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赖艳华赖艳华 Prof./Dr.Prof./Dr.山东大学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42014年年1212月月第3节 余热利用设备一、各种原动机余热温度范围及利用方式一、各种原动机余热温度范围及利用方式二、余热利用常用设备二、余热利用常用设备三、余热锅炉三、余热锅炉四、吸收式制冷机四、吸收式制冷机三、余热锅炉1、余热锅炉分类、余热锅炉分类按燃料分燃油余热锅炉燃气余热锅炉其他余热锅炉燃煤余热锅炉按用途分 余热热水锅炉余热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蒸汽锅炉三、余热锅炉机组机组参数参数(压力、主汽和再热汽温度)(压力、主汽和再热汽温度)效率效率亚临界机组16.7MPa 538/538
2、37%-38%超临界机组大于24MPa 540-56040%-41%超超临界机组大于30MPa 大于58044%-45%p常见电厂锅炉型、工作参数以及总体效率常见电厂锅炉型、工作参数以及总体效率1-余热锅炉余热锅炉 2-除氧器除氧器3-凝汽器凝汽器 4-蒸汽透平蒸汽透平5-发电机发电机 6-燃气透平燃气透平 7-燃烧室燃烧室 8-压气机压气机9-高压过热器高压过热器 10-高压蒸发器高压蒸发器 11-锅筒锅筒12-高压省煤器高压省煤器 13-低压蒸发器低压蒸发器2、余热锅炉、余热锅炉8-压气机压气机7-燃烧室燃烧室 1-余热锅炉余热锅炉 发电发电4-蒸汽透平蒸汽透平11-锅筒锅筒6-燃气透平燃
3、气透平 一般能达到一般能达到45%以上,如果燃气初温在以上,如果燃气初温在1100度以上度以上 可以达到可以达到5058%。3、自然循环方式的余热锅炉1- 膨胀节膨胀节 2-进口烟道进口烟道 3-内部保温材料内部保温材料 4-锅筒锅筒 5-烟囱烟囱 6-出口烟道出口烟道 7-膨胀节膨胀节 8-省煤器段省煤器段 9-下降管下降管 10-蒸发器蒸发器 11-过热器段过热器段 12-人孔人孔 13-整整体结构钢体结构钢 14-上升管上升管 8-省煤器段省煤器段 11-过热器段过热器段 10-蒸发器蒸发器 4-锅筒锅筒14-上升管上升管 1-蒸发器和过热器蒸发器和过热器2-省煤器省煤器 3-上部过渡段
4、上部过渡段4-烟囱烟囱 5-锅筒锅筒 6-钢架钢架 7-弯烟道弯烟道(侧向进口侧向进口)8-进口段进口段1-蒸发器蒸发器和过热器和过热器循环方式循环方式变量变量自然循环自然循环强制循环强制循环传热面积传热面积在燃气轮机运行范围内的使用性在燃气轮机运行范围内的使用性水循环的自平衡性水循环的自平衡性循环泵的设置循环泵的设置外部耗功外部耗功占地面积占地面积钢结构与管道钢结构与管道基础和撑脚基础和撑脚安装所需设备安装所需设备运行及维护运行及维护相同相同广广有有无无无无较多较多轻而多轻而多轻而多轻而多轻轻较易较易相同相同窄窄有限有限有有有泵的耗功有泵的耗功较少较少重而少重而少重而少重而少重重较难较难四、
5、吸收式制冷机在工业领域中,工艺系统往往存在大量在工业领域中,工艺系统往往存在大量微压蒸汽微压蒸汽、热水热水及及烟气烟气等余热资源,均可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驱动热源,制取等余热资源,均可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驱动热源,制取5 5o oC C以以上的冷水上的冷水,用于满足,用于满足工业用冷工业用冷及及舒适性空调舒适性空调等需求。等需求。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来实现的余热制冷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来实现的余热制冷余热资源余热资源最低蒸汽压力为最低蒸汽压力为0.001-0.8MPa蒸汽型吸收式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机制取制取5oC以上以上冷水冷水70oC-88oC热水型吸收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式制冷机制取
6、制取7oC以上以上冷水冷水80oC以上以上热水型吸收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式制冷机制取制取5oC以上以上冷水冷水低压蒸汽低压蒸汽热水热水烟气烟气250oC以上烟以上烟气气烟气型吸收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式制冷机制取制取5oC以上以上冷水冷水150oC-250oC烟气烟气热水型吸收式制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换热器换冷机(换热器换成热水)成热水)制取制取5oC以上以上冷水冷水第第4节节 冷热电联供系统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联供的主要形式一、联供的主要形式二、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驱动联供系统二、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驱动联供系统三、燃气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四、燃煤联合循环
