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微循环PPT课件_第1页
健康与微循环PPT课件_第2页
健康与微循环PPT课件_第3页
健康与微循环PPT课件_第4页
健康与微循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健康健康-第1页/共44页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慢性病的严峻挑战,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显示,位于前四位的死因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每年约370万人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第2页/共44页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最近出版的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082009中,遗憾地告诉人们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形势非常 严峻: (1)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高血压患者2亿,心肌梗死患者200万,心力衰竭患者420万,风心病患者250 万,先心病患者200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 (2)估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总死亡每3人中至少

2、1人因心血管病死亡,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国每天死于心 血管病8200多人,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第3页/共44页 根据中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协作研究组发表的数据: 中国目前约有70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约达150万人,平均每15秒钟有例新发病人,每21秒钟死亡人。发病率以%的速度上升,高于国际水平。其中缺血性卒中占62、4%、脑出血占27、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8%第4页/共44页 新华网福州月日专电(记者沈汝发) 我国现有癌症病人500多万人,每年新发肿瘤病人约万, 因癌症死亡人数为万,即每死亡人中就有人死于癌症。” 这是中国抗

3、癌协会副理事长唐步坚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肿瘤防 治宣传周”上发布的。专家认为,癌症的预防首先要依靠健康的生活方 式。同时,要定期开展癌症筛查,规范化诊治癌症。第5页/共44页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撰写的论文指出 中国现有9240万成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男性5020万,病率10.6%, 女性4220万,患病率8.8%。 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9.7%。 此外还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 更糟糕的是,60%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 高达9240万的患者人数是2002年调查数字的3倍以上,超过了国际糖尿 病联盟对中国的估计。 第6页/共44页1.遗传因素-15

4、%。2.社会的因素-10%。3.医疗条件的因素-8%。4.气候因素-7%。5.个人生活方式因素-60%。第7页/共44页我国从50年代初期就成立了微循环研讨学会中国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赵克森指出:微循环障碍会引发人体414种疾病和33种恶性肿瘤,它是万病之源。 第8页/共44页 微 循 环 第9页/共44页微循环系统 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微动脉、微静脉、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的第10页/共44页微循环的功能 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给组织运来氧气、营养物质、激素和水等,带走二

5、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微循环是这些物质进行交换的唯一场所。 调节血流和血量 微循环的血管数量极多、容量很大、是个P大的贮血库。改变这个血库的容血量,就可以调节全身的循环血量和静脉的回心血量。一旦因某些原因引起全身微循环血管大量开放,将有大量血液淤积在微循环内,导致循环血量和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如不及时纠正,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第11页/共44页微循环的组成 1、微动脉 系小动脉的终未部分,管壁有完整的弹力膜和数层平滑肌。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维持血管壁的张力。平滑肌的舒缩可调节微循环的血流量,微动脉是调节微循环血流量的“总闸门”。2、后微动脉(中间动脉) 是微动脉的分支,其壁只有单层平

6、滑肌,一般无弹力膜。后微动脉平滑肌的舒缩主要受体液调节。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毛细血管人口部 包裹管壁的平滑肌受体液因素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直接控制血液从后微动脉进入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所以把它称为微循环的分闸门。第12页/共44页微循环的组成 4、真毛细血管 位于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由内皮细胞、基腹膜和外膜构成的微细血管。真毛细血管相互交错、吻合呈网状,穿插手细胞之间,便于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5、通血毛细血管(白捷通路) 是直接连通微动静脉之间的口径较粗的毛细血管,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可使微动脉血液迅速流入微静脉c通血毛细血管没有物质交换作用。骨骼、肌肉的微循环中这种通血毛细血管比

7、较多。第13页/共44页微循环的组成 6、微静脉 真毛细血管最后汇流成微静脉。微静脉收集毛细血管网的血液。微静脉壁有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是微循环的后闸门。 7、动静脉短路(动静脉吻合支) 系存在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吻合支,其结构与微动脉相似。管壁较厚、管腔较粗大。通常其壁的平滑肌,处于收缩状态。这种血管无物质交换作用。平时这种血管内,无血液流通,一旦开放将有较多血液从微动脉迅速流入微静脉。人体皮肤的微循环中这类血管较多。微循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14页/共44页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1迂回通路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由于真毛细血管交织成

8、网,迂回曲折,穿行于细胞之间,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因此,此条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为营养通路。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安静时,骨骼肌中真毛细血管网大约只有20%处于开放状态,运动时,真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提高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为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第15页/共44页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2直捷通路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至微静脉。这条通路较直,流速较快,加之通血毛细血管管壁较厚,又承受较大的血流压力,故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因此这条通路的作用不是在于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通过微循环快速返回心脏。 第16页/共44页微循环的

9、血流通路 3动-静脉短路血流经被动脉通过动一静脉吻合支直接回到微静脉。动静脉吻合支的管壁厚,有完整的平滑肌层。多分布在皮肤、手掌、足底和耳廓,其口径变化与体温调节有关。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吻合支开放,上述组织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发热量;环境温度降低,吻合支关闭,有利于保存体内的热量。第17页/共44页微循环特点1、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非常长,约91I万公里,能绕地球两周半,散布在人体各个角度无处不有。 2、循环的血管非常多,约有300亿支。 3、微循环的血管的管壁非常薄,仅是普通白纸的百分之一,有利于物资和白细胞出入,血管的通性大,无自动脉的扩大和压缩才能。 4、毛细血管非常细,仅是人头发丝的二

