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汤_一见知医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金花汤_一见知医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金花汤_一见知医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金花汤_一见知医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金花汤_一见知医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花汤_一见知医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金花汤_一见知医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131.1.组成: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31.2.功效:心火盛,笑不休。131.3.来源:一见知医卷四。13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132.相似度67%:三黄丸132.1.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132.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32.3.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132.4.减:黄柏、栀子、半夏、竹沥

2、、姜汁132.5.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132.6.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133.相似度62%:加味金花丸133.1.组成:黄连1两,黄柏1两,黄芩(并酒炒)1两,栀子1两,大黄(煨)5钱,人参5钱,半夏5钱,桔梗5钱。133.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43.3.加:大黄、人参、桔梗143.4.减:竹沥、姜汁143.5.功效:三焦火。143.6

3、.来源:东医宝鉴卷三引必用。144.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144.1.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黄柏2钱,栀子2钱,柴胡2钱,连翘2钱。144.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44.3.加:柴胡、连翘144.4.减:半夏、竹沥、姜汁144.5.功效:伤寒大热不止,烦躁干呕,口渴喘满,阳厥极深,蓄热内甚,及汗吐下后,寒凉不能退其热者。嗜酒不育,脉六部洪大,重按则觉微细无力者。144.6.来源:回春卷二。145.相似度57%:降火明目丸145.1.组成:黄连(酒炒)、黄芩(炒)、黄柏(炒如褐色)、栀子(连皮捣,炒)、甘菊各等分。145.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

4、芩、半夏、竹沥、姜汁。145.3.加:甘菊145.4.减:半夏、竹沥、姜汁145.5.功效:目病发散过多而火不降。155.6.来源:眼科阐微卷三。156.相似度57%:白虎解毒汤156.1.组成: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甘草。156.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56.3.加:石膏、知母、甘草156.4.减:半夏、竹沥、姜汁156.5.功效:麻疹已出,谵语烦躁,作渴者。156.6.来源:寿世保元卷八。157.相似度57%:加味黄连解毒汤157.1.组成:黄连1钱,黄柏2钱,栀子3钱,黄芩2钱,犀角1钱(磨汁冲服)。157.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

5、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57.3.加:犀角157.4.减:半夏、竹沥、姜汁157.5.功效:内热子痫,兼有口苦溺赤,烦躁或詀语。157.6.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158.相似度57%:加减泻黄散158.1.组成:黄连5分,茵陈5分,黄柏4分,黄芩4分,茯苓3分,栀子3分,泽泻2分。158.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68.3.加:茵陈、茯苓、泽泻168.4.减:半夏、竹沥、姜汁168.5.功效:小儿季夏身热痿黄。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渍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168.6.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九。169.相似度57%:济阴清露169.1.组成:

6、栀子、黄柏、黄连、黄芩。169.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69.3.减:半夏、竹沥、姜汁169.4.功效:目赤肿痛甚,怕日羞明不可忍者。169.5.来源:医林纂要卷十。1610.相似度57%:黄连丸1610.1.组成:大黄32两,黄连8两,黄柏32两,栀子(炒)48两,黄芩48两,甘草16两。1610.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610.3.加:大黄、甘草1610.4.减:半夏、竹沥、姜汁1610.5.功效:胃肠滞热,湿热黄疸,口舌生疮,胃热牙痛,大便干燥,小便赤涩。1710.6.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1711.相似度57%:黄

7、连丸1711.1.组成:黄连4两,黄柏3两,阿胶(炙)1两,栀子1两,蒲黄1两,当归1两半,黄芩2两。1711.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711.3.加:阿胶、蒲黄、当归1711.4.减:半夏、竹沥、姜汁1711.5.功效:产后赤白下痢,腹中绞痛不可忍。1711.6.来源: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张文仲方,名见云歧子保命集卷下。1712.相似度57%:栀子金花丸1712.1.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栀子半两。1712.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712.3.减:半夏、竹沥、姜汁1712.4.功效: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