7、四、燃煤联合循环五、内燃机驱动联供系统五、内燃机驱动联供系统六、热气机驱动联供系统六、热气机驱动联供系统七、燃料电池驱动联供系统七、燃料电池驱动联供系统 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驱动联供系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 内燃机驱动联供系统 热气机驱动联供系统 燃料电池驱动联供系统一、联供的主要形式二、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驱动联供系统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供热供冷透平燃烧室 燃料发电机 供电压气机 空气 (蒸汽或热水)排气余热锅炉燃料燃气轮机排气u 燃气轮机排气先通过余热锅炉后,对外进行供热,燃气轮机排气先通过余热锅炉后,对外进行供热,u一部分进入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制冷,对外提供冷量一部分进入
8、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制冷,对外提供冷量二、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驱动联供系统 空气 供冷燃气轮机排气燃烧室 燃料发电机 供电供热燃料压气机 透平排气烟气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排气直接进入烟气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进行排气直接进入烟气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进行供热和供冷供热和供冷p两个循环结合在一起就构成联合循环,两者互为前置和后置 由于从热力学角度,燃气轮机(布雷顿循环)和蒸汽轮机(朗肯循燃气轮机(布雷顿循环)和蒸汽轮机(朗肯循环)的热力过程均非完善环)的热力过程均非完善,但若将它们串联起来以燃气轮机的排气来产但若将它们串联起来以燃气轮机的排气来产生蒸汽,再去驱动蒸汽轮机做功,生蒸汽,再去驱动蒸汽轮机做功,
9、为前置循环,蒸汽轮机为后置循环,则可相互补充,提高性能。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1、前置循环与后置循环、前置循环与后置循环为利用某一动力循环或动力系统的先能而附加另一个动力循环叫做前置,前置循环的工作温度应该更高。前置循环为利用某一动力循环或系统的余热而附加另一利用某一动力循环或系统的余热而附加另一个动力循环个动力循环称为后置,后置循环以基本循环的排放热量作为热源。后置循环 余热锅炉排气空气 燃料燃气轮机排气燃烧室 压气机 透平燃料发电机 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换热器供热供冷汽轮机 发电机 供电供电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2、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图此联合循环效率可达此联合循环效率可
10、达45%以上,以上,若燃气初温若燃气初温1100以上效率能达到以上效率能达到50%-80%燃气发电蒸汽发电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优点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系统效率与发电效率比较高能源利用率高,热经济性好对环境污染小,占地面积少造价低、建设周期短、运行费用少、维修成本低调峰性能好、启停快捷调峰性能好、启停快捷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基本类型联合循环类联合循环类型型无补燃余热无补燃余热锅炉型锅炉型补燃余热锅补燃余热锅炉型炉型排气全燃型排气全燃型增压锅炉型增压锅炉型给水加热型给水加热型系统集成特性燃气轮机为主;余热锅余热锅炉炉为两循环连接点燃气轮机或蒸汽
11、轮机为主;余热锅余热锅炉炉为两循环连接点蒸汽轮机为主;锅炉锅炉为两循环连接点燃气轮机与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并蒸汽轮机并重重;增压锅增压锅炉炉为两循环连接点蒸汽轮机为主;热水锅热水锅炉炉为两循环连接点系统性能参数特性主要取决于燃气侧性能参数;蒸汽初参数蒸汽初参数受制于燃气受制于燃气透平排气参透平排气参数数取决于补燃补燃比和两侧性比和两侧性能参数能参数;蒸汽初参数不受燃气透平排气参数制约主要取决于蒸汽侧性能参数;蒸汽初参数不受燃气透平排气参数制约两循环的性能参数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主要取决于蒸汽侧性能蒸汽侧性能参数参数;蒸汽初参数不受燃气透平排气参数制约联合联合循环类型循环类型无补燃无补燃余热锅
12、炉型余热锅炉型补燃补燃余热锅炉型余热锅炉型排气排气全燃型全燃型增压增压锅炉型锅炉型给水给水加热型加热型燃料适应性优质燃料优质燃料;补燃可用稍差燃料底循环可用劣质燃料不同形式系统适用不同燃料主要燃用劣质燃料燃气轮机功能产功主设备产功主设备和提供补燃器热风取代锅炉风机送热风产功主设备产功主设备蒸汽轮机功能顶循环排热利用设备顶循环排热利用设备或产功主设备产功主设备产功主设备产功主设备蒸燃功率比0.45-0.770.5-0.73-71.4-5大于5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联合循环类联合循环类型型无补燃余热无补燃余热锅炉型锅炉型补燃余热锅补燃余热锅炉型炉型排气全燃型排气全燃型增压锅炉型增压锅炉型
