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nCodeDesignLife材料参数设置解读PPT课件_第1页
ANSYSnCodeDesignLife材料参数设置解读PPT课件_第2页
ANSYSnCodeDesignLife材料参数设置解读PPT课件_第3页
ANSYSnCodeDesignLife材料参数设置解读PPT课件_第4页
ANSYSnCodeDesignLife材料参数设置解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参考材料 1、Fatigue-theory 2、help 3、陈传尧疲劳与断裂第1页/共34页双击SNAnalysis直译:解决方式位置,1、单元;2、单元上的节点;3、单元上的节点平均值;4、点焊;5、缝焊直译:壳层的使用方式1、法线正方向上的面代表全层;2、法线负方向的面代表全层;3、厚度上下方向均显示。显示之后如何表示全层呢?FER代表FEresults?是否覆盖同名结果?是/否/自动延续编号分析采用的线程,是否是选择CPU个数的?运行记录的详细程度结果刷新频率,秒为单位?用于时间历史压缩的门值,应可理解为动载谱采样周期载荷谱简化处理方式,滤波方式1、无(更精确)2、峰谷值(类似雨流计数

2、法)3、极限方式存活率是否采用后台运算?意义何在?平均应力修正方式多轴疲劳判定准则:1、无;2、简单双轴3、标准多轴准则;4、自动应力循环损伤计算方式1、标准;2、多平均曲线;3、多比例曲线;4、海格法;5、巴氏法;6、多温度曲线法Back calculation?的损伤目标第2页/共34页属性默认设置红框中参数需设置,其余选择默认第3页/共34页右键单击SNAnalysis断开所有本Glyph与其余Glyph的连接编辑材料属性编辑载荷属性高级编辑不解释编辑输出属性使用者自定义设置Glyph权限属性权限SNAnalysis属性,上页已设置对Glyph进行若干设置对Glyph的属性进行若干设置,

3、即设置双击本Glyph可见的选项下面详细解读第4页/共34页Edit materials Mapping 进入本设置之前会出现以下提示流程若搭建好则会出现本选项,选择Yse,则先运行一遍Flow之后再进行数据设置因本Glyph你是否需要运行现有的Flow(流程),无论流程是否搭建完善均会出现本选项因此,数据的灵敏性编辑才可以进行变更(performed意译)本处建议选择NO第5页/共34页Edit materials Mapping材料数据库(MatDB)以及记忆数据库(MemDB),添加自行定义的材料时建议添加到记忆数据库材料类型标准SN材料标准EN材料Dang Van材料SN平均多曲线材料

4、SN多比例多曲线材料SN海格多曲线材料EN平均多曲线材料EN多比例多曲线材料焊点材料韩风材料车身上焊点材料多为融化原钣金材料焊缝材料多为采用无氧铜进行填充第6页/共34页双击MatDB下的任一材料,其余材料为数值不一样,属性列表均一样的。屈服强度(极限)材料类型,自带数据库的材料类型均为99、100、300,下页详细解释所有编号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极限)弹性泊松比弹性泊松比而我们常用的泊松比仅为弹性应力范围截断第一疲劳强度指数应力比R,最小应力/最大应力,R=-1意味等副反向加载疲劳转换点第二疲劳强度指数大于本值,则认为不会破坏平均应力系数第7页/共34页100、锻造的,加工的,精细的铝99未知

5、是否进行过热处理的铁(钢材)300、钛合金第8页/共34页SRI1、b1、b2解释斜率On an S-N curve, the Stress Range Intercept is defined as the stress range at ONE cycle(一个循环就坏掉的应力) for the upper (main) Stress-Life line and typically has values in the range: 1000 to 25000 MPa.(通常的值为100025000MPa)第9页/共34页弹性泊松比、塑性泊松比 弹性泊松比为常用的泊松比定义 塑性泊松比为总变