8、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骨蒸,肺痿喘嗽。1712.5.来源:宣明论卷四。1713.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1713.1.组成:黄连、黄芩、栀子、黄柏、连翘、芍药、柴胡各等分。1813.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813.3.加:连翘、芍药、柴胡1813.4.减:半夏、竹沥、姜汁1813.5.功效:三焦实火,内外皆热,烦渴,小便赤,口生疮。1813.6.来源:回春卷二。1814.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1814.1.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地各等分。1814.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814.3.加:生地1814.4.减

9、:半夏、竹沥、姜汁1814.5.功效:麻疹已出,烦躁谵语,热甚昏迷,不省人事者。痘出纯紫赤色,血热气实也。1814.6.来源:痘科类编卷四。1815.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1815.1.组成: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1815.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815.3.减:半夏、竹沥、姜汁1815.4.功效: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于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1915.5.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1916.相似

10、度57%:黄连半夏解毒汤1916.1.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大栀子半两,半夏3个(生用),厚朴2钱,茯苓4钱(去皮)。1916.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916.3.加:大栀子、厚朴、茯苓1916.4.减:栀子、竹沥、姜汁1916.5.功效:腹满呕吐,欲作利者。1916.6.来源:医学启源卷中。1917.相似度57%:黄连白芍汤1917.1.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半夏3钱,枳实1钱5分,白芍3钱,姜汁5匙(冲)。1917.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917.3.加:枳实、白芍1917.4.减:黄柏、栀子、竹沥191

11、7.5.功效: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1917.6.来源:温病条辨卷二。1918.相似度57%:赴晏散2018.1.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细辛、干姜各等分。2018.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018.3.加:细辛、干姜2018.4.减:半夏、竹沥、姜汁2018.5.功效:三焦实热,口舌生疮糜烂,痛不可忍者。2018.6.来源:回春卷五。2019.相似度57%:大金丹2019.1.组成:甘草2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2两,黄连2两。2019.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019.3.加:甘草2019.4.减:

12、半夏、竹沥、姜汁2019.5.功效:疫疠心疼,一切热毒,不服水土等。2019.6.来源:理瀹。2020.相似度57%:半夏黄连解毒汤2020.1.组成:黄连(去须)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大栀子半两,半夏3枚,厚朴3钱(锉),茯苓(去皮,锉)。2020.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020.3.加:大栀子、厚朴、茯苓2020.4.减:栀子、竹沥、姜汁2120.5.功效:火热狂躁,喘满,或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2120.6.来源:直格卷下。2121.相似度57%:黄连汤2121.1.组成:黄连1两半(净),黄柏(去皮)1两,黄芩1两,栀子1两。2121.2.原方对照

13、: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121.3.减:半夏、竹沥、姜汁2121.4.功效:一切积毒伏热,赤目口疮,咽喉糜烂;酒毒烦躁;伤寒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2121.5.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施圆端效方。2122.相似度57%:三黄解毒汤2122.1.组成:黄柏2钱,黄芩2钱,黄连2钱,栀子2钱,甘草1钱。2122.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122.3.加:甘草2122.4.减:半夏、竹沥、姜汁2122.5.功效:大热谵语,发斑发黄,吐衄下血。2122.6.来源:医学实在易卷七。2123.相似度57%:金花丸2123.1.组成:黄连、黄芩、

14、黄柏、栀子、大黄(酒煨)、桔梗各等分。2123.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223.3.加:大黄、桔梗2223.4.减:半夏、竹沥、姜汁2223.5.功效:上焦一切火症,鼻红。2223.6.来源:回春卷五。2224.相似度57%:金花丸2224.1.组成:黄连4两,黄柏4两,黄芩2两,人参2两,桔梗3两半,半夏2两,栀子仁2两。2224.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224.3.加:人参、桔梗、栀子仁2224.4.减:栀子、竹沥、姜汁2224.5.功效:胬肉攀睛。2224.6.来源:银海精微卷上。2225.相似度57%:金花丸2225.

15、1.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2225.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225.3.加:大黄2225.4.减:半夏、竹沥、姜汁2225.5.功效:口疮。2225.6.来源:准绳_类方卷八。2326.相似度57%:梁会大津丹2326.1.组成:黄连6两,黄柏6两,黄芩6两,甘草6两,雄黄1两5钱,栀子(炒)6两,大黄9两。2326.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326.3.加:甘草、雄黄、大黄2326.4.减:半夏、竹沥、姜汁2326.5.功效:肺胃热盛,痈毒肿痛,口舌生疮,鼻干出血,大便燥结,小便赤涩。2326.