13、给水加热型给水加热型相对于简单循环效率增长值1.3-2.21.03-2.151.02-1.051.01-1.02运行特点燃气轮机可单独运行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可单独运行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可单独运行燃气轮机和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蒸汽轮机都不可单独运不可单独运行行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可单独运行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驱动联供系统1-余热锅炉;2-压气机;3-燃烧室;4-透平;5-负荷;6-汽轮机;7-凝汽器;8-泵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燃气轮机可单独运行燃气轮机可单独运行无补燃燃烧器补燃燃烧器补燃的余热锅炉型1-余热锅炉;2-压气机;3-燃烧室;4-透平;5-负荷;6-汽轮机;7-凝汽器;8-泵燃气轮机
14、和蒸汽轮机都可单独运行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可单独运行 传统直接燃煤面临越来越大压力,即提高能源率和环境保护。燃煤联合循环(CFCC, Coal Fired Combined Cycle),是将清洁燃煤或煤转化技术和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燃煤发电系统。整体煤气化燃气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蒸汽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和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PFBC-CC ,Pressurized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Combined Cycle) 是当前两种主要燃煤联合循环。四、燃煤
15、联合循环四、燃煤联合循环 IGCC是是IGCC煤贮运、预处煤贮运、预处理、制备和供理、制备和供给子系统给子系统煤气化子系统煤气化子系统粉煤气除灰子粉煤气除灰子系统系统煤气显热利用煤气显热利用子系统子系统联合循环发电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子系统空分制氧子系空分制氧子系统统煤渣处理子系煤渣处理子系统统废水处理子系废水处理子系统统煤气化煤气化煤气净化煤气净化设备(除设备(除掉灰粒和掉灰粒和硫)硫)燃烧燃烧四、燃煤联合循环IGCC空气压缩,提供空气压缩,提供氧气氧气/空气空气煤气发生及净化燃气轮机发电蒸汽轮机发电四、燃煤联合循环 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是以一个增压的(1.01.6MPa)流化床燃烧室为主体
16、,以蒸汽、燃气联合循环为特征的热力发电技术。 煤和脱硫剂制成水煤浆泵注入燃烧室燃烧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轮机燃烧后的烟气进入燃气轮机第一代第一代 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PFBC-CC第一代 :39一41 第二代 (增加煤气化): 44一47)四、燃煤联合循环压缩空气经床底部和压力风室和布风板吹入炉膛,使燃料流化、燃烧,在流压缩空气经床底部和压力风室和布风板吹入炉膛,使燃料流化、燃烧,在流化床燃烧室中部注入二次风使燃料燃尽。床内燃烧温度一般化床燃烧室中部注入二次风使燃料燃尽。床内燃烧温度一般850950C。炉膛出口的高温高压烟气除尘炉膛出口的高温高压烟气除尘/脱硫后,驱
17、动燃气轮机,使燃气轮机带动发脱硫后,驱动燃气轮机,使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机发电。同时,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燃气发电燃气发电 蒸汽发电蒸汽发电 内燃机内燃机余热锅炉余热锅炉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五、内燃机驱动联供系统400-60085-95内燃机中循环冷却水也是内燃机中循环冷却水也是可以利用供热可以利用供热35-40%50%-40%15%-20%六、热气机-斯特林机驱动联供系统 供电斯特林机排气排气换热器回水缸套水换热器缸套水换热器供热排气斯特林机 发电机 燃料供冷直燃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燃料供热 与内燃机相似与内燃机相似
