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呼吸_第1页
生理学--呼吸_第2页
生理学--呼吸_第3页
生理学--呼吸_第4页
生理学--呼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呼呼 吸吸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 的气体交换过程。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呼吸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1 外呼吸(肺通气外呼吸(肺通气+ 肺换气)肺换气) 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换气)内呼吸(组织换气) 第一节第一节 肺通气肺通气定义定义: 肺与肺与外界环境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体交换过程程。以环状软骨下缘为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界,分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下呼吸道:机能机能:通气、通气、 湿润、加温湿润、加温 清洁、保护清洁、保护一、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和机能一、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和机能

2、呼吸道口径的调节:呼吸道口径的调节:迷走神经迷走神经(AchAch)+ +M M受体受体 平滑肌平滑肌收缩收缩 气道阻力气道阻力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NENE) + + 2 2受体受体 平滑肌平滑肌舒张舒张 气道阻力气道阻力 体液因素体液因素: 如组织胺、如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可引起羟色胺、缓激肽等,可引起呼吸道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呼吸道平滑肌的强烈收缩。二、肺泡的结构和机能二、肺泡的结构和机能 肺泡肺泡是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肺泡上皮细胞分为:肺泡上皮细胞分为: 型细胞型细胞(扁平细胞)(扁平细胞) 95%95% 型细胞型细胞(分泌分泌上皮细胞)上皮细胞)

3、5%肺泡隔肺泡隔:使肺泡具有一定的弹性,维持肺:使肺泡具有一定的弹性,维持肺 泡的稳定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泡的稳定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呼吸膜呼吸膜:肺泡气体与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肺泡气体与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 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组织结构。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组织结构。 在电镜下自肺泡表面在电镜下自肺泡表面向外依次为:向外依次为:n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n肺泡上皮细胞层肺泡上皮细胞层n肺泡上皮基底膜肺泡上皮基底膜 n间隙间隙n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基膜n毛细血管内皮层毛细血管内皮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n 由肺泡由肺泡型型细胞分细胞分 泌的一种脂蛋白混泌的一种脂蛋白混 合物合物n 主

4、要成分是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二棕榈酰卵磷脂(DPL) 或称或称二软脂酰卵磷脂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n 具有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降低肺泡表面张 力力的作用的作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肺泡表面积肺泡表面积吸气吸气DPPC密度密度降低表面张力作用降低表面张力作用肺泡回缩力肺泡回缩力避免肺泡胀破避免肺泡胀破避免肺泡塌陷避免肺泡塌陷呼气呼气肺泡表面积肺泡表面积DPPC密度密度降低表面张力作用降低表面张力作用肺泡回缩力肺泡回缩力结果结果其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生理意义在于其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生理意义在于:(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维持肺泡容积的

5、相对稳定;(2)防止液体在肺泡积聚;)防止液体在肺泡积聚;(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将出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将出现: 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 , 大肺泡破裂小肺泡萎缩,大肺泡破裂小肺泡萎缩,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变。等病变。三、肺通气动力三、肺通气动力 直接动力:直接动力:肺泡肺泡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肺通气原动力肺通气原动力: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一)呼吸运动(一)呼吸运动: 吸气肌吸气肌:膈肌膈肌: 上、下径上、下径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 肋间外肌肋间外肌: 前、后,左、右径

6、前、后,左、右径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 呼气肌呼气肌:肋间内肌肋间内肌、腹肌腹肌 吸气辅助肌吸气辅助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三)呼吸过程(三)呼吸过程 1.1.平静呼吸平静呼吸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入肺气体经呼吸道入肺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腔负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压作用下被动扩张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胸廓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胸廓的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的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上提, ,扩大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扩大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 吸吸 气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

7、缩小胸廓上下径缩小胸廓上下径、前后径前后径和左右径和左右径胸廓容积缩小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出肺气体经呼吸道出肺 呼呼 气气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类别类别 吸气过程的变化吸气过程的变化 呼气过程的变化呼气过程的变化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 膈肌和肋间外肌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收缩 膈肌和肋间外肌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舒张 胸廓和肺的容积扩大胸廓和肺的容积扩大 胸廓和肺的容积缩小胸廓和肺的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肺内气压低于低于大气压大气压 肺内气压肺内气压高于高于大气压大气压 空气进入肺泡空气进入肺泡 气体流出肺泡气体流出肺泡 (主动主动) (被动被动)用力