16、6.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2327.相似度57%:七珍散2327.1.组成:木鳖子仁2钱(去油),大黄2两,黄连2两,黄芩2两,黄柏2两,郁金2两,栀子3钱。2327.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327.3.加:木鳖子仁、大黄、郁金2327.4.减:半夏、竹沥、姜汁2327.5.功效:汤火烧疮,痛不可忍。2327.6.来源:施圆端效方引张晋卿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九四)。2328.相似度57%:栀子金花丸2328.1.组成:栀子(炒)288两,黄柏144两,黄连12两,黄芩288两,天花粉144两,大黄288两,知母96两。2428.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

17、、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428.3.加:天花粉、大黄、知母2428.4.减:半夏、竹沥、姜汁2428.5.功效:头晕目眩,鼻干出血,牙痛咽肿,口舌生疮。2428.6.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2429.相似度57%:石膏汤2429.1.组成:石膏2两,黄连2两,黄柏2两,黄芩2两,香豉1升(绵裹),栀子10枚(擘),麻黄3两(去节)。2429.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429.3.加:石膏、香豉、麻黄2429.4.减:半夏、竹沥、姜汁2429.5.功效:伤寒病己8-9日,邪攻内而表未解,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体犹沉重拘挛;伤寒

18、发汗或下或误吐后,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中屡衄而疾势不解,身目如发黄,狂躁欲走。2429.6.来源:外台卷一引深师方2430.相似度57%:栀子金花汤2430.1.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2430.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530.3.加:大黄2530.4.减:半夏、竹沥、姜汁2530.5.功效:痘中厥逆,因阳毒内攻,热极反寒,致热厥,爪甲色红,小便赤涩,痘色更见紫黑,烦躁闷乱者。2530.6.来源:金鉴卷五十八。2531.相似度57%:泻黄散2531.1.组成:黄连5钱,黄芩5钱,栀子5钱,黄柏5钱,茵陈5钱,茯苓3钱,泽泻3钱。2531.2.原方

19、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531.3.加:茵陈、茯苓、泽泻2531.4.减:半夏、竹沥、姜汁2531.5.功效:脾热口苦,身体蒸热,皮肤如橘之黄,困倦喜睡。小儿心脾有热,舌不转运,不能吮乳。2531.6.来源:医统卷八十八。2532.相似度57%:三黄石膏汤2532.1.组成:麻黄、黄芩、黄连、黄柏、石膏、栀子、淡竹叶。2532.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532.3.加:麻黄、石膏、淡竹叶2532.4.减:半夏、竹沥、姜汁2632.5.功效:风寒热毒,郁滞闷疹。2632.6.来源:治疹全书卷上。2633.相似度57%:栀子金花汤2633.

20、1.组成: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栀子1钱。2633.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633.3.减:半夏、竹沥、姜汁2633.4.功效:热毒内蕴;妊娠伤寒,发热大渴者。2633.5.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2634.相似度50%:黄连涤暑汤2634.1.组成:黄连5分,黄芩1钱,栀子1钱5分,连翘1钱5分,葛根2钱,茯苓2钱,半夏1钱,甘草4分。2634.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634.3.加:连翘、葛根、茯苓、甘草2634.4.减:黄柏、竹沥、姜汁2634.5.功效:热邪内犯君主,碎然而倒,昏不知人,身热口噤者。2634.6.