18、 热电联产热电联产 + + 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方案1方案2七、燃料电池驱动联供系统 吸收式制冷机组换热器锅炉供冷锅炉给水排气天然气空气燃料电池供电天然气排气排气重整蒸汽蒸汽 燃料电池高温排气经过吸收式制冷机组放出热量,温度降为300,再通入换热器中预热锅炉给水,使得锅炉给水温度由25升至100。 换热器排气温度约为150。 系统输入能量约为系统输入能量约为378.51kW378.51kW,回收余热,回收余热167.34kW167.34kW,发电发电效率约为效率约为42.27%42.27%,余热回收效率约为,余热回收效率约为44.21%44.21%,因此热电总效率因此热电总效率约为
19、约为86.48%86.48%。 此为某燃料电池驱动的联供系统。系统提供160kW电量和78kW冷量。 高温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的排气温度650,用来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工作。6506503030001501502 200 第5节 冷热电联产系统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一、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目标:经济,节能经济,节能,环保最重要的就是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阶段要考虑全面,设计规划科学、合理,特别是在建筑的冷热电负荷确定和三联供系统构成模式两方面。1、基本设计方法、基本设计方法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和优化的主要原则是要求能适应各种运行模式和运行工况,并尽量提高系统的能
20、源综合利用率,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一、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2、设计的原则与要求、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系统设置、负荷匹配合理的情况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越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根据国内外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的经验,设计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为:(1)严格按设计流程先进行方案设计;(2)准确预测冷热电负荷及负荷变化规律;准确预测冷热电负荷及负荷变化规律;(3)根据负荷规律合理确定运行方式;根据负荷规律合理确定运行方式;(4)合理选择发电机组类型和容量;(5)最终优化设计冷热电系统。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p 冷热电系统设计通常依据下述原则:冷热电系统设计通常依据下述原则: 1、
21、以电定冷(热)电定冷(热) :即根据建筑配电负荷来确定发电根据建筑配电负荷来确定发电机功率机功率。根据发电机尾气余热来配套制冷和制热设备,注重了余热回收效率,再考虑楼宇冷热负荷要求; 2、以热(冷)定电以热(冷)定电:即根据建筑的冷热负荷确定发电即根据建筑的冷热负荷确定发电机功率机功率。由于项目对能源的需求主要是电力、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其中热力和制冷一般是无法得到外部支持的其中热力和制冷一般是无法得到外部支持的,而电力可以依靠电网补充,而电力可以依靠电网补充,所以在燃气发电装置的选择上,主要依照“以热(冷) 定电”的原则,这样可以兼顾余热利用效率和楼宇能源负荷,综合性能好。二、系统设计及设
22、备优化选型3、主要设计流程、主要设计流程(1)根据建筑种类和建筑规模确定冷、热、电的需求量建筑种类和建筑规模确定冷、热、电的需求量及日、月负荷规律。(2)确定三联供系统冷热电供应量,冷热电供应量,提供选型依据。(3)确定动力系统发电机种类、发电容量、发电效率动力系统发电机种类、发电容量、发电效率。(4)确定系统余热利用量及方式系统余热利用量及方式。(5)设定余热系统运行参数。(6)设定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参数。(7)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确定系统运行方式。(8)确定技术及经济指标。包括年发电量、年余热量、年燃料消耗量、余热利用量、余热利用率、系统总效率等。(9)与其他供能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
23、看是否满足要求。(10)若满足要求,则最终确定系统方案,准备进入施工阶段。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进行机组的选型,调整技术经济指标,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4、对环境影响最小、对环境影响最小 冷热电联供是环保型能源供应系统再加上一些低氮处理技术,可使氮氧化物的排放值降得很低。 但发电机噪声和振动的危害应在系统设计时合理解决。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6、发电系统稳定供电与市电并网、发电系统稳定供电与市电并网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取决于发电机与市电的并网运行,对于 100 kW的发电机应争取与市电并网的发电机应争取与市电并网,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4、。