将A、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 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 6使用紫外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控制在A、00.2 B、00.7 C、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夏至节新媒体运营
- 季度销售成绩报告
- 七夕角色设计
- 公司制度及管理规定编写教程
- 例析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 全屋智能家居市场动态分析报告
- 抗疫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养成
- 宠物健康数据银行行业产业链全景解读
- 教育体系下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
- Unit2MeetMyFamily!ListeningSpeaking课件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医院培训用死亡证明填写规范2014南京课件
- 老年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
-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 JJF 1076-2020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规范
-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
- GB/T 23329-2009纺织品织物悬垂性的测定
- GB 2811-2007安全帽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风冷热泵机组调试方案
- 《园林主要病虫害防治一览表》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审题训练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