21、来源:医醇剩义卷一。2635.相似度50%:当归六黄汤2635.1.组成:黄连、黄芩、黄柏、黄耆、地黄(生熟各半)、当归、栀子、浮小麦。2735.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735.3.加:黄耆、地黄、当归、浮小麦2735.4.减:半夏、竹沥、姜汁2735.5.功效:火盛逼迫,致汗妄流。2735.6.来源:麻症集成卷上。2736.相似度50%:柴胡解毒汤2736.1.组成:柴胡2钱,黄芩1钱5分,半夏1钱,人参8分,甘草3分,黄连1钱5分,栀1钱,黄柏8分。2736.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736.3.加:柴胡、人参、甘草、栀27

22、36.4.减:栀子、竹沥、姜汁2736.5.功效:伤寒8-9日,热不退,脉弦数,口干烦躁,大便不通。2736.6.来源:扶寿精方。2737.相似度50%:栀子金花丸2737.1.组成:栀子116g,黄连4.8g,黄芩192g,黄柏60g,大黄116g,金银花40g,知母40g,天花粉60g。2737.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737.3.加:大黄、金银花、知母、天花粉2837.4.减:半夏、竹沥、姜汁2837.5.功效: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2837.6.来源:中国药典一部。2838.相似度50%:黄连解毒合犀角地

23、黄汤2838.1.组成:黄连1钱半(酒洗),黄芩1钱半(酒洗),黄柏1钱半(酒洗),栀子1钱半,犀角2钱(磨水更佳,镑屑亦可),生地黄2钱(酒浸,捣),牡丹皮2钱,芍药2钱。2838.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838.3.加:犀角、生地黄、牡丹皮、芍药2838.4.减:半夏、竹沥、姜汁2838.5.功效:温毒发斑,斑色紫者。2838.6.来源:温热暑疫全书卷一。2839.相似度50%:加味金花丸2839.1.组成:黄连2两,黄柏2两,黄芩2两,山栀(炒)2两,桔梗1两,半夏(泡)1两,陈皮1两,人参(去芦)1两。2839.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

24、夏、竹沥、姜汁。2839.3.加:山栀、桔梗、陈皮、人参2839.4.减:栀子、竹沥、姜汁2839.5.功效:内外诸热,气壅痰涎,溺血淋闭。2939.6.来源:直指卷十五。2940.相似度50%:三黄汤2940.1.组成:银花31g,连翘31g,黄芩9g,黄连9g,黄柏9g,紫草9g,栀子9g,蒲公英15g。2940.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940.3.加:银花、连翘、紫草、蒲公英2940.4.减:半夏、竹沥、姜汁2940.5.功效:疖。2940.6.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2941.相似度50%:解毒汤2941.1.组成:黄连2钱半,黄芩2钱半,黄柏2钱半,

25、栀子2钱半,连翘2钱半,槐花2钱半,细辛4分,甘草4分。2941.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941.3.加:连翘、槐花、细辛、甘草2941.4.减:半夏、竹沥、姜汁2941.5.功效:脏毒下血。2941.6.来源:回春卷四。2942.相似度50%:祛毒煎2942.1.组成:车前子、牙茶、黄芩、栀子、连翘、木通、黄连、黄柏。3042.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042.3.加:车前子、牙茶、连翘、木通3042.4.减:半夏、竹沥、姜汁3042.5.来源:霉疠新书。3043.相似度50%:清火凉膈丸3043.1.组成:栀子(炒)64两,

26、连翘32两,甘草16两,黄芩96两,薄荷32两,大黄64两,黄连16两,黄柏64两。3043.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043.3.加:连翘、甘草、薄荷、大黄3043.4.减:半夏、竹沥、姜汁3043.5.功效:积热烦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干燥。3043.6.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3044.相似度50%:芩连二陈汤3044.1.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砂仁、栀子、黄芩、黄连(俱姜制炒)。3044.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044.3.加:橘红、白茯苓、甘草、砂仁3044.4.减:黄柏、竹沥、姜汁3044.5.功效

27、:胃口有热,膈上有痰,时作呕哕。3144.6.来源:便览卷二。3145.相似度50%:温清散3145.1.组成:当归1钱半,白芍1钱半,熟地1钱半,川芎1钱半,黄连1钱半,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栀子1钱半。3145.2.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145.3.加:当归、白芍、熟地、川芎3145.4.减:半夏、竹沥、姜汁3145.5.功效:妇人经脉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血热暴崩。3145.6.来源:回春卷六。31311. 原方1.1. 组成: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2. 功效:心火盛,笑不休。1.3.