5、 发电机组优化配置宁小勿大发电机组优化配置宁小勿大 应本着宁小勿大的原则确定发电机发电能力和余热利用能力,电力不足部分由市电补充电力不足部分由市电补充,热、冷不足部分由直燃机或热、冷不足部分由直燃机或锅炉锅炉+ 吸收式制冷机补充,吸收式制冷机补充,以保证三联供系统的经济性。 避免出现由于设备选择过大、系统长期低效运行的不利情况。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7、冷热电负荷的准确预测、冷热电负荷的准确预测 冷热电负荷的目标目标是:根据建筑类型、使用规律、建筑围护结构、窗墙比、当地气象条件等预测预测冬季热负荷和冬季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月日规律及其峰谷值夏季冷负荷月日规律及其峰谷值; 分析建筑物各种
25、用电负荷的特点各种用电负荷的特点,分别预测电负荷在冬季、夏季和过渡季的月日规律以及峰谷值; 详细分析冷热电负荷在一年四季的匹配规律,以便确定确定合理的发电机容量及系统的运行方式。合理的发电机容量及系统的运行方式。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p 冷热电负荷的预测的三种基本方法冷热电负荷的预测的三种基本方法:在实际计算时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使用:第一种 根据现有的建筑规根据现有的建筑规范和建筑物特征,范和建筑物特征,通过对建筑的各组通过对建筑的各组成元素规定计算出成元素规定计算出一个限值。一个限值。 第二种 在现有建筑的改造在现有建筑的改造项目中,项目中,可根据历可根据历史记录的负荷数据史记录的负荷数
26、据,进行进一步的数,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与计算,采据分析与计算,采用一定的计算模型用一定的计算模型对当前建筑负荷的对当前建筑负荷的需求量进行估计和需求量进行估计和预测。预测。第三种 使用计算机专业软使用计算机专业软件对建筑及其能耗件对建筑及其能耗系统进行模拟系统进行模拟 前两种方法计算(统计)方法明确客观,而且可以方便的转化为经济指前两种方法计算(统计)方法明确客观,而且可以方便的转化为经济指标,比较容易被接受和运用。标,比较容易被接受和运用。 第三种方法是建筑能耗系统效率评价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一致性评估的第三种方法是建筑能耗系统效率评价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一致性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性好,计
27、算精度高。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性好,计算精度高。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8、冷热电联产系统构成模式选择、冷热电联产系统构成模式选择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系统方案的可选择范围很大,在系统构成方式和各设备选型时应全面考虑。须解决须解决 三大部分如何匹配的问题三大部分如何匹配的问题 余热回收装置(供热)余热回收装置(供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供电)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1) 不同动力系统的模式选择不同动力系统的模式选择 目前可用于三联供系统的动力发电设备类型很多。目前可用于三联供系统的动力发电设备类型很多。回顾课件第一部分,常用的主流类型是回顾课件第一部分,常用的主流类型是小型燃气轮机、内小型燃
28、气轮机、内燃机和微燃机,燃机和微燃机,除此之外还有除此之外还有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等等,应根据用户等等,应根据用户具体条件选择。具体条件选择。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1) 不同动力系统的模式选择不同动力系统的模式选择 目前可用于三联供系统的动力发电设备类型很多,常用的主流类型是小型燃气轮机、内燃机和微燃机,除此之外还有燃料电池等等,应根据用户具体条件选择。启动快启动快二、系统设计及设备优化选型(2)不同余热设备的模式选择)不同余热设备的模式选择 燃气轮机和微燃机可利用余热的形式主要是烟气; 内燃机可利用余热的形式除烟气外,还有大量冷却水。 余热利用设备的基本形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燃气在燃机发