8、呼吸用力呼吸 除同上外,吸气辅助肌如除同上外,吸气辅助肌如 除同上外,腹壁肌、除同上外,腹壁肌、 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参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参 肋间内肌也参与收缩。肋间内肌也参与收缩。 与收缩。与收缩。 (主动主动) (主动主动) (二二)肺内压肺内压 肺内压肺内压:是指气道和肺泡内的压力。:是指气道和肺泡内的压力。 肺泡与大气之间存在的压力差,使气体能进肺泡与大气之间存在的压力差,使气体能进出肺泡出肺泡n吸气初:肺内压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开始呼气开始 (12mmHg)n呼气末:肺内压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停止呼气停止(三)胸膜腔内压(三)胸膜腔内压 指胸膜腔内的

9、压力。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1.1.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间接法间接法: :气囊测定食管内压以间接反映胸内压气囊测定食管内压以间接反映胸内压 直接法直接法: :水检压计法水检压计法 2.胸内压成因胸内压成因n以胸膜腔以胸膜腔密闭密闭且含且含浆液浆液为条件为条件n胸廓生长胸廓生长肺生长肺生长n胸廓容积胸廓容积肺容积肺容积 n胸廓将肺拉大胸廓将肺拉大n肺回缩肺回缩 胸内负压胸内负压 n胸内压胸内压=肺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大气压大气压 -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n呼气末:呼气末:-3 -5 (mmHg)n吸气末:吸气末:-5 -10 (mmHg)n用力吸气:用力吸气:-

10、30 -80 (mmHg)n用力呼气:用力呼气:110 mmHg3.胸内压作用胸内压作用:维持肺泡和小维持肺泡和小气道扩张状态,气道扩张状态,使肺随胸廓运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运动。动而运动。 利于静脉血及利于静脉血及淋巴回流淋巴回流 四、肺通气的阻力四、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肺通气阻力肺通气阻力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及气道半径有关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及气道半径有关粘滞阻力粘滞阻力惯性阻力惯性阻力肺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 占占1/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占占2/3常态下可忽

11、略不计常态下可忽略不计五、肺容积和肺容量五、肺容积和肺容量(一)(一)肺容积肺容积潮气量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约约400600毫升左右。毫升左右。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尽力吸入的气量,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尽力吸入的气量, 约约15002000毫升。毫升。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再尽力呼入的气量,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再尽力呼入的气量, 约约9001200毫升。毫升。 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存留在肺内不能再呼出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存留在肺内不能再呼出 的气量,约的气量,约10001500毫升。毫升。 (二)肺容量(二)肺容量 是肺容积中两项或两

12、项以上的联合气量是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量深吸气量:从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时所能吸深吸气量:从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时所能吸 入的气量,等于补吸气量加潮气量之和。入的气量,等于补吸气量加潮气量之和。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存留在肺内的气量,:平静呼气末存留在肺内的气量, 约约2500毫升。毫升。肺活量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 量。它是量。它是补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潮气量和和补呼气补呼气 量三者之和。量三者之和。 意义意义: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肺容量的组成及其关系肺容量的组成及其关系 最大吸气最大呼

13、气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 是是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尽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计算头快呼气,计算头3秒钟呼出气秒钟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正常成年人头正常成年人头3秒分别为秒分别为83%、96%、99%的肺活量。的肺活量。它不仅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它不仅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而且能反映呼吸时通气量,而且能反映呼吸时所遇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所遇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六、肺通气量六、肺通气量(一)每分通气量(一)每分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通

14、气量潮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1218次次/分,分,每分通气量约为每分通气量约为68升。升。 (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定义:定义:每分钟进入肺泡或由每分钟进入肺泡或由 肺泡呼出的气量。肺泡呼出的气量。 =(潮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潮气量潮气量 肺通气量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次(次/min) (L) (L/min) (L/min) 16

