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米洛的维纳斯_第1页
17米洛的维纳斯_第2页
17米洛的维纳斯_第3页
17米洛的维纳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米洛的维纳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抓关键、理脉络的阅读技巧;培养独力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析疑、辨疑、解疑,在论辩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谈对课文的理解,谈对作者观点的认识。引入有关的文学艺术欣赏知识。围绕维纳斯雕像,谈一谈众人对它的评价。(三)情感与价值观理解文章“虚实相生”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用审美的眼光去关注自然和人生。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教学重点】理解“虚实相生”的美学观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探讨作

2、者的基本观点。【教学难点】疑难词句的辨析。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理解“虚实相生”的美学观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精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借助网络,搜索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一)美好的东西,是人们都追求和向往的。古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俗语: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因而美是有共性和个性的。(二)每个人对美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你心中,什么是最美?学生活动:1、分别发言(58学)2、要求用一句话或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来陈述自己对美的认识。3、请班上男女生各一位试给美下一个定义。教师在学生

3、活动结束后,可以谈一下自己对美的认识:美在十六岁的花季。美在纯洁的心灵。多媒体展示:美景、美物、美人、美音的VCD片断欣赏。(三)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欣赏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之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中称为阿佛洛狄忒的维纳斯。解读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清冈卓行对维纳斯的盛赞。多媒体展示:维纳斯的图片学生活动:1、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维纳斯。学生讨论明确:美在形体的匀称、内在的气质,等等。2、介绍相关的知识。多媒体展示:维纳斯的相关的背景材料。背景一: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之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中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

4、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南昌瘸腿的为神赫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它是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曾经有人探索她的原形,她断了的两只手臂原来是

5、什么姿势,是拿着金苹果?是扶着战神的盾?不是拉着裹在下身的披布?近年来的考据则较肯定地认为,她的一只手正伸向站在面前的“爱的使者”丘比特。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以“断臂美神”而闻名遐迩。背景二:关于作者清冈卓行,日本诗人,小说家。生于中国大连,毕业于东京大学。曾在今日、鳄鱼、现代批评杂志上发表过诗作和评论。诗集冰凝的火焰(1959)、日常(1962),通过戏谑的自我韬晦来体现批评的精神;还有诗集四季写生(1965)、评论集废墟中捡到的镜子(1960)、生的变化(1960)、另外有专著手的变幻(1966)等。手的变幻通过人手的表情,从

6、美术、文学、音乐、电影、摄影等多个方面进行独特的评论。1969年起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早晨的悲哀(1969)、淡绿色的季节等。小说大都取材于自身的体验,富于抒情性和音乐感。1969年,清冈卓行因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获得芥川奖。二、研讨课文(一)作者眼中的维纳斯美在哪里?学生活动:1、用筛选信息的方法,找出本文作者的基本观点。2、用概括的方法,归纳作者的基本观点。明确:“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多媒体展示:维纳斯双臂残缺,反倒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的空间,产生无穷无尽的美的感受。(二)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抓关键语句) 提示:“这是一次从特殊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

7、” “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 “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 “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呀!”多媒体展示:第一部分:(13)作者对雕像的赞誉和评价。第二部分:(46)对复原方案的批评。第三部分:(7)从手的象征意义角度,评议维纳斯断臂的奇妙合理。(三)“作者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活动:1、同意上述观点,可以引出原文中的关键语句来陈述。同时分析学生提出的疑难句子。2、不同意,应有双臂会更美

8、,想象一下双臂是怎样的?(四)探讨“虚实相生”的艺术观点学生活动:1、谈对“虚实相生”的理解。2、举例佐证。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多媒体展示:什么是“虚实相生”?介绍“虚实相生”的含义,补充古代画论中的有关论述。如画鉴析览:“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黄宾虹画语录:“画,不但要看实处,而且要看画之空白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举出例子加以分析。:理解“虚实相生”法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例:齐白石的画、古代诗歌、电影片段、音乐片段、人物摄影。设想生:许多篆刻者在成章后,会用刀将四周石边敲去少许,盖出的印就不再是规则的几何体,而变得残缺不全。这

9、也是追求美的一种方式。太整齐完好反而显得呆板,稍有残缺反而使人觉得自然、生动,给这传统古朴之物增添了生机。有别于维纳斯残缺的是:一个是无意而为的,一个是有意而为的,但同样有神奇的艺术效果。 生:书法中有一种处理长捺或长撇的方法叫“断笔”,就是一捺或一撇在快收尾时,立即提笔,不把笔画写完。这样,这个笔画就好像断了一截,但别有一种残缺的美感,为书法爱好者所喜欢。三、总结扩展(一)扩展1、探讨完美与缺陷美的问题。2、探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问题。多媒体展示:模特的走秀与劳动者劳动的画面。例:巴黎圣母院学生活动:谈认识。师:内在美的可贵在于可以创造。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永恒的美。(二)总结断臂维纳斯代表了古希腊雕像艺术的最高成就。自从她二度出世以来,一代代人的文字记录数不胜数。清岗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