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英国教育史学的博弈和创新_第1页
论马克思主义与英国教育史学的博弈和创新_第2页
论马克思主义与英国教育史学的博弈和创新_第3页
论马克思主义与英国教育史学的博弈和创新_第4页
论马克思主义与英国教育史学的博弈和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马克思主义与英国教育史学的博弈和创新    英国教育史学转向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实现了从早期社会学范式下的教育史学转向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史学范型。他们主要通过两条路线来修正传统教育史学:一是以西蒙为代表的社会教育史学;另一个是以西尔弗(u.silver)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史学。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蒙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阐释了不择校中等教育的推动原因和初等学校课堂教学方法,有力地驳斥了传统教育史学和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推动英国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正如著名教育史学家马克·第帕普(marc depaepe)所说,西蒙是欧美社会教育史

2、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新教育史学的国际领导者。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所撰写的四卷本英国教育史是社会教育史学的最好范例。19在西蒙看来,无论是中央统一管理的苏联和法国教育体系,还是地方管理的苏格兰和美国教育体系,在历史上,都曾获得过经济和社会力量决定的教育自治权。西蒙提醒教育史学者不要忽视历史上教育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如果将教育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那么,关于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历史分析理应成为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应该集中在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的关系上,以此来否定早期社会学和新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之间无联系的观点。716以

3、英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为例,西蒙首先分析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发展的背景,发现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出于维护本阶级利益的观点,资产阶级选择与新兴的工人阶级联合,压制贵族势力的权利范围,最后,迫使土地贵族势力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之后,伴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仅威胁到资产阶级的利益,还牵制了土地贵族的势力发展。鉴于此,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一拍即合,联合起来镇压工人阶级运动,建立了与工人阶级利益相违背的双轨制教育体制,这样,不但能够长期控制工人阶级,而且,还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不受损害。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西蒙主张的教育史研究模式很具体,即教育史学家应从社会环境入手

4、,进而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再研究教育制度、教育活动和教育变革等,这样教育结构的框架就建立起来了,产生教育结构的其他因素特征和细节也可以通过比较研究来确定。我们可以看到,西蒙所构筑的教育史研究模式基本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的模式: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再到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西蒙认为,这是教育史学家通过实践建立的教育史研究的操作模式。教育史学家在研究时不可能将教育的整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需要选择一个突破口。他认为要选择一个特殊的关系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关系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中心和突破口,进而触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在西蒙撰写社会教育史的同时,另一批学者开始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探

5、讨文化教育史研究,主要有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西尔弗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工人阶级文化问题。他们认为学校控制着工人阶级文化,并利用工人阶级文化为资本主义社会需要服务。该中心的学者详细地考察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并分析了工人阶级在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状况,如霍尔(s.hall)和杰斐逊(t.jefferson)的通过仪式的抵制: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和威尔斯(p.willis)的学会劳动:工人阶级子女如何获得工人阶级的工作(learning to laboure:how working class kids

6、get workingjobs)都是运用冲突论阐释英国学校文化的例子。20在他们看来,学校不是简单地对社会经济制度的需要做出反应,学校拥有相对的自主权利;同时,教师和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控制,他们通过一些与资产阶级政府斗争的抵制活动争取自身的教育权利。21在19世纪的大众教育与社会化(popular edu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一书中,麦卡恩(phillip mccann)指出经济社会史已经修正了传统政治史,因此,教育史研究也应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以取代过去教育史学的传统观点。激进教育家、教堂的社会角色、识字、

7、劳工运动的教育政策、工业发展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形式之间的关系等已经扩大了教育的概念。教育史学家应放弃从单一维度看待教育,将教育视为与年青人生活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现象,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化的过程。22按照现代功能主义学者的观点,一般将社会化理解为文化之间的传递,人们学习的过程及社会群体的实践活动。家庭也应作为教育机构的一种,和正规教育机构一起承担着年轻人社会化的责任。相应地,教育史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正规教育机构,还应包括家庭和思想、行为在教育发展的作用。在这本论文集中共收录了9篇论文,主要将大众教育作为社会化进程来看,注重统治阶级的目的和工人阶级的意愿之间的关系,揭示了19世纪的教育对工人阶

8、级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控制,同时还关注工人阶级学生和父母对于这种控制的反抗和抵制。文化教育史学的另一个主要代表就是西尔弗。1965年,西尔弗指出汤普森(thompson)开始了工人阶级意识、行为和组织增长形式的研究,这给予我们的启发是教育史研究不仅要强调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重视文化一观念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建议对思想方面的文化史进行深入的调查。23x1按照此思路,西尔弗探究了在1790年至1830年间,大众运动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关注教育在建立工人阶级意识中的作用。1973年,在西尔弗与约翰·劳森(john lawson)合著的英格兰教育社会史(a soc