15、 0.5 8.0 5.6 8 1.0 8.0 6.8 32 0.25 8.0 3.2深而慢的呼吸利于气体交换深而慢的呼吸利于气体交换 第二节第二节呼吸呼吸气体气体的的交换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原理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原理:扩散。原理:扩散。 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扩散速率扩散速率(D D) 分压差分压差温度温度气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扩散距离分子量分子量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 /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为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为扩散系数扩散系数, 取决于气体分子本身的特性。取决于气体分子本身的特性。 COCO2 2的扩散系数是的扩散系数是O O2 2

16、的的2121倍倍。=医学全在线网站 二、肺泡气体交换与组织气体交换二、肺泡气体交换与组织气体交换换气动力换气动力:分压差:分压差 换气方向换气方向:分压高:分压高分压分压肺泡气肺泡气kPa(mmHg)静脉血静脉血kPa(mmHg)动脉血动脉血kPa(mmHg)组织组织kPa(mmHg)氧分压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co2)13.83(104)5.32(40)5.32(40)6.12(46)13.3(100)5.32(40)4.0(30)6.65(50)(一)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及组织的分压(一)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及组织的分压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与组织

17、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PCO2=50mmHgPCO2=40mmHgPO2=30mmHgPO2=100mmHg 肺肺 组织组织(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血血 血血 血血 血血(二)肺泡气体交换过程(二)肺泡气体交换过程换气结果换气结果:(三三)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1 1. .呼吸膜的面积呼吸膜的面积: :(60-100m(60-100m2 2) ) 安静状态时仅有安静状态时仅有40m40m2 2参与气体交换参与气体交换 呼吸膜面积呼吸膜面积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病变病变:肺气肿、肺不张、肺叶切除:肺气肿、肺不张、肺叶切除2.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的厚度:

18、(1m1m)呼吸膜厚度呼吸膜厚度 通透性通透性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 病变:病变:肺纤维化、尘肺、肺水肿肺纤维化、尘肺、肺水肿特别在运动时,气体交换时间特别在运动时,气体交换时间,耗氧量耗氧量 肺血流速肺血流速 呼吸膜厚度呼吸膜厚度气体交换气体交换 。 3.3.通气通气/ /血流比值血流比值 通气通气/ /血流比值肺泡通气量(血流比值肺泡通气量(V VA A)/ /肺血流量(肺血流量(Q Q) 4.2L/min /5.0L/min 0.84 V VA A/Q/Q肺通气肺通气增大功能性增大功能性A-VA-V短路短路换气换气 效率效率(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栓塞)(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栓塞) V V

19、A A/Q/Q肺血流肺血流增大生理无效腔增大生理无效腔换气效换气效 ( (如心衰、肺动脉栓塞如心衰、肺动脉栓塞) )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 整个肺脏的整个肺脏的VA/Q=0.84,VA/Q=0.84,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但因肺脏各局部的肺泡通气量和血流量的指标;但因肺脏各局部的肺泡通气量和血流量的不均性,故临床上更应测肺脏各局部的不均性,故临床上更应测肺脏各局部的VA/QVA/Q: 人体直立时肺局部的人体直立时肺局部的VA/Q VA/Q 肺上区肺上区 肺下区肺下区 VAVA(L/minL/min)0.24 0.82 0.24 0.82 Q Q(L/minL/min)0.

20、07 1.29 0.07 1.29 VA/Q 3.4 0.64VA/Q 3.4 0.64 第三节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一、气体在血液中的存在气体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形式: : (一)(一)物理溶解物理溶解: :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1.5%) (1.5%) 。 特征特征: :量小量小,起桥梁作用;起桥梁作用; 溶解量与分压呈正比溶解量与分压呈正比(二)(二)化学结合化学结合: :气体与血红蛋白等物质进行化学气体与血红蛋白等物质进行化学 结合结合(98.5%)(98.5%) 。 特征特征: :量大量大,主要运输形式。主要运输形式。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物

21、理溶解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化学结合 当表浅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当表浅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去氧HbHb达达5g/100ml5g/100ml以上,以上,呈蓝紫色称呈蓝紫色称紫绀紫绀(一般是缺(一般是缺O O2 2的标志)。的标志)。 当当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CO)+ Hb+ Hb HbHbCO CO 呈呈樱桃红樱桃红,严重缺氧而不出现严重缺氧而不出现紫绀紫绀。HbOHbO2 2(鲜红色)(鲜红色)Hb + OHb + O2 2(一)血红蛋白与(一)血红蛋白与O O2 2的可逆结合的可逆结合紫蓝色紫蓝色POPO2 2(氧离氧离) )POPO2 2(氧合氧合) )二二、COCO2 2的运输的运输 ( (一