28、来源:一见知医卷四。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2. 相似度67%:三黄丸2.1. 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2.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3. 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2.4. 减:黄柏、栀子、半夏、竹沥、姜汁2.5. 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

29、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2.6. 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3. 相似度62%:加味金花丸3.1. 组成:黄连1两,黄柏1两,黄芩(并酒炒)1两,栀子1两,大黄(煨)5钱,人参5钱,半夏5钱,桔梗5钱。3.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3. 加:大黄、人参、桔梗3.4. 减:竹沥、姜汁3.5. 功效:三焦火。3.6. 来源:东医宝鉴卷三引必用。4. 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4.1. 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黄柏2钱,栀子2钱,柴胡2钱,连翘2钱。4.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4.3. 加:柴胡、连翘4

30、.4. 减:半夏、竹沥、姜汁4.5. 功效:伤寒大热不止,烦躁干呕,口渴喘满,阳厥极深,蓄热内甚,及汗吐下后,寒凉不能退其热者。嗜酒不育,脉六部洪大,重按则觉微细无力者。4.6. 来源:回春卷二。5. 相似度57%:降火明目丸5.1. 组成:黄连(酒炒)、黄芩(炒)、黄柏(炒如褐色)、栀子(连皮捣,炒)、甘菊各等分。5.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5.3. 加:甘菊5.4. 减:半夏、竹沥、姜汁5.5. 功效:目病发散过多而火不降。5.6. 来源:眼科阐微卷三。6. 相似度57%:白虎解毒汤6.1. 组成: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甘草。6.2. 原方对

31、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6.3. 加:石膏、知母、甘草6.4. 减:半夏、竹沥、姜汁6.5. 功效:麻疹已出,谵语烦躁,作渴者。6.6. 来源:寿世保元卷八。7. 相似度57%:加味黄连解毒汤7.1. 组成:黄连1钱,黄柏2钱,栀子3钱,黄芩2钱,犀角1钱(磨汁冲服)。7.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7.3. 加:犀角7.4. 减:半夏、竹沥、姜汁7.5. 功效:内热子痫,兼有口苦溺赤,烦躁或詀语。7.6.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8. 相似度57%:加减泻黄散8.1. 组成:黄连5分,茵陈5分,黄柏4分,黄芩4分,茯苓3分,栀子3分,泽泻2分

32、。8.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8.3. 加:茵陈、茯苓、泽泻8.4. 减:半夏、竹沥、姜汁8.5. 功效:小儿季夏身热痿黄。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渍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8.6.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九。9. 相似度57%:济阴清露9.1. 组成:栀子、黄柏、黄连、黄芩。9.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9.3. 减:半夏、竹沥、姜汁9.4. 功效:目赤肿痛甚,怕日羞明不可忍者。9.5. 来源:医林纂要卷十。10. 相似度57%:黄连丸10.1. 组成:大黄32两,黄连8两,黄柏32两,栀子(炒)48两,黄芩4

33、8两,甘草16两。10.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0.3. 加:大黄、甘草10.4. 减:半夏、竹沥、姜汁10.5. 功效:胃肠滞热,湿热黄疸,口舌生疮,胃热牙痛,大便干燥,小便赤涩。10.6.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11. 相似度57%:黄连丸11.1. 组成:黄连4两,黄柏3两,阿胶(炙)1两,栀子1两,蒲黄1两,当归1两半,黄芩2两。11.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1.3. 加:阿胶、蒲黄、当归11.4. 减:半夏、竹沥、姜汁11.5. 功效:产后赤白下痢,腹中绞痛不可忍。11.6. 来源: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张文仲方

34、,名见云歧子保命集卷下。12. 相似度57%:栀子金花丸12.1. 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栀子半两。12.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2.3. 减:半夏、竹沥、姜汁12.4. 功效: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骨蒸,肺痿喘嗽。12.5. 来源:宣明论卷四。13. 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13.1. 组成:黄连、黄芩、栀子、黄柏、连翘、芍药、柴胡各等分。13.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3.3. 加:连翘、芍药、柴胡13.4. 减:半夏、竹沥、姜汁13.5. 功效:三焦实火,内外皆热,烦