10、十分之。 5、毛细血管管腔内压力低,压差小,正常微循环平均压力约为20毫米汞柱。 6、毛细血管有括约肌,动静脉之间有交通支吻合,形成动静脉短路。 第18页/共44页微循环和一般循环比较有五个特点: l、在属性方面,微循环既是循环体系的最末梢部分,又是脏器的主要组成成分,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体系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体系。 2、在形态方面,微循环即具有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点。 3、在功效方面,微循环既是循环的通路,是物资交流的场合。 4、在代谢方面,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同性质,又表示出其所在脏器本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点。 5、在调节方面,既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

11、又要受局部的调节。 第19页/共44页微循环人体是一个庞杂巧妙的机体,仅靠心脏有限的压缩力是不能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组织细胞,而必需靠微血管自身的节律性的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有着它特有的规律,这样微血管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变成了人体的“第二心脏”。 第20页/共44页 微循环 所以微循环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场所,是人体的内环境,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保证,人体的任何器官,任何部位(其中包括心脏在内)都必须要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第21页/共44页微循环障碍 是血液成份的改变,使管腔狭窄,血液流速或减慢或血栓形成,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12、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健全的微循环功能是保证体内重要脏器执行正常功能的首要前提,医学已证明:人体的衰老,肿瘤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等疾病、主要是微循环障碍所致,因此微循环正常与否,是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现今的生活方式、饮食、压力、污染等都是造成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外部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细胞和血液会逐渐衰老,功能也自然随之退化,这是造成微循环障碍内部原因。微循环发生障碍会使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时会导致心梗或中风等其他重大疾病。第22页/共44页微循环障碍 人的毛细血管极细极长,而且其中的血液流速极慢,每秒只能流动0.41毫米。在这么长的血管中,

13、经常有杂质混浊在血液中,如胆固醇、酒精、尼古丁、药物残渣、化学残留物等,它们不但使血管壁变厚,有时经常堵塞血管,造成血液运行不畅第23页/共44页常见的微循环障碍 (1)管径及形态改变:微血管的持续痉挛或扩张,血管迂曲、畸形、密度降低;(2)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外水肿或渗血;(3)微血流的改变:(4)血小板、红细胞的聚集成团;(5)白微栓的形成(血小板之间及白细胞的粘附或含有纤维蛋白);(6)血浆粘稠度的改变)如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增加、清蛋白降低等等。第24页/共44页微循环障碍 人体的细胞、组织乃至脏器会因微循环功能的障碍而萎缩、损伤和导致功能减退,衰老和疾病也随产生。 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

14、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脏器功能低下,脏器间功能失调继之出现人体内环境失衡,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促使衰老和产生疾病。第25页/共44页微循环障碍会引起什么后果?1、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 2、代谢杂乱,使组织细胞缺氧,酸中毒发生一系列严峻成果; 3、内脏受累; 4、严重可产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第26页/共44页影响人体微循环有哪些因素1、压力,取决于血压是否正常,血压太低,心搏血量会减少; 2、取决于心搏血量和血管内有效循环血量是否正常; 3、阻力,主要决取血管的紧张度,血液粘稠度及化学物资成分; 4、徽血管、毛细血管变形水平。 第27页/共44页 微 循 环 障 碍第28页/共4

15、4页第29页/共44页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 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地域心脏发生微循环障碍,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产生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绞痛等冠心病的症状,甚至发生心肌梗死 心脑血管疾病第30页/共44页心的血管心的血管 心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心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一)冠状动脉(一)冠状动脉 1 1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 (1 1)前室间支)前室间支 左室前支左室前支 右室前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支室间隔前支 (2 2)旋支)旋支 左缘支左缘支 左室后支左室后支窦房结支窦房结支心房支心房支左房旋支左房旋支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窦房结支右心耳右冠状动脉右室前支右

16、房支右缘支右心室前室间沟主动脉弓动脉韧带肺动脉干左心耳动脉圆锥支旋支斜角支前室间支心大静脉左缘支 左心室 左室前支心尖第31页/共44页改善血液循环第32页/共44页 脑供血不足头晕,特别是突感到眩晕。 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肢无力或活动不灵。 与平日不同的头痛。 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晕倒。 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嗜睡状态。 一侧或某一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突然但暂时出现的视物不清 第33页/共44页高血压:症状: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多

17、梦、记忆力减退等第34页/共44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第35页/共44页改善血液循环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导致肾炎、肾衰、女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炎、膀胱炎等。第36页/共44页改善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则会发生胸闷、气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第37页/共44页改善血液循环如果胃部微循环发生障碍,就会引起胃的功能紊乱,营养吸收不良,发生胃炎、溃疡病以及其他胃部病变。第38页/共44页改善血液循环皮肤的微血管减少,供血、供氧不足,表现皮肤营养降低,出现皮肤弹性下降,出现松弛和皱纹、黄褐斑、老年斑、眼周过早出现鱼尾纹、眼袋等第39页/共44页改善微循环疗法 对症性 药物 运动 饮食- 标第40页/共44页改善微循环疗法在非药物疗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