22、一) )物理溶解:物理溶解: 5 5 ( (二二) )化学结合:化学结合:9595 HCOHCO3 3- -的形式的形式:8888 碳酸酐酶碳酸酐酶H H2 2COCO3 3HCOHCO3 3- -H H+ +COCO2 2H H2 2O O反应过程反应过程:(肺)(肺)(组织)(组织)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7 7 (1)(1)反应过程反应过程: (2)(2)反应特征反应特征: : HbNHCOOHbNHCOO- -H H+ + 反应迅速且可逆,无需酶催化;反应迅速且可逆,无需酶催化; COCO2 2与与HbHb的结合较为松散;的结合较为松散; 虽不是主要运输形式虽不

23、是主要运输形式, ,却是高效率运却是高效率运 输形式,因肺部排出的输形式,因肺部排出的COCO2 2有有17.517.5是是 此释放的。此释放的。 带满带满O O2 2的的HbHb仍可带仍可带COCO2 2。HbNHHbNH2 2+CO+CO2 2第四节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正常呼吸运动是在正常呼吸运动是在各级中枢各级中枢相互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下进行的,当受到各种配合共同调节下进行的,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时,可因素影响时,可反射性地反射性地引起引起呼吸频呼吸频率率和和深度深度的变化,改变肺的通气量以的变化,改变肺的通气量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

24、律的形成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呼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呼 吸节律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吸节律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群。 分布在分布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间脑间脑、脑桥脑桥、延髓延髓和和脊髓脊髓等部位。等部位。 (一)呼吸中枢(一)呼吸中枢1.脊髓脊髓: 第第35颈段(支配膈肌)和胸段(支颈段(支配膈肌)和胸段(支配肋间肌和腹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配肋间肌和腹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初级中枢初级中枢2.低位脑干低位脑干1)延髓延髓:是呼吸节律起源的关键部位。:是呼吸节律起源的关键部位。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2)脑桥脑桥:脑桥

25、呼吸脑桥呼吸N N元的作用为限制吸元的作用为限制吸 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呼吸调整中枢呼吸调整中枢。3.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呼吸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可呼吸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意随意进行进行,并能按自身主观意志,在一定限度内,并能按自身主观意志,在一定限度内停止呼吸或用力加快呼吸,都是在大脑停止呼吸或用力加快呼吸,都是在大脑皮层严密控制和协调下完成的。皮层严密控制和协调下完成的。随意调节呼吸运动随意调节呼吸运动(二)呼吸节律的形成:目前有起步细胞学说和神经元网络学说两种。1起步细胞学说认为:延髓内有与窦房结起 搏细胞相类似的具有起搏样活动的呼吸神 经元,产生呼吸节律。2神

26、经元网络学说认为:延髓有一呼吸发生 器作用的神经元,引起吸气神经元呈渐增 性放电,产生吸气,延髓中还有一些起着 吸气切断机制作用的神经元,当其活动增 强达到一定阈值时,使吸气活动终止(切 断吸气)转为呼气。这两种学说中,何种为主导作用尚无定论。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 (一一) )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 (黑黑- -白白反射反射) ) 定义定义: 指肺扩张或指肺扩张或肺缩小肺缩小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 或兴奋的反射。或兴奋的反射。 包括包括肺扩张肺扩张、肺萎陷肺萎陷反射。反射。 2肺萎缩反射肺萎缩反射 肺缩小肺缩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牵张感受器兴支气管、细

27、支气管牵张感受器兴奋奋迷走神经传入冲动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兴奋吸兴奋吸气气)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由由呼气转入吸气呼气转入吸气 1肺扩张反射肺扩张反射 肺扩张肺扩张支气管、细支气管牵张感受器兴奋支气管、细支气管牵张感受器兴奋 迷走神经传入冲动迷走神经传入冲动 呼吸中枢(兴奋吸气切断呼吸中枢(兴奋吸气切断机制)机制)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吸气停止转为呼气吸气停止转为呼气。 意义:意义:阻止吸气过长,加速吸气和呼气交替阻止吸气过长,加速吸气和呼气交替1.1.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颈动脉体、主动脉体适宜刺激适宜刺激:(血液中):(血液中) P PO O2 2、PcoPco