35、渴,小便赤,口生疮。13.6. 来源:回春卷二。14. 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14.1.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地各等分。14.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4.3. 加:生地14.4. 减:半夏、竹沥、姜汁14.5. 功效:麻疹已出,烦躁谵语,热甚昏迷,不省人事者。痘出纯紫赤色,血热气实也。14.6. 来源:痘科类编卷四。15. 相似度57%:黄连解毒汤15.1. 组成: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15.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5.3. 减:半夏、竹沥、姜汁15.4. 功效: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

36、。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于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15.5.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16. 相似度57%:黄连半夏解毒汤16.1. 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大栀子半两,半夏3个(生用),厚朴2钱,茯苓4钱(去皮)。16.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6.3. 加:大栀子、厚朴、茯苓16.4. 减:栀子、竹沥、姜汁16.5. 功效:腹满呕吐,欲作利者。16.6. 来源:医学启源卷中。17. 相似度57%:黄连白芍汤17.1. 组成:黄连2

37、钱,黄芩2钱,半夏3钱,枳实1钱5分,白芍3钱,姜汁5匙(冲)。17.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7.3. 加:枳实、白芍17.4. 减:黄柏、栀子、竹沥17.5. 功效: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17.6.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18. 相似度57%:赴晏散18.1. 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细辛、干姜各等分。18.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8.3. 加:细辛、干姜18.4. 减:半夏、竹沥、姜汁18.5. 功效:三焦实热,口舌生疮糜烂,痛不可忍者。18.6. 来源:回春卷五。19. 相似度57%:大金丹19

38、.1. 组成:甘草2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2两,黄连2两。19.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19.3. 加:甘草19.4. 减:半夏、竹沥、姜汁19.5. 功效:疫疠心疼,一切热毒,不服水土等。19.6. 来源:理瀹。20. 相似度57%:半夏黄连解毒汤20.1. 组成:黄连(去须)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大栀子半两,半夏3枚,厚朴3钱(锉),茯苓(去皮,锉)。20.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0.3. 加:大栀子、厚朴、茯苓20.4. 减:栀子、竹沥、姜汁20.5. 功效:火热狂躁,喘满,或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20.6.

39、 来源:直格卷下。21. 相似度57%:黄连汤21.1. 组成:黄连1两半(净),黄柏(去皮)1两,黄芩1两,栀子1两。21.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1.3. 减:半夏、竹沥、姜汁21.4. 功效:一切积毒伏热,赤目口疮,咽喉糜烂;酒毒烦躁;伤寒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21.5.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施圆端效方。22. 相似度57%:三黄解毒汤22.1. 组成:黄柏2钱,黄芩2钱,黄连2钱,栀子2钱,甘草1钱。22.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2.3. 加:甘草22.4. 减:半夏、竹沥、姜汁22.5. 功效:大热谵

40、语,发斑发黄,吐衄下血。22.6. 来源:医学实在易卷七。23. 相似度57%:金花丸23.1.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酒煨)、桔梗各等分。23.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3.3. 加:大黄、桔梗23.4. 减:半夏、竹沥、姜汁23.5. 功效:上焦一切火症,鼻红。23.6. 来源:回春卷五。24. 相似度57%:金花丸24.1. 组成:黄连4两,黄柏4两,黄芩2两,人参2两,桔梗3两半,半夏2两,栀子仁2两。24.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4.3. 加:人参、桔梗、栀子仁24.4. 减:栀子、竹沥、姜汁24.5

41、. 功效:胬肉攀睛。24.6. 来源:银海精微卷上。25. 相似度57%:金花丸25.1. 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25.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5.3. 加:大黄25.4. 减:半夏、竹沥、姜汁25.5. 功效:口疮。25.6. 来源:准绳_类方卷八。26. 相似度57%:梁会大津丹26.1. 组成:黄连6两,黄柏6两,黄芩6两,甘草6两,雄黄1两5钱,栀子(炒)6两,大黄9两。26.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6.3. 加:甘草、雄黄、大黄26.4. 减:半夏、竹沥、姜汁26.5. 功效:肺胃