9、ial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england)一书中,将教育史研究扩展至文化观念。24以19世纪70年代教育为例,传统教育史学家主要关注国家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在西尔弗看来,维多利亚民众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阶层、自由和其他事物的观念是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舆论和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都被传统教育史学家忽略了。另外,传统教育史学家对这一时期的报纸的评论视而不见,如星期六评论(saturday review)等报纸的新闻报道。西尔弗认为星期六评论提供了很多关于英国政府对教育的改革的观点、证据和评论,不得不代表着一种教育变革的倾向。25在西尔弗看来,教育史学变革需要

10、做的就是进行教育观念史研究,因为观念是随着思想的解放而变化的,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重要枢纽,社会教育史研究实质上就是教育观念史研究。26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西尔弗的教育观念史研究并不是传统教育史学的教育思想史研究,而是关注人的行为背后的舆论、思想和文化的因素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教育史研究传统方法的传承与研究视角的转换(一)继承传统教育史学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家注重教育史研究的实践,反对把理论原则作为教育史研究的出发点,更反对纯理论的教育史研究。他们基本上都认可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无疑这是继承了英国传统教育史学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正如

11、英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奥尔德里奇(r.aldrich)所说,英国教育史学总的特征就是高度经验主义,不十分关心理论。这说明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同样具有经验主义的传统,这个学派具有明显的教育经验研究的取向。他们并未对有关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运动和文化等方面做理论性的研究,而是着眼于重构民族教育历史中的重要阶段,并由此产出极为精彩的和富有想象力的著作。这些著作很具体,覆盖了从英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发展过程,如西蒙关于英国教育体制形成的研究、约翰逊(richard johnson)关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和教育政策的剖析、西尔弗关于大众教育的分析等,都是这种经验教育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典

12、范。在英国,经验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潮,也是教育史写作的方法。对大部分教育史学家来说,教育史研究是一门寻求教育事实的科学,是分析和阐释教育发展过程的科学。因此,他们坚信教育史学家的首要任务是挖掘新的教育史史料,通过教育史事实来阐释教育史是什么,但是,这又与传统教育史学的实证主义方法不同。因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吸收,运用全新的视野和角度重新观察教育史,进而挖掘新的教育史史料,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范围,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作品中带有明显的经验主义特征。如西蒙和西尔弗在批判地分析经验主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史研究。西尔弗认为只有参考了马克思主义的超语言层面的经验

13、一生产中社会关系的经验,观念和意识才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影响,转化成政治话语。23x1在西蒙那里,经验主义的特征就更明显了。西蒙的四卷本教育史研究都是从历史事实的调查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具体的教育历史,来丰富自己的教育史学方法体系。在西蒙看来,人类教育经验对当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英国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大量有关教育变革能够推动社会变革的事实”。723西蒙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而是以具体的教育经验为出发点。在四卷本教育史中,西蒙均是以具体的社会和教育经验为切入点,进而展现整个教育发展的历程。不仅包括了关于详细的工业革命时代的教育观研究,而且还有大量的比较研究和广泛而

14、直接可证实的教育史概况。27除了继承经验主义传统之外,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还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在西蒙看来,传统教育史学纯粹的“经验实证的方法论”不能完全充分叙述和分析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因此,在教育史研究中,应强调历史与现实互动,理论和实践并重。也就是说在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的同时,不忽视实证研究。通过教育史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使教师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并能真正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和解释先进教育现象。西蒙所推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进行阐释,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教学和教育方法为基本原则,制定符合英国特定情况

15、和历史传统的教育方法。”28按照此基本原则,西蒙围绕综合中学自身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建议,包括改革综合中学的内部管理、课程内容以及重新界定综合中学的职能问题。这些说明了,在西蒙那里,教育史是一门涉及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关系的学科,并且这种关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形式,因此,教育史研究不仅需要一般的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实验性的叙述和分析技巧。如在英国教育史丛书第三卷教育改革的政策,1920-1940(the politks of educational reform,1920-1940)一书中,西蒙通过实验搜集到的统计数据进行系统的比较,详细的论述了“三轨制”学校体制