28、2 2、HH+ + 高度敏感高度敏感(对(对O O2 2含量含量不敏感不敏感) )。 (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2. 2.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腹外侧表面位于延髓腹外侧表面适宜刺激:适宜刺激: 1 1)对)对脑脊液脑脊液中的中的H H+ + 高度敏感,高度敏感, 2 2)不感受缺不感受缺O O2 2的刺激的刺激。 3 3)血液中的)血液中的COCO2 2易易透过透过 血血- -脑屏障脑屏障进入脑脊进入脑脊 液,与液,与H H2 2O O结合生成结合生成 H H2 2COCO3 3,解离出,解离出H H+ +而发而发 挥刺激作用。血液中挥刺激作用。血液中H

29、 H+ + 则则不易不易透过血透过血- -脑屏脑屏 障。障。COCO2 2透过血透过血- -脑屏障脑屏障(1)CO2对呼吸的调节:对呼吸的调节: CO2是呼吸中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因素。是呼吸中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当吸入气中当吸入气中CO2稍有增加,即可刺激呼吸,使稍有增加,即可刺激呼吸,使呼吸加强。呼吸加强。 吸入气中吸入气中CO2浓度超过浓度超过7%,通气量不能再相,通气量不能再相应增加,这时高浓度的应增加,这时高浓度的CO2可引起头昏、头痛、甚可引起头昏、头痛、甚至至昏迷。昏迷。 如如CO2高达高达15%以上时,就会丧失意识,出现以上时,就会丧失意识,出现肌肉强直和震颤,称为肌肉强直

30、和震颤,称为CO2麻醉麻醉。 如进行如进行过度通气过度通气,使动脉血中,使动脉血中CO2分压降低分压降低,使呼吸中枢的兴奋减弱,会出现使呼吸中枢的兴奋减弱,会出现呼吸运动减弱或呼吸运动减弱或暂停。暂停。 PCO2调节呼吸的两条途径调节呼吸的两条途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次要途径次要途径)(0.4KPa)(1.33KPa)(2)缺)缺O2对呼吸的调节:对呼吸的调节:n 缺缺O2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延髓延髓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n轻度缺轻度缺O2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冲动增加,促使呼吸中枢兴奋而传入冲动增加,促使呼吸中枢兴奋而加加强呼吸强呼吸。n严重

31、缺严重缺O2时,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时,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足以对抗缺冲动不足以对抗缺O2对呼吸中枢的对呼吸中枢的直直接抑制接抑制状态,导致状态,导致呼吸减弱,停止。呼吸减弱,停止。直接直接作用作用间接间接作用作用(3)H+ 对呼吸的调节:对呼吸的调节:(主要途径主要途径)(次要途径次要途径)不易不易(三)防御性呼吸反射(三)防御性呼吸反射 1.1.咳嗽反射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的感受器存在于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咳嗽反射的感受器存在于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中。大支气管以上部位对机械刺激比较敏感,二级支中。大支气管以上部位对机械刺激比较敏感,二级支气管以下部位对化学刺激比较敏感。传入纤维在迷走气

32、管以下部位对化学刺激比较敏感。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上行进入延髓。作用是清理气道。神经中上行进入延髓。作用是清理气道。 2.2.喷嚏反射喷嚏反射 喷嚏反射是鼻粘膜受刺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传喷嚏反射是鼻粘膜受刺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反射动作与咳嗽类似,气体主要入神经为三叉神经,反射动作与咳嗽类似,气体主要从鼻腔急速喷出,以清除鼻腔中的刺激物。从鼻腔急速喷出,以清除鼻腔中的刺激物。 四、四、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 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periodic breathing)是异常的呼吸是异常的呼吸形式,表现为呼吸加强与减弱减慢交替出现。形式,表现为呼吸加强与减弱减慢交替出现。 ( (一一) )陈陈- -施呼吸施呼吸(Cheyne-Stokes breathing)(Cheyne-Stokes breathing) 临床临床:在缺氧、睡眠、脑干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