42、热盛,痈毒肿痛,口舌生疮,鼻干出血,大便燥结,小便赤涩。26.6.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27. 相似度57%:七珍散27.1. 组成:木鳖子仁2钱(去油),大黄2两,黄连2两,黄芩2两,黄柏2两,郁金2两,栀子3钱。27.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7.3. 加:木鳖子仁、大黄、郁金27.4. 减:半夏、竹沥、姜汁27.5. 功效:汤火烧疮,痛不可忍。27.6. 来源:施圆端效方引张晋卿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九四)。28. 相似度57%:栀子金花丸28.1. 组成:栀子(炒)288两,黄柏144两,黄连12两,黄芩288两,天花粉144两,大黄288两,知母9

43、6两。28.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8.3. 加:天花粉、大黄、知母28.4. 减:半夏、竹沥、姜汁28.5. 功效:头晕目眩,鼻干出血,牙痛咽肿,口舌生疮。28.6.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29. 相似度57%:石膏汤29.1. 组成:石膏2两,黄连2两,黄柏2两,黄芩2两,香豉1升(绵裹),栀子10枚(擘),麻黄3两(去节)。29.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29.3. 加:石膏、香豉、麻黄29.4. 减:半夏、竹沥、姜汁29.5. 功效:伤寒病己8-9日,邪攻内而表未解,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

44、呼呻,体犹沉重拘挛;伤寒发汗或下或误吐后,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中屡衄而疾势不解,身目如发黄,狂躁欲走。29.6. 来源:外台卷一引深师方30. 相似度57%:栀子金花汤30.1. 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30.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0.3. 加:大黄30.4. 减:半夏、竹沥、姜汁30.5. 功效:痘中厥逆,因阳毒内攻,热极反寒,致热厥,爪甲色红,小便赤涩,痘色更见紫黑,烦躁闷乱者。30.6. 来源:金鉴卷五十八。31. 相似度57%:泻黄散31.1. 组成:黄连5钱,黄芩5钱,栀子5钱,黄柏5钱,茵陈5钱,茯苓3钱,泽泻3钱。31.2. 原

45、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1.3. 加:茵陈、茯苓、泽泻31.4. 减:半夏、竹沥、姜汁31.5. 功效:脾热口苦,身体蒸热,皮肤如橘之黄,困倦喜睡。小儿心脾有热,舌不转运,不能吮乳。31.6. 来源:医统卷八十八。32. 相似度57%:三黄石膏汤32.1. 组成:麻黄、黄芩、黄连、黄柏、石膏、栀子、淡竹叶。32.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2.3. 加:麻黄、石膏、淡竹叶32.4. 减:半夏、竹沥、姜汁32.5. 功效:风寒热毒,郁滞闷疹。32.6. 来源:治疹全书卷上。33. 相似度57%:栀子金花汤33.1. 组成:黄连1钱,黄芩

46、1钱,黄柏1钱,栀子1钱。33.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3.3. 减:半夏、竹沥、姜汁33.4. 功效:热毒内蕴;妊娠伤寒,发热大渴者。33.5.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34. 相似度50%:黄连涤暑汤34.1. 组成:黄连5分,黄芩1钱,栀子1钱5分,连翘1钱5分,葛根2钱,茯苓2钱,半夏1钱,甘草4分。34.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4.3. 加:连翘、葛根、茯苓、甘草34.4. 减:黄柏、竹沥、姜汁34.5. 功效:热邪内犯君主,碎然而倒,昏不知人,身热口噤者。34.6. 来源:医醇剩义卷一。35. 相似度50%:当归

47、六黄汤35.1.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黄耆、地黄(生熟各半)、当归、栀子、浮小麦。35.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5.3. 加:黄耆、地黄、当归、浮小麦35.4. 减:半夏、竹沥、姜汁35.5. 功效:火盛逼迫,致汗妄流。35.6. 来源:麻症集成卷上。36. 相似度50%:柴胡解毒汤36.1. 组成:柴胡2钱,黄芩1钱5分,半夏1钱,人参8分,甘草3分,黄连1钱5分,栀1钱,黄柏8分。36.2. 原方对照: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半夏、竹沥、姜汁。36.3. 加:柴胡、人参、甘草、栀36.4. 减:栀子、竹沥、姜汁36.5. 功效:伤寒8-9日,热不退,脉弦数,口干烦躁,大便不通。36.6. 来源:扶寿精方。37. 相似度50%:栀子金花丸37.1. 组成:栀子116g,黄连4.8g,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