16、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儿童智力测试。对于西尔弗而言,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大众教育史研究中。西尔弗认为教育史研究是对人类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经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经验,而社会文化因素的经验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观念”。对于“观念”,我们应该去重新考察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如何通过教育机构来传递观念,观念又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行,由此进行新的教育实践。这样,教育就被看做一个不同阶级和群体之间冲突的力点。父母和孩子的态度、风俗习惯、家族关系、社会准则、统治与抵抗、宗教信仰、权威与服从、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都属于考察教育发展的一个背景因素,而

17、教育对象不仅包括了上层阶级的子女、同时也包括了底层阶级的子女,或者可以宽泛地说穷人子女。简而言之,所有这些汇集成了人类共同的教育经验。而这种经验本身又具有鲜明的阶级经验,阶级经验总体上发挥着推动本阶级教育发展的作用。在大众教育的概念:19世纪早期观念和社会运动研究和英格兰教育社会史两本书中,西尔弗就是贯彻和运用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教育文化因素研究的典范。(二)教育史学方法论的创新:“自下而上”的视角观察教育史在教育史学理论和方法上,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家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教育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以“自下而上”的视角观察教育史,这样研究对象就由传统教育史学的精英人物转到下层人民尤

18、其工人阶级群众的教育史。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家认为,劳工阶级参与教育史的创造,但是他们却不能直接撰写过去的教育史,应该调查和发掘工人阶级群众的教育史,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在这方面,无论是西蒙的劳工运动和教育,还是西尔弗的大众教育,都显现出了他们对下层人民尤其工人阶级群众的同情和关注。在传统教育史学那里,偶尔也会关注普通群众的教育,只是从属于精英人物的教育事件史,是与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紧密联系起来的,在历史上总是的隐时现的。更不会重视普通群众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普通群众与教育改革、社会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育与劳工运动一书中,西蒙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角,歌颂了劳工运动在推

19、动英国教育进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转换了教育史研究的视角,西蒙看到了有别于传统教育史学的情景19世纪末,推动英国教育发展的动力不是传统教育史学家所描述的教育法案和精英人物,而是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的劳工阶级和他们发动的一系列劳工运动。按此观点,西蒙重新审视了传统教育史学家标榜的教育法案。以1902年巴福尔教育法为例,西蒙认为该法并不是以推动中等教育发展为真正的目标,而是,作为资产阶级控制劳工运动所采取的一项措施。在西尔弗那里,教育史研究的对象更广,他将工人阶级的范围扩展至穷人、普通群众等底层人民。但是,不论是西蒙还是西尔弗,他们都坚决不赞成用孤立和封闭的办法研究底层人民的教育历史。他们认为

20、应将底层人民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和分析他们的教育活动,以及探索教育改革和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群众的教育活动的发展演变,是引起整个教育变革和教育制度兴衰更替的最终根源,这正是“自下而上”观察教育史的真正含义,也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家对人民教育史研究的特殊贡献。由于研究视角的转移带动研究对象的转移,随之而来的是研究方法的革新。在英国传统教育史学的作品中,工人阶级在他们塑造的整个英国教育体制形成的历史中,或是完全没有踪影,或是若有若无,无足轻重、等待救助的对象,工人阶级的教育被传统教育史学家遗忘了。那么如何探索英国工人阶级教育发展的历史呢?西蒙认为:“工人阶级争

21、取教育的斗争故事本身是动荡曲折的,因为这种斗争受到迫害和威胁而被胁迫中断或转入地下。但是如果报纸受到压制,图书受到审查而传播这些东西的人遭到囚禁,那么书写的工作就只能在囚禁期间完成。因此,这些来自于1820年代的多彻斯特(dorchester)监狱以及1840年的沃里克(war-wick)监狱的书籍,表达了那些支持工人阶级事业并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的最终的乐观主义与教育信仰”。514-15不难看出,西蒙进行工人阶级教育史研究前提史料选择发生了变化,西蒙开始搜集监狱里关于工人运动的大量原始历史资料。西尔弗进行的大众教育文化研究,将史料转到报纸、信函和日记上,这些资料都是被传统教育史学家所不屑或者忽视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家运用这些史料,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剖析各个阶级教育本身的发展过程,特别强调劳工阶级为争取教育权利的阶级斗争在教育历史上的作用,这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其“自下而上”方法论的支点及在教育史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自下而上”的视角观察教育史,其目的是构建“整体教育史”体系。在英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家中,虽然他们从不同的领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修正传统教育史学,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尝试从整体的视角阐释教育史,尝试构建一种整体的教育史体系。西蒙认为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教育史上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