6、形减去弹性变形之后的泊松比 两个泊松比不同,均为常数第10页/共34页SN材料部分第11页/共34页材料的SN曲线是否使用抗拉极限修正SN曲线例:本材料SRI1为236.8MPa,UTS为100,不使用UTS修正则SRI1为236.8设置值,使用了UTS修正则变更为200左右。未修正修正设置坐标轴极限值第12页/共34页SN铝合金材料枚举对比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材料5材料6不同材料仅屈服抗拉极限和SRI1不同第13页/共34页SN钢铁材料枚举对比不同材料仅屈服抗拉极限和SRI1不同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材料5材料6第14页/共34页小结 对于钢铁和铝合金,由于仅有三个参数的设置不同,屈服

7、及抗拉强度可以参考材料库,SRI1参考SN曲线以及NC1、b1、b2得出第15页/共34页Material Group parameters双击本列任何地方均会弹出相同的对话框缩放系数、1为不缩放材料偏置材料系数表面系数表面处理系数用户表面系数表面处理类型表面粗糙度(微米)表面粗糙系数擦拭研磨、打磨简单机加工类滚压类铸造输入表面粗糙度输入表面粗糙系数第16页/共34页Material Group parameters表面系数(参数)User Surface FactorThis field sets a factor to take account of surface factors not

8、 handled by theother fields.Surface Treatment FactorThis field sets a material modification factor to take account of surfacetreatment.Surface Roughness TypeThis field sets the method for specify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Can be oneof the finishes Polished, Ground, Machined, PoorMachined, AsRolled,A

9、sCast, or Enter Surface Roughness, in which case the value of the SurfaceRoughness fiel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urface roughness factor. Or EnterRoughness Factor, in which case the value of the Roughness Factor field isused directly.Surface Roughness(micron)This field sets the surface roughness i

10、n microns if the Surface RoughnessType field is set to Enter Surface Roughness.Surface Roughness FactorThis field set the surface roughness factor directly, if the Surface RoughnessType field is set to Enter Roughness Factor.表面处理他是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法处理后,能在产品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机体的保护层,在自然界中能够达到稳定状态增加机体的抗蚀性和增加美观,从而提升产品的价

11、值第17页/共34页Surface Treatment Factor Surface Treatment Factor This field sets a material modification factor to take account of surface treatment.本参数设置一个表面处理系数用于(疲劳)计算第18页/共34页Surface Treatment Factor镜面擦拭(恒为1)精细研磨或经济的擦拭机加工热-辊压热水侵蚀盐水侵蚀锻造缺少铸造,不知能否使用锻造代替第19页/共34页Surface Roughness(micron) This field sets

12、the surface roughness in microns if the Surface Roughness type field is set to Enter Surface Roughness. 本处设置表面粗糙度(粗糙度范围0.012100微米,14个等级)钣金件取值范围为1.632微米 车身钣金件通常取3.2非配合表面粗车可取6.325配合表面精车可取1.66.3第20页/共34页表面粗糙度详细介绍通常铸件的表面粗糙度选择25微米,做桥壳分析时可以选择25也可以选择as cast的表面处理方式第21页/共34页Surface Roughness Factor This fiel

13、d set the surface roughness factor directly, if the Surface Roughness type field is set to Enter Roughness Factor. 定义表面粗糙度系数,若定义了表面粗糙度则本选项不可选。第22页/共34页EN材料部分第23页/共34页EN材料参数说明疲劳强度因子疲劳强度分量疲劳延展性因子疲劳延展性系数循环应变加强系数循环应力因子断裂(反向)不解释弹性Log(e)标准错误塑性Log(e)标准错误循环Log(e)标准错误疲劳极限P-S系数W-B系数第24页/共34页Standard EN材料库第25页/共34页EN材料枚举对比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不同材料仅屈服抗拉极限和Sf不同第26页/共34页材料的EN曲线选择材料采用的EN曲线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寿命曲线S-W-T曲线S-W-T曲线应变寿命曲线第27页/共34页说明 除SN,EN材料曲线外,其余类型如Dan Vang材料曲线运用较少,故不详细解释。第28页/共34页高级设置面板第29页/共34页高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