29、电后高温烟气直接进入余热吸收式制冷机发电后高温烟气直接进入余热吸收式制冷机(余热直燃机) 夏季制冷、冬季得到热水供热。省掉了余热锅炉及相关系统,系统比较简单第二类燃气在燃机发电后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或余热直燃机发电后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或余热直燃机,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可由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或直接供热。蒸汽的利用相对容易,蓄热也较方便(3)制冷与供热方式的选择)制冷与供热方式的选择 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制冷系统最常见的是溴化锂制冷机组和氨制冷机组。第6节 冷热电联产实例 一、赤峰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示范工程一、赤峰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示范工程 二、蟹岛三联供能源中心二、蟹岛三联供能源中心一、赤峰市热电联
30、产集中供热示范工程清华大学与赤峰市富龙热力公司合作,实施了20万平米吸收换热式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的实验工程,从2008底开始运行。该工程是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的完整示范,包括新包括新型供热首站型供热首站(设置于富龙热电厂) )和热力站和热力站( (设置于穆家营镇政府热力站)各一座。运行一年之后节能环保经济效应显著,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换热器130702515冷却塔汽轮机采暖抽汽蒸汽凝汽器换热器换热器QhQh为了提高能效、降低排放,热电厂为了提高能效、降低排放,热电厂容量越来越大,目前新上热电厂的容量越来越大,目前新上热电厂的主力机型是主力机型是300MW热
31、电联产机组,热电联产机组,带来两个问题:带来两个问题:1、热网输送能力有限;、热网输送能力有限;130-70 2、凝汽器损失大;、凝汽器损失大;热量热量损失损失一、赤峰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示范工程u常规系统常规系统n示范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示范工程整体解决方案首站改进首站改进- -电厂内:电厂内:设置余热回收专用机组。余热回收专用机组。小区热力站改进:小区热力站改进:设置吸收式换热机组吸收式换热机组;一、赤峰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示范工程吸收式换吸收式换热机组热机组130202515冷却塔汽轮机采暖抽汽蒸汽凝汽器溴化锂余热回收机组溴化锂余热回收机组Qh2QhQhl首站余热回收机组,回收电厂首站余热回收机组,回收电厂凝汽器余热,凝汽器余热,采用大温差供热采用大温差供热130-20l热电厂供热能力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提高50%,供,供热能耗降低热能耗降低50左右,左右,l大幅度减少大幅度减少CO2和其他污染物排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减少冷却水蒸发损失。放,减少冷却水蒸发损失。l首站改进一、赤峰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示范工程2515冷却塔汽轮机采暖抽汽蒸汽凝汽器l热力站改进热力站改进换热器吸收式换吸收式换热机组热机组吸收式换吸收式换热机组热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商用空调租赁与能源消耗优化合同
- 二零二五版餐饮店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制药企业股权融资与临床研发协议
- 2025版房地产买卖合同备案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员工离职补偿合同样本及交接细则
- 2025年跨境电商担保函与担保合同风险控制与保障
- 2025年度网络安全培训劳务协议集锦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项目担保回购服务合同
- 2025版文化产业园建设担保合同担保期限及产业规划说明
- 离婚协议书:女方权益最大化保障规范
- 2024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笔试历年真题答案
- 2025中级铁路客车检车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2025年全球能源回顾报告
- 企业管理: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 人工智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 2025企业食堂外包合同范本
- 多发伤教学课件(张向芬)
- 2、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7分)
- 审计取证单与工作底稿
- 2025年医疗救护员、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上(单选、多选、判断题)
- 沪深A股所有公司的细分行业、地区和主营业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